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不對現實和慾望過度妥協,善待自己與和解生活


《追風箏的人》:不對現實和慾望過度妥協,善待自己與和解生活

一個不能為自己挺身而出的孩子,長大後只能是個懦夫。————卡勒德·胡賽尼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該書在2003年首次出版。

《追風箏的人》簡單來說,主人公阿米爾是富家子弟與僕人哈桑是從小長大的兩人。12歲那年,兩人參加了鬥風箏比賽,阿米爾將對手通通打敗,然而要贏得最終的勝利,還必須追到被他最後割斷的風箏。於是,阿米爾就讓哈桑去追風箏,在追到了風箏時,哈桑慘遭橫禍。而性格軟弱的阿米爾目睹一切,選擇了袖手旁觀,最後,內心不安的阿米爾還設計一齣戲,逼得哈桑離開家門。

直到幾年後,移居美國併成為小說家的阿米爾,接到父親好朋友的電話,帶來了哈桑的死訊,並且想讓他幫忙把哈桑的兒子從戰亂地區帶出來。這時候,阿米爾才得知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哥哥。愧疚25年的他,尋找到了哈桑之子索拉博,實現了自我的靈魂救贖。

這本小說,是很多人都看過的。整體下來,講述的是救贖與愛。我想,這是很多人初讀《追風箏的人》時候的感覺。

但作為成年的我,再讀一次《追風箏的人》時候,就對“救贖”有著不一樣的感受。救贖的原意是犯錯與罪,就需要通過行動去救贖。但是,活在當下的我們,救贖並不是單單的救贖了,更多的是責任。

今天,就以“救贖”與“愛”的角度,來解讀《追風箏的人》的背後:愛與救贖,就要有平視時間的勇氣。

《追風箏的人》:不對現實和慾望過度妥協,善待自己與和解生活


01、【愛與救贖】:付出裡的“討好”人格與自我保護機制的抵抗傷害。

《追風箏的人》裡的兩人,阿米爾是富家少爺,而哈桑是僕人。或許是這樣子的主僕關係,讓哈桑特別懂得阿米爾所想與要的,且對阿米爾言聽計從。兩人的情誼似乎非常深厚,是因為兩人都失去了媽媽,阿米爾的媽媽生阿米爾時死於難產,哈桑的媽媽則在哈桑出生幾天後跟一群江湖藝人私奔了,這兩個男孩吃一個奶媽的奶長大。

哈桑為何如此付出呢?書中有講明瞭兩人的主僕關係,還有哈桑的孤苦伶仃才會把阿米爾當成了生命的全部。說起來可悲的是,就算是被趕出來的哈桑,後來是拉辛汗叫回來一起照料阿米爾的豪宅時,但塔利班官員看中了這棟豪宅,並要哈桑搬出去。結果是哈桑極力反對,他和妻子被塔利班槍殺。這是一個多麼執著的人,如此的付出讓人覺得不解。後來,想想哈桑對阿米爾的言聽計從與真心相待,是種超越友情,類似親情的“愛”,在哈桑心中,兩人是脫離了主僕關係。

顯然,哈桑把阿米爾當成了生命的全部,在參加鬥風箏比賽時,哈桑為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慘遭橫禍。《追風箏的人》把哈桑和阿米爾兩人的友誼,作為貫穿全文的重要支線。然而在哈桑遭到傷害(被強暴),阿米爾的冷漠反應,就引起讀者的第一個思考:執著的付出是種盲目的愛,是種潛意識的討好。

愛分為親情、友情、愛情這三種大愛,為愛付出是無可厚非的事。但是我們卻會看到一種特別的行為,可以為愛(尤其是愛情)盲目的付出與執著,所以我們時不時看到有人下跪博取愛情;時不時看到為了情去拋棄自我。不論對錯,我們就會發現這種行為是建於自我與心理的徹底盲目。

自我的盲目,包括語言、行為已經無太多的主心骨,總是搖擺不定的隨風逐流狀態;隨之而來的是內心的盲目,猶如行屍走肉,逐漸被人主導。

那麼,這樣子的盲目,反面是類似“討好”的隱形人格。

《人間失格》裡的葉藏就是種暗地裡所擁有的“討好”人格,而單方面的執著付出就是種談好了。我們要明白,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全心全意去付出自己的,有的話也是帶著一定的目的性:去得到利益或是有利於自己的事。在《追風箏的人》裡的哈桑卻是不一樣的,他的真心為阿米爾付出讓人很是不解。一開始我以為哈桑是出於目的,想要通過少爺阿米爾的認可,得到相對應的地位。

直到後面,我才發現我錯了,認為友情是全部的哈桑真心付出,換來的是在阿米爾眼裡更像是種討好。所以,對於討好的人也就不怎麼在乎了,再加上哈桑處處比阿米爾優秀,才會讓他冷漠看著哈桑受到傷害。或許我們會覺得阿米爾的冷漠無情,但他的行為,讓讀者明白了:就算是付出愛,也會被傷害。

《追風箏的人》:不對現實和慾望過度妥協,善待自己與和解生活


其實,不管是哪種形式的愛,真摯的前提是建立在付出上。然而並不是每次的付出,就會收穫真愛的,也就存在被傷害的可能性:人與人的真情(愛情、親情、友情),更像是拿自己的真心去試探人性。這時候,在會被傷害的情況下,出於自我保護機制的我們就會呈現三種態度:

一如既往的真誠、偽裝、冷漠。

先來一如既往的真誠,我們不能否認沒有這樣子的人存在,儘管他們動不動就吃虧,但他們獲得的“愛”是真摯的;再來是偽裝,欺騙多了,也就會選擇去偽裝自己原本最初的樣子;最後是冷漠,欺騙多了,偽裝多了,漸漸也就冷漠了。縱觀三個態度,都是相輔相成的,有因才產生了結果。

對比這三個態度,我們就驚慌發現偽裝與冷漠,才是我們對於付出被傷害最終的態度,這是源於自我保護機制下的抵抗傷害。所謂的自我保護機制,是受到一定次數或程度的傷害,自我潛意識開始有意無意產生“保護自己”的心理,開始對外界的一切產生抵抗的情緒,去抵抗與避免傷害,甚至是傷害別人,隔離一切的姿態,從而由內到外的去保護自己。

其實,這個保護機制的形成,或許這就是成長所必須付出的,我們在付出又被傷害中循環著,之後是冷漠。但是,最為矛盾的是我們長期的自我隔離,會換來我們的孤獨,然後又會去挽留三種大愛裡的友情、親情、愛情。不管傷害或被傷害已經不重要了,更多的是我們的保護機制,所產生的偽裝、冷漠與傷害別人後的救贖。所以,有種愛叫【救贖】。我們會去救贖那些自己所錯過,或是自己傷害過的人。

《追風箏的人》裡的成年阿米爾,在得知哈桑的死時,內心是充滿了25年的愧疚,開始了自我的救贖,去尋找與解救哈桑之子索拉博。

讀到這裡,我才明白成年後的阿米爾,終於有了平視的勇氣了。

《追風箏的人》:不對現實和慾望過度妥協,善待自己與和解生活


02、【平視時間的勇氣】:潛意識裡的第一逃避,“逃避”感官的本能,平視時間裡的錯誤,是人性的掙扎與勇氣。

我們在讀到《追風箏的人》裡的阿米爾無動於衷時,是憤怒的。然後看到阿米爾用了整整25年才想去救贖,想來又是說不出的感覺:阿米爾也和我們常人一樣,會去選擇逃避。

在犯錯的時候,常人的我們第一反應是想要去逃避,然而飽受自己身心所帶來的愧疚感,想想也是種人之常情。有個行為很有趣,人在面對自己犯的錯時,是不會用大腦是來理智做出行為,會去產生一種“本能反應”:條件性反射。就拿例子來說,我們的手在拿水壺時,一不小心被水壺裡被開水燙到,第一反應是放開水壺去撫摸燙傷口,然後水壺裡的水又進一步的燙到自己。如果,換作平常,我們會理智的把水壺放到旁邊,在撫摸傷口。這就是我們的感官產生的本能之一。

同樣的,我們在犯錯上,是由我們感官(眼睛)看到了錯誤而做出一系列本能反應,並非是腦子理智做出判斷。而本能反應的具體定義,只能取決於個人的品格、思想。有些人品格高尚,在錯誤的第一時間就會勇於承擔。但也有人,會去產生“逃避”的本能反應。這也就很好解釋了《追風箏的人》裡的阿米爾,在看到哈桑被傷害的無動於衷所犯下的錯,為了逃避愧疚,又設計了一出好戲來逼迫哈桑離開。

《追風箏的人》:不對現實和慾望過度妥協,善待自己與和解生活


直到25年過去了,成年人的阿米爾隨著真相(得知哈桑是他同父異母的哥哥)的揭露,得知哈桑的死訊,才會引發阿米爾內心的愧疚感。這個愧疚的過程,是需要很大的勇氣。或許,我們在面對曾經犯下的錯,就需要很大的勇氣,一種平視時間的勇氣。

“平視”的含義是“兩眼平著向前看”,是在錯誤裡無所畏懼的向前看,並承認錯誤。想想,也是很難的行為,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尤其是時間所埋下的錯誤,更多的是人性的掙扎:繼續逃避還是勇於面對呢?

或許,我們都會有過這樣子的掙扎。對於曾經犯過的錯,其實心裡也是清楚,逃避也只能是一時的,但勇於面對是非常難的行為。因為,來自時間的概念,是成長自身也是沖淡回憶。

“時間”是種概念,它會給我們困難之下的成長自身,也會掩埋一些曾經所犯的錯。我們都會漫長的歲月裡,犯下一些來不及救贖的錯誤,而時間看著似乎會沖淡回憶。但錯誤遺留下的愧疚之心,還會讓我們飽受內心的折磨。而當我們慢慢也隨著時間淡忘的時候,重新揭開這些傷疤,就要承受很大的痛苦,還要有平視時間與錯誤的勇氣。

是的,換個角度來說,我們的勇氣不足也是因為時間。人會隨著時間而優秀著,那就更不願意去面對曾經的錯誤了。在看到《追風箏的人》裡的小說家阿米爾,還能有勇氣去承擔與救贖當年的錯誤,是常人無法能及的。

曾經犯的錯已經存在了,儘管來不及救贖,而隨著時間的沖淡回憶,但我們就要有平視時間的勇氣。

《追風箏的人》:不對現實和慾望過度妥協,善待自己與和解生活


03、愛與救贖,就要有平視時間的勇氣。

在讀完《追風箏的人》時候,心情久久不能釋懷,曾經的我們都會因為成熟與自我保護機制,拒絕或傷害別人的愛。也許我們都會有所遺憾,成年後的我們,或許會救贖也或許是繼續逃避。

但不管救贖或逃避,人總要往前看的,只是對於時間所犯下的錯,要去平視過去的錯誤,想想也是很難的。

或許,救贖的第一步就需要有個勇敢的人去引領我們,才會擁有勇氣。

①、愛與救贖,引領勇敢的與被感染勇敢。

《追風箏的人》裡的阿米爾在接到別人的電話,在得知哈桑死訊時,才是真正的會愧疚,主動去解救哈桑之子索拉博,靈魂才得到自我實現救贖。

《追風箏的人》的救贖過程才是小說高潮迭起的部分,我們可以的是阿米爾的勇敢。這是25年前,12歲的他所沒有的。那時候,軟弱的阿米爾因嫉妒哈桑的優秀與渴望得到父親的誇獎,才會冷漠看到哈桑被傷害了。阿米爾,要不是因為救贖與愧疚,骨子裡是個缺乏勇敢的人。

程碧的《三毛傳》曾經這樣子說過:“總是需要有一個勇敢的人來引領另一個人。即便兩個都是勇敢的人,也需要有一個更勇敢的。”

是的,大多數人的勇敢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更多的是引領人。生活、工作,只要有人一開始適時適當的引領我們,慢慢也就不會害怕了。

記得剛工作那會,第一次上臺演講工作報告,是非常緊張的。所幸的是有前輩引領了一下,起了開頭與適當活躍氣氛,才會發現並沒有我想象之中的恐怖。後來,每次演講都淡定自若了。所以,同樣的勇敢是需要引領的。

只有一個勇敢的人或是更勇敢的人,去引領用的未知的方向。開頭萬事難,只有有了第一次引領,也就慢慢無所畏懼了。那麼,曾經的錯誤,我們需要平視,就可以告訴自己信任的人,讓他們用過來人的經驗會引領我們去救贖自我。

再用心理方面來分析一下,人性是複雜,但會有一定的傳染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有著少許的道理。軟弱的我們,只要被勇敢者引領與長期接觸,慢慢的我們也會被感染成勇敢的人,至少也會一定程度的擺脫了軟弱。當然了,這一切也是建立在自我渴望改變的基礎上,才能慢慢想去救贖。

第一次的自我救贖,是很難跨出的。但只要引領與被賦予勇敢,也就會慢慢勇於面對時間裡所犯的錯。我想,《追風箏的人》裡的阿米爾,那25年來,都是藏在心裡,沒人所知道,一直去逃避自我。

但是,失去了媽媽的阿米爾,之所以會去鬥風箏,是渴望得到父親的誇獎。或許,平視錯誤的勇氣除了引領與感染勇敢,還需要幸福度。

《追風箏的人》:不對現實和慾望過度妥協,善待自己與和解生活


②、平視時間的勇氣:來自原生家庭的幸福度,才是日後最好的勇氣,足夠幸福才勇於承擔與面對。

《追風箏的人》裡的阿米爾一直渴望得到父親的肯定,甚至為了撿回風箏,讓許下承諾的哈桑受到了傷害。這是我有所不能理解的,後來想想也就明白了。阿米爾和哈桑兩人都是沒有媽媽的,兩人同吃一個奶媽的奶水長大的,兩人是生活在有所缺失的原生家庭,註定是缺少一定的幸福度。

盧梭在《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夢》中說道:“真正的幸福的源泉在我們自身,一個人只要自己善於追求幸福,別人是無法使他落到真正悲慘。”

真正的幸福是源於我們自身去追求,才會在負重前行的日子有所幸福感。而關於幸福的定義,最為直接的源頭就是原生家庭。

一個的品行、成長與思想,最開始是來源於原生家庭的。它可以影響我們大半輩子,甚至是一生。除去後天的出來社會歷練,我們在思考與做事的思想判斷就是來源於家庭。準確的說,我們是父母的“思想傳承者”。

但有個最大的弊端,是年代的不一樣,父母的思想已經不太適用社會了,我們只是生搬硬套而生活著。在思想傳承的環節,要是出了問題(家庭不幸福、家暴、離婚等等),就會使我們的幸福度非常低下,甚至是陰影。不少恐婚族,就是因為來自原生家庭的不幸而造成的直接原因。

只有擁有足夠來自原生家庭的幸福度,就會滋生出優良品格,包括勇於面對,這才是日後主動與承擔責任的最好的勇氣。換個角度來說,那些不懼時間錯誤的人,是因為原生家庭裡,有了足夠幸福才勇於承擔與面對。

《追風箏的人》裡的阿米爾雖然是富家子弟,但他的家庭並不是真正的幸福。他的軟弱、袖手旁觀與渴望得到父親的誇獎,都說明了原生家庭造成一定的幸福度缺少,也就一直逃避當年所犯下的錯。所以,來自原生家庭的幸福度,是真的非常重要,它很大程度去影響我們的思想與行為。

同樣的,不要對現實和慾望過度妥協,善待自己與和解生活,是對自己最好的負責。

《追風箏的人》:不對現實和慾望過度妥協,善待自己與和解生活


③、不對現實和慾望過度妥協,善待自己與和解生活,是對自己最好的負責。

《追風箏的人》是個值得閱讀的一本書籍,我們可以從作者卡勒德.胡塞尼筆下,看到哈桑“討好”隱形人格、阿米爾的平視時間的勇氣,最後是阿米爾內心真實的慾望與現實:

在阿米爾心裡,對他最重要的是父愛。他是渴望得到父親的愛(慾望),然而哈桑什麼都比自己強,羨慕哈桑能更多的得到父親的關心(現實)。就是這樣子的慾望與現實,促使他目睹哈桑在眼前受難而無動於衷。最終,他逃離了那個小巷子,也擊碎了哈桑真摯與一廂情願付出的“愛”。這就是阿米爾內心對慾望與現實的妥協,從而導致他愧疚了25年之多。

有個朋友總是有著很多的慾望,經濟或物質。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但她卻沒有訴說與抱怨太多,只是默默努力著,慢慢也就得到了所想的慾望。

她是這樣子說道:“有慾望是好事,但沒有滿足之前,不要想太多,因為現實總是殘酷的,慾望要處於空想與努力的狀態,就很容易妥協現實。”

我想她是對的,縱觀我們的慾望與現實總是相反的矛盾情況,理想與殘酷。心理分析下來,就會發現只要我們的內心有渴望,那麼就會慢慢形成慾望。然而慾望是存在於理想中的美好,卻是建立在能力不足的基礎上,這就與真實的現實(無法實現慾望)有著很大的衝突。於是,人就會有兩種態度:積極努力與妥協。

積極努力的人是很多,我想這是種生活所需要的核心信仰力量;而妥協慾望與現實的人也是不少,讓慾望處於得不到滿足的狀態,然後被現實打擊的信心全無。

當人滿足感一直都是處於空想的渴望時,再加上被現實所打擊,就會有擠壓出的不良情緒,充斥著自己。久而久之就會蓋過理智,讓情緒控制大腦,以至於意氣用事,走向墮落之路。就像《追風箏的人》裡的阿米爾,妥協了現實(哈桑得到父親的誇獎),無法滿足內心的慾望(渴望得到父親的認可)。於是乎,就對哈桑被傷害的事,無動於衷的樣子,說明他的意識裡慢慢存在了“惡”。

人存在善惡兩面,只是我們的善牢牢壓制了惡。當無法得到滿足慾望的人,那麼心中的“惡”就會被激發出來,這會使一個真正善良的人,慢慢形成惡人。

反觀來講,這是個非常正常與不可思議的現象。或許,人活著難免是有慾望的,所面對的現實總是很殘酷,一直處於鬱郁不得志的樣子。再或許,生活是需要我們去屈能伸,但不提倡去過度妥協慾望與現實。退一步講,我們妥協久了,思維帶動行動,就會讓鬥志也隨著頹廢,也就一步步走向了墮落,成為惡人,這是個看似很合理化也無奈的過程。

所以,我們應該理智對待自己存在的渴望與慾望,它們本身並沒有對錯之分,區分於我們的態度:對於殘酷的現實,不去過度妥協,但要善待自己與和解生活。

善待自己,我深信只有會愛好自己的人,才會去愛好別人與生活;和解生活,生活困難多於順利,它是一種磨練,是財富與成長,所以不必苦於生活的困難,應該去和解它的方式,做到良好的心態。

可惜的是《追風箏的人》裡的阿米爾,妥協了慾望與現實,對哈桑是種毀滅性傷害,讓自己有著揮之不去的25年愧疚。兩人的對與錯,已經說不清了,或許過度妥協所帶來的後果。

《追風箏的人》:不對現實和慾望過度妥協,善待自己與和解生活


《追風箏的人》是本關於愛與救贖的小說,讀起來很是接近生活,引起讀者共鳴。其實,我們都會去犯錯,最終是遺留在時間裡,慢慢被沖淡回憶。然而,我們回首過來,想要去平視時間裡的錯誤時,這需要很難與很大的勇氣了。

或許,這點是我最佩服阿米爾的一點,勇於面對已經過去25年的錯誤。

其實,想想生活也是如此。像哈桑這樣子的人,還是不少的。他是幸運的,真心待人可能會擁有很多知己;但又是不幸的,看走了眼,被狠狠傷害了。

《追風箏的人》愛與救贖的背後,就不應該對現實和慾望過度妥協,需要善待自己與和解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