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青島先鋒的戰疫⑧:企業“新員工”,兩手都要”硬”

半島記者 崔璞

當前企業陸續開始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也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復工生產,兩手都要硬,都要衝鋒起來,都必須科學防控不留死角,善待服務企業做企業的親人。“政府工作人員和我們一起把防控和復工做好,他們就像我們的新員工,”一位復工企業負責人如此說。

科學調度必備流程

“防疫通行證、測體溫、手消毒、明白紙……”東海國際大廈復工員工小張進樓經過了科學規範的程序,從體溫監測到防疫指南的這套必備流程已經清晰地宣傳給每一個入樓員工。

深读|青岛先锋的战疫⑧:企业“新员工”,两手都要”硬”

東海國際大廈進出員工信息登記、測量體溫等等。

市南總部經濟樓宇眾多,訪企業、強督導、嚴管控…...市南區八大關街道在強化疫情防控同時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巡查走訪不間斷,2月17日,下沉街道的市南區區領導——八大關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付榮雲、劉立德靠前指揮,這幾天來他們一直在企業社區戰疫一線親自調度、親自巡查轄區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我們街道結合網格化管理機制,各辦、各社區聯合出動,對轄區企業進行走訪摸排,確保疫情防控工作不留死角。我們還要把對企業的服務意識融入到血液裡,堅決做好服務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八大關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街道黨委書記方健介紹說,街道提前將企業復工備案表、《復產復工明白紙》、《外地返青人員須知》等發放給復工需求企業,要求企業復工前進行備案,明確復工應具備的相應防護知識和防護條件。

深读|青岛先锋的战疫⑧:企业“新员工”,两手都要”硬”

市南區八大關街道防控工作人員教著企業人員使用小程序做復工備案。

據介紹,為方便企業操作,“多彩八大關”宣講隊宣講員錄製了“企業復工操作流程”小視頻,將復工備案流程、備案表講解、聯繫電話等內容以小視頻現場操作的方式展現出來,一步步教會復工企業做好網上登記,根據需要上門指導企業做好復工防疫工作,手把手教如何做好復工備案准備工作,復工需知小程序二維碼張貼到企業門口,高標準督導要求嚴,對復工企業,提前印製登記證,對符合復工條件的員工進行發放,以便於減少日後的登記程序,只需要測量體溫即可通過安檢。

“街道多次到轄區各公司督導復工疫情防控工作,對公共區域消毒、體溫檢測、出入登記等防控措施進行督導並對如何開展好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指導。我對街道的全方位的服務非常感動,他們就像我們企業自己人,我對發展前景更有信心了,”轄區一位企業負責人說。

“紅色動力”暖人心

“從上班途中、工作生產、入室辦公、食堂進餐、公務採購等各個方面,公司黨支部周到細緻地對企業防護措施和員工行為規範做出了詳細的規定。為避免疫情帶來的影響,我們必須提前考慮好所有細節。”2月16日青島松山機械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曲善鑑介紹說,公司黨支部結合企業現狀和實際情況,提前制定了《青島松山機械有限公司切實關愛員工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細則》,科學有效地指導企業復工生產。

深读|青岛先锋的战疫⑧:企业“新员工”,两手都要”硬”

青島松山機械有限公司黨員突擊隊。

據介紹,街道轄區內企業積極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有序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青島松山機械有限公司黨支部在這場戰疫中發揮強大的組織力,組織黨員主動擔當作為,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了鮮活的紅色動力。”

“我們公司圍繞健康檢查、人員排查、物資儲備等疫情防控和企業恢復生產重點工作,組建了一支由12人組成的“黨員突擊隊”,劃分了3個黨員責任區,覆蓋了技術研發部、生產部、綜合管理部三大部門,引導本單位黨員積極投身防疫一線、復工一線,加足馬力投入生產,”曲善鑑告訴記者,復工前夕,青島松山機械有限公司黨支部召開了一次全體黨員視頻會議,學習傳達了《嶗山區防控疫情支持企業十條政策措施實施細則》,並將《青島松山機械有限公司切實關愛員工紮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細則》下發到個人,督促黨員帶頭學習,助力企業復工平穩有序進行。

深读|青岛先锋的战疫⑧:企业“新员工”,两手都要”硬”

青島松山機械有限公司入門檢查。

曲善鑑表示,為全公司近60人發放口罩600個,防護眼鏡120個,確保每一位員工均得到有效防護。每日對餐廳消毒1次,餐具用品用高溫進行消毒,就餐人數控制在同一時間段10人以內,各職工一人一桌方式用餐。再好的部署,只有落地才可能“開花”。青島松山機械自復工以來,堅持每天組織黨員分時段對公司全體員工進行體溫測量,並填寫《職工健康統計表》,詳細記錄每位員工身份信息、身體狀況和節假日出行情況。2月14日,為擔負起企業社會責任,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公司黨支部全體黨員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主題黨日活動。全體黨員在活動中進行了愛心捐款,全部用於北宅街道疫情防控後勤保障工作。

五明五清鉚足幹勁

“當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前幾天我們收到了復工的通知後,街道辦事處和我們一起,強化了對廠區管理,對所有復工的員工進行健康篩查,定時進行體溫測量,每天對作業區域、住宿區及食堂等活動區域定時消毒,做到嚴防死守,堅決防止輸入性疫情發生。”青島張氏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茂銀表示。

深读|青岛先锋的战疫⑧:企业“新员工”,两手都要”硬”

膠西街道黨工委書記楊升金(右二)現場調度企業復工。

“你這口罩佩戴不規範!”“有沒有與外來人員接觸?最近體溫正常嗎?”1月16日,在位於膠州市膠西街道的張氏機械有限公司門口,辦公室主任馮慶財一邊拿著耳溫槍,一邊詳細詢問著在門口排隊的工作人員。據介紹,張氏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主打產品為辦公椅氣彈簧用活塞桿和汽車支撐杆用活塞桿,其中,辦公椅用活塞桿目前的市場佔有率為全球的60%。走進生產車間,到處是一片繁忙緊張的場面,工人們佩戴著口罩,忙著盤點原材料、檢修設備、衛生消殺……

開春就是開工,復產就要衝刺。膠西街道安排專門人員服務於復工的企業,手把手指導企業填報 “一圖四臺賬”,做到“五明五清”,即製作疫情防控作戰圖,做到方案明、職責清;建立企業人員情況登記臺賬,做到人員明、底數清;建立卡口檢測臺賬,實施閉環式管控,做到卡口明、檢測清;備齊防護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用品,對全體員工開展防護知識培訓,做到防護規範明、防護知識清;列出消殺明細表,形成日臺賬,做到消殺範圍明、衛生習慣清。所有企業內部實行生產區、辦公區、其他區域的小單元管理,定崗定人,做到分區域管理生產。

作為膠州“西大門”,膠西街道地理位置特殊,是外地進入膠州乃至青島的關鍵通道和重要門戶。區域內人口多、村莊多、企業多、車流量大,是典型的“三多一大”地區。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擺在膠西街道黨工委書記楊升金面前的這道難題前期解答得很好,群眾紛紛點贊。

“既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又要加快重點項目復工開工,面對大考,我們責無旁貸。下一步,我們將守住疫情防控底線,鉚足復產復工幹勁,排除萬難,力爭膠西街道各項經濟指標一季度開門紅!”楊升金表示,目前疫情防控已經進入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中央提出要分類指導、分區施策,以縣域為單元,分區分級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儘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街道黨工委作為防疫戰線的基層堡壘,面對新變化、新需求,應該怎麼辦?”

6個單元防控體系

“要打贏防疫阻擊戰,不僅要有嚴的措施,還要有經濟基礎作為保障。”楊升金帶領班子成員認真研究政策,結合基層實際,出臺《建立疫情“科學化、規範化、常態化、單元式”防控體系的實施意見》,將全街道整體分為企業、九小場所、居民小區、社區村莊、農業生產、省道防控站點6個單元,一個單元一個策略,一個行業一套辦法,統籌協調各單元隊伍,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確保疫情立體化防控無死角,形成疫情防控的長效機制,保障防疫、經濟、民生各項工作穩步推進、互相促進、齊頭並進。

深读|青岛先锋的战疫⑧:企业“新员工”,两手都要”硬”

膠西街道黨工委書記楊升金(左)現場調研防控。

楊升金與班子成員走進企業查看防控基礎,收集意見建議,將全處649家企業分為15個管理單元模塊,每個單元模塊40-60家企業組成,由1名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作為每個單元模塊的總負責,配備8-10名機關幹部、每名機關幹部負責5-7家企業,實行每個小單元模塊管理。

面對群眾生產生活的需求,面對小商店、小餐飲場所等九小場所中存在的疫情安全隱患,楊升金日常走進小超市、走進小藥店、走進小賣部,廣泛收集信息和建議,帶領班子成員研究出臺“七個必須三不允許”,即:必須佩戴口罩上崗;必須設立檢查崗測量體溫,並建立發熱登記臺賬;必須對場所內進行消毒,並做好消毒記錄;必須阻止不帶口罩的顧客入內;必須設置廢舊口罩專用回收垃圾桶;必須張貼公安局兩個通告;必須杜絕哄抬物價行為;不允許任何場所收留外省市人員住宿;不允許網吧、浴池等人員聚集型小場所開門營業;不允許包括小藥房在內的任何場所售賣退燒藥。而街道建立“3+11”工作機制,3即“三條線”:通過主管部門、社區村莊、突擊隊“三線並進”的工作方式,對全街道以“九小場所”為主的所有商戶進行地毯式、拉網式排查,規範整改,建立臺賬,確保不留死角、不落一戶、不漏一人。11即11個超市單元,向全街道11家中型超市派駐11名機關幹部專人值守。

膠西有17個居民小區,這些小區都留下了楊升金的足跡。結合實際情況,膠西組建隊伍,由17名包小區機關幹部、34名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對小區進行設立一個卡口通行等“五個一”單元式管理。街道有114個村莊,8.85萬人口,在深入宣傳、嚴密摸排、嚴格值守,做好消殺的基礎上,做到“三清理、三走到”,即:清理村莊檢查點之外能進人的漏洞隱患、清理村莊生活垃圾和舊口罩處理隱患、清理已排查人員居家隔離隱患;走到“無人區”、走到出租房、走到網點房。

“膠西是馬鈴薯之鄉,春耕在即,必須抓好農業生產領域的防疫工作,同心戰疫、不誤農時。”膠西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李春雲表示,面對人員安全、物資安全問題,膠西建立開通網上課堂、採用家庭單元生產模式等農業生產12條,保障農業生產有序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可控。而在S102濟青線膠州高密界膠西宋戈莊、小劉家疃兩處檢查站,“每車必查、每人必檢”,防控人員逐人測溫並認真核驗乘客身份,實行24小時全天候三班換崗值守。

“膠西街道,也是膠州、青島的單元,一手必須看好大門,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另外一手復工抓生產,兩手都要硬,全力為企業做好服務。”忙碌了半天的楊升金匆匆吃了幾口飯,馬上就投入工作,這樣的高強度連軸轉,對他來說,已成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