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人畜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埃博拉、非典、病毒致命病毒

蝙蝠,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體形不大卻壽命奇長,可以輕輕鬆鬆活到20歲,這個動物界的異類還是多種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埃博拉、SARS(非典)病毒等數十種致命病毒。

蝙蝠是人畜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埃博拉、非典、病毒致命病毒

作為全球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之一,而它自己,卻“百毒不侵”,因蝙蝠免疫系統強大,很少因感染病毒而死。科學家表示:人若擁有蝙蝠的免疫系統,壽命可達240年之久。

蝙蝠是翼手目哺乳動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 8800 萬年,幾乎和恐龍同時代,地球上有 961 種蝙蝠,蝙蝠是除人之外,地球上數量最多、分佈最為廣泛的哺乳動物之一。除了南極洲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各大洲都有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出沒最多。

蝙蝠其實沒有翅膀。蝙蝠會飛,但飛行本領比鳥類差遠了,因為它們的身體結構就很奇葩:前肢發達,上臂、前臂、掌骨、指骨都特別長,由它們支撐起一層薄而多毛、軟而堅韌的皮膜。那就是蝙蝠獨特的飛行器官,不是翅膀,而是——翼手。是的,那是手。

蝙蝠是人畜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埃博拉、非典、病毒致命病毒

蝙蝠和馬可能有親戚關係。研究人員對比蝙蝠、貓、狗、馬、牛、人、恆河猴、大鼠和小鼠基因序列,發現和蝙蝠關係最親近的親戚是:馬。

全世界絕大多數蝙蝠都不吸血。據研究,蝙蝠強大的抗病毒能力,根植於它獨特的基因。經對蝙蝠的哺乳動物天然免疫系統相關的60多個基因對比,研究人員發現不管是哪種蝙蝠,它的基因接近一半都發生了快速進化,也就是說,它們的基因序列相對於其他物種,已發生較多的“特有突變”。這些突變可能導致基因的功能發生變化,從而可能使蝙蝠擁有更強的抵禦病毒能力。

這兩種蝙蝠,體內都丟失了一個包含“PYHIN基因家族”的基因片段。這一基因家族,是哺乳動物普遍存在的一種基因,於個體的免疫通路中,有著對病毒起反應的重要作用。丟失這個基因家族,意味著蝙蝠的身體,沒有途徑對病毒進行反應。即基因的不完整,使病毒無法對蝙蝠產生作用。

蝙蝠是人畜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埃博拉、非典、病毒致命病毒

同時,蝙蝠體內一些與免疫相關的基因,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擴張收縮,即基因的複製數量,與其他物種有一定的差異。這三點形成的共同作用,令蝙蝠成為抗禦病毒的高手。

他們在研究蝙蝠快速進化的基因時,意外發現了一個經典的抑癌因子。這個基因和腫瘤有關,並能修復受損的DNA,許多人類癌症中,都發現該基因缺失,或喪失活性。

#蝙蝠##新型冠狀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