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種苗是怎麼培育的?

安徽晶晶的記錄


葛根是一種具有經濟價值比較高的農作物,祖國中醫因為葛根還可以入藥,葛根含有比較高的澱粉,又是釀酒的良好原材料,葛根適宜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種植。葛根可通過種子繁殖與扦插繁殖。種植葛根為了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在栽培上要注意這麼幾個問題。

1,選擇優良品種,野生的葛根雖然生命力頑強,但產量卻不盡如人意,要想達到優質高產,還需要選擇經過人工篩選的葛根品種為好。常見的高產品種,一般有贛葛3號,速生葛根119,宋氏葛根,木生葛根等品種。經過人工選育的葛根品種,具有生長快,粗纖維少,澱粉含量高等優秀的特點,與同樣栽培野生葛根相比,經濟效益有明顯的提高。

2,製作育苗床,選擇土層深厚肥沃,透氣性好,排灌方便砂質壤土製作育苗床,苗床應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者是育苗專用有機肥。每平方米二公斤,深翻土地30公分,經旋耕後製作成20公分高的栽培壟,壟寬80~100公分左右,長10~20米左右皆可,兩側挖出排水溝,防大雨過後出現漬害。

3,採集藤條進行扦插,一般葛根育苗,選擇在春季清明節前後。選擇優良品種的藤條,短截成6~10公分的小段兒,每段需有一個完好無損傷的枝芽,將截好的藤條,均勻擺放開來,不要重疊,在擺放種子之前育苗床上面均勻撒一層微生物活性菌劑,每10米的苗床均勻撒施500克左右,然後上面覆蓋一層細潮土。在種苗擺放之前,將苗床上透水,保持土壤溼潤,種苗上面蓋土不要過厚,為了保溼,上面可鋪蓋一層薄薄的稻草。然後上面搭蓋小拱棚,封閉升溫,一般將苗床溫度控制在20~25度左右。

4,苗床管理,種植之後一般,在萌芽之前不需要澆水,萌芽之後需要的水分增加,已經成活,可適當地進行噴灑水,保持土壤溼潤,在苗當中不乏有晴朗的天氣,苗床內的溫度不可過高,防止灼傷幼苗,一般當苗床內的溫度超過30度,中午採取在棚上面覆蓋,適當遮光。

5,定植,當葛根苗子長至5公分左右高,具有三片完整,充分展開葉片之後,就可帶土起苗,進行栽植,小心不要碰傷幼苗。為防止出現漬害,影響葛根生長,應進行起高壟栽培,行距1.5米,株距70公分至90公分左右。每畝地大約種植600~700株左右,葛根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但仍然有少數害蟲危害,應進行注意防治。

葛根具有耐旱的能力,從定植之後,不可大水漫灌,施用的肥料,主要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主,每畝地最好使用,4000公斤左右的充分腐熟農家肥作為基肥,硫酸鉀型45%氮磷鉀控釋肥50~60公斤,微生物有機菌肥50公斤左右,土地須深翻30公分,土肥充分混合均勻。

在葛根苗的生長當中,應注意噴灑葉面肥,有促進生長的作用,常用0.2%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酯+多種微量元素氨基酸葉面肥等。一般生長1~2年或三年進行收穫。

6,種子繁殖育苗。,將準備好的葛根種子採用40度的溫水,進行浸泡,一邊浸泡,一邊攪拌,等到溫度降至30度左右,可停止攪拌,繼續浸泡48個小時左右,撈出後晾乾,就可進行播種,一般播種的時間選擇在穀雨節氣終霜前10~15天,按照每穴播種5粒種子,播種深度在3公分左右,株距35公分,保持土壤溼潤,上面最好覆蓋一層薄膜,可保溫保溼。


木雨聽風


葛根種苗主要的培育方法有三種:莖節扦插法(扦插苗),壓蔓法(塊根苗),組織培育法(組培苗)。目前各地發展葛根種植最主要採用的是扦插苗。葛根扦插苗相比較於塊根苗及組培苗,具有成本低、移栽方便、產出塊根形狀好等優點,所以葛根種植戶一般都會選擇莖節扦插苗。以下簡單介紹下三種葛根種苗培育方法。

一、莖節扦插法。在入冬後,待葛根葉子大部分枯黃或落葉後,將粗壯無病害的葛藤及時割下,收集成捆,堆放在陰涼無風的地方,定期灑水保持種藤不幹枯壞死。來年開春前,將種藤按每節一個芽孢剪切好,每節長約8~12釐米,選擇芽孢飽滿健康的莖節,用多菌靈藥水和生根劑浸泡半個小時後,集中扦插到苗床上。苗床選地應選擇離水源地近的地塊,土壤應疏鬆透氣,粘性重或溼度太大的地塊,易導致葛根種苗爛根,不宜作為苗床使用。苗床泥土要充分粉碎,利於快速扦插及提高發芽率。扦插莖節時,莖節根部一端插進泥土,只留芽孢留出地面。如莖節扦插得過淺,不利水份吸引,會導致發芽率偏低。扦插密度為每平方米苗床約400株。葛根種藤扦插完成後,要馬上澆水溼透苗床,並用白色薄膜搭蓋小拱棚,以保溼保溫。以後約每隔一個星期觀察一次,如苗床泥土乾旱,要澆水保溼。整個育苗時間約20~30天,即可適時移栽。

二、壓蔓法。將葛根植株中比較粗壯的藤條攀爬地面,適當用泥土壓實各莖節,與泥土接觸的莖節會長出根鬚,待長出的小葛根有小指般粗時,將各莖節切斷,挖出小葛根,移栽到大田栽培。

三、組織培育法。組織培育法需要有專業的知識及場地。選擇品種優良無病害的植株,提取細胞組織,在無菌條件下將其置於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從而獲得脫毒種苗。該方法由於技術門檻較高,成本高,不利於大面積推廣應用。








葛根種植基地


野生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蘿的塊根,是中國南方一些省區的一種常用食材,其味甘涼可口,常作煲湯之用,也可作藥物。

野生葛根內含12%的黃酮類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黃酮苷、花生素等營養成分,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糖、和人體必需的鐵、鈣、銅、硒等礦物質,是老少皆宜的名貴滋補品,有“千年人參”之美譽。其中,火山粉葛,澱粉含量多,無渣、質鮮、肉嫩,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我小時候就種過葛根,葛根是個很容易的活的,我記得小時候沒事看到路邊有人挖野生葛根,有的小的葛根他們不要,我就撿來把他埋到自己家菜園裡,第二年整個菜園都是葛根滕,繁體速度太快了~所以葛根更容易種的,只要它下面的葛根埋到土裡就可以,我家是江西上饒的,滿山遍野都是葛根~


蔡少


藥材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乾燥根,習稱野葛,秋冬二季採挖。由於葛根及其提取物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血糖病等有明顯療效和獨特效果,需求量急劇增加。

目前,一些地區野生葛根資源遭到毀滅性破壞,一些地方出現了家種,但主要栽種於房前屋後的邊角地,存在種植分散,單產低,種植技術不規範、不配套,商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為提高葛根種植的生產技術水平,現介紹葛根栽培技 術要點,供廣大種植戶參考。

一.選擇地塊 葛根適應性很強,對氣候環境要求不嚴,在瘠薄的石穀子或粘重的土壤中均能生長,可在荒山、荒坡、林果園及房前屋後零星空地栽種,也可大面積集中栽種。在我省宜選擇海拔1600米以下地區種植。在光照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地塊上種植產量高、質量好。在選擇上,應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雨水多的地區宜選擇有一定坡度的地塊。在平緩的地帶栽種葛根,必須選擇沙性偏重且能夠有效排水的土壤栽種時還要深挖排水溝。

二.繁殖方法 可用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生產種苗。有性繁殖即採用種子繁殖方式,但種子繁殖成苗慢,生產上很少採用。無性繁殖即利用營養器官繁殖種苗,一般採用壓條、根頭、扦插繁殖。 1、壓條在夏天葛根生長旺盛期,選擇健壯藤蔓,平直襬放在疏鬆的地面,將每個葉節用土壓住,待生根後,將藤蔓斷開,即獨立成苗。加強管理,培育成生產上所需的種苗,留作翌年春季移栽。這種繁殖方式主要適宜荒山、荒坡、林果園及房前屋後零星空地栽種時採用,集中成片栽種的葛根不宜採用壓條繁殖。壓條繁殖方法簡便易行,不需要整地,葛根苗成活率高。壓條繁殖培育的葛根苗有大有小,長勢強弱差異大,加上零星分散,不能達到苗齊苗壯,因此大面積栽種葛根很少採用壓條繁殖培育種苗。 2、根頭在採挖葛根時將根頭切下,長度10釐米左右,作為種源栽種。這種繁殖方式只作為種苗準備不足時的補充,不能滿足大面積生產需要。根頭繁殖可有效利用採挖時的附產物,但因根頭有大有小,栽種後發出的幼苗長勢差異大,容易將上季生長地的病菌帶至栽種地,可能造成病害;加上採收後剪下的根頭還需要貯藏到第二年春季栽種或直接栽種到地裡,費時費工或佔用土地,生產上不是主要的繁殖方式。

3、扦插扦插是生產上主要採用的繁殖方式。具體方法是選擇節短健壯的一 、二年生葛藤,每2節剪為一段或1節剪成一段,扦插於繁殖苗床,加強管理,為翌年移栽培育健壯苗。扦插時芽朝上,一段種條上只有1個節的根據苗床土壤的情況選擇扦插的濃度,苗床土壤偏粘,只要將葛藤的節的三分二扦入土壤即可;苗床土壤偏沙,必須將葛藤的節全部扦入土壤才能保證較高的發芽率。一段上有2個節的把下面的節埋在地下,上面的節露在地表。扦插後應加強水分管理,地表土壤干時宜在早上或晚上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扦插的藤條出苗後,在加強 水分管理的同時,主要預防咬食嫩芽的蟲害―――蛞蝓。葛根扦插出苗時正值蛞蝓生長與繁殖適宜期,為害葛根苗時主要啃食扦插後發出的嫩芽,可在苗床四周撒石灰粉,噴灑滅蛭靈90倍液或施用6%密達殺螺顆粒劑。用藥時間最好在雨後或傍晚。施藥後24小時內如遇大雨,藥粒易衝散,需酌情補施。扦插培育的種苗當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 。 三.整地栽種 1、整地施底肥 葛根的根粗長肥大,整地質量影響根入土深度,不但影響根的生長量,且影響根的形狀。在選擇土層深厚、肥沃壤土的條件下也應深翻土地,翻挖深度在30釐米以上。翻地後施底肥。底肥以土雜肥、廄肥為主,適當加一些複合肥或磷鉀肥。每畝施入優質腐熟農家肥2000公斤,複合肥50公斤或磷肥60公斤、鉀肥15公斤作基肥。將底肥灑施到翻耕後的土壤上面。開廂或做壟。施用底肥後將土壤整細,廂面整平。根據土地坡度情況開廂或做壟,坡度較大的地塊只需開廂,廂間挖一淺溝,廂面寬度可1.8米,溝寬20釐米,以保證能種植2行葛根;平緩的地塊需要做成寬度為80釐米的高壟,溝寬30釐米,深度40釐米。

2、栽種頭年培育的種苗在3月中下旬葛根萌發前,將葛根苗挖起,儘量不傷根系。當年培育的葛根種苗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 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及自己的管理水平,按照行距1米~1.2米、株距0.6米~0.7米的密度挖窩栽種,每畝保持800至1100株左右。開廂栽種的按行距1米~1.2米、窩距0.6米~0.7米打窩;做成寬80釐米壟的,每壟栽種1行,窩距0.6米~0.83米挖窩。培育了一年的葛根苗挖起時長有1至3個或更多的肉質貯藏根,短粗且未挖傷的保留,細長或挖傷的應將其剪掉,長的栽種時易折斷,折斷和挖傷的栽種後易腐爛,造成植株感病。培育了一年的葛根苗可提前挖出來,放置時間在3天內都能保證較高的成活率,但當年培育的葛根種苗必須隨挖隨栽,不能放置過夜,否則造成移栽後死亡率高。生產上常出現3月扦插的葛根種苗,4月葛根藤蔓長10釐米時,就開始移栽,這裡種苗的藤葉長勢較旺,但往往根長勢較差,移栽後成活率低。

四.田間管理 葛根生長期為2年,在生長過程中需進行精心管理才能獲得較高的產量。主要田間管理措施為查苗補苗、中耕除草與追肥,搭設支架,摘除頂芽和花序,灌溉與排水,病蟲害防治等。

1、查苗補苗移栽後及時查看成活情況,種苗培育1年以上的通常從發芽到全部發芽需要10天左右,當年培育的種苗移栽後5天左右能區分出是否成活,因此種苗為培育1年以上的在開始發芽後15天開始補苗,當年培育的種苗移栽後10天開始補苗。補栽時注意陰天帶土補,並澆足水。

2、中耕除草與施肥移栽的當年進行3次中耕除草與施肥,第二年進行2次中耕除草與施肥。

移栽的當年補苗後5天左右,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與施肥,淺薅、除雜草後,施用清糞水,畝用清糞水500公斤左右;第二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適當深耕除草後,施用濃度較大的人畜糞,畝用糞水1000公斤左右;第三次在冬季落葉後,清除地裡的乾枯雜草,在植株周圍施上土雜肥並將窩邊的土壘到土雜肥上,保證植株安全越冬,畝用土雜肥800公斤。

移栽後的第二年4月中旬,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與施肥,淺薅、除雜草後,施用糞水,畝用清糞水1000公斤左右;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薅松表土除草後,施用濃度較大的人畜糞,並加適量的磷鉀肥,畝用糞水100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硫酸鉀8公斤左右。 3、搭設支架葛根生產上搭設支架是為了便於藤蔓纏繞,調整藤、葉在空間的合理分佈,有效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提高產量。同時改善田間的通風條件,減少病害發生。葛根移栽後,隨著氣溫升高,開始快速生長,當苗高15釐米時應及時搭設支架。用小竹竿,每2根竹竿騎壟插入,固定成“人”字形蔓架,架高3~3.5米,間隔1米左右固定1支“人”字形架,中部固定3道橫杆,既可使蔓架牢固,不至於被風吹倒,又便於葛藤攀援,使葛藤面對面地向上分佈生長。

4、摘除頂芽和花序葛根生長過程中,肥水充足的條件下,葛根藤保持快速生長,當藤條長到一定長度時應及時摘除頂芽和部分腋芽,以控制其地上藤的生長,促進地下根的生長。每株留3根~4根生長粗壯的主藤,多餘的應及時剪去,剪去主蔓距根頭1米內所有側枝及側芽,以保證根部營養供應充足。在藤蔓長度未達1米之前,要隨時剪除側芽,不留分枝蔓,促進主蔓健壯生長。當藤蔓長1米左右時,保留3根~4根粗壯的分枝藤蔓。當主蔓長到2.5米長時,摘除頂芽,促進側蔓多長葉片,加強光合作用。當所有側蔓長至2米時要摘除頂芽,促進塊根發育壯大,促進藤蔓長粗、長壯和芽節發育,準備來年種苗。第二年部分植株開始開花,就及時摘除花序,減少開 花及花的生長對光合產物的消耗,以提高產量和質量。

5、灌溉與排水葛根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移栽返青前注意加強防乾旱,發現移栽後乾旱就應及時澆水,可結合施肥進行抗旱。移栽成活後一般不用進行灌溉。葛根生長過程中都怕澇害,移栽后土壤長時間滯水會造成成活率低,種植地平緩、土壤較為粘重時尤其注意排水。移栽後和第二年也要注意田間排水,在雨水集中的季節要保持廂溝通暢,田間不能積水。進入8月要控制土壤的水分,保持葛根生長協調,這一時間土壤水分過多不但會造成地上部分藤葉生長過旺,影響地下部分生長,還可能造成地下部分的病害生,引起根腐爛,造成產量低、質量差。 五.採收與加工

1、採收 葛根移栽後兩年採收,秋冬季節,地上部分枯萎時,割去藤蔓,小心挖起塊根,抖掉泥沙,運回加工。 2、加工切下根頭作種,用水將根表面的泥沙洗掉,颳去粗皮,切成1.5 ―2釐米厚的斜片,或對剖切開後再切成1.5~3釐米厚的塊子,隨切隨上炕床,用無煙煤火迅速炕幹即地藥材葛根產品。

及時查苗補苗是高產的基礎,適時中耕除草與保證生長需要的肥水是高產優質的保障,通過搭設支架和摘除頂芽與花序是調節藤蔓生長與根生長的重要管理措施,要奪取高產應有效預防病蟲害,排水是後期管理的重點。

六.購苗移栽是上策 扦插培育是葛根生產的主要繁殖方法,而且用這種方法培育的葛根種苗質量也屬上乘,因此農民朋友想栽種葛根,可以考慮直接購進種苗移栽。據瞭解,葛根扦插育苗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進行,即使在川西北氣溫上升較慢的地區也已在3月中旬完成,而實施移栽的時間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農民朋友們要想在今年就種上葛根,可於近期聯繫購進種苗。 ]

七.葛根病蟲害防治 葛根在生長中病害較少,主要病害有鏽病、炭疽病、葉斑病;主要蟲害有金龜子、地老虎、斑蝥蟲等。

1、葛根鏽病通常在雨水較多的5月發生,主要危害葉片。發生時可用15%粉鏽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90%敵鏽鈉可溼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2、炭疽病發生時間多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主要危害葉片。發病時可噴灑30%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甲硫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50%複方硫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隔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加強水肥管理,適當增施磷鉀肥,搞好田間排水,改善植株間的通透性可減少炭疽病發生。

3、葉斑病發生季節多在4月,尤以春雨連綿期發生嚴重。發生時噴1:1:100波爾多液,每隔7至10天一次,連續3至4次,可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越冬管理時除清潔田園,消滅越冬菌原,增施磷鉀肥可有效預防葉斑病發生 。

4、金龜子夏季危害葉片,嚴重者僅餘葉脈。可於早晨成蟲不活潑時捕殺或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於葉面防治。

5、地老虎3月中旬至4月中旬危害盛期。除做好田間清潔,消滅卵和幼蟲寄生場所外,可於早春成蟲產卵前,用紅糖6份,酒1份,醋4份,水2份,加少量敵百蟲配成誘殺液,用盆盛放田間誘殺成蟲


666不會飛的小魚


種子繁殖:清明前後將種子在40℃溫水中浸泡1~2天並常攪動,取出晾乾水後在整好的畦中部開穴播種,穴深3釐米,株距35~40釐米,每穴4~6粒,平穴澆水,10天左右出苗。

2、扦插繁殖:秋季採挖葛根時選留健壯藤莖截去頭尾,選中間部分剪成25~30釐米的插條,每個插條有節3~4個,放在陰涼處拌溼沙假植,第二年清明前後在畦上開穴扦插即可。

葛根的種植方法

1、選地整地:葛根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冬前結合耕翻每畝施農家肥2000~3000千克,翌春再次淺翻,打碎土塊,耙細整平,作成寬1~1.2米的畦備用,畦間開溝約30釐米。

2、中耕除草:葛根生長較快,長到1~2米時要中耕除草,通常早春發芽前除次草,晚秋落葉後再除次草即可,生長期一般不需常除草。

3、合理追肥:葛根追肥可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返青肥以腐熟人糞水為主,每畝1000千克,可適當配施尿素,越冬肥以農家肥為主,每年生長盛期可結合澆水施少量鉀肥。

4、搭架引蔓:葛根栽培須搭架,可在兩行之間每隔2~3米立1根木柱,柱間用鐵絲連接,畦與畦間綁上竹竿或鐵絲以利攀援,當苗高30釐米時即可引蔓上架。

5、摘芽修剪:葛根生長期應控制莖藤生長,摘去頂芽以減少養分消耗,並要合理調整株形以利充分利用陽光,還應及時剪除枯藤、病殘枝。

6、病蟲防治:葛根生長期主要有蟋蟀、金龜子等害蟲,蟋蟀可用80%敵敵畏乳油2000倍液噴殺,金龜子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於5~6月份噴葉面,防治其它害蟲可用樂果、殺蟲眯等。

7、適時採挖:葛根栽培2~3年秋末冬初或初春前採挖均可,把全部根挖出,去掉莖蔓、鬚根,颳去粗皮,截成10釐米的小段,縱切約5釐米厚片條,隨切隨炕幹或用2%石灰水浸後曬乾均可。


對你依依不捨


葛根為豆科藤本植物,全身是寶,以塊根為主 要食用器官.葛根營養價值較高,素有"江南人參" 的美稱,易於儲藏加工,可製成葛粉,葛幹食用,具 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降壓降脂,滋身美容,解酒 等功效,對口腔潰瘍,咽喉炎,皰疹,瘡有顯著療效. 1繁殖技術

1.1扦插繁殖

1.1.1扦插時間

6.8月,當年生新藤蔓生長的中後期,時期最好. 1.1.2插床準備

苗床要求光照好,排灌方便,土壤疏鬆肥沃,保溼 性好的地塊.苗地須精耕細作,清除雜草.摻入農家 土雜有機肥為好.做成寬1.1.2米的插床待用. 1.1.3扦插操作

選取生長旺盛,粗壯,顏色呈青褐色成熟的藤蔓, 保留2個節剪成小段插穗.插穗頂端一節留葉片在 苗床地面,另一節剪掉葉片及時插人土中,澆足水. 扦插前,可用l%.一3‰吲哚乙酸液速蘸5秒鐘,或用 2#10年幕4顛

生根粉處理,提高成活率,應隨剪隨插,按20釐米x 20釐米的規格扦插.

1.1.4苗期管理

插後苗床保持溼潤又不漬水.露地應覆草保溼, 也可搭蔭棚.待15—20天后,插穗開始生根,少量多 次施肥,入冬前,注意防寒.

1.2自然繁殖

依靠葛藤生長自然從莖節處生根成苗,該法種 苗質量好,又不影響粉葛生產.但如果任其生長, 也不會育出種苗來,現介紹其要點:

1.2.1選地

選擇平整,土壤疏鬆肥沃的地塊,清除雜草,鋤松 表層土壤,不可板結.

1.2.2密度

生產用每畝可栽600株,繁種苗用每畝應減少至 400株左右.

1.2-3控制藤蔓量

粉葛生長快,藤蔓多,應根據生長狀況,及時除掉 多餘藤蔓,不相互鋪疊.

適用技術?

1.2.4管理

注意保溼,否則因大旱小根易乾死.必要時,可 在莖節處壓土,使根生產快,吸收營養好. 1.2.5整苗

入冬前,剪斷莖苗,挖取種苗,進行假植,覆草保 寒.

2栽培技術

2.1選地

葛根適應性強,對土地條件要求不嚴,但以土層 深厚,肥沃,排水性良好的沙質紅壤土最優.

2.2整地

般旱地,耕翻33釐米左右,破碎耙平土面,做 成寬3米左右的高畦,在畦面按行距約1.5米,株距 0.65米開兩行定植穴,每667平方米(1畝)可植500 —

6o0株.坡度在25o以下的坡地,整地方式有挖 穴與撩壕溝整地兩種.挖穴或挖溝前,必須清除山場 雜木,雜草,全墾鬆土15釐米深.挖穴整地在全墾松 土後按1.1.5米寬的水平條帶,挖60釐米見方的洞 穴,洞穴間距1.5米左右,每667平方米栽300.500 株.撩壕溝整地在全墾鬆土後依地形沿等高線挖溝, 規格為寬,深各80釐米,溝距1米,一般每667平方 米栽500—600株.

2.3施月巴

葛是需肥較多的作物,尤其是要求較多的有機肥 和鉀肥.基肥可用腐熟的堆肥或廄肥,一般旱地每 667平方米施2000--3000公斤,並可加入500公斤 草木灰,坡地每667平方米施5000公斤.基肥要與 細土混合均勻,施於穴中或溝中,然後覆碎土. 2.4定植

晚冬葛收穫後,隨即選擇無病蟲傷害的較小的塊 莖做種葛,第二年春天開始催芽育苗,3月底4月初 當芽萌發長成80—100釐米長的莖蔓時,即可定植. 要求定植的插條短而粗壯,取自於莖蔓的中,下部,帶 有2個或2個以上的枝節.定植時,插條應斜插於事 先整理好的葛墩(葛壟)上,然後填土壓實,陰,晴天應 澆定根水.定植深度以葛枝節略埋進地面1釐米左 右,幼芽剛露出地面為宜.

2.5管理

當定植苗高20釐米後,應將土鋤松,同時稍離葛 苗基部施一次腐熟稀釋人糞尿,以後每隔20天重複 澆一次,共澆2—3次,施用濃度和施用量逐次加大; 在塊根形成後並迅速膨大時,應重施1次追肥,每667 平方米用腐熟人糞尿1500公斤,加磷酸二氫鉀15公 斤,或每667平方米穴施複合肥30公斤;在塊根收穫 前l5天,停止追肥.

葛耐旱不耐澇,澆水的原則是寧可稍幹,切忌 過溼,一般是在定植後澆小水,促進發苗,平時結 合施肥進行灌溉,保持土壤溼潤即可.

在幼苗期如雜草滋生,可中耕除草,中耕深度 以4—5釐米為宜,在塊根形成後一般不進行中耕. 葛的抗性較強,病害極少,有少數害蟲,特別要 注意地下害蟲.

2.6收穫

生產上,葛多進行二年生栽培,採用塊根發出的 芽進行扦插繁殖


豆豆媽媽ai


很簡單,用種子分根種'或壓條種植。3,4月播種,壓條是挖取老根的嫩枝種。每年施肥2一3次即可以了


東壇福地


剪兩節帶芽的葛藤插在土裡


養蜂人雄仔


選擇深厚肥沃的砂質土壤移栽葛根幼苗,成活後追施薄肥,並適時澆水,後期進行中耕除草,並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