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縣:戰“疫“時期不忘春耕備耕早開展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姚安縣農業部門在春節以來,根據上級黨委政府的安排,在紮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抓好春耕備播、小春農作物中耕管理,確保抗疫之年全縣”菜籃子”、“米袋子”充裕,農民“錢袋子”鼓鼓。

及時落實春耕生產任務。在春節期間,全縣上下全力抗疫情的情況下,農業部門認真分析水情,根據今年水庫蓄水偏少的實際,因地制宜,及早佈局,明確今年“穩水稻、增玉米、擴經物”的大春農作物種植思路,確保口糧絕對安全,及時編制了全縣大春農業生產計劃,層層分解種植任務;明確大春生產各項農業科技措施重點措施,突出特色,全力推動魔芋、蓮藕、山藥、百合、等優勢特色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在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生產等方面狠下功夫,把地方土特產和小品種做成大產業。加強耕地利用管理,防止耕地閒置撂荒,落實責任,確保大春種植糧食麵積種植15萬畝以上,計劃產糧11000噸。

抓實小春農作物中耕管理。去冬今春以來,該縣前期乾旱較為突出、氣溫偏高,降水量偏少,後期氣溫偏高,降水 量偏多,高溫乾旱有利於蟲害的發生流行,為切實做好當前小春農作物中後期管理工作,確保糧食安全、農民增收,農業部門及時編制了《2020年小春農作物中耕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指導意見》,縣鄉兩級採用單位掛村包組、農技人員包示範戶的方式,把“小春農作物中耕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各項科技措施 ”落實到戶,針對不同地區採取不同的方式確保小春三大農作物蠶豆、油菜、小麥豐產豐收,增加農民收入。

確保農用物資的供應。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全縣農資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及時制定印發了《關於確保“菜籃子”產品生產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的通知》,採取填制採供單位承諾書、縣鄉農技部門開具介紹信,組織以村組、大戶為單位與農資供銷商“一對一”聯繫,按指定路線“點對點”配送等方式,保障全縣必備農業生產資料供給,截止2月13日,全縣農資企業、供銷商、門店全部開門營業,春耕農用物資供應渠道順暢、充足。至2月14日,全縣全縣已就位化肥7269噸、農膜136噸、農藥41噸、籽種381噸,化肥、農藥、籽種、農膜等農用物資充足,能滿足群眾備耕需要。

“疫情不等人,農時也不等人”。目前,春耕備耕已經進入關鍵時期,該縣上下緊緊圍繞”菜籃子”、“米袋子”有效供給要求,做到計劃早謀劃,措施早落實,農用物資早就位,明確任務,積極備耕,確保抗疫情和農業增產增收目標的實現。(查國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