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之合:Redis+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

今年是個特殊的情人節,不知道那些婚戀交友網站是不是面臨和往年一樣的考驗。eHarmony 是提供婚戀交友服務的鼻祖,一度在該領域排名全球第一。從 2017 年開始,eHarmony 就已經開始使用內存數據庫 Redis,以此響應眾多單身朋友的實時請求,消解他們的孤單寂寞冷。Redis 不但幫助人們尋找愛,自己同樣深受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們的喜愛,多次被評為:最被愛戴的數據庫、最受歡迎的數據庫容器、雲數據庫排名第一。[i]


天作之合:Redis+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


大家選擇 Redis,是因為它在性能上的出色表現。不過,在傳統的 DRAM 內存和硬件使用情況下,作為一款內存數據庫,隨著數據集達到內存容量的極限,Redis 中的數據就必須跨多個服務器擴展,這必然會降低響應時間,增加延遲,導致無法滿足為客戶承諾的服務級別協議,更麻煩的是:面對瞬息萬變的狀況,提供服務的決策者難以迅速做出回應;如果購買大量 DRAM 內存,又勢必增加硬件成本。長此以往,決策者就處於兩難之中。


現在,英特爾推出的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可以救技術決策者於水火。用它來重新構建內存和存儲架構,不但可以以實惠的價格獲得超大容量,還能享受接近 DRAM 的優越性能,與此同時,又獲得了類似於存儲的數據持久性。所有這些,打破了內存限制的障礙,成為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們的真愛。


傲騰跑得好,而且少吃草


傳統的內存和存儲架構,是 DRAM 內存直接訪問存儲設備。DRAM 速度快,缺點是高昂成本導致容量受限,而且數據無法持久保存;存儲設備容量大,缺點是相比內存速度過低。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架構的特點是:在 DRAM 內存和塊存儲之間加入大容量持久內存層,數據不會丟失,同時以高性價比提供出色性能。


天作之合:Redis+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


有句話叫: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不吃草是不可能的,但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這匹馬,不但能拉貨、跑得快,而且還能少吃草。


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可在每個CPU的內存總線上提供高達 3TB 的內存容量,同時性能接近 DRAM。與第二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搭配使用,提供比前幾代處理器更出色的單位內核性能、內存帶寬和內存容量,這些因素均有利於 Redis 的部署,並且體現在具體數據中。


兩套配置幾乎完全相同的服務器系統,區別在於一臺使用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另一臺使用傳統內存,測試下來,兩系統提供的性能和虛擬機密度類似,延遲均小於 1 毫秒。但採用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的系統,可以降低 20% 成本,同時還能滿足所有虛擬機 SLA 要求。這是針對單機的狀況。


天作之合:Redis+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

使用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可實現相同性能

並使每個虛擬機的成本降低多達20%


對於 Redis 服務器集群來說,使用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成本優勢更加明顯。集群 1 有 12 個節點,完全使用傳統 DRAM 內存,由於硬件限制,單臺服務器只能搭載 768GB 內存。集群 2 使用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因此單臺服務器節點可以安裝 1536 GB傲騰內存,外加 192GB DRAM 內存。兩者的性能表現都可以滿足延遲小於 1 毫秒的 SLA 要求,同時,

使用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的集群 2 節省成本高達 40%,而且更少的服務器節點數量讓管理運維更加方便。


天作之合:Redis+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

簡化後的Redis基礎設施性能保持不變,成本卻可降低40%


無論是單機還是集群,使用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節省的成本,企業可以用之:

1

擴大現有計劃或啟動新計劃;

2

橫向擴展容量,提供更多服務;

3

嘗試新技術,為數據中心帶來全新性能、效率和容量。


雙劍合璧,內存數據庫首選


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和Redis 這對好 CP,業界普遍看好。目前Redis 已經穩定服務了電商、遊戲、視頻、金融等諸多行業獨角獸,不但滿足了業務發展帶來的數據擴展要求,大幅提升Redis的數據可靠性,提供令客戶滿意的性能,同時大大降低了內存採購成本。


相信這對“天作之合”——英特爾®傲騰™持久內存 + Redis,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內存數據庫的首選:

1

節省硬件成本;

2

降低基礎設施運維複雜性;

3

降低數據管理複雜性。


這樣的“雙劍合璧”,你不想試試看嗎?

參考文章:

[1] redislabs——《eHarmony Selects Redis Labs for Unmatched Performance》 https://redislabs.com/press/eharmony-selects-redis-labs-for-unmatched-performanc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