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結束後,房子會漲還是跌?為什麼?

Bai佰世Shi


房價是根據有錢人的收入決定的,疫情過後有錢人只會更有錢,房價當然是再次上漲了,跟吃瓜群眾無關哦。。。尤其是一二線大城市,本地土著就能推高和消化房價,都不關其他人什麼事了。


緣來玉見你


新冠結束後,大部分房子既不會漲也不會跌,橫盤取穩,小部分地區會漲,極個別地區可能會大漲,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沒錢。

你也許會問,我們沒錢房價為什麼還會漲,這不符合道理啊,我說的沒錢並不是我們手裡的錢,而是在社會上流通的錢。

我們現在的M2大概是200萬億左右,而我們的房地產市值是多少,按照網上的說法是450萬億,現有的M0又是多少。

假設咱們按M2的一半計算現金財富,100萬億的財富中大部分要用在日常的衣食住行,吃飯看病旅遊,家電網購外賣等各種現金支持行業,剩餘一半的錢有在股市的,有定期存款的,有信託,基金等各種類型理財的,總之就是不能隨時隨地拿出來的,流通中的錢支撐不了價值450萬億的房產(這還不算各種拆遷房,回遷房等為代表的福利房源),零頭倒是差不多夠。

房地產市場沒法承受房價下跌,甚至暴跌導致的變現擠兌,如果產生那種情況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凍結交易,讓房產流動性歸零,否則的話就會發生,房價暴跌-瘋狂套現-現金擠兌-定期活期,債券基金理財等各種和錢有關的行業都發生擠兌,這時社會金融秩序何存?(這還不算涉及到的外匯問題)

從理論上來說,我們的M2從2003年開始就不能算是自主印鈔了,尤其在一帶一路後,貨幣掛鉤各個國家基建,不可能隨便開動複印機,遠了有金圓券,近了有剛解體的蘇聯,眼前有委內瑞拉,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從源頭上控制房價下跌就成了社會穩定的重要節點。

毫不誇張的說,短期內想讓房價暴跌是不可能的,房子可以不交易(鎖死流動性),但價格一定會維持住(限制資產價格)。


屬狗的水瓶座


你好,我是利劍筆談,很高興和你分享我的觀點,我個人覺得新冠肺炎疫情過後房子應該不會大漲可能會存在微跌,但是也不會差距太大,主要原因:

(1)房價是經濟的晴雨表,判斷疫情對房價的影響,不能脫離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疫情期間就造成很多人失業甚至失去經濟來源,有的人甚至為了還房貸車貸而為錢發愁,讓很多人明白了有錢還是全款買房好,手裡有點存款更安全。

(2)房地產行業不管是房產開發還是房產銷售都過分依賴線下,自然也深受影響。受疫情衝擊,房企在全國範圍內大面積關閉售樓處,很多的城市近期樓市近乎“零成交”。不少企業面臨破產、倒閉、資金流緊缺的風險。疫情讓很多城市人都覺得農村好,前提別說你是否漲價了,現在就是跌老百姓還要思量著再買呢。開發商漲價的話只怕很難賣出去。

(3)疫情結束後,開發商為了彌補虧損和快速回籠資金,口頭不說降價的話肯定也會搞一些優惠促銷活動來刺激房價。

(4)從去年九十月份開始房地產開始遇冷,再加上一個季度的疫情,部分地區尤其是地方財政嚴重依賴土地經濟的城市,收支無法平衡。肯定會適當地調整房貸利率,甚至會放鬆限購來刺激樓市,通過房地產來補足經濟。

總體來講,疫情對房價的影響肯定是存在的, 對普通購房者來說,從長期來說無法預料,到短期來說房價肯定不會大漲,可能會存在小幅度微跌,不用太過焦慮。


利劍筆談


1、從房地產開發看,疫情可能導致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37.53%。這是因為,受疫情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土地交易已暫時中止,同時,假期延長和防疫措施都會影響房地產開發。儘管2020年前已開工項目會陸續復工,但原定今年新開工項目將可能受到較大影響。2019年一季度,我國房地產開發資金中,土地購置費用佔比為29.12%,建安工程和設備工器具購置佔65.71%(其中新開工面積佔比約5.54%)。因此,今年一季度因土地交易中止而導致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可能下降29.12%,因新開工中止而導致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則可能下降3.64%(65.71%*5.54%),同時假期延長或導致在建項目投資下降4.77%,合計下降37.53%。

2、房地產銷售形勢也十分嚴峻。受疫情影響,全國多個城市針對房地產市場下發了“暫停經營”的通知,明令禁止售樓處、中介門店繼續營業。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也發出號召,全國樓盤暫時停止售樓處的銷售活動,待疫情過後再自行恢復。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自1月下旬開始,大部分開發商的成交量比往年春節期間暴跌95%。分區域看,截至2020年2月4日24時,新型肺炎確診人數最多的10個省份(湖北、浙江、廣東、河南、湖南、江西、安徽、重慶、江蘇和四川)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量分別佔全國的60.31%和61.78%。

3、而住房是難以通過線上進行銷售的。因為房屋價值較高,且對人們的生活具有長期影響,很難像普通消費品一樣,可以不經現場查驗就直接交易。況且大多數消費者和廠商對房地產線上銷售模式也並不十分熟悉。此外,購房還涉及貸款、過戶等須購房者親自辦理的手續。

即使因疫情而延遲的購房需求有望在疫情過後迎來反彈,疫情對房地產銷售的短期衝擊也是巨大的。2019年一季度,我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額為27038.77億元。若按2019年全年6.5%的銷售額增速估計,2020年一季度,房企銷售額將達到28796.29億元。若按損失50%的銷售額計算,一季度的損失將高達14398.14億元。

4、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鍊將受到嚴重衝擊。銷售回款(包括個人按揭貸款和定金及預收款)已經成為房地產企業主要的資金來源。2019年,銷售回款在房地產開發企業實際到位資金中的佔比達到了49.62%的歷史高位,總計88640億元。與此同時,由於嚴厲的融資限制,2019年國內貸款佔比僅為14.13%,為歷史最低點。

由於部分房企負債水平較高,2019年前三季度總體負債率就已經達到了80.26%,如果不能快速回籠資金,將可能導致資金鍊斷裂。房地產行業的併購與房企資金鍊風險有較大關係。數據顯示,2002年,我國房地產行業併購案例僅27個,併購規模為18.95億元。“非典”疫情發生的2003年,併購案例則為36個,併購規模達到39.90億元,增長了110.55%。2004年,併購規模進一步提高至49.58億元,直到2005年後才逐漸縮小。而2019年我國房地產行業併購案例221個,併購規模1840.64億元。如果疫情導致房地產企業資金鍊風險爆發,大量中小房企將因此而倒閉,而且這一過程可能持續2年,甚至更長時間。長期來看,這還會進一步提高我國房地產市場集中度,並可能加大我國房地產調控難度。

5、我國人口淨流出區域的房地產市場將因疫情而面臨更大的風險。我國不少三四線城市存在過量住房供給的問題,這原本就使房地產市場面臨較大風險,而且棚改政策的逐步退出將使這些城市的風險進一步上升。隨著疫情發展,春節返鄉置業也很難實現。再者,此次疫情也反映出三四線城市在物流、居住環境和應急管理上的劣勢,在當前大中城市開放落戶的情況下,未來人口流出三四線城市的情況可能更為嚴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風險有進一步上升的趨勢。

總體來講,一線城市第一季度銷售落空,後期會出現回暖趨勢,三四線城市回暖相對會延期,總的大方向穩房價、穩地價不變。


未來可期2020


個人判斷,今年的房地產行情的確不容樂觀,房價下行基本上板上釘釘了,原因有如下幾點:

1.自2019年開始尤其半年,整個行情處於下探,提現在成交持續萎縮,這一波下探如果不考慮疫情影響估計也還要持續至少6個月;

2.從05年第一次調控開始至今,波峰波谷交替,每一波週期基本都在18-24個月,房價略有起伏,但整體依然持續向上;

3.宏觀經濟一直持續穩定向上,但突發的疫情必將影響今年的經濟發展,而且影響比較大,各行各業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4.目前有多個地區出臺所謂的救市政策,個人分析房地產“救市”政策出臺並非就是單一的拯救樓市,而是藉機刺激整體經濟發展;

5.供應量 繼續加大,去庫存壓力巨大,突發疫情嚴重影響一季度甚至二季度的去化;

6.房地產企業為緩解資金壓力努力回籠,預計今年促銷打折會是常態;

綜上分析,2020年樓市將是促銷打折年,跑量、回款是地產企業重中之重,房價必然會有所下調,消費者不要奢望大幅降價,按自身條件和需要,今年應該是不錯的買房時機。


談房說地


這個問題較為宏觀,當前的房價漲跌已是呈現是區域化、城市化、地段化、樓盤化,不再是像以前全國都大度普漲或普跌的情況。

首先,去年全國房價總體平均是上漲的。當然,這裡面有地方房價上漲、有的下跌。

其次,本次疫情讓房地產企業短期受到了較大影響,開工推遲、暫無銷售,一切工作推遲。不過要買房子的人還是要買,只不過是受疫情也推遲了。

再次,房價上漲和下跌主要還是看當地的供需,這又取決當地人口、經濟。目前全國幾個城市圈,房價預期還是上漲,因為有大量人口湧入,而土地和房子又是有限的,只不過上漲幅度不同。而那些經濟欠佳、人口外流的城市和縣城,房價短期內是難以上漲。當然也會出現,同一個城市,好地段的房價上漲,差的地段房價下降。

最後,疫情結束後,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國家很有可能在房地產金融政策上給予鬆動,這對購房者來說是利好消息,對房市是利好。

總之,新冠疫情對房地產短期內帶來了不利影響,房價上漲下跌取決於各個城市具體情況。





潘先生VIP


房價百份之百,不可能有漲的空間了!因為疫情影響了很多人的價值觀!花錢在房子上的觀念會有所改變,人民消費的意識也有改變!大家在一段時間,會以保守的消費為主,基於對未來的觀望態度,審時度勢,大筆的消費會冷靜一段長時間!所以房子漲的可能性應該沒有!

至於跌的空間會在百份之十到二十左右,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人的資金被套牢了,需要資金週轉,在情急的情況下,賣盤多了,就會有下調的空間了!


佛山人在港漂


首先,新冠肺炎影響住房銷售房地產公司將缺乏現金流,肯定會提供折扣和促銷。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一些房主身上。如果他們急需錢,他們肯定會想打折,儘快達成交易。

新的肺炎將影響住房需求現在許多網民表示住在農村更安全。大城市的人們靠得太近,不安全。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人口流動受到限制,人們對住房的需求確實會減少。

第三,新的肺炎影響到人們的收入和買不起房子。由於疫情的影響,許多行業的銷售受到嚴重影響,如旅遊、教育、餐飲等。防疫期間禁止旅行和上課,人們一般不去餐館吃飯。事實上,在疫情爆發前,許多老闆還在等著春節賺大錢。結果,許多商品只能被扔進他們手中。隨著人們收入的減少,他們的購買力將變得更加理性。例如,許多網民說他們每月需要數萬元來償還抵押貸款和汽車貸款。如果他們不開始工作又沒有收入怎麼辦?

因此,即使肺炎疫情已經過去,人們對住房的需求仍將保持謹慎和理性。

事實上,有生活在困境中。

疫情過後,國家肯定會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僅在春節期間,中國央行就通過反向回購釋放了高達1.7萬億元的資金。此外,為了降低企業成本,一些相應的貸款利率已經通過財政補貼或其他優惠政策大幅降低。

不排除未來降息的可能性當然,我們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我們的消費價格指數迅速上升,1月份為5.4%。因此,國家在降息時也會考慮。

只要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人們肯定會按照自己的習慣思維優先投資房地產。雖然房地產不是所謂的支柱產業,但它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產業。保持房價穩定也是一件合適的事情。此外,在過去,為了實施\\”不炒房\\”戰略,國家通過限制購買住房和其他手段嚴格控制房地產價格的增長,所以國家有很多子彈來控制房價。

總體而言,相關疫情過後,房價肯定會保持穩定,甚至會有所增長。


車工小魯


房子不漲不低。還是暈維持原樣。剛需肯定得買。經過一次大病以後都知道了。剛需肯定得買,沒有自己的房子的進不來出不去。租房子住現在都比較麻煩了。寧可在老家。置辦一套房子,在農村置辦一套房子,又不可能在城市裡邊兒啦。因為城市裡邊兒太不牢靠了。老家一畝三分地兒多得呀,誰上城裡邊兒鑽到那個小樓裡啦?我感覺。樓房買的少,都往農村跑,這是真事兒。


石材磊哥


我不是房地產行業的,我就說說自己的想法。長遠來看,我覺得科技也會對房地產行業有很大的衝擊,試想一下,以後5g網絡十分發達,虛擬現實,現實增強技術的進步,人們可能就不需要在一起辦公了,也時時刻刻在一起辦公了,可能有互聯網公司發起,大家可以在家辦公。

然後就是教育體系,遠程教育也可能是公平教育的開始,以後都是由博士生給你上課了,老師們變成了答疑的隊伍。

只是自己的瞎想,提供一個考慮問題的思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