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恆大撒錢式”網上賣房?對其他行業有什麼衝擊和影響?

金哥數學


我認為將恆大的這種營銷方式成為“撒錢式”賣房,確實有些誇張了。採取這樣的方式,應屬於不得已而為之的去庫存自求方式。當然受疫情影響,預計還會有更多的房產企業會採取類似的促銷方式。

1.恆大做了什麼?

2月16日恆大發布了關於樓市促銷相關政策,尤其是其提出了75折優惠力度,這點受到大量網友的關注。

2.恆大為什麼這樣做?

疫情當下,各行各業都受到疫情的衝擊,房地產行業是相關行業中,受到衝擊比較大的行業。

因為疫情,春節時間延長,再加上覆工時間較以往延後了很多,這是房地產企業沒有預料到;加上停工停產,一部分人群缺少了收入來源,對未來缺乏安全感,也降低了其購房預慾望;另外,在這“宅家平安”的日子裡,人們出門少,看房少,給房地產銷售帶來了更大困難。

而我們都知道,房地產行業相對負債率都比較高,復工時間延長,帶動了生產週期延長,房地產企業的資金成本就會提高,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資金鍊斷裂。

這個時候採取促銷,將原有庫存去掉,回籠資金,降低經營槓桿,確實不為一項好的自救方式。

3.恆大打響第一槍

恆大是房地產企業的頭部企業,對市場嗅覺靈敏,調整營銷政策反應更加迅速。當然,根據現有消息看,恆大提出了75折優惠力度,力度相對較大,但是無口厚非,這主要根據企業自身發展情況而定。第一槍已打響,預計需要自求的房地產企業,也會採取類似促銷方式,降低庫存,回籠資金,挺過困難時期。

4.對其他行業的衝擊和影響

降低了優惠力度,自然提高了人們的購買慾望,一部分錢自然會流入到房地產市場裡去。目前,單靠一家提高力度促銷,還很難說對其他行業的衝擊和影響有多大,但是後面形成效應和規模後,至少對靠資金推動的金融市場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影響。


財經櫃


電商慣用的技倆,先把價格調高,再來個打折銷售,實際優惠後反而沒有優惠了,所以商人永遠為利,慎看 慎入 慎買




ThinkLiu


因為年底,恆大有優惠政策,我1.21號在恆大交了2萬的公寓定金,年後初八首付付清。這幾天我知道恆大新出的優惠政策,就聯繫了置業顧問,最後得到的價格和我年前買公寓的價格上下沒有差的很多,有可能最終優惠完未必比我當時認購的價格低。



化妝師李楠楠


恆大這個操作方式是在自救,防止資金鍊出現斷裂的情況。

受疫情影響,春節假期被迫延長,復工時間一錯在錯。人們在家裡不敢出門,就更不敢去售樓處看房子。

因此,春節之前到現在房地產市場異常冷清,而且這個局勢並沒有緩解的症狀。疫情結束之前,大家都不會聚集在售樓處去看房子。

保守來說疫情結束還需要一個月。如果情況再複雜一點可,能要持續到三月底,甚至四月份。

那時候恆大的資金鍊可能就出現大問題了。房地產企業最重要的是資金鍊。

為什麼很多房地產企業設計、施工都特別快,有時候還出現質量問題,就是為了能夠更快的進行資金週轉,防止資金鍊出現斷裂。

自從房住不炒的要求提出後,國家對房地產企業的政策逐漸收緊。房地產企業融資成本逐漸上升。而且,越來越難籌集到資金。

在這種大背景下,又面臨冠狀病毒這麼嚴峻的突發性事件。恆大就想出了在網上賣房的方法。

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而如果不優惠大家是不會買的,因為這種情況下所有人預期房價在這兩個月內會下降。如果恆大不撒錢式售房,那還是賣不出去,還是解決不了他的資金鍊問題。

而且這種方式還有一種好處,不用建售樓處了,也不用給銷售拿提成了,直接網上一手賣,賣多少自己賺多少。


莫水宏觀經濟


近日,恆大集團的75折購房優惠登上了熱搜,相信不少年前買恆大房子的人基本都傻眼了,更為關鍵的的75折只是基礎性優惠,如果你可以增加首付款或者全款或者短期內分期付款全部房款,那麼還可以獲得更多的優惠,一套組合下來,以全款購房為例,基本就是原來的7折(相當於年前200萬元的房子,現在只需要140萬元),優惠力度是恆大集團創辦以來前所未有的,也是各家主流房地產公司所未有過的。

很多人會有疑惑,為什麼恆大要這麼撒錢式的賣房呢?要知道目前開發商的淨利潤還不到20%,按照這個價格銷售,參照以往的數據來說,可以說恆大基本是無利可圖,甚至有所虧損。

恆大之所以給出這個價格有兩方面的因素:(1)春節本是房地產銷售的一個小黃金期,但是受疫情影響,各地的售樓部已經關閉超1個月,對於恆大這種每年上千億經營性現金流入的企業,一個月沒有任何開盤,少掉的就是上百億的現金流入,不要想看這個資金,缺少這個金額,對於恆大這種高負債的企業來說,甚至資金鍊都有可能斷裂。按照恆大公佈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截止2019年6月底,恆大的債務8132億人民幣(報表單位是拾億元),我們單純以5%的利率計算,每年的利息就可以達到406.6億人民幣,摺合每月約34億元,更為關鍵的是恆大46%的債務將於2020年的年中到期(相當於2020年6月,恆大要歸還376億元的債務),現在趕上黑天鵝,恆大的現金流可謂非常吃緊,所以大甩賣,快速回籠資金也是迫不得已的手段;(2)目前房地產開發商銷售的基本均為期房,既然是期房,就有可操作空間,此次價格便宜甩賣,按照以往的成本,恆大可能會出現虧損,但是既然房子還沒竣工,那麼就可以盡最大的努力壓縮成本,減少建安投入,這樣就可以將企業的損失度降到最低,所以雖然恆大此時看上去似乎吃虧,但是最終並不一定真的會吃虧。

總結

資本都是逐利的,企業也一樣,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之所以能給出歷史最低價,最大的原因在於恆大自身的資金鍊太過於緊張,雖然看上去目前距離6月底還有近4個月,但是一則企業的債務並非全部都是6月底到期,而是近期陸陸續續到期,二則一套房子從意向金到定期到首付備案,一般都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到按揭下款正常都是半年左右了,所以不提前採取措施,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出現資金鍊斷裂的現象,恆大也是迫不得已而為。


鯉行者


當大家都在為疫情影響經濟發展而擔憂的時候,恆大撒錢式網上賣房卻火起來了。

根據恆大公佈的數據,自從2月13日實行網上售房以來,各項銷售數據非常亮眼,客戶認購房屋達到47,540套,總價值在580億元左右,其中認購最多的一個樓盤達到870套,這簡直超過了平時線下銷售的情況,而且還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那麼恆大是怎麼做的呢?根據恆大網上售房提供的政策,購房者只要在恆邦通平臺線上交納5000元定金,然後簽署商品房網上認購書,就可以在全國恆大樓盤預定房源,到時候再簽署商品房買賣合同,通籤合同期到5月10日,認購者享有最低價購房權,如果說購買的樓盤價格在期間下調,可以獲得補差價的權益,並且可以無理由退房。

根據恆大的估計,網上認購數量有可能會突破10萬套,如果能有7成的客戶變成真正購買的用戶,總價有望達到600億,如果推薦購買率為50%,那麼推薦的人可以獲得3億元的佣金,購買者可以獲得3.5億元的優惠,你覺得這算不算是撒錢呢?



嚐到了甜頭的恆大集團,在2月18日還將繼續推進網上售房,購房者最高可享受75折優惠,單棟樓區化率達到90%以上的,可再額外享受94折優惠,這種優惠力度是史無前例的,有人把它稱之為撒錢也很形象。

其實房地產通過線上銷售,這並不是首次,恆大也不是第一個,但是原來的網上售房效果都不好,甚至有人認為房網上售房方式不可取,為什麼這次恆大網上售房會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對其他行業有什麼借鑑呢?

我認為這次疫情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其實購房需求一直是存在的,但是由於近期房地產政策調整,部分購房者有觀望情緒,加上現在不能出門看房,恆大通過網上售房有效的吸引了客源,網上售房成本遠低於線下,恆大把這部分成本讓利給客戶,自然就會有人來購買。

通過我們多年發展電商的經驗看,線上購物最大的問題必須是解決客戶的後顧之憂,恆大的最低價購房,降價補差價,客戶無理由退房,這和我們電商中的商品可退可換是完全一樣的道理,摸準了客戶的心理,解決了大家的後顧之憂,既然可以沒有後患的購買低價房,誰不想試一試呢?

所以這次恆大售房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如果通過線上銷售,必須要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設身處地的解決客戶的後顧之憂,讓讓大家放心購買。

由此可見,只要站在客戶的立場上,就沒有辦不好的事情。


互金直通車


看法:營銷模式厲害,賺足了流量和眼球,提高了銷量和品牌知名度,回籠了資金,可謂一舉三得。

為啥這樣的營銷模式厲害呢?

這次的營銷模式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本質上都是為了賣房,而且這次恆大聲稱“全國樓盤7.5折”,看似十足優惠,但是真的願意把100萬房賣成75萬嗎?

只要你經常看新聞,就會發現恆大不是一次兩次這樣做了,而是經常這樣做,最近幾年都一直喊著“全國八折”等等。

感覺是不是很熟悉呢?沒錯,這就是和雙十一一樣的套路,看似打了很多折,但是啊,買的不如賣的精,所以啊,這樣的營銷模式非常厲害。

賺足了眼球和流量

網上鋪天蓋地的新聞和討論已經證明了,這次的營銷模式所帶來的流量,也讓恆大在此過程中賺夠了流量。

提高了銷量和知名度

總是會有群眾覺得這次打折非常好,從而產生購買等行為,這自然是提高了銷量,而即使你沒有買房,你也記住了恆大這個房企,自然提高了品牌知名度。

回籠資金

恆大是一個高負債的房企,目前的負債接近1.5萬億,一天沒有賣出去房子,就沒有資金回款,時間一長會造成極大的資金壓力。

這次的營銷讓恆大迅速回籠一些資金,三天就認購了4.75萬套,回籠的資金可想而知。

對其他房企有什麼衝擊和影響嗎?

恆大會這樣做,其他房企也會有動力這樣做,因為房企們都是高槓杆,高負債的公司,欠了一身的債,不像恆大一樣想方設法多賣房子,自己房企的資金壓力也十分大。

更何況,2019年破產的房企不在不少,再不學習恆大一樣網上售房,輕則現金流出現問題,重則不堪重負,甚至破產倒閉。

恆大開了一個頭,其他房企也會紛紛效仿,房企的確很賺錢,但是負債和利息更是驚人,一天賣不出去房子,就意味著多一分風險,房企也怕啊。


財道


從資本融資角度來看

1、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2018年的恆大財報(2019年財報尚未發佈)

從恆大2018年財報來看,該公司營收4662億元,盈利722.1億元;負債總額達到15714億萬元,恆大2018年淨負債率為151.9%,較2017年底降低31.8個百分點。

根據恆大2018年財報,恆大在2017年新增借款4820.91億元,公司現金及等價物支出455.42億元。2018年恆大沒有新增借款,現金及等價物支出232.65。

2、再看2019年銷售業績:

2020年1月2日,中國恆大(03333.HK)發佈公告,2019年實現合約銷售額6010.6億,銷售面積5846.3萬平方米,超額完成6000億的年度銷售目標。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恆大在境境外融6億美元(約¥455億元),境內申請了超過300億元的債券;

3、再來看最近融資信息

2020年1月16日晚間,中國恆大公告稱,公司擬發行兩筆總計20億美元的債券。具體來看,一筆為2023年到期的年利率11.5%的10億美元,另外一筆為2024年到期的年利率12%的10億美元,兩筆均為每半年派息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債券發行得到了高管的鼎力相助,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已經認購5000萬美元的2024年到期票據,恆大集團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夏海鈞已認購5000萬美元的2023年到期票據。恆大強調,許家印和夏海鈞認購公司的美元債表示對集團的支持和信心。

從恆大發債理由來看,主要是借新還舊。按照這幾年恆大的融資來看,2020年將會面臨很大的資金償還壓力。尤其是在面對目前的疫情環境下,恆大此舉在於為自己贏得行業先機,搶佔市場關注點、搶佔客戶。

從資本市場融資需要角度,恆大成功樹立了資本市場對企業信心、行業信心,以保證公司擁有穩健的現金流。(最近幾日恆大股票止跌回升)

從行業自身來看

面對疫情當下的困難環境和疫情對各個行業的衝擊影響,恆大的理性評估後,率先採取“自救”措施。客觀來看,疫情會推遲一部分人的購房計劃,全年潛在購房客戶數量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從這個角度來說,市場整體上是“房多人少”的高度競爭。只有打破常規破局來搶佔市場稀缺的潛在客戶(有點類似於徐崢《囧媽》的打破行規做法,事實證明徐崢的決策很堅決也很及時,避免了更大的損失),才能讓自己更好的活下來。

這種做法,很顯然一定會對整個行業產生強烈衝擊。作為同行,如果沒有跟進的措施,一定會流失前期積累的大量意向客戶,對全年業績產生影響。如果跟進,勢必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唯一的就是希望疫情儘快結束,行業迴歸常態,大家重回到同一個競爭平臺。

線上銷售會成為各行業必備動作

線上售房在地產行業嘗試摸索了好幾年了,但是由於傳統渠道還是佔據業績的主力,所以各大房企都是淺嘗輒止。這次恆大的嘗試給行業帶來了很好破局,相信對整個行業從業人員會有一定衝擊和未來的變革決心。

同時線上售房也會對其他傳統行業產生刺激。房子都可以在線上銷售,還有什麼產品不能在線上銷售的呢?我們也看到好多行業在家辦公,通過各種直播平臺來打通與客戶的連接,相信這是這場疫情給很多企業轉型的一大機遇。


龍哥創業日誌


恆大這次75折賣房,也是在原有價格基礎上往上調,再給足折扣,讓消費者以為賺到了。所以說買房要謹慎,多看多選,千萬不能跟風盲目買,買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才是正確的。



房產專家呂信森


恆大網上賣房,進行打75折,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推出,在疫情嚴重影響下的中國經濟,可以說狠狠的刷了一下屏,引發了全國人的關注和熱議。對房地產的其他企業可以說衝擊和影響很大,同時對其他行業也有重大的借鑑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我從幾個方面進行分享一下:

1、銷售模式的創新。

大家原來買房的習慣,都是要實地去看,而且不止一次去看,自己看完,還要和朋友去再看。另外買房也不會在一家樓盤去看,而是要貨比三家,多看多走,有些人甚至把所有的樓盤都看了一個遍,並進行分析,然後才進行購買。買房子畢竟是中國人的一件大事,多少人買一套房子掏幹了四個錢包(男女方父母四人),壓上了一輩子的還款。所以大家都慎之又慎。本次恆大在“恆房通”實現VR網上看房,網上選房,購房一站式服務,可以說考慮的很周全,加之恆大的強大品牌力和市場影響力,另很多購房者加入。

2、力度很大。

恆大本次購房給予75折的優惠,還給予了去化率的優惠,還有付款情況的優惠,價格下調補差價,另外還有介紹人買房的獎勵等等。可以說是一系列的組合拳。雖然網上很多人說換了花樣玩設計太複雜,有人說恆大資金緊張撐不住了,有人說很大破壞規則等等。但不可否認,本次恆大又一次走到了行業的前頭,引發了行業的“地震”,收穫了用戶,取得了比較好的戰績,不能不說成功。

3、傳遞的企業正能量。

全國上下抗疫情,很多企業都沒有完全復工,很多人都宅在家裡或者處於隔離中。中國的經濟遭到了重創,餐飲業,旅遊業,交通運輸業,娛樂業,住宿會議等等行業都是叫苦不迭,資金鍊告急,員工恐慌。在這種情況下,恆大的率先自救,無疑是行業中的一股清流,一股正能量。真正能救企業的還是要靠自己!政策的補貼,房租的減免,金融的幫助等等只是輔助,要想 企業長遠發展,繼續活下去,走出困難,還是要探尋新的機會,新的發展點。每一次的危機來臨,都是行業的一次重塑和洗牌,抓住了市場更強,放棄了淘汰出局。

其實其他的行業,都是可以借鑑恆大的模式,全民營銷,全場景銷售。我相信過了這次困難和危機,企業的凝聚力更強,戰鬥力更盛,生命力最旺。凡是歷經磨難,衝破危機的企業,必將是傲視行業,引領未來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