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姬松茸( Murr.)又名巴西蘑菇,屬傘菌目蘑菇科蘑菇屬,原產巴西。它是一種夏秋季生長的菌類,生活在高溫、多溼、通風的環境中,具杏仁香味,口感脆嫩。姬松茸菌蓋嫩脆,香味濃郁,口感極好,富含人體必需的 8 種氨基酸,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具體栽培方法如下:

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1 栽培條件

1.1 溫度:姬松茸屬中高溫型菌類,菌絲生長溫度範圍10~35℃,最適溫度 23~27℃。子實體發生溫度16~30℃,最適溫度 18~25℃。

1.2 溼度:栽培姬松茸要求栽培料含水量55%~60%,料水比為 1:1.4。覆土層最適含水量 60%~65%。菇棚內菌絲體生長期空間相對溼度 70%~75%。出菇期空間相對溼度 80%~95%。

1.3 光:菌絲體生長過程不需要光,子實體生長需要暗光培養。

1.4 氧氣:姬松茸屬好氣性真菌,菌絲和子實體的生長都需要通風換氣。

1.5 酸鹼度:培養基配料pH為 7~8。

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2 栽培原料

2.1 土質:要求田底土、草炭土。

2.2 品種:要以適應當地生長環境的品種為首選,主要突出表現該品種的抗雜性強,適應性強,菇體質量好,穩產高產,適於保鮮和乾製的特性

2.3 栽培季節:根據其生物學特性和本地區氣候特點,宜安排在春夏和夏秋兩季出菇。春夏出菇在 2 月中旬播種,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出菇。夏秋出菇在 9 月中下旬播種,10 月下旬至 11 月下旬出菇

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3 培養基配方

3.1 原種、栽培種培養基配方

3.1.1 配方1 麥粒89%、腐熟糞草10%、石膏1%,含水量 60%。

3.1.2 配方2 玉米粒89%、腐熟糞草10%、石膏 1%,含水量 60%。

3.1.3 配方3 腐熟糞草83%、麥麩15%、蔗糖1%、石膏 1%,含水量 60%。

3.2 栽培料培養基配方:培養料配方按 100m 2 需要準備的材料,供大家參考。

3.2.1 配方1 幹牛糞 1500kg、稻草 1250kg、葛根渣 1 250kg、磷肥 40kg、石膏粉 70kg、尿素 5kg石灰粉 50kg、餅肥 50kg,含水量 60%~65%,pH7~8。

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3.2.2 配方 2 幹雞糞 1000kg、杜仲渣 1250kg、稻(麥)草 1 250kg、磷肥 35kg、石膏粉 70kg、尿素5kg、石灰粉 50kg、餅肥 50kg,含水量 60%~65%,pH7~8。

3.2.3 配方3 幹羊糞1500kg、稻(麥)草1250kg、玉米稈 1250kg、磷肥 40kg、石膏粉 70kg、尿素 5kg、石灰粉 50kg、餅肥 50kg,含水量 60%~65%,pH7~8。3.2.4 配方4 幹豬糞1500kg、稻(麥)草2500kg、磷肥 40kg、石膏粉 70kg、尿素 5kg、石灰粉 50kg、餅肥 50kg,含水量 60%~65%pH7~8。

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3.3 栽培方法

姬松茸生長期間要求高溫、高溼、通風的環境條件,最適出菇溫度為 18~21℃,根據當地氣候情況,一般可選擇秋季或春季栽培比較適宜,播種 40~50天后就可出菇,栽培方式有床栽、畦栽和袋栽覆土出菇法。

4 培養料的處理

培養料的準備與處理

稻(麥)草或玉米稈要求新鮮、色澤純正、無黴爛變黑。先將幹稻草或麥草用粉碎機鍘成 5~10cm長的短節小段備用。葛根渣、杜仲渣是工廠提取後的下腳料,需晾乾、粉碎後使用。

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4.2 培養料的發酵

4.2.1 第1步 播種前,將稻草與營養料、石灰粉混合在一起翻拌均勻後,再加清水翻拌均勻,使稻草充分吸水。培養料含水量掌握在 70%左右,以用手緊握培養料,手指間有水滲出但不滴下為宜。培養料pH7~8。

4.2.2 第 2 步 將拌好的培養料進行建堆發酵,一層培養料一層牛糞,先鋪一層 15~20cm厚的培養料,然後鋪一層 4~6cm厚的糞,再鋪一層培養料一層糞,將輔料一起加入,循環堆疊,堆成龜背形,目的是使稻草變軟和殺死培養料中的存活雜菌,有利於菌絲體的生長。建堆應底寬上窄,堆成梯形,高1m,長不限。堆置 4~5 天,翻堆 1 次,將表面及四周的料翻到中間,使其發酵均勻,結合翻堆補充水分,使培養料水分保持在 70%左右,在堆料發酵期間,料堆中不同部位分別插上溫度計,觀察料溫情況,如料溫超過 60℃,應及時翻堆散溫。

4.2.3 第3步 培養料堆置發酵完成後,將料堆及時散開,當料溫降到 28℃以下即可上畦鋪料播種。

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5 菇棚的搭建

5.1 栽培場所的選擇:選擇水源方便、遠離禽舍及交通便利的地方。

5.2 建造菇棚:姬松茸可在室內栽培,也可在室外塑料大棚栽培,為方便起見採用大棚層架式栽培,方法如下:

用竹棍搭成高 2m、寬 1.5m的拱形棚,上覆蓋塑料薄膜,膜上蓋草簾遮光、保溫,棚的兩端搭草簾和遮陽網,利於通風、保溫、保溼。棚內搭架 3~4 層,用竹棍做成床,層與層間距 30~35cm,以利操作。

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6 播種及管理

6.1 菇床的製作:鋪料採用平鋪式,將發酵好的培養料均勻地平鋪在菌床上,厚度15~20cm,用木板輕輕壓實、壓平。

6.2 播種前準備:菌種的菌齡要求在 60 天左右,生活力強,無雜菌感染。

6.3 適時播種:選擇適宜的播期,有利於菌絲的萌發。

6.4 播種方法:姬松茸的播種方法有多種,但採用較多的是混合穴播法,即先用 2/3 的菌種均勻地穴播在料層上面的 1/3 處,穴與穴間隔 10cm,穴深 6 ㎝,整平料面後,再將餘下的 1/3 菌種撒播在料面上封面,用木板輕輕拍平,使菌種與培養料緊密接觸。播種量為1.5~2 瓶/平方米。

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6.5 播後管理:播種後菇床溼度要保持在80%左右,通風換氣,以利菌絲萌發,棚內溫度不能超過 30℃。播種後料面及時進行覆土。覆土方法:選擇吸水性好、具有團粒結構、空隙多、溼不黏幹不散的田園壤土為好。

每平方米菇床約需 2.5m 3 的土。將 1.5%~2%的石灰粉充分拌勻,待土用手抓不黏、抓起成團、撒手就散為宜。pH7~8。覆土厚度 2.5~3.5cm,均勻覆土,薄厚一致

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覆土分兩次進行,第 1 次覆土厚度為 2cm左右,3 天內將土層噴霧狀水充分調溼,使土壤含水量 保 持 在 20% 左 右,空 氣 相 對 溼 度 保 持在80%~90%,溫度 15~20℃,嚴格控制溫、溼度是姬松茸高產優質的關鍵。正常情況下覆土後 10 天左右菌絲開始長出土面,此時需加大通風換氣,播種大約20 天后菌絲開始鈕結,當菌絲長到料的2/3時,可進行第 2 次覆土,厚度 1cm,選擇半乾半溼、含水量在20%左右的田園壤土,1 周左右將空氣溼度增加到90%以上,2~3 天后有大量小菇蕾發生時,床面進行噴水,注意通風換氣。

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7 出菇期管理

當原基長到 2cm大小時停止噴水,防止產生畸形菇,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 85%~95%,溫度保持在20℃以上,適合子實體生長。整個出菇期可採收 4~5潮菇。採收後及時補土、噴水和通風,在採收兩潮菇後,可用 1%的尿素或複合肥澆噴 1 次,以提高後期的產量和質量,每潮菇週期在1周左右,出菇期大約3 個月。

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8 採收及加工

子實體成熟是以菌蓋尚未開傘、表面淡黃色、有纖維狀鱗片、菌膜未破裂時採收為好。每天早上採收,用手捏住菇柄輕輕轉起,採大留小,嚴防其他菌絲和小菇鬆動,採收後將菇腳黏土用小刀削掉,然後用清水漂洗,可進行鮮銷、烘乾、鹽漬、保鮮、罐頭等加工處理

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9 病蟲害防治

姬松茸的抗病抗雜能力強,一般情況下不受雜菌的汙染,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嚴把質量關,做好消毒滅菌工作,及時清潔菇床周圍環境,注意通風換氣,菇床不能太溼。有菇蠅、蟎類、線蟲等危害時可用菇蟲淨防治。

掌握巴西蘑菇栽培關鍵,有效提升農戶產量,值得參考

以上就是本篇的全部內容,種植戶可以做參考,或者說大家想了解哪方面的三農知識及技術,都可以留言評論,筆者會根據情況來給大家回答。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作者以及積極留言評論轉發,感謝大家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