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為何把英語看得如此重要?

彷彿99


瀏覽了一下其他人的回答,發現有些話想在此表達一下,權當是增加見解、豐富話題:

1、教書育人,育的是什麼?

教育是學做人——修人道
教育是認識世界——修自然之道
教育的核心在於人的心靈——天地之道:萬法由心
教育在於給人以無限的可能——得道者得勢,得勢者得天下
教育是涵養人的精神——人的最偉大的精神從道中來
教育是讓人有獨立的思想,不隨風擺動——明於道,則住於道,自然不隨風擺
教育是開放的心靈——海納百川

英語作為目前我國教育唯一的一種外語教學,它承載的目的難道只是教會大家說英語嗎?

如果說只是會說英語,那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桂林陽朔西街,那裡很多老太太,目測都60歲以上居多,開口就是流暢的英語跟老外溝通。而且曾經和她們交流過,那些用詞用語都很地道很口語化,我相信讓她們寫,她們可能不會寫,但說起來,比教室裡的普通學生還流暢。

因此,我國教育英語不只是想教會這些學生:聽說讀寫。更深一層要求是,讓你知道:

世界有這麼一門英語,世界大多數人都在使用;

說英語的國家,他們都有怎麼樣的風俗;

如果你對語言感興趣,還可以比較一下英語和我們國家漢語有什麼微妙區別;

... ...等等

所以,這是啟智呀!

2、從改革開放到互相交流,什麼最重要?

如果你想發展,自然離不開和他人有聯繫,這就是人類社會的規律。

而隨著科技發展,交通進步,地球已然成為一個地球村。這樣的條件下,你除了和國際接軌,還有其他更好發展方式嗎?

沒有!

如果想和老外交流,怎麼辦?交流,用嘴說用筆寫!

那麼多國家那麼多外語,都學嗎?為了減輕負擔,就先學最多人用的那個吧,其他自便!

所以,你還有疑問嗎?有,我怕學了英語變成崇洋媚外怎麼辦。

你多慮了,人是世界上最善變的動物,你今天可能崇洋媚外,但我不保準你後天見識過我國文化後,又嚷嚷著要皈依我大中華之懷抱。

再者,你不學好交流的基礎工具:語言。你怎麼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你說這事和你生活離得太遠? 既然你都把自己劃了高位線,那你大可不隨大流而走,但也別埋怨大流離你而去。十幾年前誰敢說會有這麼多老外來中國,現在一線城市賣菜大媽都會用英文說價格了,為什麼,因為生意需要啊!你不學你這單生意就無法做!

的士師傅感受也很深刻!問問西安的司機,他們是怎麼接老外客戶的。

所以,學不學,可以由你。但想要從老外口袋裡掏錢,會跟他們溝通很重要,而溝通就需要語言了。

3、學習英語難嗎?是“致命”學科嗎?

也難也不難,比如我自己,英語很一般,大學四級水平說出來會被笑,我承認是我自己不努力的結果。

但它在求學路上,並沒有給我致命一擊呀!

我通過自己努力英語也考了個及格的分數呀,雖然考不上名牌大學,但我能接受那些比我優秀的人去名牌大學的現實。

所以,你不能說這科學科你短板,就認為它不應該存在吧。是金子總會發光,是鐵塊你就老實發揮出堅硬的本色。社會那麼大,你有能力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吐槽那些英語難學導致自己前途盡毀的人,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的付出和回報吧。


最後想說一句:那些說我國重視英語教育是對自己文化不自信的人,這些人裡我看到居然還有一位是高級教師的。我只想說,我國重視英語教育,真是因為對自己國家文化的自信才敢如此開放交流!

源遠流長五千年璀璨文化,兼容幷蓄數十朝代的文明精粹,你還怕因為一科英語而歪了中華文化嗎?

不自信自己文化的那些國家,才是成天嚷嚷著“抵禦”,而在我中華大地,來者皆被兼容,往者皆能征服老外。


以上如有過激言語,你罵我都認了,因為實在不敢苟同你們那些回答!!



清詩也罷


英語可以學,但是不能納入高考中,把它看作是一種愛好,一門藝術,就像一個學生喜歡書法,畫畫,跳舞唱歌一樣,有天賦異稟的到時候就會發光了,高考考英語不知要斷送多少學生的前程。而考上大學的也很多成了書呆子,廢物一個。


大孟覺醒


雖花費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全民學英語,但走出校門後,除了專業人士,沒幾個人會記得英語是怎麼讀的,更別說把英語用在所學上,既然沒實質意義,真有必要把英語當成阻攔學生上進的主科嗎???


杞嵟531


你好,我是一名30歲才開始自學英語成功的英語學習愛好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我是廣州地區的學生,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英語是五年級才開始有的。如今的九年義務教育中,一年級就開始有英語口語,三年級英語已經納入了主科。更有些幼兒園,幼兒時期就開設了英語課和外教課。可見,教育部門對英語是越來越重視了。


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英語是打開世界大門的鑰匙

曾經看到一個網友分享一個故事:

他說他剛到日本留學時,教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圈,說:“這個世界用英語記載的信息是這麼多。”

接著,教授在圈中畫了一個小圈說:“中文記載的信息可能是這麼多。”

最後教授在小圈旁邊點了個點,說:“而日文記載的信息可能只有這麼多。”

可見,掌握了英語這門外語,是中國人融入世界,和全世界的人溝通的前提。


2.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後,進出口貿易的進一步深化,同時,外商外資企業來華髮展,中國對外語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


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在推進中國貿易、推進鼓勵外商獨資企業、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的來華髮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語言橋樑作用。


把英語納入中小學和高等教育學科,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3.中外交流的需要


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在世界事務上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中國既需要對外輸出人才,同時,也會引進國外人才,促進國與國之間經濟、文化、科技、衛生、教育等各行各業的交流。懂得英語的人才,將為祖國對外交流事業做出重要的貢獻。


所以,中國教育之所以把英語看得如此重要,是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等國策的需要。而且日後,懂英語的人也會越來越多,英語將會越來越普及。


Hans英毅英語


我說說我親身經歷的事兒吧。

  • 我家先生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由於師資不行,主要是他自己也不喜歡,英語很差。自己說26個字母單個放那都認識,倆兒放一塊就不認識了,更別提3個字母的或更長的,組成句子就更蒙圈了。可他理科特別好,就因為英語差沒考上大學(高考時英語只考了20多分)。同班一個同學,理科沒他好,但人家英語高考及格了,考上了大學,後移民加拿大。不過,我老公運氣好,上了不錯的中專,後在國內發展的也挺好,但出國就別想了。


  • 我女兒上學時主要是我抓她學習,一上來我就挺重視英語的,上小學時每天早上堅持聽英語磁帶,就是學校附課本自帶的那種,反覆聽。後來又買了劍橋英語書和磁帶,我覺得挺管用的,聽力沒問題,課本每篇都能背誦。所以她的英語一直挺好,各種考試都能一次通過,而且高分拿下,比他爸爸強太多了。
  • 我上學時英語也不錯,但是學的是“啞巴英語”,筆試翻譯都挺好,張不開嘴,聽力也不行。但我自己挺喜歡的,一直以來買的“新概念英語”,“走遍美國”啊,但大都半途而廢。最近我又心血來潮了,聽朋友介紹”流利說“線上學習特別好,我就下載下來,又開始了”有始無終“的學英語之路,嘿嘿。

這次學習,我有自己的目標,就是退休以後可以帶老伴出國走走看看,有了我這個翻譯官,到哪能和外國人進行簡單的溝通,在我家先生面前顯擺顯擺多好。

清泉梅子999


畢業後,我發誓讓英語徹底滾出我的世界。走入社會後,因為英語我接連兩次錯過了改變人生的機會。

高中三年我的英語只有在高考時候及格了,93分,我曾經一度認為背單詞是世界上最困難、最痛苦的事情。

大學時候考了三次才勉強過了四級,算是拿到了畢業證,我甚至發誓再也不會摸一下英語書。工作後,我卻因為英語連續兩次錯失改變人生的機會。

剛畢業那年,我進入一家一汽集團配套企業,入職後不到一個月,公司由於跟北汽福田簽下訂單,正式進入北汽體系,所以需要組建駐京分公司,從我們這批新員工中選拔3人,論學歷、論實習期考核和評分,我都是最高的,但是必須要求英語6級以上,於是我失去了進京的機會。

工作五年後,我覺得公司的平臺已經不適合我,於是我打算跳槽。我一個同學在某世界五百強汽車零部件企業做HR,經她介紹,我和另外一個同學前去面試。結果我又輸了,他入職了,我再次被拒絕。我不是輸給了他,是再次輸給了英語,面試官要求跟我英語交流的時候,我就知道我輸了。

人生沒有如果,有些機會錯過了可能就決定了一生。

1.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會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英語

很多人認為英語沒用,是因為覺得自己一輩子見不到外國人,一輩子用不到英語。其實這就錯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們接觸英語的地方越來越多。

舉個例子,所有的汽車廠配套企業必須通過IATF質量體系認證,這是強制規定。而這個認證原版就是英文的,在做報告的時候必須中英文雙語書寫的。拿長春為例,一汽配套企業幾百家。

在長春的街頭遇見個外國人都不稀奇,甚至在小區裡都有,很多時候都是我們說著蹩腳的英文,或者他們說著蹩腳漢語,大家一邊說,一邊比劃也聊的不亦樂乎。

2.學英語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學會一個生活技能

學英語跟崇洋媚外實在是風馬牛不相及,倘若這裡理論成立,那些學日語豈不是要被罵為漢奸。

清末尚且有“師夷長技以制夷”,到了如今反倒退步了?那只是一些人的偏見,英語更像是一個工具書,一個生活技能,就跟我們會開車一樣,是服務於生活本身的。

說英語就是崇洋媚外,那麼對於西方的新發明呢?高科技?西方的足球呢?這是個極端封閉保守的思想,不足為取。

中國教育為何如此看重英語?那是因為英語是如此重要。曾經以為英語距離我們很遠,驀然回首,它就在我們身邊。


家庭教育婆媳課


英語(外語)在沒有語言環境得情況下想要學好真的不容易,尤其現在基本是全民從小就要求,當然有小比例的人學的還可以,但畢竟真是很少部分,抬槓的請繞道。為什麼說語言環境很重要,舉個例子,國外暫時不提就說國內,一說新疆,你是不是會想到那裡的人說維吾爾族語,說到西藏會想到藏語,內蒙古想到蒙古語,很簡單,因為那裡滿足了語言環境。再舉個例子,我作為少數民族在讀書前從未接觸漢語方言和普通話,一年級以後才逐漸學習而且現在和漢族人交流完全感受不到我曾經不回漢語。又比如有個苗族姑娘的婆家是我們那裡,為了離學校近方便上學就住外婆家,她本來完全不懂我們那的少數民族語,但初中三年不知不覺它不僅聽懂還會講了,後來她離開沒了這個語言環境,她現在基本聽不懂也不會說我們這的少數民族語言了。講這麼多,同樣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重要性自然是有的,但要在中國不具備使用環境下讓大家都去學好英語,個人覺得真是太難,確實也耗費了太多的精力。而在今天科技這麼發達,如果成立一個專門的翻譯局,並集中一定的力量研發翻譯軟件,未嘗不可彌補看不懂外文資料的不足。


無名少年o


純粹是海歸派媚外的結果,全民學英語,又有多少人會或需要接觸外國人或相關資料閱讀,恐怕不到十萬分之一,結果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不會漢語寫作。與其浪費大量資源及時間進行英語教育及學習,還不如多給學生學習中國文化及專業技能


山野農夫938


億億萬萬國民舉雙手贊成把英語設為選修課!!苦苦掙扎了幾十年,終於盼到有人出來說良心話!!!弱化英語,不必當主科外,小學不該上英語,初中英語亦以口語為主,英語教材需徹改,去除煩難贅,真正為學生減負,真正為家長減壓,利國利民!!!!!


和平提升


世界就是個地球村,英語語言廣泛應用,中國要與世界接軌,你去想想不學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