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這座佛道名山,有泰山之尊貴恆山之豪邁華山之險要衡山之秀麗

若是有一座山可以用雄奇來形容的話,那麼那些盤旋雲架在峭壁上的宮格廟宇又該怎麼樣言表呢?坐落在山西省介休市的這座及佛家道教文化的名山,便是這樣自然與巧奪天功的完美結合。

山西這座佛道名山,有泰山之尊貴恆山之豪邁華山之險要衡山之秀麗

綿山,即典籍中所稱的“綿上山”,為介子推攜母歸隱處,故又稱介山,位介休城東南20公里處,屬太嶽山脈,居介休、靈石、沁源三縣交界處,綿延50餘公里。

山西這座佛道名山,有泰山之尊貴恆山之豪邁華山之險要衡山之秀麗

凡是到過綿山的人都說: “綿山無峰不奇,無水不秀,無洞不幽,無道不險” 。有西嶽華山之險要, 也有南嶽衡山之秀麗。有東嶽泰山之尊貴,也有北嶽恆山之豪邁。

山西這座佛道名山,有泰山之尊貴恆山之豪邁華山之險要衡山之秀麗

登上半山腰,那裡鳥語花香,非常美麗。遊人如織的石洞裡充滿了歡聲笑語。進入石洞裡,滴水聲清晰可辨。穿過石洞,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便映入你的眼簾,那裡花兒欣然怒放,正在一個個的比美。不止花兒漂亮,建築物也很壯麗,你看,那邊的階梯長長的,登上幾個階梯往下看就讓人覺得可怕。上去之後有一座特別高大的石塔,抬頭仰望,讓人望而生畏。

山西這座佛道名山,有泰山之尊貴恆山之豪邁華山之險要衡山之秀麗

從高空俯視整個綿山,形酷似一幅太極八卦圖案,神秘而迷人,秀美而莊嚴。 雄渾挺拔的千仞絕壁,聳入雲天的山峰,大氣磅礴的連綿山脈,充滿著蓬勃向上的陽剛之氣;使人奮發進取;深闊無底的峽谷溝壑 , 掩映期間的無數溶洞石穴,異木參天,濃廕庇日,清泉溪流,又有充滿陰柔之魂,讓人愛意纏滿。

山西這座佛道名山,有泰山之尊貴恆山之豪邁華山之險要衡山之秀麗

穿越在峭壁上的棧道,間或經過這樣一座依著山勢層疊著向上攀爬的廟宇樓閣,在群峰中透著威嚴與古老,時而有云海中迴盪的鐘聲傳來,意願而悠長,綿厚混元的迴響,彷彿訴說著千百年來的傳說,這裡起源與古文化時期,在春秋就以文明,介子推的故里,寒食節的由來之地,厚重的文化伴著神秘的色彩,讓踏足這裡的每一個人都心生敬畏。

山西這座佛道名山,有泰山之尊貴恆山之豪邁華山之險要衡山之秀麗

難怪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文人才子,賢士名聖,帝王將相,善男信女,觀光遊客,文人學者。不辭辛勞,不懼路遙,前來書寫情懷,修身養性,弔古述今,焚香祭祀,科學考察。是一座“天人合一”中華名山,他完美的將自然與文化相融一體,千百年來,盡顯著它絕色與風流,讓人讚美感嘆!

山西這座佛道名山,有泰山之尊貴恆山之豪邁華山之險要衡山之秀麗

久居於此,耳濡目染在這山水靈性的世界中,便是不成仙,度過一生又夫復何求。若我非凡便能隱逸與此,生可待登臨造訪,死亦可與山間流水暢敘期間,豈不快哉。轉念一想人生對於美景豈可過分的貪婪,有幸一飽眼福,稍停片刻,就應該感到滿足了。

山西這座佛道名山,有泰山之尊貴恆山之豪邁華山之險要衡山之秀麗

介休、綿山、寒食節、清明節、在歷史的長河裡,閃著點點波光,輝映著秀美的山河,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個永久的情結。

2600百多年來,綿山,秀美的山水風光,動人的故事傳說,吸引了無數的人,前來憑弔祭祀,前來隱居修身。有佛教空王佛田志超修身成佛的故事,有道教元始天尊活動的故事,有唐王李世民上山求雨的生動故事。還願掛鈴驚人心,包骨真身佛像奇。馬鳴菩薩掛鐵索,百丈懸崖古道寂。多少抗日英雄從這裡走過,走向華北大平原,走向陝西革命聖地延安。

山西這座佛道名山,有泰山之尊貴恆山之豪邁華山之險要衡山之秀麗

綿山的美麗風景,也許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珠。我喜歡這一滴水珠,更渴望去博覽瓊灣。讓我插上一對翅膀,在天空自由翱翔,為祖國的美好河山去吶喊、去喝彩、去實現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