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了一輩子的農民,更應該出去旅遊,看看世界,是不是?

凡人農夫


你給農民錢嗎?哪個群體都一樣,有錢誰不想出去看看大千世界,而在辛苦勞作?


吳安秀13


旅遊不旅遊主要看個人心態,不在於城市人,農村人,也不在於受過苦或沒受過苦!只要個人願意,完全可以去看看。

我今年59了,從來沒旅過遊,並不是拿不出幾百塊錢,手頭緊可以近遊,寬餘的可以遠遊,只是因為我不愛好。

受苦一輩子的去看世界,受苦半輩子,趕上了好社會的也可去看看。但到底應不應該,不是誰提議或倡議的事,就看個人的喜好而定。

旅遊本是一種閒情,有心者是一種享受,無心者可能就感覺很痛苦。城裡人想看看大山,但生活在大山裡的人確苦不堪言:農村人想看看城市的鋼筋混凝土叢林,確正忙於休閒農業建設。

所以旅遊不需要理由,也不是城市人的專利,只要你願意,隨時都可以。




鞠維坤1


現在農民大多數還沒有貝備出去旅遊的條件,他們首先得解決自己一家的吃穿住醫行。一戶一年的日用開支就得一萬元,別說有病,可農民要不外出打工,單靠務農收入根本解決不了一年的開支,所以農民一定先解決生活開支。再有農民一般有個小病都扛著,不到醫院檢查身體。我村就有一個7o歲男人,平時從來到不去醫院,前一個月一天覺得腦子突然發暈,受不了,一會就說話不清楚了,家人發現後打120馬上送區醫院,一看血壓190多,一下子住了半個月院,花了4萬元。這就是農民小病扛著,怕花錢,結果耽誤了身體,又多花錢。如果農民有錢,誰不想保養自己的身體?所以農民先解決生活,等條件具備再出去旅遊吧,總有一天農民會實現這個願望的。


天石園


外面世界很精彩,

也想出去看一看。

種田收入太微薄,

只夠餬口沒閒錢。



炮兵老山


這個是肯定的,更應該出去旅遊,看看世界。

我母親是下崗職工,在我收入穩定之前一直辛辛苦苦操持著這個家,看著滿頭白髮都心酸。現在我母親跟我們一塊住,幫著我帶孩子。我每年都有兩到三次的全家出遊計劃,帶著我媽媽去過青島,去過三亞,去過平遙古城,去過很多很多地方。等母親去過的地方多了,慢慢的發現母親變得比以前更自信了、年輕了,也逐漸的跟上了潮流了,現在刷抖音比我都猛。哈哈

我岳父岳母就是農民。特別是我岳母,不識字,都已經60多了,很少出那個小縣城,更別說出去看世界了。前段時間的節假日,我就把岳母接到了我這邊來,帶著她到處逛逛,一來呢也能表表我的孝心,再有就是真的想讓她們出來看看,瞭解一下現在的世界是什麼樣的,瞭解一下現在的年輕人是怎麼生活的。

作為子女,我覺得一年至少一次帶著長輩出遊,需要在辛辛苦苦一輩子的剩餘時間享受一下,這是我們對父母辛勤的培養我們長大最基本的回報。





祝天下父母越活越年輕。


LiMoon自由觀


我們西北農村的農民,年紀輕一點的還可能出去過,不過大多數也只是限於出去打工,有沒有錢和精力到各個城市旅遊景點去看看呢?那就不得而知了。我爸爸是鄉村教師,已經倒在了講臺上,除了有幾次帶他出去玩過,更多的旅遊計劃再也實現不了了!

我媽媽是勞累了一輩子的農民,自從我上了大學我們家就不種地了,但是我媽媽閒不住,就跟著我表姐他們的修路工程對當廚師,近幾年我和弟弟條件好一點了,才有機會帶他們出去看看,放在以前他們是捨不得出去的。

但是,我就說說我們村上的農民吧!二十過一點的不是出去上學了,就是到沿海或者新建打工了,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一點,可能在節假日或者寒暑假能出去玩玩,再說現在年輕人的生活觀念也發生了改變,旅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再說說三四十歲的,我們村這個年紀的人大多在外地工作,有的到新疆當老師紮了根,有的在內地的廠子裡幹,也基本上紮根了,家裡只有老頭老太太,還有些孩子。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條件好的可能時不時接二老都自己生活的城市住上一段時間,條件不好的還要把孩子送回老家讓二老帶,更不用說出去旅遊了,到死了估計最遠的地方即使去過縣城吧!

話說回來,農民是辛苦了一輩子,但是去不去旅遊在其次,我覺得有子女常回家看看多一點陪伴再說最主要的。我要是農村生活的老去了,我不再想要多麼豪華的旅遊,因為我覺得在家裡最舒坦,現在電視電腦手機都有,想看看哪裡的美景了一搜就是,何必出去花錢呢!


不管是什麼政策和利好,農民想出去的人很多,但是鑑於各方面的原因,肯定大多數還是選擇按捺住心中的衝動的,可能得原因有下面幾點:

1,經濟實力不允許

現在的社會,沒錢寸步難行,錢是必不可少的硬通貨。就算是窮遊也是需要一部分錢的,再說窮遊對於農民來說是有點不現實的。現在國家對農業農村的政策越來越好,農民都想賺到更多的錢,所以比起以前只在春夏秋三季種地而言就更加忙了,所以時間上也就不能滿足了。

2,生活觀念不變

農民在農村生活了好幾輩子了,也沒覺得不好,已經養成了根深蒂固的觀念,去不去旅遊就看個人的喜好了。其實說白了,農村的父母還是跟著子女在轉,比如我們村上有些在外地工作的,這幾年都到子女生活的城市裡去了,農村的院子已經空置了好幾年。我弟弟在山東定居了,孩子出生的時候我媽媽也走了。所以出不出去旅遊農村人自己的心裡最清楚,他麼會掂量各種因素,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3,提高對農民的尊敬

在抖音及別的媒體平臺上老是看到農民工在城市裡的不容易,為城市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但是也有個別人就是看不起他們,嫌他們土、髒,再說長期生活在農村裡的農民在生活習慣上可能有很多地方讓城市人看不慣,要是出去旅遊會不會收到歧視呢?應該很少,但不是沒有。這也是我們農民比較在意的。


最後,我還是覺得說一千道一萬,經濟條件和時間是決定農民是否去旅遊的重要因素。朋友們要是你家裡也只有兩三畝地可以種,你會選擇去旅遊嗎?歡迎留言評論!謝謝!


疆旅人生


農民沒錢口袋空,

旅遊只能在夢中!

電視畫面覽長城,

床上入睡逛北京!


夢話人生734


農民靠十畝地的收入,去哪裡旅遊合適?


我是農村小小李,我來自魯西南農村,我也有十畝地,不是我認為去哪裡旅遊合適,而是我真的從來沒有想過去旅遊。我並不是自慚形穢,我身邊像我一樣人到中年,一年四季最多去過鎮裡面的農村人十之八九大有人在。去旅遊,請原諒我,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農村十畝地到底能收入多少錢?

從我所在的山東魯西南農村來說說在農村依靠十畝地到底能收入多少錢?小小李上週剛剛賣了去年收穫的玉米,玉米是帶顆粒賣的出售價格是0.74每斤,十畝地畝產大約是12000斤收入是8880元。每畝地的平均收入是880元。

880元這個數字足夠吉利,當你把所有的種植成本全部算清楚以後,這數字足夠讓你哭泣。從一開始從玉米的犁地、買玉米種種子、機器播種、玉米從出苗直到收穫最少會打四次農藥、然後在算上澆地施肥、機器收割玉米以及秸稈還田,這所有的種植成本總計核算在一起至少會有450到500元的種植成本,這些都是可以計算的,都是有記賬記錄的,也就是一畝地玉米種植的純收入大約是380元,十畝地也就是3880元。

一年種植一季玉米、一季小麥、一年十畝地的糧食純收入也就是8000元上下。這10畝8000元的收入是不計算從開始種植到收穫的人工成本的,就是說我在地裡面從事的所有農業勞動是不計算時間成本的,這個是沒有辦法計算的,在算下來除了流淚也就是關上門自己哭去把。

農村有多少人旅遊?

在農村是很少有人去旅遊的,除了一些新婚燕爾的夫妻回去一些周邊不遠的地區去玩耍一下,一般也就是當地就來回的自駕遊,很少有一去幾天不回來的。像我這樣人到中年的自然不用多說,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的重擔都在自己身上,一天到晚沒有白天黑夜的就是幹活,首先是

不捨得花那個錢去,再者是也沒有那個時間,更加不會拿著錢不幹活去旅遊,所以說即便是有人免費請我旅遊,我也不會去的,第一耽誤掙錢,第二工廠沒活了還得看看地裡,再不然躺著休息一下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上了年齡的自然不必說,儘管也有一些子女在外有本事的,想帶著老人去四周看看,但是村裡老人幾乎沒有多少去的,用他們的話說就是一把年紀了,到哪裡都不方便,舟車勞頓的還不如在村子裡面四處轉轉,到了知天命的年齡看哪裡都不如自己的農村老家了把。

村子裡也有一些有錢人,他們似乎並不熱衷與旅遊。創業時候的艱苦以及年少時候生活的辛苦讓他們觀念裡對於金錢的消費觀念都看的比較重,相對於外出旅遊,在他們的消費理念應該是排在末尾甚至是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儘管他們也有錢。

小小李不知道題主這十畝地種植的是什麼?更不敢冒然揣測題主的種地收入。小小李只是從自己的角度來闡述農民去哪裡旅遊合適這個問題的實質。城市人不是都喜歡來農村旅遊嗎?我們在圍城裡面不是那也不去更好嗎?

小李哪天有錢了,也真的想去四處走走,世界那麼大我也想去看看,給小小李一個希望,我需要你的一個關注,謝謝你的點贊評論轉發。


四哥歡樂的一天


旅遊是愛好也好,是習慣也罷,和職業無關!

生而為人,大家其實都很辛苦!

每個行業都有辛苦的人,不過農民絕對是收入最低的那一群人!

我老家農村的,中老人就不說了,甚至是很多出去打工的年輕人對旅遊也根本沒興趣!分開花錢出去旅遊他們更喜歡上麻將桌或者逛街吃喝唱歌!

真正務農的都是傳統的一畝三分地,收成靠老天,能養活一家人就很不錯了,哪來的錢去旅遊!即使有錢也會攢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再者,一輩子都在農村待習慣了,周圍全是臉熟的,突然出去人多的地方真的會不自在!

也許以後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厲害了,人人都能過上更好的生活吧!


安在2333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客觀的回答是理論上是應該,但實際上他們不會出去,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他們不捨得,甚至有些農民一輩子都沒離開過自己的村子。


1、我也是一個農村出身,老家是河南一個很貧困的村裡,自己父輩們全是農民,那個時候中原不像沿海那樣繁華,記得小時候的時候,家裡窮的有的時候甚至吃飯都是問題,那個時候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是四五個孩子,加上國家那時的計劃生育、交公糧等等政策,導致很多家庭生活很窘迫,不得不母親一個人帶四五個還是在家種地,還要時不時防範隊里人計劃生育抄家之類的,父親一個人出去打工,每個月的收入很難維持生活,

他們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生活了半輩子,那種貧困思維已經在他們心裡根深蒂固了。


如今生活變好了,農村也都一個一個的從土房變成了小洋樓,社會的發展速度要遠遠超過他們內心思維轉變的速度,這是大部分農民特有的性質,有錢他們不會去理財,也不會去拿出去全部投資,在他們眼裡放在自己兜裡才是對安全的。

旅遊對我們來說其實實際意義是滿足內心,讓心情放鬆,但在他們眼裡旅遊就是一種奢侈,“不就是出去看看嘛。還要花那麼多錢,還不如拿這些錢買點吃的”,再者就是如今出去旅遊消費也是高,一般情況下兩個人出去一個星期來算基礎吃住型旅遊在國內少則上萬塊錢,這些錢在他們眼裡相當於一年的莊稼收入。

即使現在的農民手裡有錢了,他們還是不會出去,因為他們會考慮:我要用這些攢的錢給孩子們買房、買車、娶老婆、帶孫子……。

他們那一代人的想法是物質需求大於精神需求,我們這代人的是準求精神需求要大於物質需求。所以在他們眼裡我的這些錢是用來讓自己孩子不再受自己曾經受過的苦,寧願拿著他們一輩子攢的錢給子女們出去旅遊,他們也不會自己出去。這是他們那代人特定的思維。

所以,可憐天下父母心,作為兒女的我們更應該讓自己的父母少為我們操心,在工作之餘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多陪陪他們出去旅旅遊,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