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企業職工缺少團隊和主人翁精神?是何原因造成?

溫侯23


過去是集體好了自己才會好,現在是單位好了自己不一定好,私營企業永遠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職工利益與企業利益不成正比是主要原因


老山202001387


我也從一個熱血青年到現在的懶散中年7人,在單位裡混日子。記得剛上班的時候,單位為了省十佳的幼兒園,單位裡一派熱火朝天的氣象,加班加點不計其數,寫文章,做PPT,錄像,乾的是不亦樂乎。當自個兒的成績出來的時候特別有成就感。工作也能夠被很多的人去認可。那時的積極性特別的高。可是慢慢的這個積極性卻被磨得一絲一毫都沒有了。為什麼?

1.獎勵機制出問題了。幹得多,不一定榮譽就多,得到的就多。在一個單位裡頭,越能幹的人,他會接受的工作會越多,工作越多,出的錯誤就會越多。有的時候簡直就是出力不討好。你所付出的跟你所得到的回報是不成正比的。自然積極性會越來越小。

2.領導的管理出了問題。當領導只在意自己的得失,對整個單位對於管理的時候,員工必然會有惰性產生。這個惰性會愈演愈烈。每天大家都在牢騷滿腹,誰還願多幹工作呢?

3.單位的企業文化出問題了。如果經常組織一些有趣的團隊活動,大家的凝聚力會更強。但是在組織的過程中,敷衍了事。那效果就適得其反。記得有一次組織元旦聯歡會,會領導說提供午餐並且讓帶著孩子一起,說好了是餃子,結果,每人兩個餅就打發了。公司的活動基本以失敗告終。

在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被別人認可,被單位認可的,這樣的一種強烈的心理,這樣才有存在感和認同感。如果單位和領導看不到,那企業的員工就會有深深的失落感,他就不會對這個單位產生強烈的任何主人翁責任意識。


吐納佳蘭


說說我的經歷吧。剛進公司的時候,公司還處於起步階段。因為我們是新開的分公司,一切都從零開始,有總公司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我們的運作也能順利的進行。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的工資待遇也不是很高,但公司老總對員工還是關心和愛護的。慢慢的公司的業績越來越好,公司開始賺錢了,公司老總也捨得給錢。我們的工資年年都在提高,每個季度都會發個季度獎,7.8.9月還有高溫補貼和勞防費,年末還發年終獎。每個月過生日的員工還有生日福利和生日蛋糕,每年還會組織一些活動,如家庭日,旅遊擴展,年終聚餐等,過年的時候,公司領導還會組織到困難員工家進行慰問,讓員工感到了關心和溫暖。這樣都大大的提高了我們對公司的歸屬感,激發了我們敬崗愛業的精神,每天的工作都充滿激情,工作再苦再累我們也毫無怨言,為成為公司的一份子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三年後,原公司老總期滿離任。換了一個老總,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新來的老總喜歡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只重視公司管理層。基層的員工對他來說好像是可有可無一樣,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代替隨時招。以前組織的活動也只有辦公室管理層參加。好像就比我們基層工人高人一等一樣。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的工資就沒有漲過。以前的福利也大多停止或減半,一年不如一年。這樣的環境中我們也慢慢的失去了希望,反正多少工資幹多少活。


運的累積


現在企業許多員工缺乏團隊精神和主人翁精神,主要原因歸結如下:1、企業關心員工太少,員工感覺心寒。2、有中飽私囊的事,領導身先士卒,搶著幹,肥缺被領導佔盡。3,員工在企業幹活,有志氣沒脾氣,連正常建議都不愛提,企業好壞似乎與己無關,一句話:混!混!混!4,企業員工要得到提拔重用,沒關係很難實現,這也是體制通病,員工無可耐何!


同名ok


在我看來,主人翁精神只適合國企,因為國企是全民的,工人就是企業的主人,所以為國企工作就是為自己工作,為國企爭利就是為自己爭利,所以國企職工必然有主人翁精神。可是,現在不同了,現在90%以上的企業都是私企,因為私企不是員工的,私企是老闆的,所以員工只講合作,不講主人翁精神。

為什麼現在的企業(私企)員工不講主人翁精神呢?我認為關鍵的原因還在於企業身上。

在我看來,僱傭關係在根本上決定了員工不可能具有主人翁精神

我們都知道,以前的國企和員工之間都不是僱傭關係,員工們屬於國企的主人,企業的一切屬於工人集體,所以大家很拼,能夠自覺地發揮主人翁精神。可現在的企業不一樣,基本上都是私企了,私企跟員工之間是純粹的僱傭關係,企業出錢,員工出力,交易完了大家各自分開,最終企業賺得的一切利潤都是老闆的,被僱傭來工作的工人是沒有任何機會分享企業利潤的,所以這種情況下職工是不可能具備主人翁精神的。

為什麼僱傭關係不能產生主人翁精神呢?因為最關鍵的是員工被排除在企業利益之外,員工無利可圖,員工隨時都可能被企業解僱,這些情況都與企業宣傳的主人翁精神背道而馳,所以不可能讓員工在私企裡面產生主人翁精神,我覺得這是由企業的僱傭關係決定的。

其次,企業缺乏產生主人翁精神的健全體系和公正機制,所以導致員工不可能具有主人翁精神

現在企業裡面的大多數員工是一個什麼狀態呢?

  • 大多員工都是乾的多、乾的苦、乾的髒累差,工資卻拿的少;

  • 員工在企業裡面不受重視,甚至一些企業連基本的尊重員工都做不到,員工沒有發展和前途可言;

  • 企業存在很多管理問題,員工與企業之間矛盾很多,企業本身缺乏人文關懷和人性化管理。

上面講的員工工作、工資、管理、職業發展、受重視和尊重等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問題,導致很多企業都存在用工不規範、合法的行為,損害了員工們的利益。當員工們辛苦為企業創造利潤的時候,自己卻受到企業的各種不公待遇,比如無合同、無社保、無公積金、加班嚴重,加班工資低或者沒有加班費,隨意調崗降薪,任意辭退、開除員工等等,試問存在這些企業問題的時候,員工們的心裡怎麼會有主人翁意識,又怎麼會產生主人翁精神呢?所以,企業缺乏培育和產生員工主人翁精神的健全體系和公正機制,必然導致員工不可能具有主人翁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總之,企業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員工的利益,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員工,那就必然導致員工們無主人翁精神,都是混一天算一天,最終對誰都沒有好處。所以企業想要培育員工們的主人翁精神,還有很多事要改進和完善才行。


Sir聊HR


中國的工人階級隊伍實際上已不復存在,大家都在為剝削階級資本家打工,忙忙碌碌,各自為陣,互相之間少有聯繫,在工廠,在企業,在公司,都是小心翼翼,埋頭苦幹。一切聽老闆吩咐,一不小心就會被炒,誰讓你當“主人翁”?


修河戀人419


這是N種原因疊加的結果,無法用幾句話去解釋其深層原因。在國企有因為認為收入付出不成比例,升遷無望,上司壓制,在民私企,同樣也有這些原因,若企業把股份讓員工都持有一點,也做不到完全公平人人滿意,員工會站在各自角度去做比較評判公平度,還有當較有能力的員工出現時,還存在同行以更優待遇引其跳槽,此時有些人只會做利益比較卻忘了是企業培養了他的能力是企業的平臺讓他走到了今天,就拿一個服裝廠的工人為例,當企業從生手培訓成熟練工得付出嗎這成本怎麼消化,而另一企業等到工人較熟練時用高一點薪資讓他過去,省去時間和成本算一下很合適,工人也願為高點的收入跳槽,那原企業能怎麼辦?該怎麼辦?這是底層的,別說那些手上有了許多經驗業務人脈有了核心技術的員工,這種價值觀與社會環境壓力的對決,在只靠道德去左右時,亳無還手之力。當然老闆和領導也有其自身許多原因,在這無法列舉了。


51669188


最可笑的就是那句"主人翁精神"了!老總家的保姆要有了"主人翁精神"後,老總的夫人會做何感想?


長安借東風63583187


是你們管理者將我們最基層的職工劃出去了。

你們回頭看看你們的工作環境,大班椅、落地窗、茶具、空調…………再看看基層職工的,高溫、粉塵、各種油脂 …………

再看看你們的薪資和各種他們聽不懂的福利,就連單位的宿舍格局,你們都刻意彰顯自己和他們不同,你要求他們有團隊精神?他們不說自己是奴隸就已經十分十分不錯了,還瞎扯什麼主人翁?

其實,還有太多太多欲言又止卻最後選擇沉默的無奈之舉了。

一句話:在要求別人之前,先做好自己。


巔峰老奴


我是事業單位從醫者,曾經在基層大家都是努力工作,領導和普通員工收入差很小,所創造的效益相當於自己的,現在不同,在醫院大環境中,並不是按勞分配,人分369等,一切按職務職稱來分配,幹活多的正是收入少的,領導和員工是管理和被管理關係,等級觀念極重,都各自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