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第一道防線 當好群眾"貼心人"——株洲市信訪局黨員幹部進社區、企業抗疫日誌


守好第一道防線 當好群眾

"請把車停在這裡""體溫正常,老人家天冷您慢點走!"從2月12日起,市信訪局戰"疫"4名黨員先鋒隊火速集結,主動擔當,衝鋒在社區、企業戰"疫"一線。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寒風凜冽,他們都默默堅守,從清晨到日暮,用自己的力量共同守好第一道防線。

上一線,當好疫情防控"戰鬥員"

一份緊急通知,市信訪局幹部積極響應參戰,4名黨員幹部迅速行動,奔赴社區戰"疫"一線,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守好第一道防線 當好群眾

"我們來報到,請組織給我們分配任務!"市信訪局工作隊一到社區報道後,迅速進去工作狀態。主動了解社區前期防控工作開展情況,積極認領和掌握防控工作任務。蘆淞區中心社區是株洲典型的老舊小區,沒有物業管理,基層物資缺乏,老年人、外來人居多,缺乏防控意識。工作隊認真落實摸排登記、人員核查、出入管理、統計報送等工作,確保疫情防控無死角。對發現卡點沒有測溫儀的情況,工作隊第一時間向單位彙報情況,局領導當即決定把單位幹部職工用的體溫測量儀先送到卡點應急,協助社區搭建新的老舊小區卡點。不到3天時間,工作隊給出入居民測量體溫240餘人次,勸導群眾80餘人次,登記外來車輛90餘輛,向社區提供工作建議10餘條。

勤勸導,當好疫情防控"宣傳員"

工作隊通過一下午的工作,便向街道和社區提出了加緊製作小區人員出入證,實行每戶家庭每兩天出門一次的意見建議,並馬上得到了採納和推廣。但是如何更好更快地完成這項任務,工作隊又想出了個好點子——喇叭宣傳。

守好第一道防線 當好群眾

"請大家辦理好臨時出入證,從今天開始憑證進出小區。請大家儘量不出門、少外出、避免聚集,出門一定要帶好口罩"。自從工作隊採用自制喇叭,在小區內播放各種宣傳口號和倡議的方法,小區辦理臨時證的人數顯著增加,外出的居民和未戴口罩的人員明顯減少,有效杜絕了外來人員的進入。"這個方法管用,今天我們就發出居民臨時出入證220餘張,在別的卡點還沒開始開展這項工作的時候,我們小區基本可以實現明天內卡點憑證出入的預期。"工作隊隊長譚文林高興說道。工作隊通過耐心、細心、將心比心的方式,還成功勸散長期在小區河邊打牌的居民。

排隱患,當好疫情防控"巡查員"

守好第一道防線 當好群眾

全力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全面走訪摸排很重要。工作隊排查了兩個安全隱患。第一個是連接農貿市場有一隱蔽通道,大量其他本小區和其他小區人員抄小路隨意穿梭,已和中心社區魏書記一起現場查看,將情況上報到街道。第二個是巡查發現農貿市場有2名買小菜人員和1名醉酒男子未戴口罩,當場進行了勸導,得到農貿市場買菜群眾的擁護和讚許,一定程度扼制了不正之風。

守好第一道防線 當好群眾

派駐企業的聯絡員宋長淦常駐企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幫助企業復工復產,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他表示:"作為黨員幹部,應該在人民需要我們的時候勇敢站出來,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疫情當前,我們會全力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去,當好排頭兵,作出應有貢獻。"

暖心田,當好疫情防控"服務員"

守好第一道防線 當好群眾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社區、企業疫情防控工作值守要求,工作隊每天從8點至23點奮戰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線,瑟瑟寒風中,熒熒燈火映照著他們忙碌的身影,緊裹的口罩擋不住他們為民的情懷。而工作隊這些天的辛苦,小區居民也都看在眼裡、暖在心田,似春日暖陽,溫暖人心。在工作隊守護社區的同時,小區居民也送來一份又一份的感動,流淌進他們心窩。

守好第一道防線 當好群眾

"特別感謝小區熱心群眾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昨天張阿姨、譚阿姨、王叔叔三名群眾幫我們一起發放居民臨時出入證,做宣傳,做群眾思想工作,特別是株洲版朝陽阿姨—王阿姨,從上午一直忙到黑夜,很辛苦。"工作隊隊員劉均感激地說道。為了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小區群眾支持度明顯提高,特別是工作隊認真負責敬業的工作態度得到了群眾的表揚和點贊。

"今天又有可愛的匿名熱心阿姨給我們送來了水杯、咖啡、柚子......"工作隊隊員宋健鑫開心地在單位群裡分享著。工作隊的工作生活動態一直是局領導心頭的牽掛。短短几天,單位就為工作一線的幹部送去了慰問物資和中藥藥包,蘆淞區總工會領導也專程到小區看望慰問一線工作隊幹部。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市信訪局黨員幹部衝鋒在前、戰鬥"疫"線,臨危不懼、逆行出征,以衝鋒者的姿態、貼心人的身份,全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一面面黨旗在社區企業第一線高高飄揚,一枚枚黨徽在疫情陰霾中熠熠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