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不能賺錢,請拼命“存錢”

疫情當下,延期復工,我也曾經一度感到恐慌。但是為了避免湮沒在恐慌情緒中,除了做能做的防護,勤洗手,戴口罩之外,其他時間與其刷屏,不如分享學習心得,希望有同道中人一起交流。學習本身就是一種投資,投資自己,就是“存錢”。

關注疫情,但更關注未來。

近期我把以前學習的基金定投知識又學了一遍,在實踐基礎上,又有一些新的認識和收穫。

關於知識改變命運

真相是知識無法直接改變命運,在知識爆炸時代尤其可以得到驗證。現在的學習資料,學習渠道如此之多,導致了一種新型焦慮——囤課焦慮,即由於囤了太多的課學不完而產生的焦慮。知識供給量激增,知識經濟更是加速了知識產能。但是學習完知識,命運改變了嗎?有的人確實改變了,那些學習之後採取行動的人,就會有所改變,而有的人還在一直學習的路上,無暇改變,所以走了第一步,卻沒能繼續第二步,自然也無法實現改變命運的目標。

知識改變命運,其實這中間省略了關鍵的一環,那就是——行動。知識改變的是思想,思想改變行為,不同的行為產生不同的結果,不同的結果塑造了不同的人生。將知識與命運連接起來的那座橋樑叫“行動”。很多人學習基金定投,從無理財投資意識,到學習基金定投,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思想轉變,但是學習完成後,很多人並沒有開啟定投+複利的人生,再好的課程,再有效的方法,再多的人證明已獲得20%以上的收益,都與你無關,因為你沒有行動!

原因是:

我太忙了,顧不上

我覺得沒學會,還是不敢投資

打開課程覺得熱血沸騰,關了課程覺得動力不足

.....

看看這些沒有行動的原因,真是好氣又好笑,但卻是很多人都曾經面臨的問題。學習容易,但是確實行動很難,否則不會有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歷經幾百年,仍然受到倡導。行動難是一個問題,我們提出問題就要有解決方案,否則就變成了情緒的宣洩。所以為了讓更多初識基金定投,行走在定投路上的人不再孤單,在2020年,我們準備組建基金定投行動營,帶領大家制定定投計劃,管理好有限的時間,一步一步執行定投計劃,讓一切拖延的藉口都無處遁形,希望2020年更多人開啟定投,開始複利人生!

疫情當下,不能賺錢,請拼命“存錢”

關於現金or資產

在舊觀念與新觀念之間,總會有某一個點特別打動你,促使你改變舊觀念,接受新觀念。從不投資到投資,就是一次觀念的轉變。投資的好處有很多,對於保守型的人,你可以告訴TA通貨膨脹,你不投資也有損失;對於激進型的人,你可以告訴TA,各種投資品的投資收益率。前一種會讓你有警覺,後一種會讓你有期待,但都沒有促使我馬上改變觀念,直到我明白了現金和資產的區別。

現金:

你拿著100塊的現金,持有100年,仍然是100塊。

資產:

你用100塊購買貨幣基金,100年以後變成1,200元;

你用100塊購買債券基金,100年以後變成49,400元;

你用100塊購買股票基金,100年以後變成53,997,100元;

{貨幣基金年複合收益率約:2.56%;債券基金年複合收益率約:6.4%;股票基金年複合收益率約:14.11%;複利計算公式:投資期末資金=最初本金*(1+年複合收益率)投資年數(指數)}

可怕的是不變,可喜的是複利。很多人以前對於複利並不瞭解,現金和資產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複利。不瞭解複利是因為我們的目標一度是: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等待發工資,滿足消費需求,而不是擁有更多能夠讓錢生錢的“資產”。這也是所謂“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差異。有錢人是富有的人嗎?現在我們知道,有錢跟富有是兩回事。富有的人是擁有資產更多的人,因為資產可以生出更多的現金,而現金是不能生出現金的,只有現金購入資產,才能實現向富有的轉變。

疫情當下,不能賺錢,請拼命“存錢”

關於投資門檻

有人說我沒錢怎麼投資啊?

提出這個問題的同學,他的問題究竟是“沒錢”還是“怎麼投資”呢?都不是,他的問題是缺少對於投資的認識。除了富二代、官二代以外,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從沒錢走向有錢,再走向擁有資產,最後實現財富自由。所以“沒錢”是很多人的初始狀態。

投資即要購入資產。能夠為我們帶來現金的資產有很多,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包括股票、基金、債券、房產、股權等等。每種投資品有不同的風險和收益,當然也有不同的投資門檻。

房產的投資門檻相對最高,需要資金量較大,即使有銀行槓桿,首付30%的比例,動輒也要幾十萬上百萬,仍然是很多家庭不能承受之重。但每個人都有剛需,所以我們需要提前做準備。房產作為投資品,可以帶來房租收益,也有房價上漲後的差價收益。

股票、基金、債券相對房產來講投資門檻低很多,尤其是基金,最低十元、也可以幾十元、幾百元就開啟投資之路,又有相對債券更高的收益,相對股票更低的風險,是最適合普通人的投資品。

如果你還處於“沒錢”的狀態,也許是剛畢業的學生,也許是初入社會的“月光族”,或者是家庭開銷較大,無論哪種情況,如果你希望未來的財務狀況能夠改善,那麼從現在開始做出一個轉變,將會讓你受益無窮,這個轉變就是——記賬+攢錢。記錄下你的每一筆收入和支出,並每月查看。建立良好消費習慣,開始攢錢。

記賬的這個動作的意義決不在於斤斤計較你買了兩斤水果花了多少錢,而在於你瞭解了自己的消費習慣,每個月在哪些項目上有多少花銷,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可以省下的。我們今天消費付款太容易了,支付寶、信用卡支付完款,自己都是沒有感覺的,因為沒有錢包的日漸消瘦,直到賬單日才發現我原來花了這麼多錢!

你可以把支出和消費分成兩張卡,這樣無論你從某東、某寶、某多、某會、還是任何其他哪個渠道的消費都可以有統一的記錄,以月或季度為單位進行查看,分析有異常的消費,制定下一個週期的消費計劃。

要變成富人,你要攢錢——區別對待”Want” 和’’Need’’

“Need”需要,意味著生活中必不可少,缺了就不能生活,比如柴、米、油、鹽;

“Want”想要,意味著生活中有了會更好,沒有也沒有太大問題,比如掃地機器人,比如一個月中的第五場電影。

如果你想變成富有的人,有很多資產的人,在初始積累階段,你必須做到的是減少不必要的消費。這樣生活也許會顯得清貧一些,但是想到你節省下來的資本,在時間+複利的加持下,會獲得15%甚至20%以上的年複合收益率,是不是覺得這一切一定是值得的呢?


有同學會問,減少消費會影響我的生活質量,賺錢不就是為了生活嗎?

我們建議並不是節衣縮食,學習“雷鋒”衣服打補丁,而是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所以在生活質量上可以自己去平衡。關鍵我們的目標是做一個有很多資產的人,儘早實現財務自由。你願意為此付出的努力和代價,決定了財務自由實現的速度快慢而已。

疫情當下,不能賺錢,請拼命“存錢”

關於通貨膨脹

投資觀念中還有一個繞不過去的概念就是通貨膨脹,普通百姓肉眼可見的“錢”不值“錢”了。你手裡的錢沒動,但是貨幣增發,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多了,相對應的產品沒有增加的話,結果就是價格上漲,你手裡原有的100塊錢購買力下降了,原來能買五斤豬肉,現在只能買三斤了。良性通貨膨脹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刺激消費,擴大就業。我們沒有辦法左右通貨膨脹,但是你甘願束手就擒嗎?通過投資,獲得超過通貨膨脹的收益率就是抵禦通脹最好的方式。

處在疫情特殊時期,很多人對於經濟開始擔憂,這是在所難免的。我們沒有辦法賺錢,趁這個時間,多學習等於多“存錢”,未來有多遠在於你能想多遠。

小tips:在林林總總眾多的基金課中,我挑選了性價比最高的課程,讓你從對基金不瞭解到從容淡定看漲跌,安心獲取10-15%長期收益,感興趣的朋友加微信公眾號:我在金銀島,獲取課程鏈接,完成課程打卡,可預約一對一投資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