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了一辈子的农民,更应该出去旅游,看看世界,是不是?

凡人农夫


你给农民钱吗?哪个群体都一样,有钱谁不想出去看看大千世界,而在辛苦劳作?


吴安秀13


旅游不旅游主要看个人心态,不在于城市人,农村人,也不在于受过苦或没受过苦!只要个人愿意,完全可以去看看。

我今年59了,从来没旅过游,并不是拿不出几百块钱,手头紧可以近游,宽余的可以远游,只是因为我不爱好。

受苦一辈子的去看世界,受苦半辈子,赶上了好社会的也可去看看。但到底应不应该,不是谁提议或倡议的事,就看个人的喜好而定。

旅游本是一种闲情,有心者是一种享受,无心者可能就感觉很痛苦。城里人想看看大山,但生活在大山里的人确苦不堪言:农村人想看看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丛林,确正忙于休闲农业建设。

所以旅游不需要理由,也不是城市人的专利,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




鞠维坤1


现在农民大多数还没有貝备出去旅游的条件,他们首先得解决自己一家的吃穿住医行。一户一年的日用开支就得一万元,别说有病,可农民要不外出打工,单靠务农收入根本解决不了一年的开支,所以农民一定先解决生活开支。再有农民一般有个小病都扛着,不到医院检查身体。我村就有一个7o岁男人,平时从来到不去医院,前一个月一天觉得脑子突然发晕,受不了,一会就说话不清楚了,家人发现后打120马上送区医院,一看血压190多,一下子住了半个月院,花了4万元。这就是农民小病扛着,怕花钱,结果耽误了身体,又多花钱。如果农民有钱,谁不想保养自己的身体?所以农民先解决生活,等条件具备再出去旅游吧,总有一天农民会实现这个愿望的。


天石园


外面世界很精彩,

也想出去看一看。

种田收入太微薄,

只够糊口没闲钱。



炮兵老山


这个是肯定的,更应该出去旅游,看看世界。

我母亲是下岗职工,在我收入稳定之前一直辛辛苦苦操持着这个家,看着满头白发都心酸。现在我母亲跟我们一块住,帮着我带孩子。我每年都有两到三次的全家出游计划,带着我妈妈去过青岛,去过三亚,去过平遥古城,去过很多很多地方。等母亲去过的地方多了,慢慢的发现母亲变得比以前更自信了、年轻了,也逐渐的跟上了潮流了,现在刷抖音比我都猛。哈哈

我岳父岳母就是农民。特别是我岳母,不识字,都已经60多了,很少出那个小县城,更别说出去看世界了。前段时间的节假日,我就把岳母接到了我这边来,带着她到处逛逛,一来呢也能表表我的孝心,再有就是真的想让她们出来看看,了解一下现在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了解一下现在的年轻人是怎么生活的。

作为子女,我觉得一年至少一次带着长辈出游,需要在辛辛苦苦一辈子的剩余时间享受一下,这是我们对父母辛勤的培养我们长大最基本的回报。





祝天下父母越活越年轻。


LiMoon自由观


我们西北农村的农民,年纪轻一点的还可能出去过,不过大多数也只是限于出去打工,有没有钱和精力到各个城市旅游景点去看看呢?那就不得而知了。我爸爸是乡村教师,已经倒在了讲台上,除了有几次带他出去玩过,更多的旅游计划再也实现不了了!

我妈妈是劳累了一辈子的农民,自从我上了大学我们家就不种地了,但是我妈妈闲不住,就跟着我表姐他们的修路工程对当厨师,近几年我和弟弟条件好一点了,才有机会带他们出去看看,放在以前他们是舍不得出去的。

但是,我就说说我们村上的农民吧!二十过一点的不是出去上学了,就是到沿海或者新建打工了,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一点,可能在节假日或者寒暑假能出去玩玩,再说现在年轻人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再说说三四十岁的,我们村这个年纪的人大多在外地工作,有的到新疆当老师扎了根,有的在内地的厂子里干,也基本上扎根了,家里只有老头老太太,还有些孩子。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条件好的可能时不时接二老都自己生活的城市住上一段时间,条件不好的还要把孩子送回老家让二老带,更不用说出去旅游了,到死了估计最远的地方即使去过县城吧!

话说回来,农民是辛苦了一辈子,但是去不去旅游在其次,我觉得有子女常回家看看多一点陪伴再说最主要的。我要是农村生活的老去了,我不再想要多么豪华的旅游,因为我觉得在家里最舒坦,现在电视电脑手机都有,想看看哪里的美景了一搜就是,何必出去花钱呢!


不管是什么政策和利好,农民想出去的人很多,但是鉴于各方面的原因,肯定大多数还是选择按捺住心中的冲动的,可能得原因有下面几点:

1,经济实力不允许

现在的社会,没钱寸步难行,钱是必不可少的硬通货。就算是穷游也是需要一部分钱的,再说穷游对于农民来说是有点不现实的。现在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民都想赚到更多的钱,所以比起以前只在春夏秋三季种地而言就更加忙了,所以时间上也就不能满足了。

2,生活观念不变

农民在农村生活了好几辈子了,也没觉得不好,已经养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去不去旅游就看个人的喜好了。其实说白了,农村的父母还是跟着子女在转,比如我们村上有些在外地工作的,这几年都到子女生活的城市里去了,农村的院子已经空置了好几年。我弟弟在山东定居了,孩子出生的时候我妈妈也走了。所以出不出去旅游农村人自己的心里最清楚,他么会掂量各种因素,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3,提高对农民的尊敬

在抖音及别的媒体平台上老是看到农民工在城市里的不容易,为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也有个别人就是看不起他们,嫌他们土、脏,再说长期生活在农村里的农民在生活习惯上可能有很多地方让城市人看不惯,要是出去旅游会不会收到歧视呢?应该很少,但不是没有。这也是我们农民比较在意的。


最后,我还是觉得说一千道一万,经济条件和时间是决定农民是否去旅游的重要因素。朋友们要是你家里也只有两三亩地可以种,你会选择去旅游吗?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疆旅人生


农民没钱口袋空,

旅游只能在梦中!

电视画面览长城,

床上入睡逛北京!


梦话人生734


农民靠十亩地的收入,去哪里旅游合适?


我是农村小小李,我来自鲁西南农村,我也有十亩地,不是我认为去哪里旅游合适,而是我真的从来没有想过去旅游。我并不是自惭形秽,我身边像我一样人到中年,一年四季最多去过镇里面的农村人十之八九大有人在。去旅游,请原谅我,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农村十亩地到底能收入多少钱?

从我所在的山东鲁西南农村来说说在农村依靠十亩地到底能收入多少钱?小小李上周刚刚卖了去年收获的玉米,玉米是带颗粒卖的出售价格是0.74每斤,十亩地亩产大约是12000斤收入是8880元。每亩地的平均收入是880元。

880元这个数字足够吉利,当你把所有的种植成本全部算清楚以后,这数字足够让你哭泣。从一开始从玉米的犁地、买玉米种种子、机器播种、玉米从出苗直到收获最少会打四次农药、然后在算上浇地施肥、机器收割玉米以及秸秆还田,这所有的种植成本总计核算在一起至少会有450到500元的种植成本,这些都是可以计算的,都是有记账记录的,也就是一亩地玉米种植的纯收入大约是380元,十亩地也就是3880元。

一年种植一季玉米、一季小麦、一年十亩地的粮食纯收入也就是8000元上下。这10亩8000元的收入是不计算从开始种植到收获的人工成本的,就是说我在地里面从事的所有农业劳动是不计算时间成本的,这个是没有办法计算的,在算下来除了流泪也就是关上门自己哭去把。

农村有多少人旅游?

在农村是很少有人去旅游的,除了一些新婚燕尔的夫妻回去一些周边不远的地区去玩耍一下,一般也就是当地就来回的自驾游,很少有一去几天不回来的。像我这样人到中年的自然不用多说,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的重担都在自己身上,一天到晚没有白天黑夜的就是干活,首先是

不舍得花那个钱去,再者是也没有那个时间,更加不会拿着钱不干活去旅游,所以说即便是有人免费请我旅游,我也不会去的,第一耽误挣钱,第二工厂没活了还得看看地里,再不然躺着休息一下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上了年龄的自然不必说,尽管也有一些子女在外有本事的,想带着老人去四周看看,但是村里老人几乎没有多少去的,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把年纪了,到哪里都不方便,舟车劳顿的还不如在村子里面四处转转,到了知天命的年龄看哪里都不如自己的农村老家了把。

村子里也有一些有钱人,他们似乎并不热衷与旅游。创业时候的艰苦以及年少时候生活的辛苦让他们观念里对于金钱的消费观念都看的比较重,相对于外出旅游,在他们的消费理念应该是排在末尾甚至是想都没有想过的事情,尽管他们也有钱。

小小李不知道题主这十亩地种植的是什么?更不敢冒然揣测题主的种地收入。小小李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阐述农民去哪里旅游合适这个问题的实质。城市人不是都喜欢来农村旅游吗?我们在围城里面不是那也不去更好吗?

小李哪天有钱了,也真的想去四处走走,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给小小李一个希望,我需要你的一个关注,谢谢你的点赞评论转发。


四哥欢乐的一天


旅游是爱好也好,是习惯也罢,和职业无关!

生而为人,大家其实都很辛苦!

每个行业都有辛苦的人,不过农民绝对是收入最低的那一群人!

我老家农村的,中老人就不说了,甚至是很多出去打工的年轻人对旅游也根本没兴趣!分开花钱出去旅游他们更喜欢上麻将桌或者逛街吃喝唱歌!

真正务农的都是传统的一亩三分地,收成靠老天,能养活一家人就很不错了,哪来的钱去旅游!即使有钱也会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再者,一辈子都在农村待习惯了,周围全是脸熟的,突然出去人多的地方真的会不自在!

也许以后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厉害了,人人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吧!


安在2333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客观的回答是理论上是应该,但实际上他们不会出去,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们不舍得,甚至有些农民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自己的村子。


1、我也是一个农村出身,老家是河南一个很贫困的村里,自己父辈们全是农民,那个时候中原不像沿海那样繁华,记得小时候的时候,家里穷的有的时候甚至吃饭都是问题,那个时候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是四五个孩子,加上国家那时的计划生育、交公粮等等政策,导致很多家庭生活很窘迫,不得不母亲一个人带四五个还是在家种地,还要时不时防范队里人计划生育抄家之类的,父亲一个人出去打工,每个月的收入很难维持生活,

他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了半辈子,那种贫困思维已经在他们心里根深蒂固了。


如今生活变好了,农村也都一个一个的从土房变成了小洋楼,社会的发展速度要远远超过他们内心思维转变的速度,这是大部分农民特有的性质,有钱他们不会去理财,也不会去拿出去全部投资,在他们眼里放在自己兜里才是对安全的。

旅游对我们来说其实实际意义是满足内心,让心情放松,但在他们眼里旅游就是一种奢侈,“不就是出去看看嘛。还要花那么多钱,还不如拿这些钱买点吃的”,再者就是如今出去旅游消费也是高,一般情况下两个人出去一个星期来算基础吃住型旅游在国内少则上万块钱,这些钱在他们眼里相当于一年的庄稼收入。

即使现在的农民手里有钱了,他们还是不会出去,因为他们会考虑:我要用这些攒的钱给孩子们买房、买车、娶老婆、带孙子……。

他们那一代人的想法是物质需求大于精神需求,我们这代人的是准求精神需求要大于物质需求。所以在他们眼里我的这些钱是用来让自己孩子不再受自己曾经受过的苦,宁愿拿着他们一辈子攒的钱给子女们出去旅游,他们也不会自己出去。这是他们那代人特定的思维。

所以,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为儿女的我们更应该让自己的父母少为我们操心,在工作之余多陪陪自己的父母,多陪陪他们出去旅旅游,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