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小兵張嘎裡的羅金寶——張瑩

大家好,我是春天的小蜜蜂,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一個演員,就是在《小兵張嘎裡》裡扮演羅金寶的張瑩。

想起了小兵張嘎裡的羅金寶——張瑩


他是新中國成長起來的著名電影演員,他所扮演的《六號門》中的李俊華、《董存瑞》中的趙連長、《小兵張嘎》中的羅金保等銀幕形象,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和好評。

張瑩,原名張松巖,1924年7月出生在遼寧省開原市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只讀了幾年私塾,便輟學隨父謀生,當過搬運工、建築工、雜役。生活的艱辛鑄成了他剛直自強的性格。他白天做工,晚上刻苦自學,憑著一股鑽勁,考上了相當於中專的商業學校。青年時代,經人推薦,他加入了開源市的“黃龍”劇團,在這裡,他開始了戲劇表演的最初實踐,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他從事表演藝術工作打下了基礎。

想起了小兵張嘎裡的羅金寶——張瑩


1945年,他加入了遼西軍區政治部文工團,正式開始了演員生涯,新生活給予他創作的激情和靈感。他隨部隊在前方,與團員們編排了不少短小精悍的文藝節目,並創造了《白毛女》中大春等舞臺人物形象,得到指戰員的好評,不久,他被調至東北文工團一團任演員兼分隊長,並於1949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被調至長春電影製片廠,開始進入影壇。建國初,張瑩曾在《光芒萬丈》中飾工人、《趙一曼》中飾地下黨員、《白毛女》中飾大鎖、《革命姻緣》中飾父親。隨後,他又在《沙家店糧站》中飾殘廢軍人、《董存瑞》中飾趙連長、《平原游擊隊》中飾司令員。其中,他在《董存瑞》中創造的我軍幹部趙連長的形象,獲演員一等獎。

想起了小兵張嘎裡的羅金寶——張瑩


1960年,他到鞍山話劇團任導演、演員、藝委會委員。導演了歌劇《白毛女》,在話劇《雷雨》等劇中飾演角色,同時為話劇團的人材建設做出了貢獻。1962年,他被調回“北影”,終於回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電影戰線。在攝影機前、水銀燈下,張瑩以熾熱的激情和忘我的精神投入銀幕形象創造中去。先後在《青年魯班》中飾書記、《紅色郵路》中飾社長、《紅河激浪》中飾反動軍官、《小兵張嘎》中飾羅金保。重返銀幕的喜悅和在坎坷經歷中積累的創作素材,使他的表演創造迸發出喜人的光彩,步入自己創作道路上的“黃金時代”。影片《小兵張嘎》中的羅金保則是他這一時期銀幕形象創造的代表作。

想起了小兵張嘎裡的羅金寶——張瑩


想起了小兵張嘎裡的羅金寶——張瑩


在“文化革命”中,他遭到迫害,於1969年6月3日病逝,終年四十五歲。1978年,對他的“錯劃”問題進行了改正。張瑩一生熱愛黨、熱愛藝術,為我國電影表演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塑造的真實感人的銀幕形象,將長久地存留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