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縣復聖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李祥斌寄語:草木蔓發 春山可望

魯網2月17日訊(記者 周寧)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 打破了原本的“歲月靜好”,阻礙了我們相約牽手出發的腳步。寧陽縣復聖中學的學子用一顆顆“年輕的心”,挑戰病魔、支援疫區,讓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的道理,也激勵著全體教師執子之手、與子攜行、同心同向、共克疫情!

  在此,寧陽縣復聖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李祥斌把自己的一些感受,以“師者寄語”的方式送給直面疫情、篤志前行的莘莘學子。希望同學們在做好居家隔離和自我防護的同時,延期開學不停學、宅家沉潛自成長,厚積薄發、共期繁華。

寧陽縣復聖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李祥斌寄語:草木蔓發 春山可望

寧陽縣復聖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李祥斌寄語:草木蔓發 春山可望

  寧陽縣復聖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李祥斌表示,在抗擊疫情的特殊形勢下,寧陽縣復聖中學堅決執行省市縣關於做好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落實“延遲開學”的有關要求,強化“居家封閉”的科學指導,細化開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為全面阻擊“新冠肺炎”注入了應有的教育力量。同學們,“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人生就像洪水奔流,不遇到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而大事件、大考驗,正是人生的“試金石”和“龍門躍”。只要我們敢於溯源而上、中流擊水,就一定能夠劈風斬浪,達到成功的彼岸。新時代的有志少年,面對順境,要常懷感恩之心;面對逆境,要保持“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從容淡定;要堅信,沿途的荊棘雲淡都只會成為成長路上的美麗風景。我們要學會把“疫情”、“災難”變成教材,堅定信念,共同完成這次阻擊疫情的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祖國一起成長。在這裡,我引用大家熟知的青年演員肖戰的一句話,“風起風止,一切又迴歸平靜,只有迎風的樹幹低語,下次見,我會更挺拔”。

寧陽縣復聖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李祥斌寄語:草木蔓發 春山可望

  今天的疫情,其實就是一部生動的“教科書”——“一直以來,人類把動物關進籠子;而今年春節,動物成功的把十幾億人關進了屋子。”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心酸的幽默,這是大自然在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喚醒我們的敬畏之心:對天道的敬畏,對大自然的敬畏,對規則的敬畏,對生命的敬畏。同學們,古語云:“心存敬畏,行有所止。”這場疫情教會我們要正確審視自我: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我們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的主宰。我們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只有常存敬畏之心,言行舉止才能有所約束,心靈才能得到淨化、人格得到完善、智慧得到生長,才能使我們五千年的中華文明薪火傳承、生生不息。

寧陽縣復聖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李祥斌寄語:草木蔓發 春山可望

 疫情面前,李文亮吹響了人民健康的“哨聲”,李弦、於正洲、張新忠等多位英雄在抗疫一線獻出了寶貴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生命讚歌。“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務取真經”,“真經”就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英雄。84歲的鐘南山院士,73歲的傳染病專家李蘭娟院士,衝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深入疫區報道實情的專業記者、晝夜不停建設醫院的工程師---這些人,用他們的智慧和道德力量,為我們構築起抵抗病魔最堅固的防線。他們是基辛格博士口中“將中國保護得很好的勇敢的中國人”,是魯迅先生筆下“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點點熒光,更是我們每個人歌頌和學習的榜樣。

寧陽縣復聖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李祥斌寄語:草木蔓發 春山可望

  同學們,居家隔離的生活,或許讓你明白了國家興旺,教育是基石,科技是動力,靠的是千千萬萬醫者、軍人、教育家、科學家的傾心付出、榮辱與共。希望你們,拋卻“追星夢”,做逆行者、勇敢者、擔當者;常懷英雄夢,立志做一位名副其實的英雄。

寧陽縣復聖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李祥斌寄語:草木蔓發 春山可望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居家期間,希望同學們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狀態、學習形式、學習環境,加強個人的情緒管理、時間管理、效率管理,自我修身、自我鞭策、自我學習、自我提升,加強和老師的雙向互動,增進同學間的合作交流,努力實現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我的未來我做主,我的幸福我奮鬥”。同學們要上好文化學習的“必修課”,強身壯骨、固本培元。這段日子,老師們當起了“烹飪大師”,他們錄製微課視頻,制定“停課不停學”學習方案,不分晝夜、加班加點,通過“最美主播”的方式,為我們送上了一道道豐盛的“營養大餐”。

  同學們要補齊個人成長“必修課”,修身明德、完善自我。要和家人在一起,敞開心扉,做一次觸膝長談,表達相互的關愛,增進彼此的理解,讓親情變得更緊密、更溫馨;要多讀讀親子類、修身類、人文類、科技類等各式各樣的書籍,為成長注入生力源和不老泉;要有意識的選擇一些經典電影,補幾堂裨益終生的電影課,在藝術作品中學會審美、陶冶情操;要親手做幾道“帶爸爸、媽媽味”的小菜,參與洗衣、掃地等日常家務,學會自立、學會孝順;要補補醫學和健康課,瞭解病毒知識,學會自我保護,認識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學會敬畏自然、善待生命。

寧陽縣復聖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李祥斌寄語:草木蔓發 春山可望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同學們,讓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早日在美麗的復聖校園相遇、相逢。

  待到新竹破土、梔子花開,讓我們相約牽手,共同聆聽生命的拔節聲。

  校長簡介

寧陽縣復聖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李祥斌寄語:草木蔓發 春山可望

  李祥斌,男,寧陽縣復聖中學黨委書記、校長,泰安市教師教育學會監事。他秉承“復禮行大道,聖功育真人”的學校精神,在不斷探索普通中學育人規律的進程中,提出並實施了“多元成才”的辦學思想,構建了以“顏子聖德”為靈魂的學校文化,原創了頗具校本特徵的“教學新體系”,為塑造學生精彩人生找到了一條科學施教的路子,為普通高中走出困境提供了一個“思維途徑”和“參考模式”,形成了復聖中學頗具個性的辦學特色與工作亮點。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山東省第二屆省級文明校園”、“山東省衛生先進單位”、“泰安市課程與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泰安市學校安全工作先進單位”、“泰安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等榮譽稱號。

  參加了“浙江大學——泰安市卓越校長綜合能力提升培訓班”、先後榮獲“山東省教學能手”、“山東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泰山功勳校長”、“全國‘三育人’先進個人”、“全國教育改革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在全國核心期刊和重點報刊上發表了《“五全”傳統文化教育模式》、《儒風拂校園仁愛潤學子》、《“五自教育”思想的探索與實踐》、《讓學生“積微善 成大德”》等多篇傳統文化論文,在中國教育學會上作了《學校傳統文化教育“意境、課程、師資”一體化構建的探索》典型經驗分享,受到與會專家與教育工作者的廣泛讚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