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學攝影,看了網上這張攝影作品有點懵,求攝影老師點評供學習如何?

攝影微談


這是一張很好的地理風光照片,構圖、用光、色調都非常合理,難得的好作品


雨景8965


這是美國國家地理2019年,年度大獎作品。攝影師是中國人,名字記不住了[害羞]這張圖片最突出的地方是整體色調,乾淨唯美,冷色調中透岀窗子裡的點點暖光,天際的一抹紅霞平衡了整個畫面。受光處的白色街道,寧靜深遠,三個夜行者的身影,彷彿飄逸在仙境之中的精靈。照片採用俯拍的角度,加強了圖片的縱深感,寧靜的遠山,凝固的冰河,冷暖相間的小木屋,空靈幽靜並充滿了詩意。它契合了我們與生俱來的,對童話世界和美好浪漫生活的嚮往,是一幅打動人心的,讓人過目不忘的好作品!


瀋陽盛國強


作為2019年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比賽的大獎得主,托馬斯最近接受了《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的採訪,分享了我在格陵蘭的故事和獲獎照片的創作過程。

前2個問題為背景相關,獲獎照片的創作過程在第3節。

大獎照片

攝影師背景

Sarah:

你能談談作為攝影師/愛好者的背景嗎?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攝影的?

托馬斯:

我1990年生在中國重慶,從小在這個山清水秀的城市長大,讓我對自然產生了親近感。

2011年讀大學的時候,我買入了自己的第一臺單反相機 – 尼康D90。在大二下學期到慕尼黑讀交換生的時候,阿爾卑斯的美景讓我喜歡上了戶外與旅行。

意大利,多洛米蒂山區月升

我發現攝影是一種很好的,分享我在旅途中所見所思的方式。便漸漸的把旅行和攝影這兩個愛好結合了起來。

2017年中,我在大學畢業,全職做了3年的軟件工程師之後,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那就是成為一名職業的攝影師。我覺得年輕的時候可以試錯,應該勇於去嘗試不同的道路,追尋自己內心真正喜歡的東西。

巴基斯坦,隊友在攀登5900米的高山埡口

成為職業攝影師之後,我主要的拍攝主題是以雪山、極地為代表的戶外景觀,以及這些景觀中的原住民和探險者。每年我都會前往格陵蘭、巴基斯坦和中國國內,進行那裡的長期項目。

我希望讓更多的人瞭解到這些地方,對這個神奇而廣大的世界有更多的熱愛。

格陵蘭專題背景

Sarah:

聽說你已經是第三次前往格陵蘭了?你是如何瞭解到格陵蘭的,在那邊拍攝了多久?

托馬斯:

我在2016年的時候,看到了荷蘭攝影師 Max Rive 拍攝的一組格陵蘭峽灣照片,後面我又閱讀了探險家 Willem Vandoorne 和 Joery Truyen 在那裡的探索報告,感覺太棒了,完全被那裡獨特的景觀震撼住了。

格陵蘭南部峽灣

因此2017年的8月中到10月中,我第一次踏上了這片北極的土地。我在格陵蘭南部峽灣的無人區,通過徒步、划船等方式進行了2個月的探索。

格陵蘭峽灣全景航拍接片,3條峽谷在這裡交界

比如在一個還沒有人探索過的無人小島。我和隊友從谷歌地圖上分析出了這個可能的拍攝點,這裡是一個U形的峽灣交界處,周圍的山峰坡度都很陡,而且朝向東方,可以拍到很壯觀的峽灣風光。

因為峽灣拐彎的一邊,都是幾乎垂直的懸崖,於是我們在當地漁民的協助下,從小島的另外一邊登陸,徒步兩天到達了這個頂峰,並拍到了我們在軟件上預想的宏大景色。

格陵蘭南部無人小島

下圖是我在格陵蘭徒步探索的2個月中,最為夢幻的一個夜晚。

格陵蘭島,極光月落全景接片

在2018年秋天,我再次探索了格陵蘭南部。我們在拍攝無人區的時候,一般會在一些小漁村補給食物,以及用當地村民的漁船往來交通。一來二去,我也對格陵蘭獨特的村鎮、建築和文化產生了興趣。

下面這張照片拍攝於我在Tasiusaq村的住處。這個小漁村只有50個人,而且年輕人還在不斷的離開這裡搬到更大的市鎮,我就住在村裡小學老師的房子裡。

格陵蘭島民居

另外一個格陵蘭南部的小漁村Narsaq Kajulleq,遠處雨中的山峰好像變成了一幅中國的水墨畫,我被這些北極漁村與世隔絕的感覺所吸引。

雨中的格陵蘭島小鎮

打魚和捕獵是這些當地村民的主要維生方式。在格陵蘭島,海鮮的價格和需要進口的蔬菜水果相比而言簡直是便宜,我們甚至從當地漁民手中以50元人民幣的價格買到了一條十多斤的鱈魚。漁民們經常在早晚作業,圖為清晨小鎮裡走過的人。

清晨的格陵蘭漁村

因此到2019年的時候,我決定先把自然風景放一放,專門去拍攝格陵蘭的當地社區。

我選取了格陵蘭的最大城市努克(首府),旅遊重鎮伊盧利薩特,本地人聚居的Upernavik, Aasissat, Qasigiannguit 等幾個小漁村,作為重點的考察對象。

從這些開放程度不同的村鎮,或許能發現不同的生活狀態,以及外來文化對本地文化的影響。

在一些大的格陵蘭城鎮,人們也建起了漂亮現代的公寓樓。下面這張照片就像一個地質切片一樣,反映著當地城市地貌的變化。

努克,山頂的新式公寓和前面的傳統建築

在選擇旅行時間的時候,我選擇了3月,這是格陵蘭西北部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平均氣溫不到零下20度。

我想看看在一年中氣候最惡劣的時候,當地人都是怎麼生活的。我以前也很少拍攝雪景,這也是很有意思的挑戰。

伊盧利薩特,一輛停在雪地中的車。


The阿俊


這個攝影給人以祥和寧靜的質面感,燈光的折射與角度的完美結合,襯托出雪峰下鄉村的寧靜柔美。



流星的追逐


這張片子肯定是用了時間合成技術的處理,天色較為明亮時候先拍攝一張,天色較暗時候再拍攝一張,亮的時候沒有人,人是在較暗的時候路燈開啟的情況下才可能有那樣明顯的人物陰影,換句話說這張圖片的人物陰影過於假。兩張片子拍完以後再進行後期合成把人物合成到天色較為亮一些的那張片子裡面去就得到這樣一個效果,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謝謝。



耳東水壽


一般的攝影作品吧,拍攝沒有難度,有難度的是拍攝地點,這種照片很好拍攝,可以看出這是經過後期加工過得,也就是ps調過色,在傍晚雪夜拍下照片,傍晚的的光很容易把雪地的顏色變為藍色,燈光下自然而然就是暖色,拍完以後將畫面導入調色軟件,主調偏藍陰影偏紫,等下的的色彩只需要,白色拉高,在通過色彩通道將暖色拉到適當的位置,這樣就形成冷暖對比了,再將房屋的顏色進行調整就好了。我比較習慣使用ps的Camera Raw。給個好評哦,那個如果你的ps沒有這個插件,去ps官網下載一個就可以了[微笑]



北北走街串巷


多看多拍吧。小白想要和大師直接交流太有難度,通過網絡跟一些攝影愛好者和老法師交流交流還尚可,時效性也不高的。所以,一切靠自己。


Geng


1.看主題表現是否新穎突出

2.構圖佈局合理

3.曝光是否正確

4.整體是否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