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科普作家協會:疫情終將過去,春天必會到來

春節,本應是祥和團圓的日子,但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打破了這闔家團圓的喜慶氛圍,大多數人響應號召待在家裡,通過網絡向親友傳遞新春祝福。而廣西科普作家協會積極響應黨中央疫情防控工作號召和自治區的防疫部署要求,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新聞報道和科普中,彰顯了科普作家的使命。

廣泛動員,積極行動抗擊疫情

協會在微信群向全體會員發出《廣西科普作家協會全力應對和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倡議》,及時在工作群轉發疫情信息,發動各會員們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倡議發出後,每天利用微信群,轉發傳播權威疫情信息和防控科普知識,協助做好輿論引導和宣傳工作;各會員主動響應倡議,紛紛在群內或者朋友圈轉發從正規渠道獲得的相關疫情信息,讓大家在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同時,不恐慌、不造謠、不信謠,傳播正能量。

協會還發出了《科學防控 戰“疫”有我——廣西科普作協關於徵集疫情防控科普文藝作品的通知》,鼓勵全區科普作家、科技工作者等圍繞“科學防控 戰‘疫’有我”主題,以文學、攝影、漫畫、視頻、H5設計等藝術形式進行創作,向公眾普及防疫知識,聚焦最美逆行者、各行各業在阻擊疫情中湧現的感人故事。

广西科普作家协会: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必会到来

廣西科普作家協會面向全區徵集疫情防控科普文藝作品

奮勇當先,疫情面前決不退縮

協會理事長、廣西科普傳播中心主任張倩,積極帶領協會馬上衝上一線。1月22日,前往南寧市金橋客運站,向返鄉旅客發放預防疫情科普專刊和防護醫用口罩,以行動抗擊疫情,打響了協會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第一戰;在新媒體端發力,從2019年12月31日至今,組織編輯人員力量,利用大眾科普、南方科技報、小博士報、家庭醫藥、健康杏林5個微信公眾號、4個今日頭條號、1個APP和戶外科普屏等優勢,連續不斷地向民眾進行抗擊疫情宣傳和防控知識科普;組織開展線上“科學防控 共同戰‘疫’——2020年‘大眾科普’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科普知識網絡答題”活動和向廣大少年兒童發出“徵集令”,徵集繪畫、書法、作文、童謠、漫畫、視頻等防疫科普作品,以進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科學防控意識。據不完全統計,通過投遞、發放、傳閱,有30萬以上民眾從“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專刊”上了解到相關的科普知識,為抗擊疫情打下了堅實基礎。

發揮力量,弘揚抗疫一線能量

當疫情洶湧襲來,衛生、公安等各部門逆向前行,全城抗“疫”,新聞記者也不會缺席。協會理事、廣西人民廣播電臺南寧記者站站長彭龍第一時間深入防控現場,在1月26日天一亮就趕到環邕檢查站,記錄下衛生、交警等部門的值班人員給進城車輛人員檢測體溫,第一時間把南寧市實施的防控措施通過廣播和新媒體報道出去,推動防疫工作的順利落實;此外,彭龍還深入疫情定點篩查醫院市二醫院、疑似病例收治醫院五象醫院、南寧急救醫療中心特勤轉運站、疾控中心、青秀區基層社區以及南寧市環衛站、公交場站等抗擊疫情一線,把抗擊疫情等一線見聞通過廣播和新媒體進行全面報道,通過展示一線防疫部門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向社會傳播科學防控知識,增強群眾防護意識,把共克時艱、戰勝疫情的信心傳遞給公眾。勇於擔當,深入戰疫一線,彭龍以實際行動書寫媒體人的故事。

广西科普作家协会: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必会到来

彭龍採訪南寧市疫情定點篩查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醫生江山

主動擔當,凝聚小愛狙擊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來得突然又迅猛,口罩、醫用酒精等成為疫情防控中最需要,也是最緊缺的物資。協會理事、廣西科普傳播中心副主任鄒凌主動聯繫廣西援鄂醫療隊物資組組長,為醫療隊募集緊缺醫療物資,同時義務為醫院抗擊疫情宣傳出謀劃策,撰寫、修改文稿。他的兒子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參加了首批廣西援鄂醫療隊,奔赴武漢抗擊疫情,成為一名英勇的“逆行者”。作為父親的他,全力支持兒子,經常通過微信鼓勵要堅定信心,敢於擔當,主動作為,注意安全。關鍵時刻顯擔當,危急時刻見境界,作為一名父親、一名科技工作者,衝鋒在前,共克時艱,責無旁貸。

協會理事、廣西旅遊協會副秘書長覃妮娜同樣也積極響應,組織倡議各地市旅遊企業籌措抗疫物資,而且針對全區旅遊業全部停業的情況,她迅速與旅豆學堂對接聯繫,開設線上公益學堂,共開設三個微信群,首批學員達1500名。學員通過靈活選擇學習時間,每天參加數小時的課程學習,在線上發表各自的學習感悟,以飽滿的精神面貌迎接挑戰,服務社會。覃妮娜一直用一顆愛心做有溫度的廣西旅遊人。

广西科普作家协会: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必会到来

覃妮娜和學員們一起參與線上公益學堂

立足本職,科學防控服務社會

鑑於當下互聯網信息駁雜、真偽難辨,協會理事、廣西科技情報研究所期刊社社長、主編覃聖雲博士發揮媒體人的社會責任和擔當,密切關注疫情發展,策劃推出“眾志成城 科學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系列專題,科學普及新冠肺炎疫情防護知識,引導公眾科學防控疫情,以實際行動共克時艱,並針對不同受眾,組織《家庭科技》《農村新技術》《企業科技與發展》3個微信公眾號及《農村新技術》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每天推出最新疫情及實用防護知識等科普文章,有效引導公眾以理性態度和健康心態抗擊疫情,營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濃厚氛圍。

广西科普作家协会: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必会到来

覃聖雲理事策劃的新冠肺炎防疫主題系列科普文章

協會理事、廣西科學院吳仁智博士立足本職,積極響應廣西科技廳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應急科技攻關專項項目的申報工作,主動對接南開大學等合作單位,組織收集相關申報材料,查詢相關資料及技術方案,對接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等,牽頭承擔抗擊疫情防控新技術及設備研發項目的申報工作,完成相關新技術的徵集工作,並主動闢謠、不信謠、不傳謠,以科技力量號召身邊的人科學防控,勇擔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風雨砥礪,初心如磐;征塵未洗,使命在肩。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廣西科普作家協會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科普作家的初心和使命,為抗疫貢獻科技力量。堅信,只要我們每個人凝心聚力、協同發力、共克時艱,疫情終將過去,春天必會到來。(歐春蘭 李 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