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如何種出高品質的大蒜苗?

常德農村小趙



平淡才精彩65


蒜苗是秋冬最主要的調味品,一直可以食用到清明節前後,此後臭味重,品質差。如果繼續種植,可以栽培出蒜薹和蒜頭。如果專門栽培蒜苗,怎樣做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蒜苗呢?


以農耕子之見,高品質蒜苗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產品性狀好。粗壯、深綠、幼嫩、低纖維、香味濃。

2.沒有重金屬超標現象。

3.不存在農藥超標等問題。

4.沒有病蟲害症狀。

想要生產出高質量蒜苗,就應該按照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標準來操作,才能達到相應標準。

1.不能重茬。生產蒜苗的地塊應該禁止和蔥蒜類蔬菜連作,避免各類病蟲害基數太大,不利於生產出高產優質的蒜苗,一般間隔3年以上。

2.重施底肥。生產優質蒜苗一般採用地膜栽培,土壤疏鬆有利於根系發達,才能早發苗,且容易形成壯苗。地膜栽培追肥比較麻煩,所以以基肥為主,一般每畝地施入腐熟農家肥3噸以上,加上三元複合肥50~60公斤,就基本上能夠滿足苗期所需要的養分。


3.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蒜苗要優質,也要考慮市場價格,適當提前或者推後播種,就可以分批採收合適大小的蒜苗,才能賣出好價錢。高溫季節育苗一般採用浸種催芽和遮陰栽培的方法。就是將蒜瓣挑選以後晾曬1~2天,放進池子裡浸泡24小時,然後放在25℃以下的地方催芽。等到開始發芽後再移栽到大田。移栽初期用雙層遮陽網遮陰,目的是降低地溫,促使幼苗粗壯整齊。9月份以後的常規蒜苗種植,就需要地膜覆蓋栽培。推後栽培的蒜苗怕凍,所以最好用小拱棚覆蓋,或者用玉米杆等在距離幼苗頂部20釐米左右搭架覆蓋。越冬蒜苗最好都要採取玉米杆等覆蓋的方式,減少葉片頂部變黃現象。

4.選種。栽培蒜苗和栽培蒜薹和蒜頭不一樣,應該儘可能選用大瓣品種栽培,剔除小蒜瓣,才能保證母肥子壯。小蒜瓣長出來了蒜苗瘦弱纖細,纖維多,質量差。小蒜瓣可以用作生產獨頭蒜或者作為商品蒜出售,也可以醃製食用。

5.地膜覆蓋栽培。整地施肥以後作畦,開溝放入蒜瓣,為了保證增加密度,統一按照蒜瓣背部和麵部的連接線和溝平行的方式放入。株行距5×10釐米,覆土2釐米左右,用種量200~250公斤,早蒜苗密度大,晚蒜苗密度小。播種後澆一次透水,確保膜下表層土壤潮溼。出苗時用小刀劃破地膜放苗,並用細土覆蓋破口。

6.水肥管理。底肥充足的,可以不追肥。因為幼苗期在退母期以前主要靠蒜瓣母體營養,根系吸收營養為輔。9月底播種的,土壤墒情合適的,一般早期不澆水。8月播種的需要根據情況澆水2~3次。統一在越冬前澆一次越冬水。

結論:蒜苗高質量栽培就是儘可能不使用農藥,減少或者不施用化肥,以有機肥為主的栽培模式。高溫季節降溫,冬季採取保溫措施,早春返青小水勤澆,根據苗情合理追肥,確保蒜苗優質高產。


農耕子


想要種出高品質的大蒜,就要了解大蒜的生活習性和正確種植方法。

大蒜喜歡生長在陰冷的自然環境中,南方適合秋天種植,北方適合春節種植。種植之前要選好大蒜,要選擇優質的大蒜,要求整體圓潤飽滿,將外面的老皮去除,放入水中泡五分鐘左右,然後把蒜撈出來。找一塊空地,撒上有機肥,這裡說的有機肥指的是,雞糞,鴨糞,廄肥,等。每平方米用肥5公斤左右,把肥料均勻地撒施在土壤外表,把地用鋤頭翻一翻,把肥料翻埋在地下,用鋤頭把地整平。然後用鋤頭在地表勾出淺溝,一行一行的,行距十釐米,深度5一7釐米。然後把準備好的大蒜一掰一掰的放在溝裡,大蒜之間的株距為十釐米。放的時候,把蒜瓣頭朝上,把兩邊的土拔過來把蒜瓣壓緊。種好以後,第一次要澆足水,土壤溼透。這個時候必須每天澆水,蒜瓣四,五天會發芽,大蒜幼苗生長期雖有種瓣供給營養,但是為了促進幼苗生長,仍然應該適當追肥。大蒜追肥2-3次,大蒜出苗齊以後,施一次人糞尿提苗,播種60天以後,再施一次人畜糞尿。每畝1500千克左右,施肥以後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溼度,太乾了要澆水,按時除草。

依照我上面的方法,保證讓你種出高產量高品質的大蒜。





俊成的生活日記


你好,

大蒜苗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蔬菜之一,常吃大蒜苗不僅能提高免疫力,還能促進消化,所以很多人喜歡吃。那麼如何才能種出高品質的大蒜苗呢,剛看了幾種希望能幫助到你。

一,種蒜的選擇以及處理。

為使蒜苗早熟豐產、供產期長,應選擇不宜退化、葉片肥厚、葉色鮮嫩、假莖粗而長、早熟、抗病、高產、商品性好、通過審定的優良白皮蒜,如格爾木白皮蒜、張掖白皮蒜等。

將有病、幹腐、帶傷的蒜種剔除,選擇整齊飽滿、無病斑、無黴爛、無蟲蛀、無機械傷、頂芽未受傷的蒜瓣作種蒜。在種植種蒜的過程中,按照蒜瓣的大小對其進行分類,將同一類的蒜瓣集中在同一區域種植。能夠避免在種植過程中出現出苗不整齊、生長情況不一致的現象,確保蒜苗生長正常,能夠按時分批上市。

二,土地的選擇。

無公害蒜苗的生產區域要求遠離汙染源,灌溉水源清潔便利,空氣新鮮。種植地優先選擇砂壤土或壤土,避免重茬連作。種植地塊不宜選擇坡地或土壤肥力不高的地塊,要選擇土壤肥力高、土層深厚、排灌設施良好的地塊。

三,整地施肥。

選擇糧食作物或非蔥蒜類蔬菜地為前茬。播種前深耕疏鬆土壤,碎土耙平,耕深25~30cm,並根據當地土壤的肥力水平和蒜苗的需肥規律,確定肥料施用量和施肥方法,比如雞糞、牛糞有機肥或者磷酸二銨、尿素等等。

四,播種。

一是播種期。於4月中旬至5月中旬分期分批播種。二是播種量。用種量為1.80~1.95t/hm2。三是播種方式。在施足基肥的地塊上做畦,播種時採用開溝點播方式,行距13~15cm,株距4~5cm,保苗60 萬~75 萬株/hm2。播深4~5cm,蒜種擺放時應保持直立,做到上齊下不齊,覆土厚度一致,一般以覆蓋蒜瓣頂尖為宜。

五,水肥管理。

一是水分管理。蒜苗在不同生長時期對水分的需求量不同。播種後需要澆透水,以為蒜苗萌發創造良好的條件。蒜苗在出苗後再澆水1次,待土面幹後,可以進行淺耕,以減少土壤板結發生的幾率。在蒜苗以後的生長過程中,要根據蒜苗的生長情況和天氣條件,適時進行灌溉。二是肥料管理。對當地土壤肥力狀況進行調查,結合蒜苗對肥料的需求規律,以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相結合,基肥和追肥相結合,平衡施肥為原則,進行施肥。施肥前期以氮肥為主,促進幼苗生長,結合鬆土除草,追施尿素75kg/hm2,每隔15d追1次,共追3次。每隔7d 葉面噴施0.30%磷酸二氫鉀1次,連噴3次,採收前20d不施用任何肥料。

六,病蟲害防治。

蒜苗病蟲害主要有軟腐病、灰黴病、紫斑病、疫病、鏽病、葉枯病、蒜蛆、蠐螬、薊馬、潛葉蠅、蚜蟲等。防治方法可採用農業防治、藥劑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解決。

七,適時採收。

當蒜苗地上部分長到40~50cm 時,青蒜苗鱗莖膨大初期(7~8葉)可分批採收。早蒜於8月上旬採收,遲蒜於9月下旬採收,採收時將頂枯葉摘除,除淨根部泥土,扎捆銷售。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勝利哥


大蒜葉雖耐旱性較強,但根系入土淺,吸收能力弱,所以大蒜要求有較高的土壤溼度,而 且不同的生育期,對土壤溼度有不同的要求。

1、在大蒜播種後保持較高的土壤溼度,如過乾旱,應提前澆水,以達適墒播種。冬前一 般不灌水,促根蹲苗。

2、在次年施大蒜返青肥後,要灌頭水,這是蒜薹、蒜頭增產的關鍵。

3、在大蒜幼苗期保持土壤見幹見溼,能促進根系發育生長。

4、大蒜幼苗期以後對土壤水分要求逐漸提高,抽薹期和鱗莖膨大期,對土壤水分的要求 達到高峰,農諺“要吃蒜,泥裡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5、在大蒜的鱗莖發育後期,需水迅速減少,應控制澆水,促進磷莖成熟和提高蒜頭的耐 貯性。

二、大蒜的施肥:

大蒜可以按生長髮育和需肥、吸肥特點進行施肥,大蒜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 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施肥原則,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大蒜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對營養元素的需 要。大蒜施肥一般分基肥和追肥兩種。以下做詳細介紹。

1、大蒜的基肥:

大蒜的基肥最好以有機肥為主。常見的有機肥有圈肥、雞糞、鴨糞、廄肥、堆肥、餅肥等 。基肥的施用量是否充足,直接關係到大蒜蒜頭的商品性和植株的越冬性能,因此在生產上應 施足基肥。

2、大蒜的追肥:

從大蒜的幼苗期到鱗莖收穫前的各個生育時期,根據其生長髮育和需肥、吸肥特點,分期 進行施肥,即為追肥。






海口小磊


把蒜瓣小心的剝去外皮,頭朝上,密密地排在盤子裡。如果你感覺剝皮比較麻煩,也可以不剝皮,直接一瓣瓣的排在盤子裡也是可以的。

往盤子裡澆適量水,要讓蒜瓣一半在水中,一半能接觸到空氣。把盤子放在家中朝陽的地方,每天觀察一下,如果發現水少了,就再適量加點水。

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後,蒜苗終於長出來了,並開始慢慢長大,長到大約十五釐米左右時就可以準備吃了。收割蒜苗的時候不要連根拔起,而是最好用剪刀從底部剪掉,留下一點點莖,這樣過一段時間後,如果營養充足,斷口處還會再長出新蒜苗來,就象韭菜一樣



鄉村小佔


首先選擇健康的蒜頭清洗乾淨,放到水中泡10-12個小時,並去掉頂蓋。然後把它們放到花盆中或者事先挖好的種植溝中,再進行填土,把它們完全埋起來。種好後,要讓它的周圍保持在15-20℃之間,並且及時補水,保證土不會幹掉。這樣約15天后,即可出芽。

一、種植時間

種植大蒜苗,最推薦的時間是每年的9-10月份。因為這段時間比較溫暖,對它生長比較有好處。除此以外,春季的3-4月份,也可以進行種植。如果要在家裡種植它的盆栽,只要保證室內足夠溫暖,全年的任何時間都可以種植。

二、種植方法

選擇健康的蒜頭,將它們清洗乾淨,然後放到水中泡10-12個小時,並去掉頂蓋。之後,把它們放到花盆中或者事先挖好的種植溝中,並往其中填土,把它們完全埋起來。如果在秋季種植,可以種得略深一點。在春季可以種得略淺一點。

三、養護方法

在種好之後,需要每隔幾天就為它澆一次水,以保證它的花土中有足量的水分。還需要為它保暖,使它的周圍能夠保持在15-20℃之間。這樣養護15天左右,大部分的蒜苗就可以發芽了。在它的幼苗期,不需要給它施肥。等它長到10cm高以後,可以追肥一次。





茶鄉梅子


蒜苗,對於北方人來說,那是吃肉離不了的調味品吶,炒菜可以放,羊肉湯,手抓羊肉,牛肉裡面都少不了蒜苗,感覺沒有蒜苗那碗肉都是沒有靈魂的肉;還有就是文明全國的蘭州牛肉麵,那裡面蒜苗也是標配呀,牛肉麵講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四綠裡面的綠,就指的是蒜苗。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對蒜苗是情有獨鍾的。

在北方,蒜苗是一年四季都種植的,夏天在外面田地裡種植,冬天氣溫低,有專門的蔬菜大棚進行種植,因為北方對蒜苗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吶。

要說在農村,該如何種出高品質的蒜苗呢?其實種蒜苗也不難,誰都會種,但是至於怎麼種出高品質的蒜苗呢,就得有些門道了。

那麼大家眼中高品質的蒜苗又是怎麼樣的呢?想必和我也一樣吧:翠綠,粗壯,枝幹爆滿葉子深綠,鮮嫩,味道純香。當然還有:無藥物殘留,無病蟲害,無蟲眼等等。那大家覺得怎麼樣呢?

其實真正高品質的蒜苗,就得要按照高標準的要求種植,爭取做到綠色食品的要求才算是高品質了。

第一:選種

首先想要種出高品質的蒜苗,就得選擇好的酸種。在選擇時儘量選擇顆粒飽滿,個大,無蛀蟲,無破損腐爛的蒜子,這樣種出來的蒜苗才是粗壯爆滿的。在選好種以後,要進行適當晾曬,曬乾外面水分以防止發生腐爛。


第二:土地的選擇

高品質的蒜苗生長,就得需要高品質的土壤環境,就得是那些遠離汙染源,水源乾淨的肥沃土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的含沙質土壤,透氣性好,便於澆水和排水,避免選擇坡底,避免重茬種植。

第三:平地臥肥

種植蒜苗要想提高品質,就得需要提前耕地,翻鬆土壤,一般耕地深度在25-30cm左右,在耕地的同時進行農家肥的使用,提前增加土壤的肥力,這個增肥的用量可以參照以前的土壤肥力,提前耕地臥肥的時候也可以使用一些專用殺蟲的藥劑,提前消滅土壤中的蟲卵。

第四:播種

蒜苗的播種一般很簡單,不是太過複雜,在提前準備好的肥沃土地裡進行開溝播種,蒜種採用插播的方式,芽口朝上,根部朝下,芽口離地面統一的距離,一般距離地面3-5cm,株距控制在4–5cm,行距在10cm左右,在種好以後覆蓋疏鬆土壤,注意不要太厚,以免影響發芽。

第五:水肥及後期管理

一般蒜苗種好以後,都是覆蓋塑料薄膜,一來可以提高土壤溫度促進發芽,二來可以保存水分,減少雜草生長。在播好蒜種以後,一般都會進行澆水一次,然後覆蓋薄膜,確保發芽的時候有充足的水分。後面再根據當地天氣雨水的情況,可以適當澆水一次。


肥料補充,可以在澆水的時候進行適當的肥力補充,也可以在後期除草鬆土的時候適當補充肥力,可以使基肥和農家肥混合實用,可以少量使用一些氮肥和尿素等複合肥,切記在採收期前半個月到一個月停止使用任何肥料。

第六:病蟲害防治

一般在蒜苗生長期間,都會發生一些病蟲害的影響,像鏽病,蚜蟲,酸蛆等,這時候就得根據實際病蟲害的情況經行防治,一般可以散草木灰防治,當然也可以使用專用的藥劑,要求就是藥物殘留少,環保的。

第七:收穫與儲藏

到蒜苗收穫的時候,也就是地面以上有7-10葉片的時候,但收穫也不能馬虎,儘量不要破損蒜苗的葉子和根部,以免發生腐爛,在一個必須在根部多少帶點泥土,以保證蒜苗的新鮮度,為了水分流失過快,一般都以捆紮的方式進行。

要是進行存放就可以統一放到一起,在蒜苗根部覆蓋土壤,澆水保溼,避免蒜苗缺少水分,營養流失過多而蔫掉。

總結

以上就是本人的觀點和看法,不代表最科學之辦法,僅供參考,希望些許幫助,當然想在家裡種隨便吃點的,自家的菜園子就可以,在樓房裡的話,也可以是花盆,其他東西,只要有水,蒜苗也可以生長的,既可以食用,又可以當做綠化。


渭水三農人


靜愛美為你解答在農村,如何種出高品質大蒜苗,

首先每個地域天氣不一樣,種植時間也不一樣,大蒜種植分為春播和秋播,北方地區用大棚種植方法是早春播種,南方地區是以秋播為主,七蔥八蒜,我們寧德農村都是,七月種蔥,八月種蒜,是秋播。

1.在大蒜播種前,找一塊空地,用鋤頭把表層雜草垃圾清理乾淨再鬆土,然後用鋤頭整平,用鋤頭拉出淺溝。

2.把剝好大蒜種依次擺放在淺溝裡,每個隔開一點距離對齊,擺一條直線。

3. 往淺溝裡放大蒜的位置旁邊撒上一點殺死地蟲的農藥,防止大蒜種子被地蟲吃,影響發芽。

4.在給大蒜施肥時有機肥為主,施加少量化肥,在搭配適量複合肥,攪拌均勻撒在地面,也可以用水融化進行澆水。

補充: 田間種植大蒜對於水分需求量較大,在大蒜播種後,及時澆水,噴灑除草劑,鋪上地膜,地膜可以加速有機質腐熟,提升地溫度。大蒜葉尖長出來,把地膜劃破讓它出來即可。希望我的回答能幫你,大家可共同討論


靜愛美


大蒜葉雖耐旱性較強,但根系入土淺,吸收能力弱,所以大蒜要求有較高的土壤溼度,而 且不同的生育期,對土壤溼度有不同的要求。

1、在大蒜播種後保持較高的土壤溼度,如過乾旱,應提前澆水,以達適墒播種。冬前一 般不灌水,促根蹲苗。

2、在次年施大蒜返青肥後,要灌頭水,這是蒜薹、蒜頭增產的關鍵。

3、在大蒜幼苗期保持土壤見幹見溼,能促進根系發育生長。

4、大蒜幼苗期以後對土壤水分要求逐漸提高,抽薹期和鱗莖膨大期,對土壤水分的要求 達到高峰,農諺“要吃蒜,泥裡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5、在大蒜的鱗莖發育後期,需水迅速減少,應控制澆水,促進磷莖成熟和提高蒜頭的耐 貯性。

二、大蒜的施肥:

大蒜可以按生長髮育和需肥、吸肥特點進行施肥,大蒜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 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施肥原則,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大蒜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對營養元素的需 要。大蒜施肥一般分基肥和追肥兩種。以下做詳細介紹。

1、大蒜的基肥:

大蒜的基肥最好以有機肥為主。常見的有機肥有圈肥、雞糞、鴨糞、廄肥、堆肥、餅肥等 。基肥的施用量是否充足,直接關係到大蒜蒜頭的商品性和植株的越冬性能,因此在生產上應 施足基肥。

2、大蒜的追肥:

從大蒜的幼苗期到鱗莖收穫前的各個生育時期,根據其生長髮育和需肥、吸肥特點,分期 進行施肥,即為追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