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多人討厭二胡?


討厭二胡?!我開琴行也有十幾年的時間了,也接觸了很多樂器愛好者。目前來說,我還沒有踫到一位,說會討厭二胡的。

二胡、小提琴都是絃樂樂器,它們都在各自的民族樂團、交響樂團裡,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聲部一般都是它們承擔著)。每場大型的樂團演出,也都會出現二胡、小提琴各自的獨奏曲目。

《粱祝》這首樂曲,相信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了。如果用二胡、小提琴各自演奏一段旋律,我相信會有各自的喜好,就像炸雞翅與滷雞翅一樣,各有各的味道及特點。只能這樣說,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其實,二胡在現在的流行音樂裡面,也擔當了不小的重任。比如劉德華的《來生緣》、周杰倫等歌手的專輯裡面,也有很多的華彩片段,是二胡來獨奏的。





零點音樂客棧


用二胡能拉幾首曲子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把二胡拉得爐火純青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我在二十來歲時曾自學過二胡。手指尖尖,在兩根弦上上下滑動的感覺很爽,基夲上能拉一些曲子。

那時的我還待字閨中。母親也健在,根夲不用操持家務。所以,工作之餘,我有大量的時間學習,娛樂,每天練習二胡,信心滿滿,也自以為自己拉得不錯,直到有一天……

那時的房子是平房,門外就是人們過路的街道。傍晚,我坐在家門邊練著一首《紅梅贊》的曲子,一行路人經過我的家門口,他們可能也懂一些,只聽一個說:“這妹子顯然是沒投過師的。”另一個說:“這也叫拉二胡呀,純碎就是木匠在拉鋸。”還有一個講得更難聽:“這聲音有點象老農民擔糞桶時發出的嘎嘎聲。”

聽到他們的議論,一盆冷水從頭澆到我腳。自我感覺良好的曲子,想不到在他們眼裡竟是這麼的不堪!

從那天起,我就再不練二胡了。之後隨著結婚,母親去世,兩個女兒的相繼出生,工作家務累得我每天精疲力倦,灰頭土臉,也就再也沒有了練二胡的閒情雅緻,我徹底和二胡拜拜了。

其實他們那次講得不錯,我確實沒投過師,純碎是自己瞎搗鼓,而且那把二胡質量低劣,發出的聲音也是不怎麼中聽。

沒有人會討厭二胡,我還是喜歡二胡的。只是沒有把別人的逆言當作動力,缺乏恆心和信心。

現在偶爾也彈一些曲子,但是旋律上總覺得沒有二胡的那種纏綿和滄桑。


曉涵佳佳之外婆寧群


許多人討厭二胡?我不知道誰討厭二胡,反正我不討厭二胡。

小時候,我哥從部隊復員回家,我哥能吹囗琴,笛子,拉二胡,回來帶的口琴讓玩壞了,但小小的我就想拉二胡,可我哥沒有教我。上小學,比我大的一批學生在一個老師指導下學二胡,我好蒙Xⅰan慕,以前也就放下了拉二胡的夢想。

大學畢業後,展轉奔波,一亊無成,但一直想拉二胡。05年開了個小五金店,時間多了,先吹簫,後來吹葫蘆絲,又後來買了把二胡準備自學。我家女兒說她想學二胡,就給她報了二胡班,一切順利,高二下半學期女兒過了二胡十級。到上大學,孩子二胡特長給學校增色不少。

孩子學二胡時買了兩把二胡,現在一把二胡在家裡閒著,現在我準備利用起來,拉起來,這個我很自信,學好二胡沒問題。


順其自燃


把位不對,換把不準,切音錯位,揉弦象哼,拋弓亂丟,顫音昏抖,運弓劃漿,久則無味,怪人無用,何來討厭?


灑漁河


因為現在很多人的審美都被流行熱潮所掠奪他們不知道古典韻律是多麼美,因為現在的人都已經讓自己的性情腐朽,已經不會欣賞高雅的東西了但是往往就是那些“出奇”(其實是別人不理解)的人懂得欣賞這樣的音樂,還算是真正懂得美的人


巨饃蘸醬


我感覺二胡挺好的,我自己就學過二胡,很有民族藝術氣息,最開始想要學習是因為感覺很神奇,兩根弦竟然能彈出這麼多🎵,並且在路邊看見很多老藝術家在少年中心門口拉琴感覺很親切,就像親人一下,他竟然也會二胡😄,感覺自己老了以後也有事情做,可以拉二胡了呢✌️


豬豬Angel


某些人討厭的恐怕不是二胡,討厭的是近鄰初學二胡產生的噪音吧?“厭屋及烏”?


東華舊夢


沒有進入音樂本身的人除他喜歡的可能討厭任何一個別的樂器。排斥是因為他不認識。進入音樂的心靈任何一個聲音都是天籟之音。只是有好有壞有一般而已。二胡不應該被排斥,排斥二胡是他不認識二胡,


北京藍天綠水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討厭不討厭它都是客觀存在。


datiqin


即然你已肯定好多人討厭二胡,那你直接問討厭者為什麼不更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