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我們應該如何理財呢?現金,房產,外匯,黃金,哪個更保險?

非專業相聲觀眾


1.現金為王!重要的事說三遍!!

當你打開所有理財教科書,上來第一課一定是“現金流規劃”。

對於家庭理財來說,首先要準備出至少6個月的基礎生活費用(涵蓋日常開支,房貸車貸等等),這部分錢要以流動資金的形式來儲蓄,需要使用時可以靈活取出。其次才是用於投資的錢等等。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圖:

2.家庭保障要做足

有人要問了,這次新冠病毒國家都說免費治療了,還要保險幹啥?

但國家說醫保+財政特殊撥款兜底的只有確診新冠病毒後的治療費用。也就是說確診之前的治療費用,自己承擔;治癒後可能導致的後遺症及長期康復治療,相關費用自己承擔;治病導致自身和家人的收入損失,還有護工等其他額外費用,自己承擔。

生病導致不能工作,家裡老人如何贍養、孩子教育支出誰來出,各種未償還完的貸款拿啥還……這些問題,你想過嗎?

所以這些財務需求是保險要解決的問題。用保險專業術語說,這叫提前轉移財務風險,覆蓋家庭風險敞口。

3.有恆產者有恆心,關鍵時刻有車有房很重要

宅家了許多天的你,對這一點理解的一定比我深。有房很重要,多少租客復工返回租住的小區,卻被阻攔在外;有車也很重要,出行會方便很多,避開公共交通也就是減少幾分潛在的感染機會。

上面三點是疫情帶給我們家庭理財方面最重要的部分。當然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其他需要注意的點,比如開源發展副業,創造多個收入管道;比如籌備進修充電,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總之一句話,不管是理財還是任何方面,未雨綢繆都是王道。


增長進化論


房產已經進去回調期暫時不建議參與,黃金可以去銀行,風險小些,或者國內上海期貨交易所或上海黃金交易所參與都是帶槓桿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外匯在國內不受證監會監管資金風險很大,而且好多黑平臺,近兩年崩盤跑路,客戶無法出金的事件頻繁發生了,不建議參與


觀市界


今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爆發、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這次新冠病毒的爆發對於資本市場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作為老百姓來說,現在這種市場情況下,該怎麼投資呢?

從2020年年初疫情逐步爆發、逐步發酵開始,資本市場就已經率先有所表現了。

首先,我們能看到國債、寶寶類產品的收益率在持續走低。

我們能看到1年期國債收益率從1月初的2.4%,一直降到2月3日2.09%,降幅高達12.92%=(2.4% - 2.09%)/2.4%。同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3.19%降到2.82%,降幅達到了11.58%。

這也顯示出疫情的不確定性造成了市場的避險情緒不斷升溫。

大量的資金湧入國債、高等級公司債等低風險資產,造成這些資產的價格飆升,收益率持續走低。

可以預計,這種趨勢在年後還會持續,年後疫情發展不確定性還比較強,所以低風險投資仍受追捧。

不過作為避險資產,黃金整體價格上升趨勢比較明顯的,雖然一月份跌跌漲漲看不出什麼,但是對比十二月份來說,黃金漲幅還是比較高的。

但黃金的價格受更多方面影響,比如國際局勢、經濟發展、疫情、市場情緒、匯率、供需都會對金價產生影響。

但是現在不建議大家買入黃金了,現在金價已經小貴了,如果之前買過的,再漲一漲就可以拋了,如果之前沒買過的,現在就先緩緩別入了,現在不是一個定投黃金的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