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買賣自家股票交易通道即將關閉 獲“自家人”突擊增持的個股可重點關注

雖然2月份以來A股市場走勢一度波折,但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或高管增持的熱情卻依舊維持高位。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2月下旬的臨近,上市公司即將迎來年報密集披露期,高管買賣自家股票的通道將根據相關規定而短暫關閉,重要股東或高管在此之前集中實施增持或許表明相關個股的年報信息或暗藏利好。

2月以來107家公司獲“自家人”增持

回顧2019年1月份以來A股市場的表現,整個大盤呈現V字走勢的格局,個股交易機會明顯增多,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及高管也藉機在此期間掀起了增持的熱潮,據記者統計,以增持行為截止日計算,1月份以來共有187家A股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或高管在此期間淨增持了自家公司股票,淨增持總規模達到13.31億股,淨增持總金額約98.7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進行股票增持的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或高管中,有相當部分選擇在2月份之後進行的增持,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以來A股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或高管總計進行了607筆增持,其中涉及達剛控股、萬澤股份等107家上市公司的320筆增持發生在2月份以後;總計98.74億元的重要股東或高管淨增持金額中的51.7億元出現在2月份之後;在1月份以來增持金額最大的10筆重要股東或高管的增持交易中,有5筆增持出現在2月份之後,比如三七互娛大股東胡宇航便在2月5日~2月7日期間增持三七互娛股票合計7.96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2月份以來獲得重要股東或高管增持的上市公司中,有不少公司都發布了年報業績預增的喜報,比如永泰能源董事徐培忠、監事王忠坤等高管在2月份先後24次增持了公司股票,增持總金額約407萬元,而永泰能源預期2019年淨利潤增幅有望達到157.89%。與永泰能源類似,智慧松德、永清環保、英維克、聖農發展、三七互娛等另外39只在進入2月份後獲得重要股東或高管增持的個股也都已經發布2019年業績預增喜報。

獲高管增持個股或暗藏年報驚喜

對於近期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或高管突然對增持自家股票興致盎然,海通證券投資顧問翁玉洋認為原因不外乎兩點,首先,2月初大盤一度暴挫,部分個股存在股價錯殺或估值相對便宜的可能,此時增持,既有“撿便宜”的價值,也能向市場傳達上市公司看好股價的態度。另一方面,根據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等規定,上市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在財報公佈前的30日內以及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不得買賣本公司股票,換言之,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密集期的臨近,上市公司高管買賣股票的渠道將暫時關閉,這也迫使上市公司高管在買賣股票的渠道關閉前完成交易。翁玉洋指出,永泰能源、三七互娛等業績預增股得到高管積極增持的角度看,作為對企業經營狀況最為了解的群體,上市公司高管在年報披露前突擊增持自家股票或許暗示著相關公司的年報信息可能將有不錯的表現。

華融證券投資顧問李佳也認為,在目前市場趨於好轉的背景下,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或高管突現集中猛烈的增持需要投資者格外注意,因為他們增持可能傳遞著諸多積極信息,比如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存有信心、認為公司股價被市場低估,出手增持旨在維穩等等;從以往市場交易情況來看,被重要股東或高管增持的個股在反彈行情中一般會有不俗的表現,建議投資者關注。就短期市場走勢而言,公司重要股東或高管的增持舉動也許不具備領先性,但它是中長期估值以及產業資本對估值水平認可程度的重要指標。投資者應關注大股東或高管增持股份數量在公司流通股中所佔的比例,比例越高,對股價的提振作用也越強。另外,大股東與高管的增持價如果與個股的市價比較接近,其增持行為對股價的支撐作用會較為明顯。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凌天亮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