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考申論79分經驗(含回憶版答案要點)

溫馨提示:

1.本經驗中的“參考答案”為考後一個多月的回憶版;2.本題為79分回憶版。因此不是100分的標準答案要點,僅供大家參考。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調動幹事積極性。狠抓村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選擇有能力有威望的人才擔任村兩委委員,以村民關注問題為工作中心,核查各類惠民項目,確保資金合理利用;積極爭取補助資金,整治村容村貌,完善生活基礎設施,開展各項惠民項目。(說實話,現在這段看來寫的真的差勁,小總括根本沒有概括到後面的要點嘛)

多方參與管理決策,協議事務,廣泛溝通。成立村民理事會,讓企業代表、村民主動參與管理決策,落實項目規劃建設,積極宣傳制度改革政策,廣泛徵求意見,贏得村民支持。

發揮帶頭作用,營造良好氛圍。選取政治素養好、宣講水平高的村民, 重點培訓,引導其主動擔任宣傳政策法規、化解矛盾糾紛的帶頭人,發揮其示範性引領作用,形成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舉辦多種活動,充實村民生活。由老黨員、老幹部和村民小組組成文明評判團,發掘村民道德規範,修訂村規民約,規範村民行為,挖掘家風家訓資源,蒐集整理做成門牌,打造家風家訓示範街,評選模範榜樣,傳揚家風,舉辦文化體育節,拉近村民距離,調節村民關係。

發展集體經濟,提高村民收入。盤活土地資源,引進優勢企業,成立養殖、種植、林業合作社,提高村民幸福感、獲得感。

第一部分 答案回憶

第一題:

1.端正態度:耐心傾聽,做好記錄,投入狀態,真誠待人,嚴於律己,挺身而出,笑臉相迎,營造溫馨氛圍。2.講究方法:結合實際,接地氣,盡力而為,用心調節,感動群眾。3.練就過硬本領:熟悉政策,堅持學習,總結工作,與時俱進。4.抓住工作重點:做好思想政治、情緒疏導、心靈安撫工作。5.培養人才,共同努力,服務群眾。(要點大概就是這些,但是有的要點歸類措辭會有出入,完全回憶起來太難了。)

第二題:

1.調查瞭解:入戶走訪,多方詢問。2.用事實說話:催辦手續,穩定民心,增強信任,告知房屋規劃設計與老屋相應,而非人口。3.重視民情:對於村民反映的問題,查閱資料,向上級反映情況,制定解決方案。4.耐心解答:幫助村民適應新環境。5.瞭解需求:主動幫助村民就業,因人而異。6.勇於承認錯誤。

(沒錯,最後一條就這麼幾個字!我經常會這樣,感覺會歸類的,就寫一起,來個小總括,不會歸類的就直接羅列要點,反正題中也沒要求)。

第三題:

這個題的要點太多太雜了,記不清當時的做題思路了,因為不怎麼會精簡概括,所以很慌,也不知道最後怎麼寫的,我只記得是按照特點一段,運行情況一段分開寫的,而且這個題我分不太清哪些是特點,那些是運行情況,全憑感覺寫,要點基本上都是全抄的文段,至於開頭有沒有引入句我是真的忘記了。寫要點的時候基本上是按材料段落分的,一段一個點到兩個點左右。還有我在不會提取小總括的時候,一般會把我認為重要的點放在前面寫。

第四題:

一.蓮池農貿市場。問題:市場髒亂,下雨積水,水溝散發異味,空氣不流通,消防設施不健全,存在安全隱患;改造期間消費和經營顧慮。對策:關門改造,增設排水通風設施;增設消防設施;3.做好準備,尋找合適地點建設臨時市場;合理規劃攤位,與老位置對應。

二.豹嶺農貿市場。問題:開閉市時間不合理;外來攤販猛增,市場擁堵,影響居民出行;市場吵鬧,影響居民休息。對策:盤活閒置廠房,合理規劃,增加空間,建設規範穩定的農貿市場;延長開市時間;給予流動攤販正規攤位。

三.月湖市場。問題:道口缺少欄杆、車輛亂停亂放、貨物侵佔停車場地、佔道經營導致市場擁擠;活禽攤位存放、宰殺和售賣攤位規劃不科學,通風不暢導致汙染環境。對策:設置欄杆,清除佔地貨物,規範停車;合理規劃攤位,避免佔道經營,攤主對攤位環境負責;科學規劃活禽存放、宰殺和售賣攤位,增設通風設施;政府、市場、消費者、經營者共同參與管理。(這個題我還有幾個點我沒寫上,考過的同學可能也知道這道題的要點很瑣碎,我記得我當時沒有刻意的把問題和對策的序號相對應,考場上來不及多想,都是想到哪寫到哪,反正儘量都羅列上去。)

第五題:

當時看到這個題的時候很蒙,單看題目是個大公文題,但是放在作文的位置,有點難以置信,還是見題、做題太少,沒見過世面,最後讀完材料發現就是個抄材料的題,但是想來想去不敢以正規的公文寫,所以我就取中,想著既然是個推薦材料,那我寫生動點應該也沒事,所以標題寫的就是大作文的那種標題,好像是“開展鄉村治理,樹立嶄新形象”。

開頭部分:

我把材料第一段的要點當成背景寫在了開頭,大概是說,現在鄉村發展迅速,但新問題和新矛盾更加突出集中,為化解矛盾,需要探索能兼顧短期現實問題和長效公平的鄉村治理新模式,位於S省M市的萊康村積極響應,採取聯合出擊的方式,實現以行政管理為手段向行政、法律、道德等手段轉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針對本次S省開展的鄉村治理先進典型評選活動,現決定推薦萊康村參加此次評選活動,具體情況如下:(思路是“問題➕對策➕效果,引出話題”可以看的出來這段基本上都是材料的原話,因為材料已經說的很規範了,沒什麼太多需要改變的,而且我覺得我開頭寫的有點長了)

主體部分: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調動幹事積極性。狠抓村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選擇有能力有威望的人才擔任村兩委委員,以村民關注問題為工作中心,核查各類惠民項目,確保資金合理利用;積極爭取補助資金,整治村容村貌,完善生活基礎設施,開展各項惠民項目。(說實話,現在這段看來寫的真的差勁,小總括根本沒有概括到後面的要點嘛)

多方參與管理決策,協議事務,廣泛溝通。成立村民理事會,讓企業代表、村民主動參與管理決策,落實項目規劃建設,積極宣傳制度改革政策,廣泛徵求意見,贏得村民支持。

發揮帶頭作用,營造良好氛圍。選取政治素養好、宣講水平高的村民, 重點培訓,引導其主動擔任宣傳政策法規、化解矛盾糾紛的帶頭人,發揮其示範性引領作用,形成知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舉辦多種活動,充實村民生活。由老黨員、老幹部和村民小組組成文明評判團,發掘村民道德規範,修訂村規民約,規範村民行為,挖掘家風家訓資源,蒐集整理做成門牌,打造家風家訓示範街,評選模範榜樣,傳揚家風,舉辦文化體育節,拉近村民距離,調節村民關係。

發展集體經濟,提高村民收入。盤活土地資源,引進優勢企業,成立養殖、種植、林業合作社,提高村民幸福感、獲得感。

結尾部分:

萊康村從工作渙散、人心不齊、打架鬥毆的問題村變為如今風景優美、經濟發達的和諧農村,離不開這些年的發展實踐,這樣的萊康村為新時代的新農村建設寫下了生動註腳,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這些答案都只是我在儘量回憶和模仿當時考試時思考和狀態下寫的,還是和我的卷子有差距的,可能還沒有我卷子上寫的好,畢竟隔了一個多月了,而且就算是我剛做完的卷子,讓我再寫一遍,總括詞和內容都不一定一樣,有時候就是腦子裡突然蹦出來的思路、想法,再一個就是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每次在材料上寫的畫的要點、你腦袋裡想的思路內容,與你最後寫在答題卡上的是不一樣的,有時候腦子裡想的很好,寫出來確是亂糟糟,有時候腦袋裡很混亂,硬著頭皮寫完發現咦,居然還不錯,我就是這樣,至於是為什麼,我也不知道,道行太淺了吧,哈哈。

第二部分 考試時的心路歷程

我行測只考了60.9,說實話比預想的還好一點。國考的前一天,我很焦慮,各種看行測知識點,聽衝刺課,第二天走在進考場的臺階上時,那會不知怎麼的,突然紅了眼眶,眼淚不爭氣的流下來了,我心想這不行啊,還沒開始做題呢,就哭起來了是個怎麼回事嘛,然後就深呼吸,調整好心態進了考場,果不其然,行測做的很差,考完整個人處於崩潰邊緣,後來在食堂吃飯的時候又哭了,想放棄了,真的準備打包回家了,後來又想了想,反正來都來了,就算考不上,也只當去看看申論題型了,而且當時突然想到了以前在某個地方看到的一位行測60,但靠著申論八十多分上岸的小姐姐,這堅定了我接著考試的決心,附上當時安慰自己的話:

2020年國考申論79分經驗(含回憶版答案要點)


先說一下我個人的情況。本科畢業已經快兩年了,2018年6月份畢業的,參加過三次國考,一次省考,無數次事業單位考試,可以說是身經百戰了,不應該出現上述緊張的情緒才對,可能是太在乎這次國考了吧,畢竟是最後一次以應屆生身份參加了。

第一次國考是還沒畢業的時候,好像是2017年12月(我算的沒錯吧?)不知當年應屆生身份的珍貴,而且在忙著備考四級(我真的是個學渣),所以裸考了,行測56,申論49,哈哈哈哈,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搞笑,申論怎麼就這麼一點分哦,我也是陸陸續續的聽過某機構網課的呀。

第二次國考,2018年12月,準備了半年,2018年暑假報了一個月的筆試地面班,結束後就回家裡自學,你們也知道,在家學習事情很多,誘惑很多,我這個人的自制力也差,我記得當時我堂姐喜歡來找我玩,我基本上都是白天鬆鬆散散的學學,晚上就跟我姐一起出去玩,打遊戲,現在想想雖說是全職備考的半年,但是真的沒有學到什麼東西,中間有在陸陸續續的找各種網課的資源聽,斷斷續續的刷題,好像都沒怎麼做過申論套卷,唯一完整的寫的申論卷子還是某機構組織的地面模考,考前參加過兩次,最後行測58,申論66,看似申論提高的不少,其實只是從小白到入門的轉變,這個時候是大概知道申論怎麼考了,是和語文不一樣的(我高中的語文成績一般,所以語文好壞不會影響申論),成績出來沒進面,意料之中,這個時候我開始意識到自己這樣下去不行,所以就又在網上找各種大神的經驗分享,不聽不知道,一聽就停不下來了,風趣幽默的講課方式,而且講的技巧內容真的受用,於是過完年之後我租了個房子,因為自己一個人不想做題,會有拖延症,可以讓你做完題之後有講解聽,督促自己每天做兩題小題,現在想想自己都沒怎麼做過完整的真題,也沒有二刷,除了沒怎麼寫過大作文之外,別的小題題型大概都見過、做過,真的不太喜歡寫大作文,哈哈,最後省考行測56,申論68,進面了,外圍,沒逆襲,哈哈,這中間還出了個小插曲,國考五月份的補錄壓線進面了,沒逆襲,哈哈哈,因為面試,把筆試丟了好久,所以又把理論部分從頭聽了一遍,裡面也有刷題,跟著刷了刷,國考前做的小題數了數就20道而已,但是覆蓋範圍很廣,各種題型都有,我個人認為做題不在多,在精。

1.我每道題都會對照機構的答案,取出我覺得好的地方,對照著改,有時候感覺這些答案都不是我理想的答案時,我就會綜合起來,寫出一個能說服我自己的答案來,寫完答案之後還要去對照材料,找出自己沒有寫到的點的出處,分析為啥沒寫到,是沒看見,還是沒想到,亦或者是找到了卻忘了寫。

2.對於答案中那些規範性表述,可以抄下來,但是也要把材料出處抄下來,結合語境去理解,不能只是把關鍵詞背背,那沒用,你看到材料的時候還是不會寫,而且可能會出現生搬硬套的情況。

3.對於不知道哪些是要點,哪些可以省略時,就對照答案來改自己寫的,比如我以前經常會寫“地勢較低、河患較少”,我發現答案都沒有“較”字,就直接在我寫的答案上把這個字劃去,下次記住,這種都是可以省略的,再比如“兩側有較多湖泊窪地”變為“湖泊窪地少”,就是學會用短語簡寫,這裡我說一下基本功裡我總結的一些表述“模版”:問題類的表述,我們可以用,“XX(一般是工作)不到位、XX不健全、XX不足、XX不當”,有時候動詞放在前與放在後是不一樣的,比如“提高XX水平”這就是個對策題的表述,“XX水平提高”這就變成了變化題的表述。說這麼多還是想告訴大家,要學會總結,要自己動腦子,不要盲目刷題。

4.不管是自己寫的小題還是大作文,我都沒有在app上批改過,因為我不信任機器,畢竟申論不是客觀性的選擇題,不同的表述方式可能都對,但是機器就識別不出來,會很死板(還是沒錢,買不起批改次數,哈哈哈哈),其實還是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批改,自己去思考發現問題,不要懶,這個過程中會讓你收穫很多。

5.我國考前也就只做了三套真題(別學我,還是要多刷真題的),但是做題也要注意總結,比如可以直接摘抄的關鍵詞,除了知道直接抄,還得知道“直接抄的關鍵詞”的特點,這樣慢慢的就知道再出現類似的材料時,哪些是重點。我平時也會將文段的每段話意思寫出來,梳理文段的邏輯結構,其實申論的材料邏輯都很明顯,一般寫出的答案順序,就是材料中文段的順序,我沒有刻意的去歸類,但是有時候明顯感覺後面某段跟前面說的是一回事的時候,就要合併同類項了。

1.本經驗中的“參考答案”為考後一個多月的回憶版;2.本題為79分回憶版。因此不是100分的標準答案要點,僅供大家參考。但是當我考完申論的時候,整個人徹底崩潰,考前我一直在看關於寫作文的好詞好句,標題,分論點等,根本沒有複習小題,因為我覺得拉開差距的還是作文,結果沒有考作文!而且最後一題基本上都是抄的材料,這是我第一次抄材料抄到心虛的考試,回去的路上在公交車上哭了一路,聽著別人說今年的國考題是多麼多麼的容易,但是我覺得可難啊,當時心裡特別不是滋味,覺得自己是個廢物,努力了那麼久還是這樣,甚至都不如以前,所以國考以後我頹廢了好幾天,對國考失望、絕望了,手機關機,怕被家裡人詢問,幾天後我想開了,不就是一次國考嘛,後面還有省考呢,怕什麼,所以又開始到處蒐集備考經驗,決定從頭開始,認真備戰省考!所以當我看到這次申論成績的時候,真是又驚又喜,還以為是系統出故障了,不過後來又看到大家成績都很高,我又感到很失落,查個成績真是大起大落的!

第三部分 備考歷程

先說一下我個人的情況。本科畢業已經快兩年了,2018年6月份畢業的,參加過三次國考,一次省考,無數次事業單位考試,可以說是身經百戰了,不應該出現上述緊張的情緒才對,可能是太在乎這次國考了吧,畢竟是最後一次以應屆生身份參加了。

第一次國考是還沒畢業的時候,好像是2017年12月(我算的沒錯吧?)不知當年應屆生身份的珍貴,而且在忙著備考四級(我真的是個學渣),所以裸考了,行測56,申論49,哈哈哈哈,現在想起來還覺得搞笑,申論怎麼就這麼一點分哦,我也是陸陸續續的聽過某機構網課的呀。

第二次國考,2018年12月,準備了半年,2018年暑假報了一個月的筆試地面班,結束後就回家裡自學,你們也知道,在家學習事情很多,誘惑很多,我這個人的自制力也差,我記得當時我堂姐喜歡來找我玩,我基本上都是白天鬆鬆散散的學學,晚上就跟我姐一起出去玩,打遊戲,現在想想雖說是全職備考的半年,但是真的沒有學到什麼東西,中間有在陸陸續續的找各種網課的資源聽,斷斷續續的刷題,好像都沒怎麼做過申論套卷,唯一完整的寫的申論卷子還是某機構組織的地面模考,考前參加過兩次,最後行測58,申論66,看似申論提高的不少,其實只是從小白到入門的轉變,這個時候是大概知道申論怎麼考了,是和語文不一樣的(我高中的語文成績一般,所以語文好壞不會影響申論),成績出來沒進面,意料之中,這個時候我開始意識到自己這樣下去不行,所以就又在網上找各種大神的經驗分享,就是這個時候!一聽就停不下來了,風趣幽默的講課方式,而且講的技巧內容真的受用,於是過完年之後我租了個房子,專心準備省考,當時就一直聽的盜版課,因為也學過申論的基礎理論知識了,所以就直接聽的飛仔刷題階段的課程,因為自己一個人不想做題,會有拖延症,可以讓你做完題之後有講解聽,督促自己每天做兩題小題,現在想想自己都沒怎麼做過完整的真題,也沒有二刷,除了沒怎麼寫過大作文之外,別的小題題型大概都見過、做過,真的不太喜歡寫大作文,哈哈,最後省考行測56,申論68,進面了,外圍,沒逆襲,哈哈,這中間還出了個小插曲,國考五月份的補錄壓線進面了,沒逆襲。至此已經是2019年的8月份了,又快國考了,收拾好心情,又屁顛屁顛的準備國考了,哈哈哈,因為面試,把筆試丟了好久,所以又把理論部分從頭聽了一遍,裡面也有刷題,跟著刷了刷,國考前做的小題數了數就20道而已,但是覆蓋範圍很廣,各種題型都有,我個人認為做題不在多,在精。

1.我每道題都會對照飛仔的和別的機構的答案,取出我覺得好的地方,對照著改,有時候感覺這些答案都不是我理想的答案時,我就會綜合起來,寫出一個能說服我自己的答案來,寫完答案之後還要去對照材料,找出自己沒有寫到的點的出處,分析為啥沒寫到,是沒看見,還是沒想到,亦或者是找到了卻忘了寫。

2.對於答案中那些規範性表述,可以抄下來,但是也要把材料出處抄下來,結合語境去理解,不能只是把關鍵詞背背,那沒用,你看到材料的時候還是不會寫,而且可能會出現生搬硬套的情況。

3.對於不知道哪些是要點,哪些可以省略時,就對照答案來改自己寫的,比如我以前經常會寫“地勢較低、河患較少”,我發現答案都沒有“較”字,就直接在我寫的答案上把這個字劃去,下次記住,這種都是可以省略的,再比如“兩側有較多湖泊窪地”變為“湖泊窪地少”,就是學會用短語簡寫,這裡我說一下後期在基本功裡我總結的一些表述“模版”:問題類的表述,我們可以用,“XX(一般是工作)不到位、XX不健全、XX不足、XX不當”,有時候動詞放在前與放在後是不一樣的,比如“提高XX水平”這就是個對策題的表述,“XX水平提高”這就變成了變化題的表述,堅持每天做,你會發現一些規範性表述來來回回就是那麼幾個,你可能都不用太刻意的去記,做久了腦子裡自己就會蹦出來那些詞語。說這麼多還是想告訴大家,要學會總結,要自己動腦子,不要盲目刷題。

4.不管是自己寫的小題還是大作文,我都沒有在app上批改過,因為我不信任機器,畢竟申論不是客觀性的選擇題,不同的表述方式可能都對,但是機器就識別不出來,會很死板(還是沒錢,買不起批改次數,哈哈哈哈),其實還是要學會自己給自己批改,自己去思考發現問題,不要懶,這個過程中會讓你收穫很多。

5.我國考前也就只做了三套真題(別學我,還是要多刷真題的),但是做題也要注意總結,比如可以直接摘抄的關鍵詞,除了知道直接抄,還得知道“直接抄的關鍵詞”的特點,這樣慢慢的就知道再出現類似的材料時,哪些是重點。我平時也會將文段的每段話意思寫出來,梳理文段的邏輯結構,其實申論的材料邏輯都很明顯,一般寫出的答案順序,就是材料中文段的順序,我沒有刻意的去歸類,但是有時候明顯感覺後面某段跟前面說的是一回事的時候,就要合併同類項了。

最後我想說只要自己不放棄,只要自己不服氣,只要自己肯堅持,上岸都是遲早的事,當我每次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都告訴自己,都已經全職備考那麼久了,放棄不覺得可惜嗎?快兩年的光陰啊!你不想爭口氣嗎?你不想向證明別人你可以嗎?我和大家一樣,還都在水裡遊著,一起努力上岸吧!

因為要準備面試,倉促行文,條理不清的地方大家多擔待吧,哈哈哈!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2020年國考申論79分經驗(含回憶版答案要點)


再次溫馨提示:

1.本經驗中的“參考答案”為考後一個多月的回憶版;2.本題為79分回憶版。因此不是100分的標準答案要點,僅供大家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