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試點三色“隨申碼”:看出入人員處於什麼狀態可以參考它

在防控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上海的“一網通辦”正在展現出城市雲端的速度和溫度。

2月17日,上海“一網通辦”依託移動端“隨申辦”,為上海市民打造“隨申碼”,作為上海市民的生活服務碼,方便市民工作、生活、出行等需要,特別是在疫情防控階段,為社區、街道和園區的管理提供了另外一種便捷科學的方式。

“綠碼、黃碼、紅碼”三色動態管理,主要提供參考服務

所謂的“隨申碼”,其實是一種依託大數據的市民健康動態管理方式。

據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朱儁偉介紹,目前的“隨申碼”以“綠碼、黃碼、紅碼”的三色動態管理為基礎,依託上海市大數據資源平臺匯聚的國家及本市公共管理機構數據,經過數據建模,分析評估後,測算出紅色、黃色、綠色三種風險狀態供參考。

紅色:顯示紅色說明是未解除醫學管理措施、確診未出院、疑似未排除等人員,建議隔離;

黃色:顯示黃色說明是重點地區來滬未滿14天的人員,建議觀察;

綠色:顯示綠色說明是未見異常或已解除醫學管理措施的人員,可以通行。

“在疫情防控期間,原來小區管理人員主要是自身判斷,並不掌握出入人員處於什麼狀態,而現在是根據管理機構的大數據,通過數據模型的數據彙集然後進行計算。”朱儁偉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當然,這些結果只是提供參考,主要是一項服務,這個服務目前還在不停完善中,我們希望通過大數據的嘗試,為市民的生活和出行提供便利。”

目前“隨申碼”已於2月17日在3個街道還有一個園區上線試運行,“隨申辦”也會根據試點情況完善服務。

“理論上,街道社區和園區的管理,出示’隨申碼’就相當於出入證的效果,這也是為了方便市民出行。”朱儁偉補充,“但是由於現階段還是試點,所以具體的管理方式還是要根據每個社區、園區或者寫字樓的情況。”

多渠道提供、多場景使用、多服務聯動

朱儁偉表示,為了方便更多市民能夠利用“隨申碼”出行,並且更新自己的動態信息。上海市通過“隨申辦”APP、“隨申辦”支付寶小程序、“隨申辦”微信小程序三個渠道提供隨申碼服務。主要服務場景為交通卡口、社區小區、科技園區、商務樓宇等。

服務對象主要分為兩類,一是面向廣大民眾,在出入居住小區、辦公地點等場合,可通過“隨申辦”移動端的“隨申碼”亮碼服務或者通過線下掃碼出示隨申碼,作為“出入憑證”參考;二是為交通卡口防控人員、社區小區防控人員、科技園區、商務樓宇人員管控工作提供支撐,防控人員可以通過使用微信、支付寶、“隨申辦”APP掃描用戶出示的“隨申碼”核查獲取用戶基本信息、健康防控狀態信息、當前定位信息,便於快速記錄上報核查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隨申碼”並不只是出現在疫情期間的“臨時產物”。朱儁偉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做動態隨申碼其實前期一直在考慮,然後遇到防控階段,我們覺得可以通過大數據給管理提供便利。這個隨申碼未來會作為上海的一個生活服務碼,陸續還會推出很多功能。”

附:隨申碼使用方式指南

通過“一網通辦”總門戶新冠肺炎防控專欄的服務個人專區,即可下載隨申碼使用指南及張貼二維碼。

方法一:一鍵亮碼

第1步:進入“隨申辦”APP或“隨申辦”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

備註:打開“隨申辦”APP;通過“上海發佈”公眾號“隨申辦”頻道或者在微信內搜索“隨申辦”進入微信小程序;在支付寶內搜索“隨申辦”進入支付寶小程序。

第2步:進入“隨申碼”入口

備註:“隨申辦”小程序還可通過熱門服務、推薦服務、“我的防疫戰”專題找到“隨申碼”入口進入。

第3步:隨申碼生成

“人碼比對”——照片實時顯示,依託“一網通辦”照片庫,在“隨申碼”顯示本人照片頭像,進行“人碼一致”的比對判斷。

方式二:主動掃碼

打開微信、支付寶或者“隨申辦”APP“掃一掃”功能,掃碼線下張貼的相對應渠道的二維碼,即可生成隨申碼。

張貼二維碼獲取方式:通過“一網通辦”總門戶新冠肺炎防控專欄的服務個人專區,即可下載隨申碼使用指南及張貼二維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