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伯格邀希拉里作搭檔,誓進白宮!是否如願?

華正先生


布隆伯格為民主黨沒有一個人能夠戰勝特朗普憤怒了。因為,布隆伯格清楚地看到,在民主黨那麼多的總統候選人中,沒有一個人能夠對特朗普構成挑戰。因此才會選擇親自出馬,希望自己能夠挑戰特朗普,並將特朗普趕出白宮。



當然,布隆伯格也非常清楚的知道,不選一個優秀的搭檔是不行的。因此,他才會誠邀希拉里搭檔,誓言將要入住白宮。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趕走那個不知天高地厚,好高騖遠,言而無信,劣跡斑斑,桀驁不馴,甚至是自掘墳墓和罪行累累的特朗普。在布隆伯格看來,特朗普毫無政治思維,更無治理國家能力。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就是在誤國誤民,簡直就是在禍國殃民,是美國國家和人民各界共同的公敵。


儘管如此,共和黨依然堅定地支持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而以共和黨一黨之私利,禍害整個國家和人民。因此,布隆伯格無論是對共和黨,還是對民主黨,都沒有能夠選擇取代特朗普的人選,而感到憤怒。甚至聲稱將:傾其所有,要將特朗普徹底的趕出白宮。而邀請希拉里擔任搭檔,目的是希望能夠利用希拉里在美國中的威望,聯合起來,共同擊敗特朗普,為挽回美國被特朗普,誤入歧途。

當然,特朗普也並不是吃素的,雖然說特朗普談不上有什麼政治理念,更談不上有什麼治國方針。但是,特朗普為了自己的能夠連任,早在當初首次參選總統時期,就已經制定出瞭如何在對待選舉收買人心。在這方面,特朗普還是很有一套的。特朗普所倡導的“美國優先”,就大量的籠獲了人心,導致特朗普的民調,長期以來,遙遙領先。



因此,即使是布隆伯格和希拉里聯手,恐怕也很難以將特朗普拉下馬來。因此,可以看得出,實際上美國在特朗普的帶領之下,正在走向衰敗,而美國也沒有能夠有一個更加優秀的政治人物出來擊敗特朗普。這可能就是美國的國運所在,美國走向衰敗將無法逆轉,而美國的國運,也因此而衰落,也是無法扭轉的。


儘管美國有像布隆伯格這樣的開明人士,儘管美國仍然是世界霸主,儘管布隆伯格知道特朗普是美國,乃至世界的禍害。但是,即使是與希拉里聯合,恐怕他也很難以擊敗特朗普當選,更無法改變美國的未來,可能美國的衰敗,已是定律。即使是像布隆伯格這樣有遠見的開明人士,恐怕也只能夠面對現實,望洋興嘆了。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布隆伯格如果說比特朗普更有優勢的地方,就是布隆伯格有錢。

布隆伯格真有錢,還不是假有錢。

特朗普經常炫耀他多麼多麼有錢,和布隆伯格比起來,他真啥都不算。

記者問布隆伯格:“你認為人們會對兩個億萬富翁推特互掐感興趣嗎?”


布隆伯格非常霸氣的回答



暗示特朗普壓根不算億萬富翁……


像特朗普這號人,他第一次參選那會,拿張紙來給自己的財產報價


但是布隆伯格在福布斯排行第九名,這差距就比較大了,特朗普當然也不敢攻擊布隆伯格的財產,只敢說布隆伯格長得矮。


但是布隆伯格很難過初選,因為今天的美國,共和黨變了,民主黨也變了。

整個共和黨過去崇尚貿易自由,不干涉的風氣不見了,特朗普很崇拜里根,但是他的政策和里根南轅北轍,里根說要搞小政府,新自由主義的風潮就是里根時代開始的。

特朗普的政府反而越搞越大,貿易自由越來越被單邊主義取代,上次羅姆尼都在投票反對特朗普,羅姆尼算是傳統共和黨最後一個人,今天的共和黨已經被基督教右翼所把持,成了特朗普的黨。


民主黨那邊情況也好不到那裡去,本來兩黨之爭,最核心的是中間派,因為死硬的共和黨和死硬的民主黨都是很少的,中間派人數最多的,這也是美國能夠長治久安的一個保障,每次看到美國的智庫,美國的學者都非常自豪的說美國是一個橄欖型的國家,美國兩邊小中間大,不光財產是這樣,政治也是這樣,極右極左的少,一般都是中間派。


但是今天不一樣了,今天的美國,右的就特別右,左的就特別的左,民主黨現在是越來越左,甚至左的不太正常,像桑德斯這種人,在2016年大選的時候,算得上“石破天驚”的左,震撼到一堆美國人,結果到了今年初選,桑德斯的主張還是那個主張,沒什麼變化,但是居然莫名其妙的看起來非常“平和”了。

桑德斯沒變,是其他人變了,比桑德斯左的人現在比比皆是。


我不看好布隆伯格和希拉里的組合,希拉里已經名譽掃地,布隆伯格本身是個億萬富翁,在越來越左的民主黨內不討喜。


李建秋的世界


布隆伯格先生,邀希拉里女士作競選搭檔,誓進白宮。個人認為,布隆伯格先生不可能如願,註定會失敗。個人理由是:

,憑心而論,特朗普總統自上位以來,的確是糗事一堆,在國際上更是聲名狼藉。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此君基本兌現了他的競選承諾,即便是沒兌現的承諾,他至今還在努力嘗試,並未輕言放棄。

特朗普總統也是一個極端且另類的人。對於這類人,喜歡他的人會成為他的鐵粉,反對他的人會十分討厭他。

特朗普總統上位以來,導致了美國社會的撕裂。反對他的人,在大幅增加。支持他的人,也在大幅增加。支持他的人,在未來的大選中,一定會投他的票。而反對他的人,卻不一定會在大選中,將票投給他的對手。棄權也是眾多選民們的重要選項之一。

如此一來,美國民調數字,似乎不能太當真。

,美國選舉政治,已經徹底淪為了權貴政治。權貴們憑藉手中的海量資源,一開始就將寒門政客,給集體碾壓了。從而最終導致總統大選時,主要候選人,都是權貴們的代言人。現在甚至發展到連代言人都不用了,大老闆親自上陣了。

1,上一屆美國總統大選時,儘管希拉里女士充分的展示了,她個人的睿智,和極高的政治素養。但是希拉里女士,依然在大選中敗給了,滿口髒話且瘋瘋癲癲的特朗普先生。

美國選民為什麼會這麼選擇!其主要原因是:

①希拉里女士與特朗普先生,都出自權貴階層。兩人代表誰,美國民眾都心知肚明,知道他們都代表權貴。

②相較於滿口“高大上”的希拉里女士而言,滿嘴跑火車的特朗普先生,還讓人覺得實在點。

如今看來,特朗普總統雖然另類且極端,但是他在國計民生方面,做得還可以。這也足見,當時美國選民的抉擇,是正確的。

一國政治的根本,是內政;一國內政的根本,是國計民生。倘若國計民生都搞不好,那所謂的世界格局丶國際政治…就都是空談。廣大民眾只關心民生問題,至於其他事,那都無所謂。

2,這一次,個人資產超500億美元的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先生,力邀希拉里女士做搭檔,參加下一屆美國總統大選。估計也幹不過特朗普總統:

①,一個沒當過總統的權貴,通常在大選中,拼不過一個在職的權貴總統。

布隆伯格先生怎樣,美國人沒把握。特朗普先生如何,美國人心中有數。

特朗普先生在國計民生方面,做得還行。求穩一點的美國選民,當然會投票給特朗普先生。這也是美國總統,一般都能勝連任的原因。

僅憑這一點,布隆伯格先生就會“壓力山大”。

②,希拉里女士也屬權貴階層,布隆伯格先生找她做搭檔,除了利於拓展美國上流社會的人脈以外,對獲得選民的輕睞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③,拿布隆伯格先生與特朗普先生,做一個對比,就可以發現,布隆伯格先生不但在各方面,都沒有優勢,而且在諸如執政經驗、國際知名度丶媒體關係度等方面,還處於絕對劣勢。

總而言之,布隆伯格先生不象是要競選總統,而更象是在自我炒作。


鬼影147951010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民主黨總統競選人、前紐約市市長、美國著名媒體彭博社老闆布隆伯格修理對外宣稱,布隆伯格考慮邀請美國前第一夫人、前國務卿希拉里組成競選聯盟,共同角逐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



即布隆伯格有拉希拉里搭班的想法,但未必就會真的邀請,從美國政壇目前的特性來看,布隆伯格邀請希拉里不算明智的選擇,布隆伯格的優勢是非傳統政客,在共和民主兩黨都有一定的人脈關係,成功商人出身且有紐約市輝煌長期執政的政績,是布隆伯格競選的最大優勢!



但布隆伯格也有一些不足或者缺點,高達77歲的高齡,讓其成為美國2020年最年長的競選者,兩布隆伯格當選紐約市市長是以共和黨人身份參選併成功當選,出任紐約市市長初期,恰逢紐約遭受恐怖襲擊,整個陷入嚴重的沮喪情緒中,布隆伯格出任紐約市市長後,通過一些列的治理,最終將紐約市第一個從恐怖襲擊中恢復過來!目前兩黨左右逢源的特點也讓他政黨特性不夠明確。



特朗普能夠當選美國總統,是因為他空白的政治履歷,這說明美國民眾對傳統政客的不滿和厭惡情緒還是比較濃厚的,布隆伯格的政治履歷和兩黨的關係,顯然不符合美國民眾的這個訴求,若在與希拉里成為政治同盟,顯然會加大美國民眾的這種猜疑!



目前,美國民主黨宣佈競選總統的人數多達二十餘人,布隆伯格能否脫穎而出還是未知數,就算與希拉里結盟也不一定有積極意義,或許還有可能受希拉里的負面新聞拖累!



不過布隆伯格還是有極大的優勢的,他的所謂的缺點有可能恰好都是他的優點!與希拉里結盟或許只是試探美國的輿論反應!


涇水書生


希拉里會甘當綠葉襯托布隆伯格這一朵“老紅花”嗎?估計她興趣不大。假如說把競選搭檔的次序掉個個兒,希拉里做總統候選人,老布去競爭副總統,這樣一來殺傷力可就變成加強版了!

(圖: 希拉里與布隆伯格)

第一,布隆伯格可稱為美國民主黨對抗特首領的最合適人選

記得一年多前老布隆伯格迴歸民主黨、並且捐款兩億美元支持該黨的時候,本人曾預言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布隆伯格下決心要跟特首領角逐白宮大位!在那篇答題中我具體對比了布隆伯格與特首領兩人之間的優劣勢,得出的結論是綜合來看老布略強於特首領。

美國民主黨目前幾位熱門候選人,拜登老邁且醜聞纏身,桑德斯和沃倫政治主張過於激進,都對特首領夠不成太大威脅。在競選期只剩八個多月的情況下,民主黨人陷入內耗只能便宜了共和黨及特首領。而布隆伯格從各方面分析均堪稱特首領的“剋星”——

(圖:老布看著還挺精神)

他個人資產比特首領多100倍不止,主政紐約市期間政績斐然,使得紐約市成為美國犯罪率較低、擺脫金融風暴最快的城市;老特有網絡twitter支持,布隆伯格有彭博社等自有媒體鼓吹;老特被民主黨集體人人喊打,而持中間路線的布隆伯格不但在民主黨深負人望,在共和黨也有許多支持者;老特基本盤是白人草根,布隆伯格基本盤是城市精英;老特偏執激進,而老布老成穩健……除了老布比老特大兩歲,布隆伯格幾乎各方面都壓了老特一頭。

第二,布隆伯格和希拉里在紐約做過同事,私交應當還不錯

遍數美國民主黨這些大佬,可能最具聲望的兩個人均是女性——奧巴馬伕人米歇爾和克林頓夫人希拉里。假如這兩位女將出山,估計會全面碾壓現在的候選人拜登之流。

說老實話布隆伯格目前不具備米歇爾或希拉里的聲望,而美國大選留給他的時間已經相當侷促。如果能邀請到希拉里重出江湖,老布將迅速平息民主黨內部的候選人之爭,以布隆伯格-希拉里這一對優化搭檔,早些整合全民主黨資源,集中全力跟特首領掰手腕。

(圖:當年精明幹練的希拉里)

布隆伯格長期擔任紐約市市長,希拉里曾當過兩屆紐約州參議員,兩人事業上多有交集,同為建制派精英的代表人物,政治理念及私人交情應該不存在違和感。所以布隆伯格力邀希拉里搭檔競選,可能性是存在的。

第三,問題關鍵:希拉里願意再戰江湖並同意甘居次席嗎?

問題是希拉里願意再戰江湖並且甘當布隆伯格的副手嗎?

幾月前克林頓和希拉里高調亮相紐約百老匯,希拉里一反跟特首領PK落敗後的老邁憔悴,變得容光煥發,好像整了容去了皺,當時就有人猜測希拉里是為了重新復出在造勢。好勝的希拉里不甘心敗給特首領,整理好心情打算再次進行巔峰對決,也並不出人意料之外。

(圖:高調亮相的兩公婆)

希拉里的政治分量太重,八年美國第一夫人,兩屆聯邦參議員,一任美國國務卿,差一點創紀錄成為美國首任女總統……這麼一位美國政壇頂級人物,會委屈自己甘當布隆伯格的陪襯嗎?按照希拉里心高氣傲的性格推斷,我個人認為她不會同意做布隆伯格的副手。

假設能夠把主次次序顛倒一下,希拉里做總統候選人,布隆伯格競爭副總統,反倒是很具競爭力的一對搭檔,至少我個人很看好這樣的組合。


回馬一腔



民主黨高層最憂慮,最頭痛的事情不是誰代表民主黨征戰11月3日開始的美國大選問題,而是誰能戰勝,或者說是至少在選票上接近共和黨那位“不靠譜”候選人的問題。從目前來看,參加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的所有人均無法戰勝共和黨的那位候選人。如果僅以現在的狀態進入11月3日的話,民主黨會輸得“很慘”。甚至於會“慘”到“一觸即潰”的程度。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基於美國現實狀況的綜合分析。

截至目前,在美國的歷史上共有四位總統遭到彈劾調查,即約翰遜,尼克松,克林頓和現總統。但卻只有三位總統進入了彈劾程序。因為,尼克松未等進入彈劾程序就主動辭職了。而另三位總統雖然都經歷了彈劾調查,彈劾決議和彈劾審判,最後也都“彈劾失敗”。但是,他們仨在彈劾過程的處境和影響卻“大相徑庭”。約翰遜在被彈劾時可以說“命懸一線”,克林頓遭遇彈劾時可謂是“信譽大跌”。然而,現總統遭遇彈劾時不僅“輕鬆自如”,而且支持率是“不降反升”。就像他2016年當選時的“顛覆式”獲勝似的,這次彈劾案又一次“顛覆”了人們的慣性思維。


民主黨之所以“咬牙”搞這次彈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知很難戰勝現總統,所以才想以這樣的方式拉低他的支持率,給民主黨自己增添獲勝的籌碼。然而,事與願違,民主黨不僅搭進去了原本最有希望的拜登,反而“神助”了對手。彈劾案過後,現總統的支持率達到了49.7%,執政滿意率竟然達到了62%。這兩個數據再次顛覆了“歷史”。要知道,約翰遜彈劾案過後的支持率僅有23%,而克林頓也不過,38%。所以說,僅憑這兩個數據,如果現在進行大選的話,民主黨只能得到自己的基本盤票數。一旦站在PK臺上,立馬就會“相形見絀”。

美國兩黨初選已經於本月3日拉開序幕。不出所料,共和黨是“一枝獨秀”。首場艾奧瓦州的選舉後,共和黨候選人喬·沃爾什隨即選擇“退出”。他感慨的說,在共和黨內沒人能擊敗現總統。所以說,共和黨的候選人幾成定局。而民主黨就複雜的多。在艾奧瓦州和新罕布什爾州的兩場初選過後,年僅38歲的南木德市市長布蒂吉格及78歲的桑德斯各獲得了一次勝利。緊隨其後的是沃倫,拜登和布隆伯格。從“後勁”來看,拜登和沃倫這兩位原來的領先者基本可以說會出局。據美國的選舉專家分析和預測。民主黨候選人的爭奪將在桑德斯,布蒂吉格和布隆伯格三人之間進行。


布蒂吉格雖然算是民主黨內的一匹“黑馬”,但由於其太過年輕,且在某些“取向”上不健全,再加之在一些大洲獲勝希望渺茫,最後很難進入民主黨內的“兩人PK”。所以,布蒂吉格將在中程以後被億萬富豪布隆伯格超越。到預選結束前,民主黨候選人將在78歲的桑德斯和77歲的布隆伯格之間展開。

從民主黨的基本盤和民主黨的基本理念來說,桑德斯顯然更“正統”,在民主黨基本盤,特別是基礎民主黨黨員中會有優勢。而布隆伯格則可能會得到民主黨內大佬的支持。因為,民主黨的大佬們更看重的是誰能更有利於民主黨在最終的與共和黨的PK中獲勝。顯而易見,桑德斯的“正統偏左”的理念很難在當下的美國右傾政治生態中獲勝。而布隆伯格的“非主流偏右”思維則更有利於爭取美國的“中間選民”。所以說,如果桑德斯和布隆伯格相比較的話,民主黨的高層更願意選擇億萬富翁布隆伯格。而這僅僅是因為布隆伯格和共和黨候選人的差距會更小一些。


其實,不管是桑德斯還是布隆伯格,他們誰都無法擊敗共和黨候選人。因為,沒人能夠以“傳統的方式”戰勝他,因為,不按常理出牌已經成為他的“標誌”,也可以說是他的“品牌”。而桑德斯無論是年齡還是感染力,皆無法和一個“老小孩”般憨逗的共和黨候選人相比。而布隆伯格除了比現總統錢多外,幾乎沒有其他優勢可言。所以說,民主黨如果想獲勝,必須另闢蹊徑,必須“出奇制勝”。也就是說,必須充分調動民主黨的現有“資源”,也來個“不按常理出牌”。說得再直白點,那就是依靠“正副總統”的搭配,力爭使“一加一大於二”。民主黨人已經想到了“這招”。

根據美國一家新聞網站15日的報道,有消息人士透露說,前紐約市市長,億萬富翁邁克·布隆伯格擬邀請希拉里·克林頓擔任自己的競選搭檔。據一家民調機構的調查,如果布隆伯格和希拉里“搭檔”競選的話,民主黨有48%的希望入主白宮。而其他任何人的獲勝希望都無法突破45%。也就是說,只有布隆伯格和希拉里搭檔希望才能“大一點”。可是,問題來了!希拉里會同意嗎?


大家都知道,希拉里是目前為止美國曆史上最有希望接近總統寶座的女性政治家。可是,她卻連輸了兩次。她還會再冒險嗎?再者,副總統只是個“虛職”,對希拉里來說,應該是沒有興趣。因為,希拉里曾經為了競選總統而義無反顧的辭去了國務卿一職。想來,一個“虛職”還無法打動希拉里的心。因此,有人認為希拉里不會接受布隆伯的邀請。其實,如果真正的瞭解希拉里,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有一本書叫《希拉里:為總統而生》。這本書深刻的描繪了希拉里的內心世界。從書中可以“窺探”出,說希拉里追求的是總統寶座,倒不如說希拉里追求的是“權力”更貼切。當然,“職位”和“權力”如果能統一,那是最好。可是,如果無法尋求職位時,“權力”便成為了希拉里的追求目標。希拉里比克林頓更早踏入“仕途”。可是,當她意識到自己不可能“上位”比克林頓更快時,她選擇了全力輔佐克林頓,而在克林頓當選阿肯色州州長後,背後的“實權者”卻是希拉里。這本書中還描述道:克林頓在任總統期間,每當發生大事件時,克林頓總會問身邊人:“希拉里在哪裡?”

2007年的民主黨內初選,希拉里意外的敗給了“人緣好”的奧巴馬。在奧巴馬成為總統後,為了民主黨內的團結和平衡,奧巴馬力邀希拉里出任國務卿,但是,希拉里起初拒絕了!直到奧巴馬答應在重大外交原則問題上必須“聽取希拉里”意見後,希拉里才同意出任國務卿一職。後來的情形是:每當美國有重大行動需要觀看直播時,在白宮的地下指揮中心,奧巴馬往往坐在角落裡,而正位上往往坐著的是希拉里。由此可以推斷。如果布隆伯格和希拉里私下裡達成某種“權力交易”的話,當也不排除希拉里同意和布隆伯格“搭檔”的可能。人們常說“擅權者會將權力用到‘極致’”。如果希拉里出任副總統的話,布隆伯格未必會比希拉里更出彩。關鍵是,即便是希拉里和布隆伯格“搭檔”,也未必能夠擊敗共和國的那位候選人。


卞競婉


關於“前紐約市長、傳媒大亨布隆伯格邀請希拉里擔任其副手角逐2020年總統大選”的消息是由一家保守派新聞聚合網站“德拉吉報道”發佈的。據稱是該網站的通過採訪布隆伯格競選團隊內部消息人士稱,其有意在贏得初選獲得提名後邀請希拉里作為自己的競選夥伴,其認為這一組合將會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克林頓將會實現復仇。

(布隆伯格與希拉里)

布隆布格這個人很有特點,其本身與希拉里私人交往並不多,兩人只是在其擔任紐約市長時,有過工作關係。當時希拉里是紐約州的參議員,而布隆博格本人是以共和黨人的身份贏得紐約市長大選的。不過由於美國民主和共和黨本身都是鬆散型政黨,轉變黨籍只需要競選改選即可。後來布隆伯格開始支持民主黨人,不僅多次向民主黨捐款,而且還贊助了奧巴馬2012和希拉里2016年的競選。現在是民主黨方面的大金主。

(早年參加活動)

現在布隆博格方面放出這則消息,無疑是其競選團隊的策略之一,相關媒體在確認小時時,其團隊並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由於布隆伯格本身出爾反爾,去年決定參選後放棄了參選。這次又跳出來參選本身在時機和熱度方面就差了很多,所以其不得不跳過了愛荷華等前幾個州的初選活動,加大廣告宣傳力度,準備在3月份的“超級星期二”的活動來大顯身手。希拉里雖然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中失利,但是其不是敗在實力不行,而是敗在美國的選舉人制度上,所以其在民主黨黨內和全國範圍內的影響力和聲望還是有的。

(布隆伯格參加競選活動)

那麼希拉里是否會應邀加入呢?

事實上在本月早些時候接受艾倫·德傑尼勒斯採訪時被問及了這個問題,當時希拉里直言說:“嗯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不,可能不。”對於希拉里而言,其擔任的職務非常多,甚至在擔任第一夫人時就開始負責醫療制度改革,後來又稱為參議員,國務卿。在美國的聯邦決策體系當中,副總統幾乎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職位,用美國前副總統約翰南斯·加納(富蘭克林·羅斯福副手)的話講,“副總統一職不值得一口熱氣。”這其實是一個十分雞肋的職務。相比副總統,同樣能夠服務國家的司法部長(總檢察長)和最高法院大法官可能更適合她。

(布隆伯格與希拉里)

其實就算希拉里有意支持布隆伯格,也需要看布隆伯格方面能否贏得初選。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其勝選的幾率不高,本身就錯過了競選的最佳時機,而且布隆伯格本身屬於一個建制派,其不能適應當前民粹主義橫行的大環境,而且布隆伯格在猶太社區和女性群體內的名聲很差。不僅如此,布隆伯格邀請希拉里也面臨來自憲法方面的障礙,因為憲法第12修正案規定,總統候選人和副總統候選人不得是同一州的居民。布隆伯格必須搬家才可以,他也確實曾經這樣考慮過。

(布隆伯格競選活動)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邁克爾·布隆伯格,1942年“情人節”那天出生,乃是彭博有限合夥企業和彭博慈善基金會創始人,同時也是”聯合國氣候行動的特使,更三度出任紐約市市長一職。

2019年,邁克爾·布隆伯格以555億美元財富,排名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9位。其所擁財富之多,相當於18個特朗普的總和。

布隆伯格其實也是一個變色龍。

2001年,布隆伯格曾經放棄民主黨籍,反以共和黨人的身份當選為紐約市第108任市長,並分別於2005和2009年兩次取得連任。直到2018年10月10日,布隆伯格才又重新註冊成為美國民主黨成員。

2019年3月5日,布隆伯格曾宣佈不參加2020年總統選舉,只打算集中精力和資源為民主黨候選人提供支持。唯求能夠阻止特朗普取得連任就行。但在2019年11月24日那一天,布隆伯格又突然改變了主意,正式宣佈將角逐民主黨總統競選。他的此舉給世人的感覺是,能將特朗普挑落下馬的非他莫屬。

如果從財富及從政經歷來看,布隆伯格確實較特朗普強上百套。何況布隆伯格當市長期間,他還是特朗普的“父母官”呢。所以說,知子莫若父的布隆伯格,自然心有底氣可以打敗自己的“兒子”。

俗話說得好,手巧不如傢什妙。布隆伯格雖勇,但畢竟還比特朗普年長4歲有餘。況且特朗普正在藉助美國經濟強勁發展的勢頭為廣大民眾交口稱讚,倘若不出奇招將很難將其拉下馬來。於是乎,他想到了曾經敗於特朗普而氣憤難平的希拉里。

希拉里雖然不敢再次報名參選,就是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之緣故。

當初一敗奧巴馬不磕磣,二敗特朗普也不算寒磣,如果三敗民主黨內誰誰誰,或是從民主黨脫穎而出後二戰特朗普而再敗的話,哪還有臉苟活於人世乎!

如果布隆伯格最終能夠說動希拉里當他的競選夥伴,勝率自然會比其他民主黨候選人高出一籌兩籌的。倘若如其所願戰勝了特朗普,那麼希拉里也算得到些許安慰,即便沒有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女總統,但能夠成為第一位女副總統仍然是前無古人之舉。估計希拉里不會拒絕布隆伯格的好意,否則餘生將再無機會報四年前的一箭之仇了。


怡人之人148633009




我們認為,布隆伯格和希拉里都不是省油的燈:一個在做市長期間,聲明不要一分工資,可家族資產卻從三十億暴漲到三百億,假裝清廉,美國式的貪婪。另一個被老公戴了綠帽子,卻隱忍下來,最終獲得國務卿頭銜。


不得不說,兩個人都很會裝,實際上內心又都很強勢,誰當副手都會心有不甘。但他們倆確實是政治搭檔中的絕配,完全可以做出”1+1>2“的效果:布隆伯格本人也是如假包換的大富豪,甚至比現任總統還有錢;希拉里有政治權謀,也有國際視野,雖然在經濟領域沒有建樹,但她的丈夫克林頓,就是大家公認的當代美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始作俑者,以後歷任美國總統都是躺在他創造的輝煌成就裡吃閒飯。

所以一旦希拉里獲得大位,美國人民完全可以期待,通過運用克林頓的經濟頭腦和智慧,一定能夠救衰敗的美國經濟於水火,再創輝煌的新時代。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布隆伯格和希拉里聯手參選,到底誰正誰副呢?或許這時金錢已經不管用了,能說話算數的是政治經驗。一市之長當然無法與國務卿相比。要想打敗共和黨總統,奪取政權,不能靠商人去逐鹿,而要看人脈,比權謀,賽經驗。

所以,我們看好的是希布配。如果是布希配,一樣完蛋。

最後,我們要提醒大家不要忘記,希拉里是民主黨內最早向現政府發起挑戰的人,當鬧得沸沸揚揚的彈劾案,最終見光死曇花一現後,希拉里一手打造的通俄門,至今還是懸在一個人頭上的一把利劍。


新文化街男孩


布隆伯格作為一個百億大享,且做過紐約市長,是有資格代表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候選人,現任總統一搏的。因為目前來看,民主黨的參選人確實都不是現任總統的對手。唯一有點聲勢的前副總統拜登,初選投票的狀況不佳;而勢頭最好的,所謂的“社會主義者”桑德斯,與現任總統對陣,沒有勝算。現任總統並不把其它民主黨的候選人放在眼裡,反而承認格隆伯格是其唯一的對手。是混淆視聽,打亂民主黨的陣腳嗎?不是,其碼現任總統不敢小看布隆伯格,兩人都是億萬富翁,前市長要比現總統的財產多好幾倍。


不過布隆伯格有一致命軟肋,本人已經78歲了,也許身體很好,可以活到百歲。但選民的心中還會把這個問題再三顛量。話又說回來,美國現在好象不太再乎年齡幾何?看上一次現任總統,與希拉里對決,一個70,一個69,最後還是年令大的勝?這也算是“最美不過夕陽紅”了,美國人可能並不再乎總統是不是走在“回家”的路上。特別是看現在民主黨的陣容:拜登77歲,桑德斯78歲,希拉里73歲,還應該糾結布隆伯格的年令嗎?

如果布隆伯格與希拉里搭擋,不一定合適。不考慮政治主張,且說希拉里的身體,就是個大問題,上一次選舉,不是被絆倒,就是被人推著上車。美國的民眾並不傻,一定會考慮:總統的年令大點沒事,一但不能履職,還有副總統呢。如果副總統也因老邁靠不住,按規定就是眾議院議長上位了。可現在眾議院的議長佩洛西已經79歲了,這……這……這……這是幹什麼呀?所以,布隆伯格選希拉里不合適,一點也不佔優勢,布隆伯格一定要選一個青年才俊,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的形勢很好,支持度較高,最主要的是:他在任幾年主打經濟牌。但這一點也是布隆伯格的長處,他當了三任紐約市長,要沒點能力似乎做不成。歷史往往有出人意料之處,加上美國人也喜歡新面孔,沒準看到布隆伯格讓人眼前一亮的新組合,就把票投給這一對了。千萬不能與希拉里組班子,雖然希拉里上次選舉中得票並不少,但,最終沒當選卻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美國人民想換個新的面孔,想要一個新的方式活著,不想再聽政客們的陳詞濫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