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真的只是小官嗎?

漠苦祥


關於這個問題,多年前我曾寫過一篇短文介紹,下面在簡單談一談林沖的職務問題。

宋代的軍隊分為禁軍和廂軍兩種,用今天的話說,禁軍屬於野戰軍,在全國範圍內駐紮;廂軍屬於地方部隊,只是在當地當差,並不上陣打仗。有宋一代重文輕武,凡是當兵的,都要在臉上刺字,稱為配軍,防備逃跑。《水滸傳》中武松、林沖、宋江等人犯了罪,臉上刺字送到某地方軍營裡做苦工,也稱之為配軍。可見,在北宋當兵和犯人基本是一個待遇。

林沖的上司高俅

林沖上梁山前就是北宋禁軍中的一個教頭,其中“八十萬”這個修飾詞是虛指,並不是實數。這個教頭是個什麼職務?大約是什麼階層?我們可以看一看《水滸傳》文本。

林沖

書中第一回便是《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其中王教頭王進也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與林沖同是高俅的 部下。從小說中看,王進與老母一起生活,沒有妻子,也沒有傭人,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家庭。從這個角度看,王進在禁軍的地位並不高,大約就是個負責訓練的中低級軍官,林沖也是如此。


民國年間那些事


林沖的八十萬禁軍教頭可不是小官兒,連官兒算不上!

準確點講,所謂的“八十萬禁軍教頭”並不是軍官,而是一個不入流的虛職。

總的來說,林沖只不過是“八十萬禁軍”中為數眾多的教頭之一,既沒有兵權、又沒有政權,充其量是個高級士官,根本沒有達到軍官的高度。

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在任廣德軍司理參軍時,為了提高士兵的戰鬥力,而在軍隊中挑選武功高強的士兵作為“兼職教頭”,每一位教頭負責訓練10~20名士兵。

這便是禁軍教頭的前身。

然而這一時期的“教頭”只不過是個臨時的崗位,並沒有進入朝廷的編制,直到宋神宗時期才逐漸有了進入編制的職業教頭。

“職業教頭”指的是訓練部隊的軍職人員,其中巡教使臣的職位最高,其次是都教頭、教頭。

巡教使臣是林沖的頂頭上司,負責管理軍隊的訓練情況和都教頭、教頭的工作情況。

巡教使臣的官職只有七品,都教頭更低,而教頭則是沒有品銜的軍吏。

再來說教頭的選拔。

北宋中後期的政治環境非常搞笑,大事特別糊塗,小事極其認真。

比如邊疆問題上遲遲拿不出解決方法、朝中權臣當道,社會環境混亂,但選拔教頭這種相對小問題上卻非常認真、嚴格。

北宋的教頭一般都是在軍隊中選拔的,從幾百名精兵中選拔出一人,而後在都教頭手下受訓成為教頭,最後在依照教頭的各人本領,分配相應的受訓士兵。

八十萬禁軍是不可能在同一天,同一個地點,被同一個教頭訓練的。

一般來,說每個教頭,每次所訓練的士兵只有幾十人或一百人,也就是說“八十萬禁軍教頭”只不過一個華而不實的噱頭,林沖並沒有什麼權力,他只不過是服務於軍隊的打工仔罷了。

《水滸傳》中的英雄之所以聽到“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號就束起大拇哥,並不是因為這個職位有多麼高,而是宋朝選拔禁軍教頭的嚴格程度極高,能當上禁軍教頭的人,必定武義不凡。

林沖所任的“禁軍教頭”與其他教頭有些不同,“禁軍”所指的是帝王專屬的軍隊,其責任時守護皇家安全,負責維護首都制安的王牌軍隊。

俗話說“水漲船高”,在中央直轄部隊中擔任教頭的林沖,自然比一般地方軍隊的教頭要高等一些,但“禁軍教頭”的人數名額幾乎有幾百人,甚至上千人。

比如開封府訓練義勇軍和保甲民兵時,一次抽派了二百多位禁軍教頭,足見“禁軍教頭”的名額不下百人,甚至千人。

而林沖只不過是其中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

僅能算是底層階級的吏人,實在沒什麼好吹的。


白話歷史君


《水滸傳》是通俗小說,而且不是文人獨立創作的小說,它是歷代關於梁山好漢造反的平話、故事的整理編輯之作,是市井文化的代表,也是明代市民階層的“英雄浪漫傳奇”。因此,水滸不可能像歷史書那樣,考據嚴謹,難免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地方。

具體到林沖的官職,八十萬禁軍教頭,按照歷史不過是一個低級軍官,套用現在的軍職,這就是連排級軍官。但是按照小說的情節,林沖的官職遠遠高於歷史。

首先,林沖家庭條件不錯。東京城裡有房子(當年東京房價也很高,一般官員還買不起),而且面積不小。家裡有丫鬟、僕人。他買寶刀肯花大價錢。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還真做不到。林沖又是正直的人,不會靠歪門邪道斂財,所以他的經濟實力全靠俸祿,由此可見,他職位不會很低。

其次,他熟識高太尉。高俅的職位,至少相當於美軍的戰區司令,而林沖竟然跟他彼此認識,甚至還認識高衙內。林沖不是溜鬚拍馬之徒,肯定是因為工作關係才認識他們的,可見林沖絕不會是連排級軍官。

第三,高俅讓他去太尉府,林沖沒有誠惶誠恐,也沒有感到詫異,可見他經常出入太尉府。試想,今天一個連長被召集去戰區司令那裡,有這麼鎮靜嗎?

綜上所述,小說中的林沖不可能是低級軍官,而是有一定地位的技術軍官。不過,林沖沒有去過白虎堂,說明他還沒有資格參與高層決策,因此,他的官職不會太高。

個人為人,林沖應該是業務能力非常出眾的專業技術人員,放在今天,相當於國防大學的教授,大校或少將軍銜,但沒有什麼實權。



江南俗士1972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林沖的職務是80萬禁軍教頭。徽宗時期的禁軍不過40多萬,並沒有80萬這麼多。

所以,不存在80萬禁軍教頭一說。

北宋實行禁軍制度,國家野戰軍隊基本都是禁軍,由皇帝直接統帥。

禁軍數量很大,最少35萬以上規模。



如此龐大的軍隊需要訓練,就需要大量的教官,當然今天的解放軍也是一樣。

因軍隊數量多,僅僅首都地區就有上千名教頭,鼎盛時期高達5700多人。

數量如此之多,顯然教頭也不是什麼高級職務。



林沖的這個禁軍教頭,不過是普通教官而已。

根據北宋的軍事制度,教頭上面是都教頭、虞侯、都虞侯、指揮使、都指揮使。都指揮使是正五品。教頭是從八品下,按照今天來說不過是連長營長級別,少校、中校軍銜而已。

林沖只是一個副營級教官,甚至就是一個連級教官而已。

自然,官職不高,卻未必沒有真才實學。

美國的軍士地位也不算高,軍銜很低,但美軍打仗是絕對離不開軍士的。

軍官下達命令以後,實際帶著士兵打仗的不是連長營長,就是軍士。

北宋禁軍是國家正規軍,禁軍教頭都有真才實學,武藝高超。

如一棍子打翻史進的教頭王進,全書中沒有遇到過敵手的教頭林沖,還有那個京師金槍班教頭徐寧,都應該有特種兵的身手。

甚至,自稱拳腳武器高人的高俅,年輕時候曾被王進老爸王教頭一棍子打翻,躺了半年才恢復。

可見,這些教頭是多麼厲害了。

再說林沖,憑藉馬上真實武功,魯智深也未必是他對手,梁山沒有一個人能夠打贏林沖。


薩沙


都別搶,我來答。

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記得以前剛讀《水滸傳》的時候以為林沖是一個身份很顯赫的人物,那時候看到林沖被陷害,輕而易舉的就被拿下,那時候還非常不解。

堂堂一個禁軍教頭,怎麼就這麼簡單的被拿下了,不是應該來一出扮豬吃老虎的戲碼嗎?

很多年後,我才發現這個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一職真的是個芝麻官,不過這個八十萬可不是誇張,宋仁宗時期,宋朝的禁軍隊伍就已經有了八十萬。

宋開國之初禁軍有二十萬左右,以後則愈增愈多,至北宋中葉,禁兵增至八十餘萬人——錢穆《國史大綱》

但不管是八十萬還是八萬,林沖的職位肯定不是那種掌管整個軍隊操練武藝的官職,要是這個教頭前面還有一個“總”字,可能林沖的身份立馬就不一樣了。

在真實歷史中,宋代官制裡並沒有教頭這種官職,宋代的禁軍都是從地方軍中挑選身強力壯的士兵補充進來。這個教頭屬於那種臨時聘請的武術教練,他並不是官,而是像我們今天的教練一樣,軍訓的時候負責訓練學生一些特定的軍事訓練。

二年十一月,始立《府界集教大保長法》,以昭宣使入內內侍省副都知王中正、東上閣門使狄諮兼提舉府界教保甲大保長,總二十二縣為教場十一所,大保長凡二千八百二十五人,每十人一色事藝,置教頭一。凡禁軍教頭二百七十,都教頭三十,使臣十。弓以八斗、九鬥、一石為三等,弩以二石四鬥、二石七鬥、三石為三等,馬射九鬥、八斗為二等,其材力超拔者為出等。當教時,月給錢三千,日給食,官予戎械、戰袍,又具銀楪、酒醪以為賞犒——《宋史·兵六》

而在《水滸傳》中,教頭也不止林沖一個人,像他的兄弟王進也是教頭,還有京師金槍班教頭徐寧,另外柴進的莊裡也有一個洪教頭。

可見教頭只是一種職業,而不是官職,它既可以受聘於官方,也可以受聘於私人,譬如柴進的老師洪教頭。

而像林沖所謂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甚至連高俅的心腹陸謙都不如,這個陸謙的官職是虞候,雖然級別不是很高,但是比起林沖的教頭來說,還是相對有地位,而且還是正兒八經的官職。

其禁軍將校,則有殿前司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各一人;諸班有都虞候、指揮使、都知、副都知、押班;御龍諸直有四直都虞候,本直各有都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副都頭、十將、將虞候;馬步軍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廂都指揮使,捧日、天武左右各有都指揮使,每軍有都指揮使、都虞候,每指揮有指揮使、副指揮使,每都有軍使、副兵馬使、十將、將虞候、承局、押官——《宋史·兵志一》

而高俅的太尉一職不必說,那屬於“三公之一”,雖然三公在宋代已經沒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就是一個名譽頭銜,但能得到太尉這個官銜,自然說明高俅在宋徽宗面前會混。

所以林沖自然輕而易舉的就被高俅給拿下了,畢竟收拾一個小小的教頭對高俅來說真的就像踩死一隻螞蟻一樣,記得以前剛看《水滸傳》的時候,還以為林沖的這個職位很厲害。

結果沒想到連個芝麻官都不是。


圍爐談史


是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真的只是個小官,甚至嚴格意義上來講連個官都算不上。

林沖,外號“豹子頭”,梁山108將中排名第六,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因被奸臣高俅陷害誤入白虎節堂,被髮配滄州充軍,後又被髮小陸謙追殺,走投無路被逼上梁山。林沖雖然武藝高強但是性格軟弱,委曲求全,是一個徹底的悲劇人物。

生逢亂世的林沖從小就喜歡習武,他早年拜智真長老為師,學習十八般武藝,靠著過人的天賦和勤學苦練,很快就將十八般武藝學得精通。後來,智真長老又把林沖推薦給龍虎山的智能長老學習孫子兵法。在一次見義勇為中,林沖救了當時任禁軍教頭的張教頭的女兒,張教頭遂收他為義子並推薦他參與選拔教頭,武藝出眾的林沖打敗多名高手,成功被選拔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

小時候看《水滸傳》,最喜歡的就是豹子頭林沖了。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光聽官職“八十萬禁軍教頭”就羨慕得不得了,認為這是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官,其實不然。

首先,“官”和“吏”是兩個概念。通俗來講官是管事的,吏是為官服務的,也就是做事的,一般情況下,吏一輩子都不可能成為官。舉個例子,坐在上面的縣太爺就是官,站在下面兩旁的就是吏,教頭就是一個吏而非官,所以林沖連一個小官都不是。

禁軍由於是保衛皇帝的親兵,所以人數多、素質高,大多都是軍隊中的精銳,地位也遠在其他軍隊之上。教頭也就是武術教練的意思,而且教頭又有區別,有“都軍教頭”、“教頭”、“副教頭”等,“都軍教頭”統領所有禁軍教頭。

宋朝五官分一到九品,共三十一個等級,而林沖的這個八十萬禁軍教頭並不在其中,所以林沖並不是官吏,頂多算一個被國家聘用的合同工,做一天事情拿一天薪水,有點像如今駕校的教練。

其次,這八十萬禁軍教頭其實有很多,並非只有林沖一人。林沖只是負責教授槍棒,還有專教刀劍、騎射的教頭。

最後,八十萬只是禁軍的總數量,而不是說林沖一個人教80萬人,他也教不過來那麼多人,他只是眾多教頭中的一個。所以,林沖的這個名號聽起來十分威風,實則十分卑微。


尋古問今


在北宋,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實際上只是一個很小的官職,算不上什麼大官。

今天金兔來聊聊北宋的禁軍教頭吧。


第一,北宋禁軍的數量。

禁軍,也叫親衛軍、禁衛軍或御林軍,一般就是保護君王和負責皇宮、京畿一帶警備任務的軍隊。例如,北宋禁軍的主要用途就是“天子之衛兵,以守京師,備征戍”。

然而,北宋期間的禁軍數量一般都沒有八十萬之數,只有宋仁宗時期,禁軍的數量才有八九十萬。例如,北宋建立之初,禁軍的數量只有二十萬左右,此後,禁軍的數量才逐漸緩慢增加,也就是說,這東京八十萬禁軍之數,其本身就是一個噱頭。


第二,八十萬禁軍教頭不是“總教頭”。

為了提高戰鬥力,禁軍自然免不了訓練,當時禁軍的教頭有五六千人,而林沖實際上只是這五六千教頭的其中之一。

在禁軍教頭之上,還有都教頭、虞侯、都虞侯、指揮使、都指揮使,其中,都指揮使是正五品,而教頭是從八品。古代的官員可分為九品十八級,從八品只是第十六級。

所以說,林沖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確實只是一個小官,只是施耐庵在加了一個“東京八十萬禁軍”作為前綴,使之聽起來比較唬人而已。擱現在,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實際上也只是一個副營級或者連級的教官。

簡單來說,所謂八十萬禁軍教頭,就跟一個連級教官被稱為百萬解放軍教官差不多。


最後,林沖只是一個槍棒教頭,而槍棒教頭又是所有教頭中地位偏低的存在。

禁軍教頭中,有教槍棒的,有教騎馬的,有教射箭的,也有教排兵佈陣的。而北宋比較重視騎射和陣法,相對而言,教槍棒的教頭地位會比教騎射、教陣法的教頭更低。

總之,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只是聽起來比較唬人,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官。


金兔歷史


宋朝的官,有官,職和差遣三條線,其中差遣是真正職權範圍,官主要算品秩,職則算虛職,林沖的禁軍教頭,和徐寧的金槍班教師,都是差遣,林沖算高俅跟前的紅人,因此太尉府虞侯陸謙是特別巴結林沖,林沖屬於禁軍教頭二代目,老爹和岳父張教頭都屬於僅次於周侗這個都教頭的高級教頭,王進老爹就屬於都教頭,林沖擱現在,叫做國防大學院系主任級教授沒毛病!


下一秒天使911


水滸傳中魯智深和林沖第一次見面,就有小弟對魯智深介紹說:這位官人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沖。魯智深聽後肅然起敬,立即拱手行禮,就是在林沖被迫上梁山,之後南征北戰時,各縣州府的官員一聽到林沖的名號,都畏懼三分。那麼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多大的官,放在現在又是個什麼級別?

林沖,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重要的人物之一,外號為豹子頭,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其妻子是張氏貞娘,林沖的老丈人也是禁軍教頭,操刀鬼曹就是他的弟弟,因為其妻子被太尉高俅養子高衙內看上,而多次被陷害,最終走投無路只得上了梁山落草。不過,在當時,梁山寨主王倫卻不可容他,直到晁蓋等人的到來,在吳用的誘使之下,林沖火併王倫,稱晁蓋為寨主,之後林沖在山寨馬軍五虎將排第二,鎮守著正西旱寨。

到如今,八十萬禁軍教頭已經成為了林沖的代表了,可能在大家看來,八十萬禁軍教頭肯定是一個很大的官職,可是事實上不然。

首先說一下禁軍,禁軍是皇帝的親兵,負責保衛京城,守護宮廷。相當於中央的衛戍部隊。北宋禁軍數量並不固定,據《宋史兵志》記載,宋太祖趙匡胤的時候是全國共有軍隊三十七萬八千,而禁軍馬步十九萬三千;宋太宗時禁軍馬步達到三十五萬八千,之後歷代都有增加,待到宋徽宗時候,全國的禁軍數量確實達到八十萬左右,這是北宋禁軍數量最多的時候,而林沖所在的北宋末年,禁軍雖然號稱八十萬,但因朝廷腐敗,軍隊缺額很多,京師三衙所統才十萬餘人,實際僅有三萬人。

宋代禁軍教頭其實就是擔任士兵日常訓練的教練,不管訓練多少人,統稱為“八十萬禁軍教頭”,“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其實就是“東京禁軍教頭”的意思,宋代禁軍教頭有很多,每個教頭訓練100人左右,這麼一算,宋代分佈在全國各地的禁軍教頭,人數不下於5000,禁軍教頭在軍中的位置,其實就是介於如今的排長、連長之間。

至於宋朝禁軍教頭的級別,說起來更是讓人不敢相信,因為他們根本不入流,就是沒有品級,甚至有臨時工、辦事員的性質,這在宋代實行高薪養廉的情況下,簡直不可思議,長此以往,沒有踏踏實實的教頭,如何訓練出有戰鬥力的宋朝軍隊。


有個差評


是的。只是一個小小的技術官員。在東京汴梁城裡,可以說,這樣級別的小官,處處皆是。

他的名號聽著很大,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

其實說白了,就是禁軍教頭,還是其中的槍棒教頭,貌似禁軍中這樣的教練很多,比如說第一回出現的王進,比如說林沖的岳父張教頭。

總之來說,放在現在,就是武警部隊的一個教練,比如說射擊教練。

比如說,現在武警部門現役人員有80萬人,那麼,是不是也可以稱為八十萬武警教頭呢。

貌似很厲害,其實也就是在江湖中,糊弄一下無知的百姓,在官員面來,是要夾著尾巴,低聲下氣的人。

再說宋朝的政治生態,宋朝是典型的王與文人共天下。因為五代十國的亂象,所以宋太祖趙匡胤上臺之後,就杯酒釋兵權。從此之後,慢慢以文御武。從此,宋朝的階層可以說是如下:

一層是士人,這裡的士,特指文人,是那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通過科舉,文章取士,成為進士的那批人。比如說歐陽修,韓綺、文彥博之流、蘇東坡為代表的文人集團。

宋朝對於文人極為優待,可以說,終宋一朝,從未因罪殺過一人。

而相對來說,武人的待遇極為低下,《水滸》裡的高俅,放浪無行,只因踢得一腳好球,被徽宗皇帝趙佶(當時為端王)相中,收得門下,在趙佶登基之後,因為其不是正途(文官科舉出身)出身(哪怕其原出自蘇東坡的小吏,頗識文墨,有一定的詩賦基礎),也只能封為武職,後官至太尉。

而當時武職地位低下的表現就是,作為低層士兵,為了防止其逃跑,多在其臉上刺字,而宋仁宗時名將狄青,臉上就有刺青,後來因為軍功,一步步高昇,最後升至樞密使(類似現在的國防部長,當時為文職),因不是文職出身,多次被下屬(文官)嘲諷,後來更是被文官集團使用不當彩手段趕下臺,又多次遭到誹謗,攻擊,最終鬱鬱而終。

而林沖,更是屬於武官之中的技術官員(教練),沒有兵權,地位更為低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