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寫作業時發火、聲音高,公公婆婆該不該在旁邊給建議?

forgetthetrouble


如果所有孩子都由家長陪同上課,老師能管的了嗎?恐怕老師們管不了任何一個年齡段的孩子。而在你教孩子都時候,爺爺奶奶就自然地扮演了家長角色。因此,要想教育有效,你先要與公婆約法三章,要非常清楚的告訴他們,他們的包庇行為是在傷害孩子,且有可能離間母子感情(這樣做很可能會傷害到老人的感情)。如果做不到,你最好停止輔導,否則,無論對家庭和諧還是孩子健康都沒有好處。

我不認為棍棒教育有錯,但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區別對待。孩子不學可以打,學了卻學不會是絕對不能打的,因為這不是他的錯。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麼教不會?不要簡單的理解為他不想學,孩子正常的思維是儘快做完作業把你打發了。問題的癥結可能是你的教學思路與孩子的理解思路不在一個頻道上,沒有共鳴,他聽不懂。這就會造成你越是賣力,孩子越是反感的情況。不如讓自己冷靜下來換個思路試試。


馭水客


我今天也遇到這個問題了。因為疫情原因我們還一直留在老家,孩子學前班了,老師叫孩子每天在家練練字,我就每天給孩子練一頁的字,今天孩子練完後拿給我檢查,因為孩子有一個字寫錯了,我叫孩子擦了重新寫,然後孩子不怎麼樂意改的,在擦的過程中還把練字本擦爛了,然後孩子就在那裡哭。而我在哄二寶睡覺,我跟他說不要哭會吵醒二寶的,叫他錯了改了就行了。可是他還是哭,我就有點火了叫他別哭。結果婆婆聽見了哭聲就跑過來一頓臭罵了,還說我天天逼孩子寫,他不願意寫就不寫。這讓我更加火了,我跟婆婆說我管教孩子的時候不要來插嘴,而且不明白事情的經過的時候也別插嘴。

從困在老家出不去,每天都是因為孩子的問題來罵我,不是孩子吃飯問題就是孩子玩的問題。所有的事情都得要插手進來,真的有種崩潰的感覺了,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我們也能夠迴歸正常的生活,而不要再跟老人在一起了。

老人的育兒觀點跟我們不一樣,他們只會寵溺孩子,捨不得孩子受一點的苦。卻不知道這樣的育兒觀是害了孩子而不是愛孩子。

孩子在假期的時候本來就是變得懶散不願意吃去學習,而我們在要求孩子學習的時候,孩子多少是有一些怨言的。這時候老人出來了,當著孩子的面跟我們說不能逼孩子學習,要對孩子溫柔。

這時候孩子就找到了解脫的方法,只要他們不願意配合學習的時候就會找爺爺奶奶幫忙,這樣到最後影響的是孩子的學習。

所以我不喜歡老人干涉我教導孩子,你可以在過後跟我說給我意見,但是不能在我教孩子的時候提出建議,因為這是給了孩子靠山,那麼這樣只會增加我教育孩子的難度。老人如果真的愛孩子就該為孩子的將來多考慮。


全職寶媽小包


你好,你這種情況我很能理解,因為我也遇到過,分享一下我摸索出來的辦法。爺爺奶奶的習慣,性格我們是沒有辦法改變了,讓他們不管也很難,如果可以分開住那是最好,不行的情況下,你可以試試,輔導孩子作業,或者教育孩子時,到房間裡去,關上門,不要在爺爺奶奶在旁邊,儘量控制音量。其次,輔導作業有時也要講究方法,我之前也是被我兒子氣得半死,後來發現不能死教,要形象,多用用道具,玩具,拼圖之類的幫忙,像做遊戲一樣教他,還有多鼓勵孩子,你可以裝作你也不會這道題,反問他這個是怎麼回事啊,你教教媽媽好嗎?我經常和我兒子一人做一道題,和他比賽,到我的時候我就假裝不知道,問他結果,我來寫。我兒子剛6歲,我也是怕打罵多了讓他反感厭惡學習,所以我每次都說我們來玩這個,這個有意思,而不說來寫作業,有時他也抗拒寫作業,但還算比較聽話,確實需要家長多一些耐心,我已經慢慢看到成效了,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光影如夢A


您好,對於您的問題,我認為,您需要對建議進行判斷,是不是合理。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解析:
1.孩子方面:學習對於大多數孩子而言,是枯燥無味的,尤其是數學,如果對數學不感興趣,那麼,他對一些習題的理解就會很困難,所以我認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培養孩子的興趣。
2.家長方面:對孩子的教育一定不是訓斥,這樣只會讓您的孩子反感,甚至厭學,不願意學習。家長一定要有耐心,我認為家長可以適當的理智下來,仔細分析孩子的學習。
3.公婆方面:老人家對孫子的愛可謂溺愛,與家長的對孩子的愛不同,對於您而言,你是想讓孩子學好,通過自己的方式愛孩子,而公婆對孩子的愛又不同,他認為孩子這麼小,怎麼能恐嚇呢?我的理解是,溺愛不對,不理智的訓斥也不對。
綜上,如果您的孩子認真學了沒學會,那麼,一定要給他時間理解題
如果是因為純粹不想學,那麼適度的管教是可以的;同時您的問題,公婆會在旁邊給建議,我認為這是中國式家庭的普遍問題,通過這件事一定要理智的分析這次公婆的建議對不對,自己可以進行選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c44fdacaafa34f4aa89ff9c45fdaf8f5\

敏豆姑娘


陪讀確實是一件需要極大耐心的一件事,因為總會有繃不住的時候,家長的情緒有時候真的是控制不好,這時候很容易引發家庭矛盾,我覺得公婆最好不要參與進來。

先說一下,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作為家長一定是要控制自己情緒的,孩子畢竟小,有很多我們覺得很簡單的東西對於孩子來說理解起來並不容易,如果家長生氣了,孩子一緊張更不會了,所以這個時候是一定要儘量不發火,不高聲。

還有就是陪讀只有一個家長就可以了,就算旁邊還有別人也不要在這個時候給出建議或者提出反對意見,家長教育理念的不同應該是私下裡求同存異,統一思想,這樣給孩子的教育才會是統一的,孩子接受起來也很自然,但如果在這個時候總有不同聲音,不僅會讓孩子覺得有機可乘,別小看孩子,他們最會察言觀色了,誰在家裡有權威孩子就聽誰的,這樣不利於教育孩子,而且也會讓孩子不知所措,不知道該聽誰的,該怎樣做。尤其是爺爺奶奶隔輩親,所以最好不要讓公公婆婆在這個時候提建議,他們有想法可以揹著孩子和你溝通。


角端成長記


其實對於孩子寫作業發火,好像是大部分家長都會遇到的頭疼的事情,如果有爺爺奶奶參與,更容易一團糟。
我家孩子寫作業,基本我不操心,但在養成孩子獨立完成好作業這件事上我是花了些心思的,我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首先要明白任何人自律性高必須自尊水平高,所以要想孩子有良好的自律習慣,首先要多鼓勵,隨時找到孩子的亮點,讓孩子體會到自我價值,孩子才會自律,才會自主學習、寫作業...

其次,要讓孩子感覺到你的無條件愛,不是隻愛寫作業好的學習好的孩子,要明白孩子就是在犯錯中成長的。要讓孩子寫作業時專注寫的內容,而不是膽心媽媽什麼時候又要發飆啦!任何人沒有安全感是做不好事的。

然後就是保持安靜的環境給孩子寫作業,期間可以用番茄鍾來計劃學習。溫柔而有邊界,做作業時不準喝水上廁所,離開椅子...這些在準備工作中做完。習慣不好的孩子,前期需要大人監督。一個人管,不要其他人參與,記住溫柔而堅定!



最後就是及時反饋,每一點點的進步,要及時肯定表揚,完成好作業一定要給孩子留足夠運動玩的時間,這是孩子能養成高效學習作業的關鍵。

價值感、無條件愛、溫柔而堅定、及時反饋、能玩、做到這幾點,孩子一般都會是你想要的樣子。
希望大家都能母慈子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24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f52581cb2b6458aa9ed073e018712cd\

Grace敏兒


 教孩子寫作業發火,不管是作為公公婆婆當然應該合理制止,長期對孩子發火會對孩子身心健康上造成一定的傷害,應該正確引導
1、耐心。要有足夠的耐心,這點是很重要的。
2、 沉著、冷靜。不論何事都必須沉著冷靜,這樣孩子才能信賴你,有安全感。不要一味的嬌慣孩子,孩子勢必會變得驕橫任性“要啥給啥”,“想幹啥就幹啥”,持這種態度的父母是不合格的。性格軟弱的媽媽,要特別注意。
3 理解孩子。父母必須注意觀察孩子的心情,不要無視孩子的心情,只按自己的意志讓孩子去做,這就不是教育了,是虐待。


4、 教育孩子也應反省自己。“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如果父母自身嚴格要求自己,孩子肯定會以此為榜樣。父母每天抱著手機玩想想孩子能不玩嗎?
5、 全家齊心協力。教育必須是一致的。家庭成員在教育上意見要統一,否則會使孩子無所適從。夫婦配合尤其重要。還有和老人在一起的家庭,不要孩子已受到委屈就興師問罪,這樣會形成孩子“依仗”。想要提高教育效果,老人與年輕人之間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愛和信賴的紐帶會緊緊的聯結著孩子和父母,言傳身教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每次你想發脾氣時,告誡自己要冷靜,別拿孩子當出氣筒。多和孩子交流、玩耍,千萬別給孩子埋下仇恨的種子!
6、  好了,以上是我總結的幾點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7a000eec2042653b89\

不省心阿成


不應該的。教育孩子的成果來說,公公婆婆是不應該參與的。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老師在教學生的時候,總有別人在旁邊指手畫腳,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就受損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總是發表意見,如果意見一致,會讓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受到傷害,覺得家裡沒有人愛她,如果意見不一致,父母強過爺爺奶奶,會讓孩子覺得大人就是這樣對待老人的,給孩子的影響不好,如果爺爺奶奶強過父母,那以後父母說的孩子就都不聽了。

2. 父母和爺爺奶奶同時教,孩子不知道聽誰的。小孩兒判斷能力比較弱,四個大人同時發表意見,他不知道聽誰的,生怕聽了一方惹的另一方不高興了。

3. 爺爺奶奶思想陳舊。爺爺奶奶如果不跟著時代走,那麼潛移默化傳授給孩子的思想就可能是陳舊的,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4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朋友,陪伴孩子長大的終究是父母,不是爺爺奶奶,始終如一的教育,能使孩子形成一致的價值觀,很多爸爸媽媽一手帶大的孩子,往往比和爺爺奶奶一起帶大的孩子要聽話。

以上是我的一點經驗和拙見,一起交流。


whiris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很多家長都忍不住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候發火,即使你的脾氣很好。

為什麼會發火激動呢?因為你面對的是你自己的孩子,你會對他的期望值更高,要求更加苛刻,我的孩子應該是絕對優秀的,不允許平庸,不允許這樣的題目不會,你難免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因為您的期望值和孩子實際存在差距。

我們既然發火了,當然發火肯定不對,這個時候可能孩子被我們一吼,能加懵了,那麼老人出面制止到底應不應該呢?

當面制止有可能讓小孩子心理上有了所謂的靠山,對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有所下降,以後當孩子真的犯錯需要教育批評時候,對於家長的教育就有恃無恐,讓孩子反倒過來更加嬌慣。所以我建議當爸媽發火時候,爺爺奶奶應該當面保持沉默,事後告訴爸媽要適當的控制自己的情緒,發火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孩子需要鼓勵,需要肯定。這樣效果會更好。

最後請家長朋友們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這樣您的失望就會少一些,驚喜更多一點。一定要更好控制自己的情緒,孩子需要更多的肯定和鼓勵,鼓勵能給孩子更多的學習動力。


新起點教育物理楊老師


輔導時,發火肯定不對,這個時候可能孩子被我們一吼,能加懵了。

那麼老人出面制止到底應不應該呢?

當面制止有可能讓小孩子心理上有了所謂的靠山,對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有所下降,以後當孩子真的犯錯需要教育批評時候,對於家長的教育就有恃無恐,讓孩子反倒過來更加嬌慣。

因此,當爸媽教育小孩發火時候,爺爺奶奶應該當面保持沉默,事後告訴爸媽要適當的控制自己的情緒,發火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孩子需要鼓勵,需要肯定。這樣效果會更好。

同時,爺爺奶奶、爸媽都應該單獨與孩子溝通,講清楚學習的好處,引導孩子培養學習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