疫情下的開封旅遊按下暫停鍵,疫情後的開封旅遊景區是否會改變

在疫情來臨的這一刻,和全國一樣,開封旅遊也按下了暫停鍵。

如果時間夠長,我們甚至可以稱之為“休克期”。

數據方面和經濟收入上,相對於2010年的春節小長假,都可以用“歸零”來形容。2019年的數據是:接待量291.55萬人次,綜合收入19.91億。如果按原計劃,2020年的春節旅遊市場會在往年的基礎上,呈現3個亮點:

1、文投主導的雙龍巷在春節前夕開街;

2、大宏農旅主導的餘店鄉村廟會在春節前夕運營;

3、宋都皇城旅遊度假區迎來繼十一黃金週之後的又一考驗。


突發的疫情,可以說讓旅遊業在完全沒有準備下的實現了“硬著陸”。

在疫情之後,必然會呈現新的消費需求。在經歷了一段較長的壓抑封閉週期之後,人們或許會更加嚮往自由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化的出遊地。

可能性之一是:適應於開封本地市民的郊區遊將會呈現旺盛的需求。

開封的旅遊景區,集中的分佈在古城區域。南邊的朱仙鎮和北邊的黃河景區,是多年來一直在發展卻始終未有大發展的區域。在近兩年以來,鄉村振興概念的提出,讓兩大區域有了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如:鼓樓區的鄉村振興範本是餘店,祥符區的鄉村振興範本是朱仙鎮和西姜寨,示範區和龍亭區也將打造黃河旅遊帶助力鄉村振興,分別佈局水稻鄉,柳園口鄉等。

鄉村振興後的旅遊景區,能給開封市民提供哪些可旅遊的點?我們以西姜寨為例:

整體上來說,西姜寨經過近一兩年的改造,在保留了鄉村風貌的基礎上,形成了一些可旅遊的小景點(比如農耕文化的樂田農場,主打生態健康養殖理念的漁蔬蔬產業園,鄉村風格的民宿體驗等),但離串成線仍需較長的一段時間。其中,可能性原因是:缺少一個吸引旅遊客群的核心點,缺少一個吸引遊客的外部區域認知。

外部的區域認知是:在恆大童世界未運營之前,很難驅動有中高端消費能力的開封人向西自駕遊。在此前提下,開港大道亦很難進入公眾視線。位於開港大道上的西姜寨,也只能繼續等待。內部的旅遊核心點:2020年,省級農民豐收節的主會場落地西姜寨。與此同時,配套的“農業嘉年華”也將落地。簡單的說,“農業嘉年華”就是為都市人打造可領略鄉村風光、欣賞特色花卉、體驗有機蔬菜種植等特色的體驗場地。


可能性之二,促進景區擺脫對門票經濟的依賴。

至少,從目前來看,除了清明上河園等極個別景區,開封的旅遊景區是嚴重依賴於門票經濟的。從消費觀念上,即使沒有此次疫情,近年來也呈現出了:消費需求升級,消費能力降級,物美價廉(具備高性價比)的產品會慢慢的脫穎而出。

比如,開封宋都皇城旅遊度假區,目前已整合的景區包含龍亭,天波楊府,翰園碑林等。在若干年後,隨著文投在古城內的佈局改造完成,在陸續增加960文化創意園,珠璣巷,雙龍巷,一侗酒店,御河水系,艮嶽組團,蕊珠客棧,共享際,文廟等以後,形成文投環龍亭湖旅遊帶,和清明上河園形成競合的局面。通過一系列的旅遊配套產品,增加遊客夜經濟的消費,增加停車場等各項收益,逐步擺脫宋都皇城旅遊度假區對於門票經濟的依賴。

除此之外,另一個可推行“擺脫門票經濟”的區域是朱仙鎮鎮區。

去朱仙鎮旅遊的客群,大多數會被截到啟封故園區域。

儘管同樣推行“開封旅遊年卡”免費的岳飛廟、朱仙鎮清真寺景區,但相對而言,都屬於小眾或者特別小眾的景區,吸引力極其有限。不過好在,隨著祥符區鄉村振興的建設推進,正在形成“餘店-朱仙鎮-西姜寨”旅遊環線,如這些項目順利實施,對於盤活區域旅遊經濟亦有極強的促進作用。和開封文投推進古城區改造一樣,祥符區鄉村振興主要由開封金控加上本土知名企業大宏系在推進。


可能性之三:在依託歷史積累之上逐步增加科學創意元素

遊客需求端的改變是:景區有意思。具備歷史文化的景區,逐漸增加科學創意元素。

縱觀近兩年的開封旅遊景區,這一點上做的較好的是萬歲山和清明上河園。

更如,在清園改建擴建的計劃中,大宋旋轉劇場、大宋黑暗乘騎、綜合性演藝場館和大宋樂園區四部分內容。大概內容或許是:

大宋旋轉劇場:建築面積約為8000㎡,外觀符合宋文化特色要求,以高科技與民俗宋文化故事相結合的方法打造遊客觀賞、體驗的項目。、

大宋黑暗乘騎:外觀為仿宋式風格建築,地上面積為841.36㎡,地下面積約為6000㎡,建築高度為14.55米,項目突破傳統騎乘體驗形式,將軌道騎乘設備與360度虛擬現實顯示器設備相結合。

大宋樂園區:佔地面積3000㎡,將日常遊樂設施如旋轉木馬、鞦韆、滑梯、迷宮過山車、摩天輪、3D電影院等大型設施與園區宋文化巧妙的結合。


疫情下的開封旅遊按下暫停鍵,疫情後的開封旅遊景區是否會改變

*疫情期間,最冷清的鼓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