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當好“看門人”才有故宮的尊嚴

1月17日,網友“@露小寶LL”發佈微博稱“趁著週一閉館,躲開人流,去故宮撒歡兒”,並曬出兩名女子與黑色奔馳越野車照片,背景是故宮博物院太和門廣場。該微博迅速引起熱議。當晚,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回應稱,開車進入故宮事件經核查屬實,對此深表痛心並向公眾誠懇致歉,將杜絕此類現象。

開車進入故宮讓公眾有不適感,不僅是發佈微博者的高調炫耀,更是背後存在的特權空間與特權思維,這種特殊化讓人不舒服。故宮是文物重地,可不是誰家可以隨便撒歡的菜園子。2012年,前任院長單霽翔上任伊始面對白巖松的採訪這樣說:每當走進故宮院子之前要把故宮的工作證戴好,告誡我,我們的工作崗位是神聖的,我們應該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能夠使故宮更有尊嚴,成為文化遺產保護和博物館建設的典範,這是我們的天職,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單霽翔上任之時,故宮是欠缺尊嚴的,因失竊門、錯字門、會所門等一系列負面新聞,故宮遭遇信任危機。單霽翔努力把故宮還給遊客,重振故宮的品牌形象,推動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增加售票窗口,讓觀眾能快速買到票,不用排長隊,而是有時間從容享受遊覽過程;再是努力增加開放區域,開放比例從過去的30%,到2018年達到了80%;然後又開放了城牆,增加了進出通道。有放也有收,2013年故宮發出公告:所有車輛不許穿行開放區。此後,故宮工作人員都只能步行進入故宮。即便是外賓參觀故宮均在午門外下車。單霽翔說,“我們的文化是有尊嚴的,我們的觀眾,是應該享受平等的文化待遇的”。

此次開車進入故宮事件,顯然有損觀眾的平等,也有損故宮與文化的尊嚴。去年元宵節,故宮以“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引起刷屏,這是故宮建院94年來第一次在晚間開放,也是第一次在晚間被較大規模點亮,將故宮與觀眾的親近與親密關係推到一個新的高度。今年新年伊始,故宮角樓餐廳推出6688元一桌的年夜飯,原計劃從小年夜到正月十五,然後又宣佈取消,引來網上議論,被認為是過度商業化的敗筆。這次又爆出開車進故宮炫耀之事,再次陷入輿論漩渦。“上元之夜”是免費預約活動,年夜飯是高價消費,開車進故宮則更顯特殊化。故宮如何保護自己的尊嚴,讓“今年春色勝常年,此夜風光最可憐”,對管理者是個考驗。

單霽翔說,故宮院長是一個高風險的崗位。因為責任重大,稍有不慎,做了9999件事,1件事沒做好,就愧對重託。所以,故宮管理要以“誠心”“清心”“安心”“匠心”“稱心”“開心”“舒心”“熱心”這八個詞來落實。故宮要維護自己的尊嚴,還是離不開這八個詞,尤其是要有“清心”,堅守“看門人”的初心,不惑於名利,耐得自己的寂寞,才能讓觀眾更好地親近故宮文化資源。故宮的尊嚴在於當好“看門人”,防止任何與文化遺產保護背道而馳的行為,才能少些失分,多些加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