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寧:當好“後勤部長”服務戰“疫”一線

千方百計籌集7.2萬個醫用口罩,一天之內為村民買來8100公斤麵粉,這樣的成績,讓徐寧有了戰“疫”“後勤部長”的美譽。

今年35歲的徐寧是修武縣五里源鄉黨政辦主任,長得很斯文,詩詞是其最愛。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他主動承擔起該鄉疫情防控後勤保障工作,為奮戰在一線的同志們當好“後勤部長”。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五里源鄉在“早、起、準”上下功夫,其中防疫物資保障是關鍵。大年三十,全鄉所有商店都關門歇業,防疫物資從哪裡來?徐寧查網絡、看新聞,積極與縣醫保、衛健等部門對接,多渠道蒐集疫情防控物資供求信息,制訂了詳細的物資籌備計劃。

從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一,徐寧聯繫了30餘家商店的老闆,最終購買醫用口罩7.2萬個、體溫計363支、84消毒液171瓶、一次性手套2410副,有效緩解了鄉、村兩級防疫物資緊缺的狀況。

由於不停地打電話、發微信,徐寧的手機有一天一上午就充了3次電。通信公司發的信息顯示,徐寧1月份共撥打電話4000分鐘。

2月5日,葛寺村有群眾反映,家裡缺麵粉。徐寧知道後,積極與麵粉廠聯繫,組織葛寺、朱營兩個村的6名年輕黨員志願者為群眾送去質優價低的麵粉8100公斤,解了群眾燃眉之急。

省衛健委發佈新冠肺炎中醫藥預防方案後,徐寧第一時間與一名老中醫聯繫,諮詢方案中十幾個藥方的作用,看分別適合哪些人群,是否有副作用,是否對女性有影響,最後確定最適合大眾的預防藥方。隨後,他立即購買藥材,組織人熬製、封裝,每天將熬好的中藥發放到檢測點工作人員手中,為一線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增加一分保險。

徐寧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他的睡眠時間嚴重不足。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0時以前他幾乎沒有上過床,有一次連續工作了25個小時,才抽空睡一會兒。晚飯,他幾乎都是22時左右才能吃上,麵條、泡麵甚至是涼稀飯,能糊弄住肚子就行,營養已經顧不上了。

“我只求幹好本職工作,努力不辜負群眾對共產黨員的信任。百分之百努力了、付出了,才不會後悔。”徐寧說。

徐寧現在最希望的,是等疫情防控阻擊戰勝利後,能夠帶著家人走出家門,重回大自然的懷抱,像他最喜歡的唐朝詩人王維那樣,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