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奇葩說》詹青雲奪冠原因以及當代年輕人對理想與現實的思考

《奇葩說》是一檔由愛奇藝出品,米未製作的融入辯論元素的節目。

節目由馬東主持,並邀請蔡康永、薛兆豐、李誕、羅振宇擔任導師。旨在華人華語世界中,尋找觀點獨特,口才出眾的”最會說話的人“。

淺析《奇葩說》詹青雲奪冠原因以及當代年輕人對理想與現實的思考

如果說話是一門藝術,那麼《奇葩說》就是為這門藝術增添智慧色彩的畫筆。不僅如此,它也是一檔能讓觀眾朋友不斷思考自己,充滿知識增量的語言類節目。

山本耀司曾說:“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瞭解自己。所以跟很強的東西,高水準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

《奇葩說》就是這樣一檔能讓我們不斷認識自己的高水準節目。很受我們這一代年輕人(80/90年代)喜歡。

它在豆瓣上評分每一期都穩居8.5分以上,收視率更是全網領先。

本屆奇葩之王也在眾人期待下,被詹青雲奪得。

比賽尾聲,大家沉浸在詹青雲和傅首爾激烈的巔峰對決中,並猜測誰會贏時,我看到的卻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一場狠狠的較量。

理想與情懷VS生活與現實

看過《奇葩說》的小夥伴都知道,詹青雲一向走的是理想與情懷的路線,而傅首爾一向走的是生活與現實的路線,這都取決於各自的經歷不同。

比如在談及婚姻和伴侶的話題時:

詹青雲說:“我知道放下一切會很難,可是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一切,不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和奮鬥去得到的,除了人,除了喜歡的那個人。”

傅首爾說:“在婚姻生活中,我把自己活成了拉拉隊長,時時刻刻都在鞭策老公,無數個夜深人靜時,我都會發現老公一個人在陽臺抽菸,我知道生活的重擔壓的他喘不過氣,可第二天早上,為了生活,我依然會對他說“今天要加油哦”。

淺析《奇葩說》詹青雲奪冠原因以及當代年輕人對理想與現實的思考

在談及媽媽是超人話題時:

詹青雲說:她們為什麼要變成超人?因為社會賦予了她們超乎男性的壓力,所以她們要用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去承擔。一個文明的社會是要解決苦難而不是製造超人。

傅首爾說:是的,當超人太累了,只要能讓我的兒子夜夜安穩,我願意穿上這鎧甲,我相信有一天,也有人會對他說:多樂,彆著急,因為你的媽媽是超人,所以你有的是時間可以慢慢長大。

在談及年輕人成長的話題時:

詹青雲說:我們這個社會,是把年輕人像燃料一樣投入到社會這部機器中。它只問這些年輕人能為這個社會做什麼,從來不去問,這個社會能為年輕人做什麼?只問這個社會需要這些年輕人做什麼,而不去問這些年輕人是不是也需要自己的生活。

傅首爾說:人生就是一場自我欺騙,最後贏的都是影后。過的不好,最後都會拍一拍肩膀說,其實還可以啦。痛徹心扉,要握一握拳頭說,一定都會好起來的。成年人,要學會給自己擁抱,當你有能力擁抱自己時,你才能擁抱所有人。

以上是她們兩個人在談論相似話題時,所展現出來的思想與價值。

淺析《奇葩說》詹青雲奪冠原因以及當代年輕人對理想與現實的思考

一個是剛剛畢業的哈佛學霸,滿腔熱血的投奔於生活中;一個是在生活裡摸爬滾打很多年的新時代女性,疲憊過卻依然堅毅的立足在生活裡。

一個是代表了理想,一個代表了了生活。

詹青雲奪冠背後的原因,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內心的夢想還沒有死去

整個第六季下來,詹青雲和傅首爾在各自的領域裡,其實不分伯仲。就連馬東最後接受採訪時都說:要說傅首爾輸在哪了,我還真說不上來,她倆其實是一樣的優秀,只是所走的路線不同。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這場辯論賽中不分伯仲的兩個人,詹青雲卻以72:26的票數最終碾壓了傅首爾?

我思考了良久,原因在觀眾。

《奇葩說》現場的觀眾幾乎都是80後和90後,其實現場的他們就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一個縮影。也應了“小舞臺上匯聚著大人生”這句話。

我們一邊被傅首爾談論現實與生活時直擊內心而落淚,是因為我們此時此刻正在為了生活而疲於奔命,因為感同身受,所以落淚。

一邊又被詹青雲談理想與情懷時所感動,因為曾經的我們,也是躊躇滿志的奮青,內心充滿理想與希望,因為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所以感動。

淺析《奇葩說》詹青雲奪冠原因以及當代年輕人對理想與現實的思考

其實詹青雲和傅首爾就是我們內心的兩個自己,一個心懷夢想,一個卻趨於現實。

剛出校門那會兒,我們各個心懷夢想,為自己的未來製作藍圖。

慢慢的,我們奔向生活的洪流,一邊把肉體放置在現實裡與生活廝殺,還一邊拼盡全力緊咬著內心那一點理想不願放棄,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

再然後,我們大多數人好像還是沒能敵過現實的廝殺,從而繳械投降,但又不捨夢想,最終只能暫時擱淺。

作為第一批90後,已經30歲了。同齡人茶餘飯後的話題往往都是車貸、房貸、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贍養,還不完的信用卡和加不完的班。掙扎在生活邊緣,我們早已忘記當初我們也是有夢想的人。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間的洪流把我們這一代人快要衝刷成同一具模型了——生活的奴役。

而這時,突然出現了一個人,像極了曾經心懷夢想的自己,她一遍又一遍的呼喚著理想與情懷,其實是在一遍又一遍的呼喚著我們內心已經沉睡的自己。

淺析《奇葩說》詹青雲奪冠原因以及當代年輕人對理想與現實的思考

所以說,這看似是詹青雲和傅首爾的巔峰對決,其實更像是理想與現實的一場較量。因為我們內心的夢想還沒有死去,所以理想,你贏了。

如何平衡理想與現實

1、心懷希望,分解目標

《墨菲定律》裡有一條法則叫“古特雷定理”,古特雷定理所闡述的觀點是:有希望,一切皆有可能。

1928年,耶魯大學辛柏森博士在北戴河建造了一棟讓他名揚天下的“怪樓”。全樓有44個門,46個窗,屋套屋,間套間,大大小小,相通相連,每一間屋的出口就是另一間屋的入口。

人生又何嘗不像這怪樓,看起來像個迷宮,出口與入口卻彼此相連。

其實生活並沒有我們看起來那麼艱難與複雜,目標與理想與現實生活也並不衝突。只要我們弄清楚我們要過怎樣的人生,然後把這個終極的目標拆分成一個一個的小目標,然後一步一腳印的走下去。

2、抓住業餘時間,做和夢想有關的事情,不隨波逐流

白天我們大多數人都在上班工作、賺錢養家,活在現實裡,做著和夢想不沾邊的事兒。

那麼我們可以利用下班休息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跟夢想有關的事情。這個時候,才是你離夢想最近的時候。

而如今,我們大多數人下班回家的常態是:葛優躺抱著手機刷視頻打遊戲、刷到深夜倒頭就睡。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的生活開始趨於大多數,然後慢慢的習以為常。

生命可以隨心所欲,但不能隨波逐流。

我們白天穿上鎧甲為了生活歷盡奔波,那就把曾經的那份夢想當成夜晚來臨時自己為自己點著的一盞明燈,那一刻,給生活按下暫停鍵,卸掉鎧甲,做回有溫度的自己。

淺析《奇葩說》詹青雲奪冠原因以及當代年輕人對理想與現實的思考

它可能一時半會兒無法帶給你錢財和名譽, 但它會時時刻刻提醒你,你還是一個有夢的人,你還在堅持夢想的道路上走著,你並沒有被殘酷的現實打倒。

心亮著,才會照亮我們這具皮囊

蔡崇達在自己的散文集《皮囊》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其實,不管這具皮囊是什麼質地,它都包裹著一顆心。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著一顆心的羈旅。這顆心很多時候是睡去了,有時醒來。心醒著的時候,就把這具皮囊從內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許多燈籠,燈和燈由此辨認,心和心、人和人由此辨認。

那麼如果皮囊朽壞,我們還剩下什麼?

還有靈魂。

有嗎?

有,它只是睡去了,會醒的。

作者:張小暖,寫生活中溫暖的感情事,走心也走情,用暖系文字溫暖生活裡的薄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