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他們走上戰場,接他們安心回家

送他們走上戰場,接他們安心回家

日前,中宣部調集300多名記者深入湖北和武漢進行採訪報道,全力以赴,盡銳出戰,及時向外界傳遞權威、直觀、多元的相關信息,引導廣大群眾增強信心、堅定決心,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直以來,災情報道都是凸顯媒體實力的重要戰場。疫情防控宣傳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集中考驗著各家媒體的新聞立場和生產能力,尤其在“四全媒體”建設如火如荼的大環境下,新聞創新的態度、角度、力度和亮度,被大眾全盤審視。

2月6日起,央視網與高德打車、風韻出行、快手、中國聯通、螢石雲聯合發起“為天使護航”公益行動,直播武漢司機師傅義務接送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上下班,向醫護人員道一聲辛苦,為他們送一份溫暖。

和眾多深入醫護工作一線的新聞報道相比,這項行動展示的是白衣戰士的“B面生活”,它以真幫扶、雲陪伴、慢直播的創意形態,全面升級了直播報道,打造出連續性、立體化、多媒體、交互式的融合報道新載體,讓人眼前一亮。

送他们走上战场,接他们安心回家

關愛醫護人員,讓勇敢逆行的人們“路上”不孤單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人員英勇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付出了巨大的奉獻和犧牲。根據國家衛健委的通報,截至2月11日24時,全國共報告醫務人員確診病例1716例,佔全國確診病例的3.8%;已有6位醫務人員不幸去世。目前,多部委已出臺措施改善一線醫務人員工作和休息條件,加強對醫務人員的人文關懷。

送他们走上战场,接他们安心回家

央視網牽頭髮起的“為天使護航”公益行動於2月6日正式上線,這一主動關愛逆行群體的行動,高度體現了主流媒體的敏銳嗅覺和責任擔當,直面醫護人員在防疫時期通勤困難的痛點。

“為天使護航”公益行動的初衷,是為武漢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提供公益專車服務。途中,大家可以跟隨直播鏡頭,陪醫護人員和司機說說話,嘮嘮嗑,用陪伴對他們告白,送一句祝福、道一聲辛苦!

除了為廣大守護前方的醫護人員提供切實的後勤服務,“為天使護航”公益行動還為網友和一線醫護搭建了一個親切溝通的橋樑,起到了透視一線生活、回應網友關切、傳遞防疫知識的多重功效。

送他们走上战场,接他们安心回家

這些天來,從晨光熹微的早上,到燈火闌珊的夜晚,從無法團圓的元宵節,到隔空相望的情人節,網友跟隨直播鏡頭見證了很多個關於“聚不了的親人”“口罩裡的愛情”的感人故事。隔著口罩,網友們無法看清他們的模樣,但是感受得到他們眼神中的堅定,語氣裡的樂觀,上車鞠躬的“微笑小姐姐”、大方獻唱《別亦難》的超聲分診醫生、穿一身紅衣祈福好運的ICU病房醫護……都不禁讓人笑中含淚,其所傳遞的真實和細膩,泛著平凡人物的人性光芒。

每次直播,廣大網友的刷屏祝福都是一道景觀。有網友感慨:“我們知道醫護工作者們工作強度極高、風險極大,特別操心他們的生活條件和心理狀態,通過央視網組織的這次活動,全國的網友都像親臨了他們的身邊一樣。這樣的交流機會,也為我們灌注了更強的勇氣,一線的‘戰士’如此信心滿滿,我們更要渾身正能量,打起精氣神!”

創新現場報道,構建“移動直播”新載體

在傳統的災情報道中,媒體的責任和義務是深入新聞現場,及時傳遞一手信息。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伴生問題是,此類現場不宜湧入過多力量,既重複消耗媒體資源,也會給一線人員增加額外工作。

送他们走上战场,接他们安心回家

突飛猛進的全媒體時代,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連接現場的技術可能,這需要主流媒體拿出智慧和魄力,創新報道形態,既成為資訊傳播中風雨無阻的一環,也成為心靈建設饒有建樹的存在。

以“為天使護航”為例,它首先是腳踏實地的公益行動,為戰“疫”一線的後勤保障提供了堅實的支持;同時,它創造了一個移動化、交互式、連續性的新聞現場,每一個上車的醫護人員,都是進入“車載式直播間”的特別來賓,通過主持人的組織,參與圍觀、評論和互動每個網友,都可以成為沉浸其中的新聞事件見證者和共創者。不可否認,這種輕巧玲瓏的形態,開闢了現場報道的嶄新途徑。

送他们走上战场,接他们安心回家

在本次疫情報道中,央視網全面升級直播技術,多元實現了新聞生產的內容創新、形式創新和手段創新,做足了時效性、貼近性和服務性,讓信心隔空傳遞、讓溫暖隨車流動。

從技術上說,集慢直播、移動直播、互動直播於一體的“為天使護航”公益行動,沒有動用什麼“高精尖”,卻用複合形態擴容了傳播效能。製作團隊在沒有親臨現場的情況下,藉由連麥技術和GoPro鏡頭直擊疫情一線,車內場景、記者連線以及路上街景三路畫面疊加,輸出的內容極具信息量和感染力。

很多網友特別提到,“光是通過鏡頭看到武漢的街景,我們的內心就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就好像我們真的陪伴醫護人員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樣,道路很冷清,我們因為心在一起,便不覺孤單。一天天追看直播的過程中,我們也希望發現武漢街頭的變化,終有一天它會重拾美麗和活力。”

送他们走上战场,接他们安心回家

去“前線”是醫護人員的天職,亦是主流媒體的使命。在這個乍暖還寒的春天,“疫情不除,何以回家”是醫者的誓言,“疫情當前,放心回家”當是社會的諾言——對央視網“為天使護航”公益行動來說,它用溫暖的守護昇華了媒體的視野和格局,雖是和風細雨,卻又不失力量。

潘魯生:主旋律創作彰顯中國精神

康震: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中國地名大會》:讓文化之美綻放熒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