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的疫情,恆大的率先破局,房子會從開始到結束嗎?

兩次的疫情,恆大的率先破局,房子會從開始到結束嗎?

前言

昨天寫的文章 還是要佩服恆大的創新性搶跑動作 一文後,不知是大數據的原因還是推廣力度的原因,不斷有看到恆大網上賣房的新聞出現,點進去發現評論都是一水的,應該又是水軍和內部員工所為。

今年的疫情,對於很多行業的影響非常大,特別是房地產行業。如若不是被逼到份上,估計此次恆大也不會冒著無息集資的風險打通網上賣房通道。相似的是,03年的非典疫情,對於房地產行業的從業者來說,是讓房地產發展真正進入快車道,嚴格來說是黃金時代的起點,那就是土地招拍掛制度全面監察落實。雖說1998年是商品房制度改革的元年,但真要說到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騰飛,能成為經濟發展支柱之一,還得數2003年。

黃金歲月發展期

2003年非典疫情也很突然,雖然那時候自己年紀還相對較小,但也感受到了全國的緊張情勢。疫情歷時近8個月,全國形勢嚴峻,工廠停工,商場停業,按理說對經濟增速會造成一定的衝擊。但奇怪的是,從GDP增長速度來看,實際卻並沒有受到非典疫情的影響,相反比起2002年還高出近1個百分點。

那一年,是中國進入WTO不久,中國製造業優勢開始在全球產業鏈發揮優勢,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開始湧向沿海工廠,經濟向好,房地產行業進入發展的黃金歲月。

疫情再襲

此次的疫情,同樣爆發的突然,後續的發展超乎了很多人的預料,很多行業也深受影響。原本在19年就已經步履艱難的房地產行業,更是雪上加霜。線下的工地復工無期,售樓處封閉,網絡看房面臨現實困境,財務窘迫的恆大率先破冰。


兩次的疫情,恆大的率先破局,房子會從開始到結束嗎?


上文也提到了估計會出現一撥人的湧入,當然也不排除自己內部員工在KPI考核壓力下的自掏腰包行為。這一波的騷操作,確實會對同行產生不小的壓力影響。畢竟市場上的剛需所剩無幾,都在這家買了,就不會再向其他人那邊買。

但疫情結束後,究竟怎樣的走向,確實也有點摸不準。此次疫情防控中出現的對租房者歧視會導致租房者更想買房的預判相信很多人也都有聽到,再加上疫情結束後的經濟刺激政策加持,確實還有些變數。

疫情當前,一些地方的房協會竟然會想到向政府呼籲取消限購政策來救市,令人眼界大開。新冠疫情的特點是傳染性比非典高,致死率又比非典低,最終對經濟的影響應該是會比非典那次疫情要大,畢竟經濟體量不可同日而語了。面對疫情影響下壓力空前的中小企業,央行自然不會無動於衷,審時度勢地向製造業推出定向低息貸款是可以考慮的,同時要加強資金流向監管。一旦降息,逐利的資金勢必有相當一部分會習慣性地流向房地產,破壞中央對於房地產投機嚴防死守做出的各項努力,進而再次拖累房地產以外的其他所有行業,尤其是關係到中國偉大復興進程的工業製造業。

結語

房子確實讓70,80一代為之瘋魔,無數人湧入炒房大軍,喜看自己固定資產的升值,所有參與者共同的貪婪鑄就了行業的鼎盛,同時也一起扼殺了這個行業的未來,將它推向懸崖邊。還是那句話,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靜等未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