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論語精神”的傳承者

最近,我與孔子——這位中華民族的先賢聖哲——有了兩次相遇。


做一個“論語精神”的傳承者

一是觀看十六集的《孔子》電視劇;二是溫習歌曲《論語為政二》。①依月弦心的歌聲真的很美!在她清澈悠遠的演唱聲中,似乎能讓人感受到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虔誠和嚮往。而《孔子》這部電視劇演盡了孔子一生年少時的躊躇滿志,中年時的求仕不得,老年時的滄桑與困惑,但對於治國之道的追求卻一以貫之,始終不變。

說實在的,看了這部電視劇後,我感覺與孔子的距離又拉近了些,或者說,我感受到了孔子身上凡人的一面,比如他的困惑、苦悶與沉重,他的鬱郁不得志……看完本劇後,不禁要為知識分子的命運發出一聲長嘆!

然而,又不得不敬服孔子思想的崇高和人格的偉大一面。他在困頓中從不放棄對人類社會美好理想的追求,也不放棄對崇高人格的追求。他帶著諸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最後一站是衛國。公元前484年(即魯哀公十一年,時年孔子六十八歲),他終於結束了在外漂盪的生活,從衛國回到魯國,然而,回到故土,先是得知妻子(亓官氏)已於上一年去世,隨後又失去了兒子(公元前483年的冬天,孔鯉在妻子生產的當天,在河裡抓魚時不慎溺水身亡),最鍾愛的弟子顏回和子路也相繼去世。可以說這是他一生中最為苦痛的時期——劇中沒有過多地表現他的悲痛——我想,他應該是化巨大的悲痛為對學術的追求、對弟子的教誨上。

孔子留給我們最寶貴的,便是他的思想,他的文化遺產。比如,電視劇中提到的“仁、禮、中庸”三位一體,這是孔子所倡導的君子為人處世之道的三個支柱。

所以,歷史上對孔子的評價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的創始人。

去年四月的一天,我從女兒口中聽來一首特別的歌,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原來,這是她從幼兒園老師那裡學到的,女兒很喜歡這首歌,唱得很快活。它就是——《論語為政二》。很快,我也將它學會了,併發自內心地喜愛它,喜愛它的調子,喜愛其中的思想意蘊。

邵雅忠老師(山東曲阜春耕園學校校長)在一次講座中說,當她學了中國傳統文化之後,會感到“放不下,樂在其中……”。我們不禁要問:國學、中國傳統文化何以有這麼大的魅力?!

因為它能給人帶來真正的遠見,給人帶來深深的幸福感,促進個體的內在和諧和整個人類社會的長遠安康、綿延不絕!

據瞭解,西方不止一位大學者說過,只有東方文化才能拯救世界。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也說過,中國學者季羨林也說過。

泰戈爾在一次接受採訪中說,

“我與梁啟超先生的共同點最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都認為唯有東方文化才能拯救世界。”

“我是1913年得到諾貝爾獎,其後我就不斷到歐洲進行訪問。我所看到的與梁啟超先生看到的完全一樣,殘垣斷壁、餓殍遍野的西方世界被淹沒在一片絕望之中。趾高氣揚的西方人再也不敢賣弄他們的文明與文化了。而與那種野蠻的西方文明形成巨大對比的,是我感覺到東方文明蘊含的巨大生命力。我隱隱約約覺得,西方的文明已經走到絕路,沒有東方文明的引導,西方文明是必死無疑。我到你們中國來,就是要與你們的精英們形成共識,要通過把中國文明與印度文明聯合起來,一起為拯救世界做點貢獻。這就是我來中國的真正目的之所在。”②

湯因比在一次和池田大作的對話中說,

“只有東方文化才能把人類真正帶出黑暗。”③

在日本人山本新、秀村欣二編著的《未來,屬於中國——湯因比論中國傳統文化》一書中,作者引用了湯因比的觀點:

“西方文明引領不了人類的未來。而中華文明則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延續了數千年而長盛不衰,同時還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可以融合東西方文明的長處和優勢,從而立於不敗之地。

“儒家思想中的‘天下為公’的理念,也是未來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狹隘的、排外的文明,註定要被歷史的潮流所淘汰,儒家的人文主義價值觀,恰恰符合人類未來的發展趨勢,它包容又開放,如海納百川一樣,胸懷博大,在吸收、接納、繼承、自我修復的基礎上成就了自我。”④

季羨林先生曾說:

“現在,領導世界科技的是西方,西方人自以為是天之驕子。誠然,工業革命後,西方對世界的發展影響極大,不可否認。但他們歧視東方的想法是沒有遠見的。他們目前已經暴露出很多的矛盾和巨大弊端:人口爆炸、淡水資源匱乏、臭氧層出洞。這些危險的問題聯合起來,不堪設想。人類社會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同人生道路一樣),坎坎坷坷,不可能一帆風順。因而,西方文明輝煌了二三百年,這是三十年河西,下一個將是三十年河東,亟須東方文化的糾正,否則,世界前途危機重重。

“我們應該回頭看看100年來中國的發展道路,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西方這樣發展下去是不行的,必須改弦易張。我曾在一次國際會議上發言:‘只有中國文化、東方文化可以拯救世界。’”⑤

孔子所生的時代“禮崩樂壞,天下無道”;今天我們所處的時代雖不能說是如何地太平盛世,但天下仍是有道的,而禮和樂則是有待大力加強和弘揚的!這裡的“禮和樂”也可以概括為,需要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孔子的理想“天下大同”,直到今天仍是人們的社會理想。這一社會理想,需要一代代的中華優秀兒女、需要全世界各國人民的不懈努力,方有望實現!

對了,這次觀看《孔子》電視劇,是全家人一起看的。我們還相約,明天春節時再來觀賞一遍呢!

後記:

就在我準備發表這篇文章時,不經意間瀏覽到“為人類和平貢獻中國智慧——國際儒學論壇·2019”日前在山東曲阜舉行的消息。這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韓國崔鍾賢學術院等主辦。更多詳情請點擊https://m.gmw.cn/baijia/2020-02/15/33557015.html

①附歌曲鏈接:http://www.kugou.com/share/7Mqcp1buHV2.html#hash=5A5C9D55171A86DA4A6DC07A29C8F121&album_id=13731724

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8cbbe0102xc2o.html

③ https://www.douban.com/note/58481199/

④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3263386059963688&wfr=spider&for=pc

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66919201017ge4.html

ina.coc��_F\u000e\u0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