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襲!能否“凍死”病毒?答案看這裡

寒潮來襲!能否“凍死”病毒?答案看這裡

寒潮來襲!能否“凍死”病毒?答案看這裡

昨天全國很多地方迎來降雪,

氣溫也大幅度下降。

特殊時期,

有很多朋友提出疑問:

下雪能否殺滅病毒?

是不是可以帶著孩子外出玩玩雪?

答案是:不能!

專家認為,

天氣與疫情的關聯非常複雜,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瞭解仍需時間,公眾不應貿然增加外出。

當強冷空氣遇上新冠肺炎疫情,我們該如何防控呢?

從事冠狀病毒研究的

華科大同濟醫學院李巖教授介紹,

不要指望寒潮能“凍死”新冠病毒,

個人防護不僅不能減少,

反而還要升級,

房間要定時、定點通風。

1、寒潮低溫天氣對疫情防控、消滅病毒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答:傳染病的流行受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顯著影響。氣候變化是自然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寒潮、低溫等氣候變化,對疫情防控總體來說是不利的。

病毒耐冷不耐熱,低溫使得病毒在環境中的存活時間延長,更容易導致其傳播。

2、民間所說的瑞雪兆豐年,下雪對消滅病菌是有好處的,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嗎?

答:“瑞雪兆豐年”強調的是下場大雪後,低溫會殺死農作物的蟲害,從而增加作物的收成。

低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殺滅多細胞生命體的害蟲,但是對單細胞的細菌或者無細胞結構的病毒來說,它們在低溫情況下存活更久,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進入人體後依然可以致病!

因而“瑞雪兆豐年”並不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等病原微生物。

3、歷史上特殊天氣對控制疫情產生過什麼作用?

答:就流行病學觀察,冬、春季是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2002-2003年非典以及如今的新冠肺炎均起始於寒冷季節。

這種現象可能與低溫有利於病毒在環境中存活有關;豔陽高照,其中的紫外線可能會加速環境中病毒的死亡。

非典到次年5月份差不多就控制住了,環境因素在其中可能有部分作用。

但目前,

新冠病毒的致病性與之有顯著不同,比如有隱性感染且有傳染性,環境因素的作用有多大,尚待進一步觀察。

但是無論如何,控制疫情還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與配合,遵循科學的公共衛生防護措施,及時阻斷疫情傳播途徑,儘早控制疫情。

4、寒潮天氣來了,在疫情防控方面,還需要有哪些加強的地方?

答:面對寒潮天氣,普通市民需要加強自身保暖,尤其是有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基礎疾病的市民,避免因受寒而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從而更易感病毒;

其次仍然要堅持居家隔離少外出。市民要做好保暖,保持營養,增強自身體質和免疫力。

另外,低溫極端天氣,普通居民居家防護、保暖時房間容易處於密閉狀態,特別要注意做好房間定時、定點通風。

室內通風可以改成多次、短時間通風,通風時避免寒風侵入人體。

寒潮天氣外出執行防疫活動需要注意出行安全,提防路面溼滑,這個時期仍然需要我們堅持、再堅持一下,勝利在望。

另外,

“千萬別出門玩雪,會感染新冠病毒!”

“醫務人員提醒你,不要用手直接接觸雪!”

“雪會把漂浮在空中的病毒帶下來!”

……

許多小夥伴的朋友圈還被這些消息刷爆了,

事實真的如此嗎?

寒潮来袭!能否“冻死”病毒?答案看这里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王慧表示,這種說法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提醒大家別相信。

王慧介紹,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飛沫傳染和密切接觸,不要擔心病毒會通過雪來傳染。

當然下雪了,氣溫下降,人體會感覺不適應,如果沒有及時注意保暖受涼的話,就會容易引發感冒等呼吸道的疾病。

疫情期間,建議儘量不要外出,另外就是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

寒潮来袭!能否“冻死”病毒?答案看这里

救救他們吧!據說最近有一群人被網課逼瘋了

400多年前,李時珍就把野味的真相說透了,可惜不聽老人言

復工後一“罩”難求怎麼破?送你五個建議

全程錄像:外科醫生超市買菜,看他如何做到避免交叉感染

新冠肺炎可通過氣溶膠傳播?我們該如何預防?

或為新冠病毒潛在宿主的穿山甲,到底是怎樣的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