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推薦下,電池大、續航久、上網快、充電快的手機?

XGM0913


(LG 關於「低電量焦慮症」報告,圖片來源:Dailymail)

隨著手機搭載越來越多的重要功能,手機斷電也成了一件大麻煩。在兼顧手機輕薄的同時,要減緩現代人的「低電量焦慮症」,那就只能儘量提高手機的充電速度了——「快速充電」(簡稱「快充」)技術應運而生。

包括 2017 年的三款新 iPhone 在內,主流智能手機或多或少都兼具了「快充」功能。「快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怎樣才能讓手機充電充得更快呢?

手機充電的原理是什麼?

1991 年,索尼和旭化成公司聯合發佈了首款商用鋰電池,從此,鋰電池開始被廣泛用於數碼 3C 產品當中,手機自然也不例外。愛範兒(微信號:ifanr)曾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及過鋰電池的工作原理:

鋰電池分為正極和負極,正極是鋰化合物,負極主要採用石墨材料,均浸泡在電解液當中。

無論是放電還是充電,其實都是鋰離子在電池的正極與負極之間移動、電能和化學能相互轉換的過程。充電時,由於電場的作用,鋰離子從正極移動到負極,並存儲能量;放電時,鋰離子在化學反應的作用下從負極又移動到正極,此時形成電流供電。

鋰電池充電的速度,實際上就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速率,也就是所謂「功率」(P)。簡單回顧一下中學物理,眾所周知:

P=IU功率=電流*電壓

電流或電壓越大,功率也就越大,鋰電池充電速度理應更快。但受到鋰電池本身的限制,在欠壓或過壓的情況下充電,都會對電池產生損傷,因此鋰電池的充電方式比較特殊,通常分為三個階段:

  • 恆定電流預充電(Constant Current Pre-charge Mode)
  • 大電流恆定電流充電 (Constant Current Regulation Mode)
  • 恆定電壓充電(Constant Voltage Regulation Mode)

在手機完全沒電時,充電器先通過電流較小的恆定電流對鋰電池進行充電,使其慢慢恢復活性;一段時間後,充電器會加大恆定電流,並逐步提高電壓,這是鋰電池充電的主要階段;電池電量在 80% 左右時,充電器會在恆定電壓下慢慢減小電流的輸入,直到電流低於某個臨界值,此時手機顯示充滿電。

這樣的充電流程,一般都是由手機內置的電源管理芯片進行控制的,而充電器大部分情況下僅僅是根據電源芯片的指令進行調控而已。

因此,如果要提升手機鋰電池的充電速度,必須在「大電流恆定電流充電」階段下功夫。

在功能機時代,手機對電池容量的要求不高,鋰電池技術也不那麼成熟,為了使鋰電池充電趨於穩定,當時大部分廠商都遵循國家建議的低倍率充電標準「5V 0.2C」——即充電電壓為 5V,充電電流為 0.2C(C 代表代表電池充放電的速率,當電池以 1C 的電流充電時,1 小時即可完全充滿電。如果是 1000mAh 容量的電池,1C 就是指充電電流為 1A;2000mAh 容量的電池,1C 就是指充電電流為 2A,以此類推)。

但隨著智能手機時代的到來,手機對電量的需求大增,低倍率充電標準已經很難滿足充電的需求。而此時鋰電池技術也有了較大的發展,穩定性更好,充放電的耐受性也有所提升,「快充」開始登上舞臺。

什麼是「快充」?

本質上,「快充」就是一種在合理範圍內提高手機充電功率的技術,旨在為手機迅速補充大部分的電量。由於功率與電壓和電流的大小有關,目前「快充」主要分為以下兩種方案:

  • 高壓小電流
  • 低壓大電流

「快充」是一整套的充電解決方案,需要手機內置的電源管理芯片、充電線、充電器三部分共同協調,缺一不可。

iPhone 就是一個典型的反例。儘管 iPhone 8、iPhone X 都已經支持快充,但配套的充電頭卻是「5V 1A」的規格,滿負荷時功率也僅僅只有 5W,充電效率極低。

早在 2013 年,高通就意識到了「快充」對智能手機的重要性,當時就推出了 Quick Charge 1.0 標準,通過提高輸入電流來提高充電效率,讓搭載驍龍 600 處理器的手機支持「5V 2A」充電。

但由於 micro USB 接口的限制,超過 2A 的電流很可能會造成損毀的情況,於是高通又想到了另一套解決方案——提高接口的電壓。在把輸入電流限制在 2A 以內的情況下,通過提高供電電壓,同樣可以達到提升功率的效果。

經過不斷地改進,高通的 Quick Charge 2.0/3.0 可以實現「9V 2A」,也就是以最高 18W 的功率進行充電。

(高通 Quick Charge 的演進,圖片來源:Anand Tech)

「高壓小電流」快充方案啟發了不少同行,聯發科的 Pump Express Plus 1.0/2.0、三星的 Fast Charge、魅族的 mCharge 3.0 都是類似的解決方案。

不過,在高電壓輸入手機之後會有一個降壓過程,此時手機內部會產生熱損耗,導致發熱嚴重。因此,不少採用這套方案的手機在亮屏時都不會激活快充,以防機身過熱。

此外,由於廠商之間存在競爭關係,因此儘管快充實現原理相似,但彼此之間存在兼容性問題,因此要提升充電效率,首要的是選擇兼容性好的充電器。

2014 年,搭載 VOOC 閃充的 OPPO Find 7 橫空出世,充電功率達到驚人的 22W。隨著 OPPO 手機的熱賣,「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廣告詞也深入人心,消費者開始認識到「快充」的意義。

VOOC 閃充的快充原理就是「低壓大電流」策略。

由於 micro USB 接口限制了輸入電流的大小,因此 OPPO 乾脆將整套充電系統進行定製——充電器、充電線、手機內部電路都進行改造,並採用電池多線路充電的方法,使得 VOOC 閃存能夠以「5V 4A」進行充電。

(VOOC 閃充充電器)

VOOC 閃存的好處在於,把充電過程中的發熱組件基本都設置在充電器裡,在實現快充的同時手機不至於過熱。但缺點也比較明顯,一是得配合 VOOC 閃充充電器、充電線才能使用, 二是整套解決方案成本較高,搭載 VOOC 閃充的手機價格都不會太便宜。

歸根結底,手機快充的癥結所在,就是那個小小的 micro USB 接口——你可能也注意到了,近年來搭載 USB-C 接口(全稱 USB Type-C)的手機越來越多,實際上這就是手機接口革命的前兆。USB- C 可以說是未來接口標準的一個交點,有以下幾個重要特性:

  • 支持正反插拔
  • 兼容 USB 3.1 標準,最快支持 10Gbit/s 傳輸
  • 支持 USB Power Delivery 充電協議,最大可以提供 100W 的電力,並且可雙向供電
  • 支持 DisplayPort,可以輸出音頻與視頻

(USB-C 接口的好處,圖片來源:LinkedIn)

目前 USB-C 最典型的應用,其實就在任天堂年初發售的新主機 Switch 上。僅靠 USB-C 接口,Switch 就實現了正反插拔、主機供電、遊戲輸出等功能,讓 Switch 能在掌機和主機之間自由切換。這也是為什麼新 MacBook、MacBook Pro 都只採用 Thunderbolt 3 接口的原因(外觀與 USB-C 相同,功能上兼容 USB 3.1)。

USB-C 支持 USB Power Delivery 充電協議(簡稱為 PD 充電協議),得以讓手機充電的輸入電流、電壓都有所突破,最高可達「20V 5A」。

(新 MacBook Pro 搭載了四個 USB-C 接口)

現階段,USB-C 還處在一個過渡期,並不是所有采用 USB-C 接口的手機功能都兼容 USB 3.1 標準、採用 PD 充電協議,但根據充電頭網的消息,新標準或將於 12 月份公佈,屆時,手機市場也許會迎來快充新秩序。

此外,2017 年發佈的三款新 iPhone 也都支持 PD 充電協議,採用「高壓小電流」的快充方案,輸入功率可達 15W,不過電量達到 75% 之後功率會降低到 7.5W 左右。

(iPhone 8 Plus 快充實測,圖片來源:@李小白 nemo)

小技巧:怎樣讓手機充電變得更快?

弄清楚手機快充的原理和類型之後,提高手機充電速度的辦法也就一目瞭然:

  • 充電時少玩手機
  • 開啟「省電模式」進行充電
  • 選用合適的快充充電器

前兩點很好理解,屬於能夠小幅提升充電速度的技巧。

對於採用「高壓小電流」快充方案的手機,由於在手機內部存在降壓過程,會產生熱損耗,因此亮屏時通常都不會激活快充,以防機身過熱。

而開啟「省電模式」(iOS 稱為「低電量模式」)後,手機系統的各項功耗都會有所減少,因此充電速度也就更快。目前,Fast Charging 等號稱能夠讓充電速度變快的 App,也都是採用類似的原理——通過嚴格地控制手機的功耗,來提升手機充電速度。

(iPhone 的「低電量模式」開關)

事實上,選用合適的充電器,看似微不足道,卻是最影響手機充電效率的部分。

支持快充的 Android 手機,原裝充電器的充電速度通常都是最快的。如華為 Mate 10 使用標配的 HUAWEI SuperCharge 充電器,就能以「5V 4A」的低壓大電流進行充電,但如果使用其他的充電器,則無法保證快充效果。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手頭的充電器是否支持快充,也可以簡單地通過充電頭上標識的參數進行判斷:

「圓圈閃電」標識表示支持高通 Quick Charge 技術,只要你的手機搭載了高通處理器,基本上都可以用這種充電頭實現快充。

「輸出功率」則決定了充電速度的快慢,功率在 15W 以上的充電頭都屬於快充頭。一般來說功率較大的充電頭,充電速度會相對更快一些,但具體還要視機型的支持情況。

比如用小米 6 標配的充電頭,給小米 6 充電能夠以 15W 的功率進行充電,但給紅米 Note 4X(驍龍 625 版)就只能以 10W 的功率充電,雖然都屬於 Quick Charge 的範疇,但充電速度差距明顯。

至於 OPPO 採用的 VOOC 閃充方案,由於定製化程度更高,因此只有使用標配的 VOOC 充電器以及充電線才能實現 20W 功率的快充。

值得一提的是,手機充電的功率是由手機進行控制的,不同標準之間存在「握手協議」。充電器會自動根據手機的指令對輸入功率進行調控,因此不必擔心大功率充電器把燒燬手機的問題。反倒是大功率充電器不容易滿負載運行,因此發熱量會比小功率的充電器更小一點。

至於萬年標配 5W 慢充頭的 iPhone,建議購入蘋果官方的 12W 充電器,這也是性價比較高的 iOS 設備快充解決方案。

iPhone 8 / iPhone X 雖然支持快充,但需要額外購買蘋果官方的 29W 充電器以及 Lighting 轉 USB-C 的數據線,二者分別為 388 元和 188 元,也就是你要多花 576 元才能使用 29W 的充電頭。

如果選購 149 元的 12W 的充電器,雖然輸入功率上不如 29W,但已經比 5W 的慢充頭快得多了。根據 AppleInsider 的測試,給 iPhone 8 Plus 充滿電,12W 充電器雖然比 29W 的慢了約 20 分鐘,卻足足比 5W 慢充頭快了一個小時。

(iPhone 8 Plus 充電測試,圖片來源:AppleInsider)

此外,12W 充電器還能給舊款的 iPhone 6s、iPhone 7 充電,可以實現最高 10W 的充電功率,這也比原裝的 5W 慢充頭快多了。

在電池技術沒有大步闊進的情況下,「快充」對用戶體驗的確有顯著的提升。但混亂的快充標準、配件的兼容性問題,又成為制約「快充」的短板。

得等到什麼時候,Android 才能統一快充標準,iPhone 才會標配快充頭呢?


及時速報


題主需要電池大、上網快、續航久、充電快的手機,滿足題主要求的,我推薦剛剛發佈不久的新機OPPO Reno Ace。

小編來介紹下這款手機手機的具體配置:

性能強 速度快


該機搭載的是高通今年的旗艦芯片驍龍855 Plus,基於7nm工藝製程,搭載了第四代AI處理引擎,最高運行頻率能達到2.96GHz。OPPO Reno Ace提供最高12GB的LPDDR4x的內存、最高256GB的UFS3.0閃存組合,運行速度夠快,存儲空間也夠大。

屏幕 90Hz屏絲滑流暢



OPPO Reno Ace為了給電競產品加持,手機配備 90Hz刷新率的電競屏了。OPPO Reno Ace採用了一塊6.5英寸的OLED水滴屏,刷新率達到90Hz,能夠帶來更舒服的視覺、觸感享受。

OPPO Reno Ace的屏幕同時支持135Hz的觸控採樣率,會使得桌面響應速度提升23.4%。此外,這塊屏幕的也支持HDR10+,亮度峰值能夠達到1000尼特,動態對比度達到2000000:1。OPPO Reno Ace同樣經過了萊茵屏幕認證,護眼不傷身。

充電快 續航久



OPPO Reno Ace帶來了SuperVOOC 2.0閃充技術技術,充電功率直接提升至65W,是目前商用最快的充電方案,沒有之一。在65W的超級閃充支持下,4000mAh電池的OPPO Reno Ace充5分鐘就有25%電量,可謂充電5分鐘,開黑2小時,或者通話6小時。充10分鐘電量就達到了46%,完全充滿不到30分鐘。

OPPO Reno Ace採用VFC快充算法,改善90%~100%區間充電效率,縮短最後10%的充電時間。OPPO Reno Ace還首次使用了GaN(氮化鎵)功率器件,適配器體積縮小,但性能更強悍。在熄屏充電的情況下,Reno Ace手機背面的溫度最高不超過39°C,並且通過德國萊茵TUV安全快充系統的認證,安全可靠。Reno Ace除了兼容VOOC和 SuperVOOC,還可以兼容最高9V/2A 、18W功率的PD / QC協議充電器。



手機續航方面:OPPO Reno Ace 三小時輕度續航測試剩餘77%,排名第7,五小時測試剩餘36%,表現不錯。


拍照



Reno Ace搭載的後置為「主攝+長焦+超廣角+黑白鏡頭」的四攝方案,主攝為索尼(58.920,+0.72%)4800萬IMX586傳感器,擁有1/2 英寸的感光面積和 f/1.7 的大光圈,配合超級夜景 2.0 模式,讓夜拍更加出色;1300萬長焦鏡頭擁有F2.4 光圈,感光面積為 1/3.4 英寸,最大視角 116°;另外兩顆鏡頭分別為 800 萬像素的廣角鏡頭和一顆 200 萬像素的黑白鏡頭。長焦鏡頭和超廣角、主攝接力,實現5倍混合光學變焦。

售價



OPPO Reno Ace 三個版本售價

8GB+128GB官方售價3199元

8GB+256GB官方售價3399元

12GB+256GB售價3799元

搶購日:10月17日,8GB+128GB搶先價2999元、8GB+256GB搶先價3199元,也就是前兩個版本都可以減200元。

總結

90Hz 屏幕刷新率、驍龍 855Plus、屏幕指紋3.0、雙WiFi加速、雙頻GPS、4800萬四攝、雙揚聲器支持杜比全景聲、線性馬達、UFS3.0、雙揚聲器、3.5mm 耳機接口、NFC、65W SuperVOOC超級閃充,這些旗艦機上「應該」有的配置,Reno Ace 也都沒有落下,完全滿足題主對於上網快,續航久、電池大、充電快的要求。

想了解更多數碼問題,請關注搞機新媒體!

搞機新媒體


您的需求是電池大、續航久、上網快、充電快的手機,但是沒有對價格做要求,我給你推薦兩款,價格高低各來一款。

1、價格高的手機,在電池和續航方面首先排除蘋果,大家都知道蘋果的續航能力真的不咋滴。Mate 20手機30分鐘可以充滿58%電量,擁有40W超級快充技術和15W無線快充技術,Mate30在20的基礎上升級了,麒麟990的續航能力要比980要強很多。

2、價格低的手機,華為x2 5000毫安的大電池,續航能力可以說一流了,但是運行內存3g,小編覺得現在手機都應該買6g起碼了,所以這款pass。vivoY3 5000電池,同品牌Y7s 4500電池也是不錯的。

3、儘管列舉了很多款手機,但是我認為現在的手機基本上都是一天一充,所以我們幾乎每天都離不開手機,續航能力不錯的,就是能從早上用到晚上。


內心戲豐富的小喵喵


現在的社會,我們幾乎已經離不開手機了,休閒娛樂需要手機,上班工作需要手機,幹什麼都需要手機。所以一款電池大、續航久、上網快、充電快的手機對現代人來說尤為重要,今天為大家推薦幾款電池大、續航久、上網快、充電快的手機。

小米9 Pro

參考價格:3699元起

小米9 Pro 5G搭載驍龍855 Plus處理器,內置4000mAh電池,支持40W有線快充、30W無線閃充以及10W無線反向充電。小米9 Pro 5G採用6.39英寸AMOLED顯示屏,搭載高通驍龍855 Plus旗艦平臺,支持5G雙卡三頻全網通,提供8+128G,8+256G,12+256G,12+512G四種內存組合,運行全新升級的MIUI11系統,電池容量為4000mAh,更重要的是,小米9 Pro 5G支持40W有線充電,支持30W超級無線閃充及10W反向無線充電。在30W超級無線閃充加持下,小米9 Pro 5G 25分鐘充電50%,69分鐘充滿100%。

vivo X30 Pro   

參考價格:3998元

vivo X30 Pro採用了4350mAh大電池,能夠滿足我們日常的遊戲,娛樂等使用。而在充電方面,X30 Pro採用了33W的快速充電技術,即使沒電了也可以迅速滿血復活。

榮耀V30 PRO   

參考價格:3899元

榮耀剛剛發佈的榮耀V30 PRO,在續航方面的表現也是非常出色。內置4200mAh電池,支持40W有線快充,27W無線超級快充和7.5W反向無線充電。搭載麒麟990 5G芯片,性能強悍的同時還支持雙模5G,網絡表現也非常給力。


全域消費關注


想要電池大,上網快,充電快的手機,要滿足電池容量大,處理器強,信號強,充電瓦數高等要求,根據我前幾個月買手機所瞭解的一些手機來看,有一個不錯的手機符合要求,而且在現在來看性價比也很高,那就是華為子品牌榮耀v20,電池容量4000毫安,滿足續航要求,並且搭載麒麟980處理器,華為自研處理器,在全球排名第三左右,功能可以說很強大,僅次於蘋果a12處理器和高通驍龍855處理器,平時打遊戲,看劇,開軟件,應用切換都能完美應對,還有就信號來說,網友普遍反應華為的手機信號比較強,還有支持22.5瓦快充,諮詢了京東榮耀客服,1.5小時可以衝滿電,這款手機不僅有強的處理器,大容量電池,快充,信號好,還有拍照功能也比較強大,在加上華為自己研發的好多優化,使用體驗也很不錯,最高儲存達256g,滿足現在手機需要下載很多軟件,看視頻需求,8g的運行內存,打遊戲,軟件後臺運行切換流暢,京東,天貓活動價低至2099可以說是性價比很好了,希望給您推薦的手機做為參考,可以多比較,選擇更適合自己的。


代小爭生活記


推薦兩款:OPPO Reno Ace和Mate30。手機的cpu和內存、閃存都不用太擔心,這兩個都是旗艦,即便是低配也完全夠用。

01

目前而言,快充最快的應該就是OPPO了,沒有其他的了,有的話請也知會我一下。。。

Ace這款手機是65W快充,全世界無敵手

就下面這個30分鐘充滿4000mAh,無敵!


02

推薦Mate30系列,華為的頂級旗艦,老師的話其實用Mate30還是非常好的,華為的mate系列就是主打穩重,同時又是各種高科技的集大成者,各方面都非常優越。說成是國產一哥一點不為過,當然充電比Ace還是差了點。但銷量絕對是搖搖領先於Ace

Mate30 和Mate30 Pro,我認為區別最大的其實是曲面屏,個人傾向於Mate30.

主體入網型號TAS-AN00品牌華為(HUAWEI)產品名稱HUAWEI Mate 30 5G上市年份2019年上市月份11月
基本信息機身顏色黑色機身長度(mm)160.8mm機身重量(g)196克(含電池)機身材質工藝其它機身寬度(mm)76.1mm機身材質分類金屬邊框;玻璃後蓋機身厚度(mm)8.4輸入方式觸控運營商標誌或內容其他;無
主芯片詳細參數CPU:麒麟990 5GCPU品牌海思(Hisilicon)
存儲運行內存8GB機身存儲128GB存儲卡NM存儲卡最大存儲擴展容量256GB
屏幕屏幕材質類型OLED
後置攝像頭後攝的主攝像素4000萬像素後攝3攝像素800萬像素後攝2攝像素1600萬像素後攝主攝光圈f/1.8後攝3攝光圈f/2.4後攝2攝光圈f/2.2拍照特點超廣角;連拍;人像模式;微距;全景;濾鏡;HDR;水印閃光燈雙LED燈後攝3攝光學防抖支持光學防抖
前置攝像頭前攝主攝光圈f/2.0前攝的主攝像素2400萬像素拍照特點人像模式;人臉識別;全景;濾鏡;水印閃光燈雙LED燈
電池信息電池是否可拆卸電池不可拆卸充電器10V/4A;5V/2A;9V/2A無線充電支持無線充電;20W以上;支持反向無線充電電池容量(mAh)4200mAh(典型值)
網絡支持最大支持SIM卡數量2個網絡頻率(2G/3G)以官網信息為準5G網絡移動5G;聯通5G;電信5G雙卡機類型雙卡雙待4G網絡4G FDD-LTE(聯通);4G TD-LTE(移動);4G FDD-LTE(聯通、電信)SIM卡類型Nano SIM3G/2G網絡3G WCDMA(聯通);3G CDMA2000(電信);2G GSM(移動/聯通);2G CDMA(電信)
數據接口數據傳輸接口WiFi Direct;WIFI;WiFi熱點;藍牙;NFC;紅外耳機接口類型3.5mm充電接口類型Type-CNFC/NFC模式支持(點對點模式);支持(讀卡器模式);支持(卡模式)
手機特性三防標準IP53
輔助功能常用功能便籤;計算器;語音轉文字;收音機;錄音;語音命令;語音識別
包裝清單

手機(含內置電池)、 華為SuperCharge充電器、Type-C 數據線、半入耳式線控耳機、透明保護殼、快速指南、取卡針、保修卡(備註:最終以實物為準)

Ace個人認為適合的群體是年輕人,如果年紀稍微大,可以重點考慮Mate30系列


杯酒看蒼穹


給您看幾張張圖片吧!一目瞭然。

續航排行:


充電排行:




圖片來源,小白測評數據庫。


一CCO


全部給你推薦華為手機,根據你的預算依次挑選:Mate20X(5G版)、P30Pro、榮耀20Pro、榮耀20、榮耀9XPro、榮耀9X。









弄潮人1


推薦華為Mate 20 X很不錯,以下是手機參數: 1.屏幕:屏幕尺寸:7.2英寸,屏幕色彩1670萬色,分辨率:FHD+ 1080x2244 像素,採用OLED超大屏幕,看視頻、玩遊戲更有視覺感。 2.拍照:後置徠卡三攝:4000萬像素(廣角,f/1.8光圈)+2000萬像素(超廣角,f/2.2光圈)+800萬像素(長焦,f/2.4光圈),支持自動對焦(激光對焦/相位對焦/反差對焦),支持AIS防抖。前置單攝:2400萬像素,f/2.0光圈,支持固定焦距。超廣角徠卡三攝,矩陣式佈局,使視野更廣闊。 3.電池:電池容量:5000mAh(典型值),標配充電器支持 4.5V/5A或5V/4.5A或5V/2A輸出,理論充電時間約1.74小時。長續航。 4.性能:採用HUAWEI Kirin 980 (麒麟980)八核處理器。可以輕鬆駕馭大型遊戲,帶來滿幀暢爽的卓越遊戲體驗和續航體驗。 5.感應器:支持指紋傳感器,可以指紋解鎖。 您可以登錄華為商城官網查看更多信息,進行選擇。


最近魅族出了一款16T好像也蠻不錯的,4500mAh,驍龍855處理器,喜歡魅族的可以去看看,個人覺得外觀還是蠻不錯的。


感謝!!!


拾光信息


電池大,續航久,上網快,充電快的手機目測市場上可能只有華為mate 30 pro 吧。

首先要說的一點是續航電池華為mate 30 pro 4500mAh,遠遠滿足電池電量不夠的中中不足。

其次要說的是上網,華為mate 30 pro 用的是全世界最快的網5G網你說快不快尼?

再次我要說下快充:手機支持最大10V/4A超級快充,兼容4.5V/5A或5V/4.5A超級快充,兼容9V/2A快充。手機同時支持27W華為無線超級快充,支持無線反向充電。

運行內存8G,機身內存:256GB/512GB。還有華為mate 30 pro 的拍照也是很多年輕人喜歡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