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給“心病”開個處方

疫情還在延續,第三個14天,面對各種信息的“轟炸”,我們的心情越來越差,在抗擊疫情的同時,我們的心病該怎麼治療 :以下分析三個案例:

面對疫情,給“心病”開個處方

心理處方

1.小武從年前回到鄉下後,因為疫情也響應國家要求,一直宅在家,再次延長假期後,無聊、鬱悶、沒有精神等各種心情困繞著他,看新聞見醫生護士奮戰在一線,感受到他們的英勇和辛苦,不自覺地淚流滿面,有點疫情的信息就控制不住情緒。進而覺得自己沒有用,心情差,放大性認為自己一事無成,甚至有不想做人的想法。這個是抑鬱情緒,處方: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家人並取得家人的支持,制定有規律的作息計劃在家人督促下完成;積極從事體育鍛煉,即使隔離在家也要每天活動一下身體,做操、跳繩,或者捶捶肩、拍拍背也行;翻看一下舊照片;寫寫情緒日記;同家人一起聊天、打牌;閱讀有益讀物,參加文娛活動,觀看使人開懷大笑的節目等都可緩解此症狀。

面對疫情,給“心病”開個處方

運動解壓

2,小張這幾天總是被家人責備,因為他出門回家後總是反反覆覆地洗手,換洗衣服,家人不讓他出門,他看到電視上有相關疫情的報道就覺得自己也得了病,心㤺得很,更反覆在家搞衛生,認為自己感染了病毒!這個是疑病以及強迫問題,處方:應主動地、全面地瞭解“新冠肺炎”的有關知識,通過電視新聞和正規媒體瞭解疫情的報道,不輕信傳言。不要太敏感,杜絕經常自我暗示的不良生活習慣,因為人對機體內部的各種信息和各種刺激都有感知能力,感覺過分敏感,就會脫離現實,或把生理的感覺疑為疾病的過程。不要過分關注,對自己身體上一切功能性症狀和不適要抱著“聽之任之”的態度。

面對疫情,給“心病”開個處方

不強迫,隨自然

3.小宋有一兒一女,他很愛護她們,今天因為女兒將一個不知那裡來的小玩具放進嘴裡了,他擔心女兒因此會感染病毒,就狠狠的罵了一頓,把女兒罵哭了,事後小宋後悔、擔心、焦躁,整個人變得慌張起來,看新聞、手機刷屏都是肺炎的報道,總擔心自己女兒或者家人得病。這是恐怖心理,處方:在疫情報道越來越多的情況下,不要因為報道的頻繁就認為這個病有多麼可怕。頻繁報道的目的是引起大家的重視,沒有必要因此產生恐慌心理。應該從正規途徑去認識“新冠肺炎”,多看一些政府網站上的關於新冠肺知識的科普文章,提高認識,這樣,就能以理性的態度對環境作出健全的反應。另外每天可以做放鬆及蝴蝶拍練習。①放鬆練習:先把注意力集中於軀體的一部分(例如左手),儘量使這部分肌肉放鬆,直至產生溫熱感,然後轉移注意力到軀體另一部分(例如右手),如此反覆訓練,可使心情平穩,心跳規則,呼吸均勻。②蝴蝶拍練習:雙手交替放在手臂上,右手放在左臂上,左手放在右臂上,交替拍打,左手拍一下、右手拍一下為一輪,慢慢輕拍4-6輪(一組),停下來深吸一口氣,如果感覺好繼續做,直至感到內心平靜下來。

面對疫情,給“心病”開個處方

運動產生快樂

正確面對自己的心情,認知上、思想上、行動上努力提高抗擊能力,宅在家的我們還有什麼好方法?你又有什麼好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