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前線、捐物資、搞創新:CCI抗“疫”實錄

疫情面前,醫護人員挺身而出,捨我其誰。

2月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CCI主席兼創新學院校長、CMIA發起人兼理事長葛均波在“寫給全體學生的一封信”中,訴說了多次報名醫療救援隊等待批准的決心。他說,“在這次戰役中,沒有旁觀者。”

赴前线、捐物资、搞创新:CCI抗“疫”实录

在葛校長的精神引領下,CCI創新學院所有學子譜寫出了“赴前線、捐物資、搞創新”的抗“疫”交響曲,默契聯動,鏗鏘有力。

餘鋰鐳(CCI一期):鎮守武漢危重症病區

餘鋰鐳的採訪一直難約,因為他身處戰“疫”要塞——武漢危重症病區一線。

武漢人民醫院東院是危重症病人救治定點醫院。作為醫院的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從1月30日起,餘鋰鐳就奮戰在了其中的21戰區。

由於救治工作繁忙,和餘鋰鐳的對話也改到了深夜檔。夜裡1點,他才在微信那端上線,嘴裡連說著“抱歉”。

赴前线、捐物资、搞创新:CCI抗“疫”实录

儘管如此,餘鋰鐳總是樂觀地傳遞著正面信息。

“全國人民都送來了關心。醫院現在每天用的物資、吃的伙食,都是大家捐的,我們深受鼓舞,充滿幹勁。”他說。

“全國各地的醫療隊都來馳援武漢,他們都是最美逆行者。比如上海中山醫院的支援團隊分別駐守20戰區和22戰區,剛好和我們相接;我們21戰區的小分隊,不僅有CCI同窗王卓、陳思思,有東院其他兄弟科室的戰友,還有來自新疆的5位戰友。與全國同行相伴戰鬥,我們感到特別親切,還學到了不少東西。”他說。

“我們也得到了葛校長的支持,參與到由他牽頭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的臨床研究。”他說。

同時,守護前線的診療經驗,也讓餘鋰鐳為醫療設備的創新提出了不少臨床觀察:

1.病歷輸入系統能否採用語音輸入?

2.目前的心電監護系統對病人而言舒適度較差,能否在可穿戴式設備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良,提高舒適度及精度?

3.運輸機器人承擔送餐和送藥工作,有助於減少接觸感染,值得推廣。

“不用報道我個人,大家都在努力。”餘鋰鐳說完,就繼續衝上了前線。

夏敏(CCI四期):護目鏡不夠?我辦證生產

從沒有哪一個醫生的採訪,如此“產業化思維”。

夏敏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麻醉科主治醫師,同時也創辦了一家創新企業——達米醫療。

從年前,夏敏就一直報名要去武漢支援。但由於麻醉科出身,醫院派出了3批救援醫生,也沒輪到夏敏。

“每個醫生都有情懷,遇到疫情風暴,醫生都想往前衝。”夏敏說,科室成員人人如此,並有理有據地論證了一番“麻醉醫生也很擅長急救”。

不過,要等到馳援湖北還需時間,夏敏決定先“搞”點物資,做點實事。

做企業的經歷,讓他認識不少廠家,價值數萬元的護目鏡、一次性手術隔離衣、消毒用品逐漸籌措到位,按需捐贈給了安徽省各大醫院。這其中,還有達米醫療自主研發的氣管插管固定器。

可是,防護物資消耗太快,湖北武漢連連告急,國內廠家現貨也基本到底,夏敏趕緊向合肥市藥監局申請護目鏡生產證。特殊時期,優先辦證。夏敏預估,一週以後,達米醫療生產的護目鏡就可以捐贈武漢了。

說到這裡,不妨聊聊夏敏的“創新創業史”吧。

當年定崗麻醉科後,夏敏發現麻醉科的設施異常落後。為了改進麻醉科的工作狀態,夏敏先後研發了近50項專利。“拿著專利,又得生產樣品。為了有生產資質,為了生產臨床需要的創新產品,逼著自己做了企業。”他說。

那是2014年,他和發小兩人,各賣一套房,又從銀行貸了些款,開始了創業之旅。在這個旅途中,夏敏曾專門學過半年磨具設計,也曾為一次失敗的3D打印流過眼淚,用他的話說就是“踩坑無數”。

好在政策鼓勵、醫院開明,夏敏的創新事業日漸成長。現在,夏敏透露,成為CCI四期學員的他,十分期待學習到心內科塗層的超滑工藝,並碰撞出更多跨專業、跨行業的火花。

李勇(CCI四期):方艙醫院守護輕症

李勇在年前已經預判到了武漢疫情的走勢,並暗下決心奔赴前線。

這個念頭定下得早,讓李勇有時間給父母檢查了身體,備好了日常服用的藥物,心裡有了底。即便如此,被批准前往武漢時,他還是向父母隱瞞了去向。自己無畏,到了老人這,總是不忍。

走的時候很倉促。那天是2月4日,早上收到通知,晚上就要出發。

李勇一批人的支援地是武漢客廳——目前武漢最大的方艙醫院,預備床位2000張。

方艙醫院專門收治輕症患者,雖非至善之策,但已是目前條件下最好的方案:入住患者都已確診,不存在交叉感染;都是輕症,藥物即可控制病情;再配上急救病區和轉院渠道,特殊情況妥善應急。

赴前线、捐物资、搞创新:CCI抗“疫”实录

可群體居住總有不適。為了預防患者因為煩躁引發心理性問題,醫院不僅設置了大屏幕、書架,還組織起廣場舞等活動。

但還有一個更核心的問題是,輕症患者數量眾多,醫護人員如何工作更為高效?

據李勇分享,目前,武漢客廳採取的診療模式是,1名當班醫生負責80-100名患者。

“雖然能夠支撐現狀,但醫生工作強度過高,也很難保證更加優質的診療效果和醫療服務。這其實是目前方艙醫院模式的痛點和難點。”

還是應了那句話,CCI創新學院的學生,創新精神永掛心頭。李勇透露,他已經設計出一套創新性方案,將在完善後上報討論。

對了,雖然被分配到守護輕症,但身為江蘇省人民醫院的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李勇在採訪中還是認真論證了自己及同批醫生們救治危重症的能力。果然,連這種倔強忘我的內核,也是聯動的。

張凌雲(CCI一期):頭面頸部整體保護應成防護新思路

張凌雲是湖南省人民醫院的血管介入科醫生,和許多還未收到前線召集令的醫生一樣,他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為戰鬥貢獻著力量——他研究起了防護措施的改進思路。

觀察此次疫情,回想03年非典,醫護人員感染都是疫情爆發初期的嚴重問題。

這一方面是由於N95口罩、護目鏡、隔離衣各自分開,不僅留有感染縫隙,還需要高門檻的操作培訓,而且穿脫不便;另一方面,以上三類物資價格不低,醫院提倡成本管控,大量儲存不太現實,這就會在緊急時期,讓臨床工作陷入被動。

張凌雲認為,頭面頸部整體保護,應是疫情防護新方向。

他說,新冠病毒主要通過粘膜進入體內,因此,頭面頸部做好整體防護,就能大幅度減少感染概率。甚至,在做好頭面頸部保護之後,厚重的防護服也可適當取捨,畢竟穿脫不便帶來的不敢上廁所等問題,是對醫護人員健康的傷害。

思罷,正待上手開展DIY時,張凌雲從CCI同窗口中得知,前行並不孤單,駝人集團已經研製出一款“醫用新型防護隔離帽”。

這既證明了張凌雲理念的可行性,又為其提供了新的思路——他想,能否繼續改進,秉承“平戰結合”的思路,做出一款平時可防霧霾、疫時可防病毒的防護面罩,既節省原材料資源,也為生產廠家尋求多種銷路。

張凌雲還建議到,多年以來,我們的防護工作總是追隨既有準則,缺失反思,讓諸多問題不斷堆積。例如,N95口罩的部分原材料本身較為緊缺,生產工藝複雜,產量不容易短期提升;而抗“疫”時期大量生產N95口罩,也會擠壓無紡布等國家戰略資源,增添隱患。

因此,“更便宜、更便捷、更可靠、更高效、更節省資源”的防護方式,值得繼續探索,不是嗎?

錢曉東(CCI三期):蘇州赴漢新病區新挑戰

從1月17日(小年夜)那天,蘇州一附院決定開始實行24小時發熱門診起,錢曉東就奮戰在了抗“疫”前線。

2月8日(元宵節)夜裡11:30,在蘇州一線工作22天后,他接到了馳援武漢的命令。

同樣沒有太多時間去準備和告別,2月9日上午10點集合,下午1點起飛。就這樣,蘇州2個醫療隊共計260人來到了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接管其中2個危重症病區。

這是一個剛改造的新院區,一切初新,挑戰也是全新的。

赴前线、捐物资、搞创新:CCI抗“疫”实录

採訪尾聲,我問錢醫生有什麼想要表達或呼籲的,他說:

希望管理部門和一線醫護,都能充分吸取教訓,不要有下一次。

遇到傳染性疾病,一定要將其控制在萌芽狀態,否則就會給國家和人民帶去極大危險。

現在,很多醫院原本的醫療工作已經陷入僵局,我們醫院包括感染科、呼吸科、重症醫學科都已經關停,因為大部分醫生都支援在鄂。

董鵬(CCI二期):華人眾籌跨海抵鄂

董鵬是航空總醫院的心內二科主任,他從1月上旬開始關注武漢情況。

早在他之前,剛入1月,北美的部分華人醫生就預估到了局面走勢,並開始規劃援助方案,包括建微信群,籌措物資,徵集武漢對接人——如何將物資從機場拉到醫院,是能否繞過彎道走直路的關卡。

1月18日左右,董鵬恰好在朋友圈看到這條徵集令後,便掃碼進入微信群“華人眾籌-醫生”,成了一名“網絡牽線人”,並開始聯絡武漢當地可以參與運送物資的志願者和可以接收物資的醫院對接人。

民間組織效率高,因為人人都一心救援。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宣佈新冠病毒確認“人傳人”,形勢急轉直下;當天,“華人眾籌-醫生”群友籌集的25萬個口罩落地武漢;21~22兩天,所有口罩便送至武漢各大重點醫院,尤其是確診患者最多、物資幾近告急的武漢協和等。這批物資,幾乎是最先抵達武漢的“救命稻草”,在那個情況突然升級的特殊時期,完成了其公益初心和防護使命。

到目前為止,“華人眾籌-醫生”群還在開展多種物資援助,比如,剛為方艙醫院捐贈了3000冊書籍,以豐富患者日常生活,轉移煩躁穩定情緒。

除了牽線促捐,身為CCI創新學院冠脈學組組長的董鵬,還馬不停蹄地思考著創新研發。

他聽聞,有一線醫生反映,目前所用聽診器接線較短,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感染風險。於是,董鵬一邊CCI召集同窗,一邊同時召集前線醫生、廠家、投資人等,組群共謀思路,迅速研製出了無接觸聽診器。目前,部分初始產品已經寄至武漢,期待在臨床使用中繼續改進。

另外,董鵬還正研發可穿戴的醫療檢測設備,以及線機分離的心電圖設備等。

科研之外,董鵬還堅持科普,他所撰寫的《N95、KN95們有何區別?一篇認全防病毒口罩》被各大平臺轉發,傳播甚廣。

仍有幾個問題還未問出,但採訪只能戛然而止。電話那頭,有臺心內科手術正在準備,而董醫生要去開臺。

馮高科(CCI二期):站好疫區中心的發熱門診崗

武漢人民醫院的心內科主治醫師馮高科,也於1月19日起主動請纓站崗本院發熱門診。

將東院區劃撥為危重症病區後,武漢人民的主院區只開設了發熱門診、取藥門診和急診。

作為疫區中心,直接面對各類發熱或疑似發熱患者的發熱門診,工作壓力可想而知。起初,門診廳經常被患者圍得水洩不通,因為排隊等待而焦急的患者又常會做出衝動行為,整個環境透著慌亂,疫區如戰區。

好消息是,自從武漢市於2月初出臺規定,要求初診患者需先經社區醫院轉診後,武漢人民發熱門診的工作量總算得到控制,工作環境日趨穩定。

不算太好的是,防護物資著實緊張,人員調配都難安排。每位前線人員,都在以命搏命。

翁玉麟(CCI二期):個人對個人捐贈好方法

1月28日(大年初四),由於看到微信群有醫生反映物資緊缺,鼎科醫療創始人、CEO翁玉麟緊急從公司庫存調取2000個醫用口罩,以每人100~300個不等的數量,寄送至武漢等地10多名醫生手中。

防護用品消耗巨大,前線物資不斷告急,翁玉麟又趕忙設法購買1萬個口罩,約在2月5日寄送至武漢各大疫情防控定點醫院。

他沒想到,從那以後,他再也沒買到過口罩。直至今天,翁玉麟還在四處諮詢,爭取再購入2萬個口罩,支援一線。

鑑於口罩產能與消耗之間巨大的鴻溝,翁玉麟預感緊缺將在一定時期內是持續狀態。他也想過自己生產口罩,但到市場上一打聽,發現口罩機也缺貨。而且,鼎科醫療原是聚焦球囊的研發和生產,轉而製造其他防護產品亦不現實,翁玉麟只能繼續尋找防護物資購買渠道。

“醫生太不容易。大家都知道危險,醫生卻逆流而上。”作為與醫生們緊密合作的創新夥伴,翁玉麟繼續努力著他的援助行動。

楊人強(CCI二期):“留學生”寒假歸鄉 堅守發熱門診

疫情爆發前,南昌二附院心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楊人強正在英國公派留學。恰逢1月初寒假回國,他立即站上了南昌二附院發熱門診的一線。

“黨員、醫生,哪個身份都讓我義不容辭。”他說。

南昌二附院本不是新冠定點醫院,這卻為其增添了特殊風險:一些非典型病例,覺得自己不像新冠,又害怕去到定點醫院被確診患者感染,就會選擇來到這裡的發熱門診就診。

“對於表現不典型的感染患者,如果我們沒有及時發現,對於病人和醫生都是風險。”楊人強說,因此,他們也在不斷了解該病毒的基礎上,持續完善診療流程。

但是由於疫情突然,醫院的物資已然十分緊張,防護裝備嚴重不足,醫護人員難以做到充足防護。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能靠防護設備,而要靠防護理念和流程,包括洗手、消毒、保持一定距離等。”楊人強樂觀地說道。

在採訪前,他還剛做了一例心內科的手術。“存在風險,但如經過評估確認必要時,還是要做,這是醫生的責任,我們不能看著病人出事。”

醫生無私奉獻小我,人民大眾都看在眼裡。在南昌疫情一線工作許久,他感受到了來自各界的關心與援助,有居民元宵節送湯圓,有企業送盒飯,還有農民千里送菜。正是這些淳樸的相信與託付,持續激發著中國醫生的精神!

最後,CCI創新學院以及熱愛創新的同仁們,楊醫生還有兩個疑問:

1.防護服能否一體化,衣服、護目鏡、口罩不再分開?(和張凌雲醫生那個小節連上了~)

2.新冠病毒人體取樣時,有沒有更好的耗材和風險更低的方式?

朱銳(CCI一期):57臺血管成像儀背後的故事

1月25日(大年初一),廣州的一家醫院在中科微影下單了一批血管成像儀,要用在呼吸科。

中科微影CEO朱銳立即敏感起來——公司這款自主創新產品對抗擊新冠有用?

回想在2014年,中國醫療隊在狙擊埃博拉疫情時也採購了這款設備。朱銳覺察道,或許是由於疫情期間,護士身著防護服、戴著幾層手套和防護目鏡,讓穿刺操作難度增加。護目鏡很容易起霧,打針有時靠摸著血管打,平時可能幾秒鐘的穿刺,現在要多花幾倍幾十倍時間去完成。

既如此,前線醫院一定存在大量需求,朱銳立即在微信群內發動詢問,並收到了20多家醫院的需求反饋。

為滿足一線需求,中科微影聯合國科控股、中科創星共同發起捐助,共籌集57臺血管成像儀(價值685萬元),定向支援武漢市漢口醫院等多家湖北省疫情防控定點醫院,以及多支省級援鄂醫療隊。

特地捐給援鄂醫療隊,其中也有考量。因為武漢本地醫護已經忙得不可開交,援鄂醫療隊初到地方還未正式投入救治工作,更有時間接收物資、練習使用等,畢竟要把血管成像儀發揮到最大用處,還需培訓和熟悉。

巧合的是,就在發貨前一天,2月4日,中華護理學會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醫務人員靜脈輸液治療工作建議》中提出,護理人員由於面罩、防護服、眼罩、手套等防護用具的使用,靜脈穿刺時手觸摸靜脈的敏感度下降,建議使用“血管可視化技術”。

這讓朱銳及其同事們,深感鼓舞。看到自家產品在疫情前線發揮它應有的使命,是堅持以臨床需求為核心的創新者們的高光時刻。

李晨光(CCI一期):我們的祖國總是被其中最勇敢的人民保衛著

上海中山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李晨光最近很焦躁,正在美國進修的他,總是隔著12小時的時差等待國內的最新動態。

拿著手機刷新聞時,情緒忽高忽低的劇烈起伏,大概是疫情下人人都逃不過的成長課題。

尤其因為信息誤差,李晨光所在實驗室的多位別國醫學生,都對國內疫情抗擊進展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誤解,他只能盡力解釋,解釋中國醫生的英勇。

相比2009年H1N1時美國部分醫生選擇休假,我們的醫生則紛紛主動請纓往前衝。李晨光借用基辛格的話說,我們的祖國總是被其中最勇敢的人民保衛著。在最勇敢的那批人之後,許多深受鼓舞的人民也都站了起來,忠誠跟隨走向光明。

我們要珍惜那批最勇敢的前行著,正如珍惜中國醫生的高尚情懷。

近些年,醫護群體所處環境並不甚好,前有楊文後有陶勇,民眾與醫護群體之間誤解凸顯。

疫情猶如一顆春雷,震天響聲或將喚醒此前低迷的醫患向心力。

春雷之下,“感受-明白-改變”三部曲還將滌盪許多人的內心,我們驚醒,改變,也期待著看到改變。

李晨光說,還要警惕矇蔽雙眼的“圍城現象”,不能因為“只緣身在此山中”,就失去完整判斷局勢的客觀性。過去十幾年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確實讓我們忽視了一些東西。

當然,一切反思都是為了國家富強和人民安樂,而我們戰勝病毒的信念從未動搖。

羅兆坤(CCI二期):建議更新物資儲備計劃設立醫生健康基金

羅兆坤是天一生物的總經理,自疫情發生以來,公司已累計捐助10萬元現金和價值8萬餘元的防護物品。

不僅如此,為了解決因口罩生產效率提升而導致的滅菌能力不足問題,在日照市政府的協調下,自2月5日起,天一生物義務為口罩生產企業提供醫用口罩滅菌服務,迄今已完成120多萬隻口罩的滅菌程序,助力它們加速奔上“戰場”。

“其實政府表態滅菌服務可以收費,但考慮到時期特殊,我們決定義務滅菌。”羅兆坤說,這項服務還在繼續。

雖然身不在前線,但羅兆坤在後方也來來回回反思局勢,思緒凝結為四條建議:

1.希望國家把醫療器械和醫用防護品列為戰略儲備物資,分類別、分等級全面收儲一定數量的醫療器械產品,以備應急需求,要防止出現“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現象。

2.希望國家把藥品、醫療器械列為保障人體健康的特殊品類,而非商品;加強對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宏觀調控,分區域建立醫療器械供應聯盟,確保區域內醫療器械的最低自我保障能力。

3.觀察本次疫情,我們發現國家層次對防疫物資的管控,可有效抑制緊缺醫用物資的價格上揚,是否能以此為突破口,探索藥品、醫療器械採購制度改革新路子?通過制度改革,把更多的資金向醫院、向醫生和一線醫務工作者傾斜。

4.在這次疫情中,我們深深體會到,醫生不僅能在平時解除我們病痛,在關鍵時刻更是以命換命,他們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愛護!是否應該建立醫生健康基金,在其遇到特殊情況時,能獲得社會的溫暖和物質的幫助,不能讓醫生流汗流血流淚再留遺憾。

天一生物成立於2007年,但自2016年開始生產醫療器械後,羅兆坤對流通市場始終有些不適。他說,如果生產企業總要操心市場操作,如何才能安心研發?

以上12位好漢的故事還並非廬山全貌。

據初步統計,CCI創新學院共有26人堅守醫療前線,有13人正投身於武漢一線;共有17人積極捐款捐物,捐款總額達10.5萬元,捐助醫用器械和防護物資總價值約271萬元。

赴前线、捐物资、搞创新:CCI抗“疫”实录

正如CCI秘書長沈靂所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廣大醫務工作者立足本職,敬畏生命,拯救病患,踐行醫者誓言,如同戰爭年代的戰士,無謂犧牲,絕不退縮。”

因為是醫生,所以在最危險的地方義無反顧;因為是醫生,所以在最緊要的關頭堅決頂上。

因為看到了醫生的自我奉獻,因為聽到了醫生的前線急呼,所有人都在竭盡所能地設法援助。

而CCI的故事,又只是這場大災難面前所有動人事蹟的一個小縮影。

面對疫情滔滔,病毒狡猾,唯守望相助,方共克時艱。

“我們堅信,疫情終究會過去,中國必將重回快速發展軌道。作為CCI,也將繼續實踐‘創新強國’的理想,為我國醫學器械的自主創新發展作出一份貢獻!”沈靂說道。

通知:

在近期疫情無情的肆虐中,我們看到了白衣戰士的義無反顧,志願請戰,開赴前線;看到了相關企業的家國擔當,物資籌措,提供保障。在CCI學員群內,也看到了大家群策群力,迸發出很多創新想法,展開了熱烈討論。

CCI也將盡己所能,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為此,我們專門開設“新冠創新項目”專題,歡迎大家提交創新想法,我們將優先協助進行知識產權保護。針對優質項目,CCI還將開啟“加速孵化通道”,以最快的速度為項目在各個環節提供資源及資金支持,加速項目轉化上市。

請有創新想法的老師們填寫以下項目計劃書,併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收到項目後我們將及時聯繫反饋,期待大家踴躍提交項目。

附:新型冠狀病毒創新項目計劃書

點擊附件提取項目計劃書,密碼:ib6j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