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木石姻緣的結局,論婚姻中的風花雪月與柴米油鹽

《紅樓夢》與《浮生六記》作為清代文學遺留下來的著作,所描述的故事背景和人物關係截然不同,為何今日卻將它們放在一處討論呢?其實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其中的關聯,《紅樓夢》中如果黛玉沒有香消玉殞,與賈寶玉結成了木石姻緣,他們的結局可能就是《浮生六記》中的沈復和陳芸。

為何筆者會如此推測呢?先來看看《紅樓夢》中的木石姻緣,賈寶玉出生於清朝時期四大家族之一的世襲榮國公府,曾祖父賈源和祖父賈代善都擁有榮國公爵位。作為榮國府實際掌權者賈政之子,賈寶玉口含通靈玉出生,因此取名叫寶玉,成了賈府中眾星捧月的對象。從現代的標準來說,賈寶玉無疑是標準的官二代富二代。

《浮生六記》:木石姻緣的結局,論婚姻中的風花雪月與柴米油鹽

賈寶玉不愛鑽研仕途經濟,整日流連於胭脂水粉場所,與府內丫環小姐廝混,缺乏獨立生存的業務能力。寶玉與黛玉的愛情,也是建立在賈府優渥的經濟條件之上,兩人才得以整日行酒令作詩,遊園賞花,不用憂慮生活成本。一旦身後賴以生存的賈府傾然倒塌,他們所面對的現實足以將兩人的愛情撕裂出一個大口。

賈府落敗、木石結緣之後的故事,就是《浮生六記》的開端。沈復生於士族文人之家,從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成家之後依然習性如此,除了一肚子詩書之外身無長物。陳芸是沈復舅舅的女兒,比沈復稍微年長一些。

與木石姻緣不同的是,沈復與陳芸門第懸殊很大,陳芸從小喪父,家境貧寒,憑藉自己的針線女紅養活了一家三口,還負擔了弟弟的求學費用。但陳芸自幼愛讀詩書,也頗具天賦:“生而穎慧,學語時,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誦。”除了才情,陳芸的外貌也不落俗態,沈復在堂姐嫁人時隨去觀禮,見到了十四歲的陳芸便描述到:

“她削肩膀長脖頸,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之間,神采飛揚。”

《浮生六記》:木石姻緣的結局,論婚姻中的風花雪月與柴米油鹽

如此才貌雙全的女子,使得沈復十三歲回家探親的時候便一見鍾情,向母親表達自己“若為兒擇妻子,則非淑姐不娶”的意願。從後面《閨房記樂》和《坎坷記愁》中來看,沈復的確和陳芸過上了舉案齊眉、相濡以沫的夫妻生活,但生活中不僅僅有風花雪月,還有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一旦觸及生活瑣碎之事,有情也不足以飲水飽。

沈復和寶玉:喜愛聲色、熱衷文辭,閒情逸致的官宦世家子弟

如果說賈寶玉是婚前的沈復,那沈復便是婚後的賈寶玉。在沈復與賈寶玉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很多相似之處。

士族文人之家出身的沈復,從小也受到了各種書香薰染,沈復的文筆見識雖然不能與大家相提並論,但也是個讀書文化人。從沈復與芸孃的婚後生活來看,兩人經常談論古史,研習書卷。從評論《戰國策》、《莊子》中的古文機要,到探討李白杜甫的詩詞韻律,以及《楚辭》中關於詩賦好壞的取捨,足以說明兩人日常生活便是與文辭作伴。

乾隆五十八年沈復與徐秀峰南下廣東,正月去“揚幫”船上怡遊,選了一個名叫喜兒的姑娘作伴,由此興致上頭日日前去,在家庭條件捉襟見肘的情況下,不惜花費百來兩銀子,終日美酒小菜美人作伴。以至於沈復回家之後,喜兒因沈復不再去而差點尋了短見,落了一個“

半年一覺揚幫夢,贏得花船薄倖名”的名聲。

《浮生六記》:木石姻緣的結局,論婚姻中的風花雪月與柴米油鹽

終日流連胭脂堆中的寶玉,除了遊園賞花之外,最正經的就屬詩詞論對。《紅樓夢》中賈寶玉初見林黛玉,便引用《古今人物通考》中的“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一句,送了林黛玉“顰顰”二字。雖然寶玉不喜歡研究仕途經濟,鑽研聖賢之書,但胸中文墨也並不少。

初讀《紅樓夢》,便覺得寶玉對各個女子皆有情誼,從丫環下人到姑表小姐,處處憐愛處處心疼,為此惹出林黛玉不少酸醋眼淚。金釧因為自己而被王夫人逐出賈府,進而丟了性命,寶玉便跑入觀內為金釧祭奠。大觀園內婆子打罵芳官的時候,挺身而出當她們的庇護所。在賈寶玉的內心深處,始終有一個濃厚的女兒“情結”,認為每一個女子都值得用心去憐愛。

縱情聲色、熱愛文辭,是沈復和賈寶玉身上共同的標籤,缺乏基本的生存業務能力、以及面對挫折的抵抗能力也是他們的不足之處。

《浮生六記》:木石姻緣的結局,論婚姻中的風花雪月與柴米油鹽

賈寶玉在賈府的不務正業,被大觀園內奢靡的生活假象所覆蓋,因此不會顯得格格不入。後期賈府傾倒,賈寶玉隻身一人逃出牢籠回到現實,竟發覺世上已無他的立足之地,只得放下塵事遁入空門。

沈復成家之後一直沒有一份像樣的職業,做幕僚屢屢被辭被裁。績溪經營買酒生意,也因為亂事而囤酒賣不出去,全部折了本錢。身為一家之主,沈復竟然連一家四口的基本生活都維持不了。

隆冬臘月,女兒青君都沒有裘可以暖身,以致於冷得腿發抖。芸娘一身病痛不得不接下了十日繡完《心經》的工作來補貼家用。當妻子和父親逝去後,心灰意冷的沈復竟然不顧念膝下的青君和逢森,一心只想入空門,缺乏直面困難的勇氣和擔當。

《浮生六記》:木石姻緣的結局,論婚姻中的風花雪月與柴米油鹽

陳芸和黛玉:深明大義的草根才女,書宦之家的多情小姐

相比沈復的不務正業和缺乏擔當,陳芸的形象可以說無可挑剔。

對夫君而言,陳芸是一位合格且優秀的伴侶。她溫柔體貼對沈復的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面對丈夫入不敷出的經濟狀況,她默默接下各種針線女紅來補貼家用。身為女子即能與丈夫居家行酒令射覆,也可以女扮男裝陪丈夫逛廟會。

對公婆而言,陳芸是謙卑孝順的好兒媳。不辭辛苦為公婆寫書信,就算受了委屈也不為自己辯解,只為讓婆婆歡心。

對兒女而言,陳芸是一位盡心盡責的好母親。在自己不得不過寄人籬下的日子之前,將女兒許配給好人家定下親事,把兒子送到可靠之人處學習貿易,一雙兒女安頓好去處之後,才踏上遠去的行程。

《浮生六記》:木石姻緣的結局,論婚姻中的風花雪月與柴米油鹽

若說木石姻緣的結局便是《浮生六記》,像沈復和陳芸這般舉案齊眉、談詩論曲的神仙生活必定能擁有。但是遇到生活捉襟見肘、斷了經濟來源的時候,實際現實可能比他們的結局更加悽慘。林黛玉的才情和陳芸相比略勝一籌,但是為人處世和生存理家之道,林黛玉可能難以望其項背。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婚前兩人都是十指不沾陽春水,就算寶玉拉下臉面去做幕僚,黛玉也未必短時間內學會女紅來補貼家用,更何況黛玉本就一身不足之症,日積月累也禁不住如此清貧日子。

此時的賈府已經衰落,父輩身陷囹圄,而林黛玉的父母早已雙雙離去,留下她孤身一人。寶玉和黛玉面對眼前的生活困境,既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突圍困境,也接受不到父輩族人的任何幫襯,曾經的風花雪月,狠狠的敗給了面前的柴米油鹽。

《浮生六記》:木石姻緣的結局,論婚姻中的風花雪月與柴米油鹽

陳芸的悲劇在於封建禮教下對女性的束縛和壓抑,黛玉的悲劇在於處於男尊女卑的年代,女子無法突破自我意識,只能任由命運的擺佈。

其實黛玉的處境放到現代來看,也是妥妥的白富美一枚,就算父母早逝,好歹也給她留下一大筆遺產和家業。只是清朝男尊女卑的年代,女子不能拋頭露面,一個家族或家庭都以男子出面為準。黛玉身為一介弱女子,夾雜於歷史的洪流中,無法突破女性的自我意識,只能隨風飄零消散。

反觀陳芸的內心,其實已經具備女性的自我意識。從她女扮男裝外出、與憨園結拜姐妹來看,她內心不受階級身份影響,崇尚自由和覺醒的意識已經萌芽。奈何在封建禮教的籠罩之下,她的所作所為都被人不齒。沈復花費百金與喜兒歡度良宵,而陳芸與憨園結拜卻成了大逆不道。同樣的事情,放在性別面前卻變成了兩道標準,封建禮教的束縛對女性的殘害影響至深。

《浮生六記》:木石姻緣的結局,論婚姻中的風花雪月與柴米油鹽

柴米油鹽是風花雪月的基石,風花雪月是柴米油鹽的調劑

從木石姻緣的猜想結局,到沈復與陳芸的現實結局,我們從中可以得到關於愛情和婚姻的經驗:

關於柴米油鹽

中國自古以來都保持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關係,男子成家後身為一家之主,必需具備賺錢養家的能力,以確保妻兒的正常生活。沈復和賈寶玉都是突然從蜜罐跌落至雲端,除了肚子的墨水之外,業務能力抗壓能力都不及格。殊不知,柴米油鹽才是現實生活的基石

《浮生六記》:木石姻緣的結局,論婚姻中的風花雪月與柴米油鹽

關於風花雪月

沈復筆下的陳芸被林語堂稱讚為“中國文學中一個最可愛的女人”。自古以來精通文辭、身當丈夫解語花的女人不在少數,但是像陳芸這樣又通情達理、將清貧日子過得津津樂道的女子卻少之又少。

賺錢養家不容易,陳芸因此也儘自己綿薄之力幫助丈夫,每次沈復略帶得意的談論自己的放意遊浪之時,陳芸都會報之一笑。因為她深知,風花雪月是柴米油鹽最好的調劑

結語

所有的文學藝術都來源於生活,最終也將回歸生活,指導現實中人更好的生活下去。

通過《浮生六記》與《紅樓夢》中的愛情悲劇,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生活不易、婚姻更不易,我們目前所能做的,就是汲取其中人物的經驗,將我們的生活過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