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小黃魚”,現如今值多少錢呢?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民國是一個極其混亂的時期。總的來說,我們可以把中華民國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為1912-1928年北洋政府時期,第二部分為1928-1949年國民政府時期。這兩個時期,他們使用的貨幣有些不同,黃金由此也在亂世橫空出世!

民國時期的“小黃魚”,現如今值多少錢呢?


民國政府的紙幣與袁大頭的地位

北洋政府控制時期,以袁世凱為頭像的銀元在全國廣泛使用,又稱“袁大頭”。國民黨政府取代北洋政府後,蔣介石開始忙於參加各種戰爭,無法全面更換貨幣。直到1935年,國民政府才在市場上推出紙幣,並完全禁止人民使用北洋政府的銀元。然而,1935年以後的時代並不穩定。1935年後的兩年內,全面抗日戰爭的硝煙瀰漫全國。經過八年的全面抗日戰爭,接下來的幾年是大規模的戰爭。

民國時期的“小黃魚”,現如今值多少錢呢?

在這個戰爭不斷的時代,國民政府發行的這些紙幣根本沒有保證。隨著戰爭的加劇,這些紙幣的貶值速度越來越快。雖然有國民政府的明令限制,但民間顯然更喜歡使用銀元交易。因為沉甸甸的銀元更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後來,國民政府也鑄造了自己的專屬銀元,但從銀元的重量和美譽度來看,他鑄造的銀元遠不及袁大頭。

民國時期的“小黃魚”,現如今值多少錢呢?

黃魚(金條):大黃魚、小黃魚

意識到發行的紙幣不受歡迎,蔣介石後來計劃通過鑄造金條來拯救貨幣市場。當時,他從美國進口了大量的金磚,並命令手下的官方鑄幣廠將其鑄造成各種規格的金條。這些金條鑄造時,主要分為幾種規格。當時的規格是這樣的:十兩、五兩、三兩、二兩、一兩、五錢。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民國時期的計量單位(兩)不同於現在的兩。民國時期,一兩為31.25克,而現在一兩為50克

民國時期的“小黃魚”,現如今值多少錢呢?

當時鑄造的金條後來統稱為黃魚,其中規格最大的十兩金條被稱為大黃魚,而作為存在基礎的一兩金條被稱為小黃魚。民國時期,國民政府鑄造的金條,繼最值得信賴的袁大頭之後,金條成為當時另一種相對重要的流通貨幣。當人們進行大規模的交易時,這些大大小小的金條可以發揮它們的作用。在那個混亂的年代,提著一個西式手提箱,裡面裝滿了沉重的大黃魚和小黃魚。當突然打開它時,很難不被金光閃閃的光芒所感動。

民國時期的“小黃魚”,現如今值多少錢呢?

金條如今的價值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這些黃魚目前的價值。因為這些金條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我們無法用普通的金價來衡量這些金條的價值。接下來,我們可以用一個拍賣案例來粗略計算這些金條的當前價值。

民國時期的“小黃魚”,現如今值多少錢呢?

2012年,拍賣了一組規格5兩、數量5條的金條。當時,這5根金條拍賣價格是74.75萬元。接下來,我們將74.75萬元除以五根金條,再除以五兩。我們可以得到一兩的黃魚金條大約是29900元。然後,通過對民國時期每克黃魚金條31.25克的計算,得出每克黃魚金條的價值約為950元。到目前為止,黃金價格一直徘徊在每克340元左右。據此,民國時期金價是如今黃金價格的三倍。

民國時期的“小黃魚”,現如今值多少錢呢?

如果那個時代的人有先見之明的話,也許他們可以用幾個大黃魚在北京買一個四合院,因為如今四合院價值達到幾千萬或接近幾億的年代,沒有幾百條大黃魚金條是買不起北京四合院的。說到這小編覺得如今房價真是太高了,而小編我一條黃魚都沒有,要在北京買四合院估計夠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