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斬了會有什麼後果?

我是女兒的小怪獸


由需求產生的規則

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曾經說過一句很牛的名言,“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這個被稱為西方兵聖的傢伙一語道破了戰爭的本質,當國家政治訴求得不到滿足(無論是否合理)時才會使用武力。

基於這種特性,世界上大部分戰爭最後都是需要政治解決的,慘烈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不也是軸心國投降而終的嘛。既然需要政治途徑解決,就必然得有對話渠道,在現代可能打個電話就行,古代通訊不發達,信息的傳遞必然經過人,這就是使者。

使者代表著戰爭雙方的談判意願,有談判意願的戰爭必然存在一定的底線,也是結束戰爭較理想的方式。《孫子兵法·謀攻篇》中就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在這種情況下,對使者的保護其實是在維持交流渠道,可以讓己方以較小的代價完成訴求,這是對自己利益的保護。另外“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句話出現的比很多人想象的晚,吐槽機沒記錯的話應該來自清朝的小說《官場現形記》。

但是這種潛規則顯然出現的很早,在周朝的分封體制下,諸侯之間的糾葛不斷,伐攻伐交不斷,形成了一系列戰爭規則。比如敵軍退逃多少步就不再追擊,或者車戰的時候對方準備完畢才能攻擊之類的。

後來隨著戰爭形態改變,很多規則都成了空談,但對使者的保護算延續了下來。不過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翻開史書,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毀書斬使的記載,即使到了近代都屢見不見。

脆弱的底線

其實關於斬殺使者的例子也分正反面的,漢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五月,戊己校尉耿恭為匈奴困於疏勒城,水糧皆絕。匈奴單于以封王誘耿恭投降,耿恭假意答應,把匈奴使者誘騙進城,親手擊殺,再到城頭上和士兵們分食其肉。這就是《滿江紅》裡“飢餐胡虜肉”的來歷,也是在表達絕不妥協、不死不休的態度。

所以斬殺使者的第一個後果很顯然,徹底斷絕任何交流渠道,不再有任何底線,不再顧忌任何手段,不死不休。很多采取這種方式的將領不是做給對手看,是做給自己人看的,就是告訴自己人別再心存僥倖,勝了活,敗了死,沒有第三條路走,這應該算一種破釜沉舟。

當然也不乏愚蠢和狂妄之輩,1928年5月3日山東爆發了著名的濟南慘案,南京第一批談判交涉人員被日本人殺掉後,鬼子又製造摩擦對平民百姓下手。於是南京又派了蔡公時等17人繼續談判,結果又被殺害。

當時酒井隆根本就不是表達什麼絕不妥協的態度,就是狂妄的裝X而已,老子就是欺負你了怎麼著?把我們敬愛的常公凱申氣得在日記裡指天發誓,一定要報此大仇。這也成了常隊長為數不多實現的嘴炮,1946年9月30日酒井隆在南京雨花臺伏誅,濟南6千無辜冤魂當覺欣慰。

所以斬殺使者的第二個後果也很明顯,沒有破釜沉舟的必要還這麼玩,基本就是找死。除了凸顯低劣的道德和必然的罵名,啥東西都得不到,這是最愚蠢和混蛋的行為,沒有其他結論。


總結起來吧,斬殺使者這種事情不到必要時候儘量別用,從道德上說這是汙點,從效果上看很少有什麼好處。生而為人總該把底線設得高點,不好弄得跟野獸一樣。


歷史吐槽機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其實是戰場的潛規則。

因為戰爭絕非雙方直接拼個你死我活,而是有很多外交上的聯絡的。

打個比方,圍攻一座城市之前,進攻一方一般都會派遣使節趕來詢問是否投降。

如果城市投降,市民大多會保護性命。

就比如斯巴達克斯在初期,明知道自己實力攻城會有很大損失,就派使者威脅羅馬某個城市,要求交出被囚禁的數千名角鬥士。

羅馬城市被嚇住了,交出囚禁角鬥士避免了攻城。

顯然,使者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存在使者,斯巴達克斯就必須直接攻打,而羅馬城市也必須死傷,最終雙方都損失慘重,兩敗俱傷。

所以,斬殺使者是很愚蠢的行為。

因為使者只是小卒子,殺不殺其實無關大局,反而會激怒敵人,採用更殘酷的手段對付你。

正常來說,殺死使者主要在一些果斷作戰的場合。

元軍南下攻宋 ,名將王堅死守釣魚城,蒙古大汗蒙哥派降將招降,王堅把該漢奸降將押到閱武場,斬首示眾,軍聲大振。

王堅此舉表示與敵人勢不兩立,要血戰到底。

再比如,蒙古攻打日本時,使節攜帶忽必烈本人的國書,威脅日本必須投降。

當時的“執權”幕府權臣北條時宗認為書狀無禮。決定不投降。

然而忽必烈連續派遣使者催促投降,書信威逼恐嚇,非常無禮。

北條時宗大怒之下,下令斬殺蒙古使者,以表明絕對不會投降。

忽必烈大陸,開始調集人馬,準備攻打日本


薩沙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對一個國家。最基本的禮貌和尊重。放在現在就相當於驅趕對方的外交人員。我們都知道,一旦一個國家趕走了另一個國家的外交人員就相當於進入了戰備狀態。隨時準備攻打該國。這是我們現代的規矩。放在當時也一樣。如果有人想要破壞這個規矩,就會遭到其他諸侯國的群起而攻之。


春秋時期是最重視禮儀。這也就是為什麼孔子一直推崇實行周朝舊法。儒家講究的修身養性跟知禮義廉恥和周朝的規矩如出一轍。還有各種有趣的規矩。而他們打仗就更有意思,春秋時期打仗先要下戰書。約定時間跟地點。然後戰書裡面的用詞也要十分恭敬。

雙方都會優待敵軍的使節要舉辦宴會跟歡送會。宴會上是一定要有歌舞節目的,而使者會作為客人進行道謝。春秋時期的戰爭是不允許奴隸跟平民上場作戰。他們只參戰不作戰。只負責喂喂馬呀,扛扛行李這的後勤工作。擔任作戰任務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貴族男子。又稱作為戰士。作戰地點必須為兩國的交界處。


自從人類文明發展開始,戰爭作為一種爭奪利益的暴力手段,就隨之誕生,漫長的戰爭史上,交戰的雙方相互之間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並且形成了一些規則,比如說最為簡單的“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在戰爭當中,不能以任何方式傷害對方傳達信息的人員。

公元前596年,楚國派遣使節申舟出使齊國,因為土地的摩擦問題,楚國和鄰國宋一直有矛盾,因此楚莊王在辭別申舟的儀式上特意交代他,不要出使宋國。沒想到這句話卻被宮人洩露了出去,傳到了宋國的執政官華元的耳朵裡面,這下他不高興了,楚國這是小肚雞腸嘛!那就別怪我做小人的事情了!因此特意派遣人前往申舟經過的交通要道設伏,殺死了楚國的使臣,有從人逃回了楚國,楚莊王聽說了這個消息,氣得渾身發抖,《左傳》記載他“投決而起”,立刻派遣大軍,包圍了宋國國都9個月。為此宋國只好派遣華元來到楚國軍營,向楚莊王低頭認錯,楚國軍隊因為連日的圍城,糧草也快吃完了,決定趁好就收,兩國隨即約定保護雙方使節,華元則作為和談的人質來到楚國居住,這也是第一個有紙面協議的不斬來使約定了。


漢永平十八年,漢平帝去世,因此車師和匈奴趁機反叛,匈奴大軍將耿恭和數百名士兵圍困在孤城當中,幾個月後,漢軍糧食耗盡,但是耿恭親自激勵士兵振作,和他們同起同睡,並且用水煮鎧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獸筋,漢軍打退匈奴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城裡面也只剩下幾十人,這也讓漢軍有些動搖,耿恭心生一計,當北匈奴單于派使者進城勸降,耿恭竟然派人殺了那個使者,還在城頭烘烤北匈奴使者屍體,這讓單于徹底大怒,加派部隊繼續圍城,而士兵們得知了這個消息,明白自己一旦投降,下場肯定是非常慘,因此更加只好更加賣力堅持。最終數天之後,耿恭等人總算等來了漢朝的援軍,守住了這座孤城,最重要的是他們拖延了匈奴的攻勢,耿恭斬了來使,卻藉此獲得了戰略上的勝利,這也算戰爭史上罕見的一幕了。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古代戰爭中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雖然沒有強制的約束力,但是雙方即便殺紅了眼,也沒有人能夠輕易的打破這一規則。

在春秋時期禮崩樂壞諸侯國之間經常交戰,孟子就說過春秋無義戰,但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還是講規矩的,首要的一個原則就是要下戰書,這叫師出有名。在春秋戰國時期戰爭都是貴族的運動,而且是以車站為主,雙方都要通過使者來約定戰爭的時間,在作戰的時候還要選進一個開闊地點,這個使者正式稱呼被稱為行人,行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出使各國。

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雙方都以維護周天子的統治作為幌子進行攻伐。而對於前來溝通作戰地點的使節是沒有敵意的,而且更不會隨便的斬殺,很多時候這些使者都會得到很高的待遇,但是到了戰國之後,所謂的禮儀早就被拋到九霄雲外了,戰爭充滿了各種陰謀詭計。



斬殺使者反而會中斷一些信息的來源。比如說司馬懿就通過蜀國的來使判斷出諸葛亮的飲食出了問題,已經活不長久了。戰爭期間互相派遣使者已經成為戰爭的一個部分,使者都是雙方將帥的工具。一些將領也可以通過厚待使者來瓦解敵方的君心,比如說在關羽知道自己的後背被東吳人給偷襲了,於是他就不斷的派遣使者去溝通,而呂蒙正好抓住這一點,每次都厚待關羽的使者,讓他們得到了很多的好處,還允許他們回家去報平安。而關羽的士卒知道自己的家人在得到了東吳的厚待,於是他們就不在聽從於關羽的命令,數萬精銳瞬間走時一大半,最終導致關羽兵敗身亡,可以說在這個問題上,關羽吃了大虧教訓非常的慘痛。


如果在戰爭期間斬殺對方的時間,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最直接的一點就是斬殺對方的使節會激怒對方,導致對方死戰。但有時候斬殺使者也能瓦解敵方的軍心。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一種蘊含著更多政治軍事智慧的事情,在一般的情況下不要斬殺敵方的使者,否則會讓自己陷入被動。其實斬殺使者並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畢竟使者的地位無足輕重,關鍵是如何的利用使者達到激勵自己的士氣或者瓦解敵方的軍心的作用。這也是一種戰爭藝朮。


經常用了


古代各國的使者相當於現代社會國家的外交官,外交代表享有豁免權。所以,”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為何不斬來使,其原因如下:


第一,使者本身價值不大,斬不斬殺使者對敵國來說根本不會帶去多大的損失。交戰之中”善待“使者說不定還可以從其口中探知對方的軍情或利用使者傳遞對已方有用的信息。(如《三國演義》中的”群英會蔣幹中計“一節,周瑜就充分利用蔣幹向魏國傳遞了利於吳國的信息,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第二,不斬使者,能顯示已方統帥的心胸廣闊,表示自己的強大。


第三,在使者的選擇時,交戰方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往往會選擇與對方統帥關係較好的親戚朋友作為使者。(如蔣幹之前就與周瑜有不錯的關係)基於人情,一般來說對方統帥不會殺掉使者。


第四,作為使者來說,除非“腦殘”,一般不會去觸犯對方的主帥以自取滅亡。


第四,遵循先例的原則,由於上述的原因,“不斬來使”長期以來已形成了“國際慣例”,交戰雙方一般會遵守規則。


使者本身雖然對於出使國來說價值不大,但其代表的卻是派出國,因此,其地位對於交戰雙方的將士來說不可同日而語。斬殺使者往往表示(或讓對方認為)與敵國不死不休,輕者可以導致對方採取對等手段斬殺已方所派出的使者,重者因為成功的激怒了敵國而讓對方在取得勝利後不接受斬殺使者的國家提出的投降條件以致於被敵國所滅。


下乾上離


重複一遍一個老掉牙的故事吧!

有個花刺子模國國王,非常討厭使臣送來壞消息,無論是自己的使臣,還是敵人的使臣,凡是帶回來好消息的來使,一律升官加爵,凡是帶來壞消息的使臣一律殺頭不饒。

然後,他的使臣帶回來的全是好消息,把壞消息屏蔽掉了。

成吉思汗派來的“求和”使臣也被他殺掉了。

結果大家都知道,花刺子模國被成吉思汗屠殺殆盡。

一開始,成吉思汗為了全力攻打金國,是打算和花刺子模締結友好通商條約的,派了使臣領著一個500人的龐大商隊,帶著金銀財寶和商品前往通商。

花刺子模有一個總督見財起意,派兵襲殺了商隊,向國王報告“好消息”說是“戰爭獲利”,國王很高興,總督升官加爵了。

成吉思汗不是一個莽漢,為了息事寧人,為了貿易暢通,也為了集中力量攻打金國,決定還是和平解決的好。

於是,又派了使臣去提出要求:“不要這樣搞,把財物還給我們,隨便殺一個兇手,咱們還是好朋友,行不行?”

對於花刺子模國王來說,這絕對要算是“送來壞消息”的使臣了,還是來“搶到手財物”的使臣。

國王大怒!殺正使!剃光了兩位副使的頭髮,趕走了事。

怎麼可能了事呢?

當時之世,只有成吉思汗才有實力可以蔑視一切外交禮節的,因為他擁有絕對的實力,可以碾壓一切。

然而,在花刺子模國的外交工作人員中,沒有人敢告訴花刺子模國王成吉思汗的實力,因為這是壞消息。

成吉思汗大怒......。


兩國交戰,總是需要一個理由,或者一個原因。

比如努爾哈赤派人告訴大明朝“我這裡有七大恨,所以我要打你”,大明朝怎麼辦?殺了來使,再增加一大恨嗎?

當然不行了,除非大明朝有成吉思汗的本領,擁有絕對的優勢,可以蔑視一切規則,大兵到處碾壓也就是了。

大明朝必須好好的接待努爾哈赤的使臣,“這不是鬧的嘛!多少年前的事了,當事人都不在了,你們究竟想幹什麼?是不是想‘要錢’花?”

於是雙方討價還價,討價還價是“使臣們”的專業工作呀!

專業事還是要交給專業人去幹才是好的。

大明朝沒有錢,所以雙方打了起來。和使臣無關,不是使臣無能,不是使臣該殺。

如果大明朝有錢並且願意花錢的話,明金之間完全可以學習宋遼的“澶淵之盟”的。

宋遼“澶淵之盟”不正是使臣們來來往往促成的嘛!避免了戰爭,爭取了一百多年的和平,促進了貿易經濟,造福了兩國人民,多好的事情呀!

“生於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識干戈”

被大宋派去大遼談合約的使臣名字叫做“曹利用”。

據說,曹利用與遼人達成初步協議後,回去交旨,請見之時,正趕上宋真宗吃飯,坐在門口和侍者閒談,人家問他許給了遼國一年多少銀兩,他也不敢大聲說話驚了皇帝吃飯,伸出了三個指頭放在額頭上示意了一下,意思是三十萬兩,侍者見慣了大錢的人呀,以為是三百萬兩。

真宗飯罷傳見,侍者多嘴告訴真宗說“陛下,咱們一年要花三百萬兩白銀呀!”真宗大驚說:“太多了,太多了,寇準不會同意的”,於是臉色就很不好看。

曹利用進去之後,看見真宗臉沉如墨,也嚇的不輕,皇帝問“如何?”!

曹利用戰戰兢兢的答到:“陛下,三十萬兩,我還可以再去出使一趟,做做努力的。”

你看,這就是使臣的好處,可以討價還價呀!難不成讓宋真宗和遼太后親自討價還價嗎?

真宗瞪了一眼侍者,高興的說:“才三十萬,這麼少,你很會辦事,很會辦事,為國家省了大錢!”

於遼國來說呢?每年平白無故的曹利用這個來使就送來三十萬兩白銀。

曹利用這樣的“來使”能殺嗎?

不能!

 


葭明通半瓶歷史


1.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此詞指的是兩軍在作戰期間,雙方要有互相協商的代表傳達信息。這是歷代戰爭的規則。“使”即“使者”。不斬“使者”是從古至今的戰爭法規。任何交戰方都得遵守。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在後世流傳下來的交戰規則主要只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春秋時期諸侯派出的外交使節是不可侵犯的。公元前596年楚國派出申舟出使齊國,楚莊王特意囑咐不要從宋國經過。宋國執政華元聽說了,覺得這是對宋國的莫大侮辱,就設伏擊殺死楚國使者。楚莊王為此“投袂而起”,出動大軍包圍宋國國都整整9個月。宋國派出使者到晉國告急,晉國上一年剛被楚軍打敗,不敢冒與楚國全面衝突的危險,只是派解揚為使者勸宋國堅守,不要投降。解揚經過鄭國,被鄭國抓起來交給楚國。楚莊王親自接見解揚,企圖買通他,要他向宋軍喊話,說晉軍不再提供救援,斷絕宋軍的希望,解揚不同意。經楚莊王幾次威逼利誘,解揚才答應下來。可是當解揚來到了望城中的樓車上,就大聲疾呼,說晉國援軍不日就到,請宋國無論如何要堅持下去。楚莊王大怒,解揚說:“我答應你的條件只是為了實現使命,現在使命實現了,請立刻處死我。”楚莊王無話可說,反而釋放他回晉國。長期圍困而無戰果,楚莊王打算退兵,可申舟的父親攔在車前,說:“我兒子不惜生命以完成國王的使命,難道國王要食言了嗎?”楚莊王無言以對。申舟父親建議在宋國建造住房、耕種土地,表示要長期佔領宋國,宋國就會表示屈服。宋國見楚軍不肯撤退,就派華元為使者來談判。華元半夜裡潛入楚軍大營,劫持了楚軍統帥子反,說:“我的國君要我為使者來談判,現在城內確實已是‘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但是如果訂立城下之盟則情願舉國犧牲。貴軍退到三十里外,我國唯命是聽。”子反就在睡床上保證做到。第二天報告了楚莊王,楚軍真的退30裡外,和宋國停戰,雙方保證不再互相欺瞞,華元作為這項和約的人質到楚國居住。

後世將這一交戰規則稱之為“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歷史上最著名的戰時兩國使節以禮相見的故事是“彭城相會”。450年南朝劉宋與北魏發生戰爭,劉宋發起北伐,先勝後敗,戰略據點彭城被包圍。江夏王劉義恭率領軍隊死守彭城(今徐州),北魏太武帝想一舉打過長江,派出李孝伯為使節進彭城勸降。劉義恭派了張暢為代表與李孝伯談判。兩人都是當時的“名士”,互相代表各自的君主贈送禮品,儘管處在極其殘酷的戰爭環境,但他們在談判中卻仍然是文質彬彬、禮貌周全。這次談判本身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結果,可雙方的禮節及言辭,一直被後世譽為戰場佳話。


泰哥生活錄


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個一般都是戰爭開打之前,最後一次出使去爭取和平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講,使者是帶來平息戰爭的消息,這表示來使是文明的象徵,是最高上的人。你不管地立場怎麼樣,使者是帶來停止戰爭的最後希望。在事實上,使者的作用遠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大,他們作出的貢獻遠比我們腦子裡面的印象大得多。因為我們知道的總是發生了的戰爭,但事實上使者出使把兩國之關可能要發生的戰爭化解掉,而化解掉的戰爭是不為我們所知道的,因為戰爭沒有打起來,沒有這樣傷痛的記憶,而戰爭發生過就是讓人痛苦的記憶。所以說,使者作出過無數的功勞卻沒有人知道。

來使是文明人,一般都是不可多得,身負正義感和內心很善良的人,他們願意為了化解戰爭,而冒著危險前往出使。而在我們小說裡的使者,大多數都是壞人或是在君命難為的情況下執行任務而去的。我本人認為,這個是不公正的歷代觀念。小說上常有來使被割掉耳朵而跑回去的事,這是不對的,應該是戲劇描繪,因使者肯定是叫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去,怎麼可能派一個趾高氣昂的笨蛋去呢?去不是惹人生氣麼,這和使者的任務一點也不相稱。使者首先就是一個溝通能力超強的人,就算和談不成立,他也要把人家說得滿心歡喜才可以回得來,否則就是傻瓜了。因此殺斬來使的事情絕對極少。如果有真正對方斬了首的,那麼肯定是找錯人派去的,派個笨蛋去送死還真正引發了戰爭。



愛國客家人乙乙


從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的周朝,社會的各個方面都建立了很完善的“禮”的傳統。這些傳統的要求是滲透到方方面面的,當然了,也包括君臣問候、行軍打仗,都有各種門門道道需要遵循。在他們看來,打仗嘛,打的就是規矩。

比如“齊人三鼓”,齊人敲了三次鼓,但是因為魯人不動,齊人也不好進攻。顯然,這就是一種規矩。還有宋襄公在和楚國作戰時,一定要等楚國渡過河,擺好陣,再和他們打。這也戰爭禮儀的表現。

到了戰國以後,所謂的“禮”“義”早已被拋諸腦後,戰爭充滿了詭譎和突然性,除了殺降,屠城傷害平民這種事也屢屢發生。當然了,所謂“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也不是絕對的。有時候,斬了來使並不是露怯,反而是一種顯示精神氣概的表現。

即使在強大的國家,要攻打另一個國家之前,也要在道義上尋找一個支撐點,正所謂“師出有名”,這是搶佔正義制高點和鼓舞士氣的需要,以正義之名,顯自信之威士氣便會大振。

其實,作戰雙方都明白,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本質是利益訴求不一致,政治能談不攏了,才會在戰場上見,所以,作為和談的代表,追求和平解決問題的人就有其存在的法理價值。而通過外交在很多時候是解決問題最好的一種方式,畢竟,動動嘴就能解決的事兒,幹嘛捨命拼刺刀呢。如果殺了使臣,就等於表明態度:面對疾風吧,少年!


幸福一家人3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兩國交戰消息不通,需要有人來傳書帶信交換情況,傳送各自的需求。因此交戰雙方便時有使者往來,將已方首領的意圖訴求告知對方。對方得到信息,也會派出使者答覆。所以自古以來,為了順利傳輸消息,約定俗成不斬來使。如果是將對方的使者殺害,雙方的將士和百姓便會認為不講信用,膽小心虛不講理,失去民心軍心。在春秋戰國以前,一般交戰雙方是不會斬首來使的。如果是陣前斬殺對方來使,是表示自已將拼死一戰,沒有談判的任何餘地,拼個魚死網破。


夏天有雨894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是我國古代戰爭中一條不成文的規定,

作為使者,目的只有兩個:要麼勸降,要麼投降。

在古代,信息傳播不發達,使者就是傳遞戰爭雙方信息的重要媒介,加上使者本身的地位就不高,不存在任何威脅性,所以斬殺使者不僅沒有實際意義,反而會斬斷了自己的信息來源。

首先,這必定有戰役中使者的意義不一般。使者不僅是表達和交換雙方的信息和意願重要的一個方面,也是戰時進行外交的重要手段。如果通過使者能儘量減少兩方的經濟和人民方面的損失。

其次,就是義氣。不管是正派還是反派,都有著大義凜然的精神氣概。相比於勝負輸贏來說,相來這種氣概對古人來說是更加重要的。

並且,來使並不是傭兵打仗之人,常常為表誠意,手無寸鐵的前來交流,在這種情況下將使者殺害未免為人所不齒,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麻煩,例如激起對方的士氣,使其他國家也看不下去前來支援等等。

古今中外,大多數國家都不殺來使。當然,也有例外,最後,結局是通過戰爭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