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快評 ⑬丨心理疏導也是抗疫重要一環

隨著時間推移,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公眾心理隨之發生變化,必勝的信心越來越足、防控的意識越來越強,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非健康情緒,必須引起重視,迅速進行疏導,做好人文關懷。

  

戰“疫”快評 ⑬丨心理疏導也是抗疫重要一環


  疫情對不同群體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影響。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基層幹部、科研人員,工作任務重、節奏快、壓力大、負荷高,日積月累,難免會焦躁。內心脆弱的被感染患者,可能會悲觀絕望,加重病情。有的人長時間“憋”在家裡,人際關係疏離,也容易焦慮不安。這些,如果不及時消解,都會對防控大局甚至社會穩定造成影響。所以,某種程度上,心理疏導也是抗疫的重要一環。


  心理疏導,要做到全面覆蓋。目前,省心理諮詢師協會、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社會工作服務團隊等均開通了援助熱線,成果日益顯現。面對龐大的需求,應繼續統籌各類資源、整合各方力量,把“供給”做優做強,努力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心理干預和疏導機制,做到便捷高效、有問必答,確保電話打得通、問題說得清、答覆講得透。


  心理疏導,要切實精準有效。給思想“解釦”,服務對象千差萬別,不可能憑一把鑰匙打開所有“心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加強輿情研判和信息收集,及時掌握傾向性、苗頭性問題,進而從“個性”中梳理“共性”,區分不同群體進行“畫像”,以提高工作針對性、實效性。而具體到個人,對待每位來訪者,“心靈工程師”們應帶著耐心和愛心,認真傾聽、深入瞭解、及時撫慰,幫助其實現心理的再平衡。


  此外,各地各部門要及時發佈權威信息,回應群眾關切,認真做好增信、釋疑、解惑工作,加強對健康理念和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幫助百姓提升科學素養、增強防控能力。對於衝在一線的“逆行者”,要充分考慮他們的承受能力,統籌安排、科學調配,合理安排輪休,做好後勤保障,以最大限度緩解身心壓力。


  當然,心理疏導終究是外力,自我心理調適才是更強大的力量。疫情雖然兇猛,只要每個人都以積極健康的態度去應對、去戰鬥,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硬仗。


遼寧日報:關豔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