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擁有火統大炮的明軍被手持大刀弓箭的八旗滿軍打敗?

南渡唐後人


“明重炮,清重馬。”如果不是在象棋裡面,只有炮打馬,哪有馬吃炮。但是歷史上卻上演了一場“馬吃炮”。裝備大量火器的明軍卻沒能抵擋住以弓馬為主的滿軍八旗,敗於八旗軍。

明軍火器基本情況。

明朝時期,軍隊的火器化程度已經相當高,已經有了專門的火器軍隊。明朝時期京城附近設置了三大營,其中就有裝備火器為主的神機營。明朝時期,統治者非常重視火器生產。明朝在與倭寇作戰中開始引進火繩槍,並大規模裝備火繩槍。根據《大明會典》記載,明朝曾經一次性仿製1萬多支火繩槍。由於形狀像鳥嘴,也稱為鳥銃。明代的火器專家趙士禎曾經設計了十多種鳥銃,比如魯密銃、西洋銃、掣電銃、迅雷銃、三長銃、旋機翼虎銃。明朝的畢懋康曾經提出了一種自生火銃,利用龍頭點燃火石,自動點燃火藥。這便是後來燧發槍的基本原理。

明朝中後期的火器普及率已經非常高。戚繼光抗倭之時,戚家軍火器普及率已經達到40%。明朝末年,崇禎皇帝面對風雨飄搖的江山,卻沒有忘記火器普及。明朝在關外對抗清軍的軍隊火器普及率很高,火器的威力也非常大。火器成為袁崇煥抗擊清軍的重要法寶。努爾哈赤也被袁崇煥的火器炸傷,最終失去了性命。崇禎皇帝曾經和傳教士希望全部明軍都裝備火器。明朝時期火器發展非常快,一度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是到了清朝時期,實行閉關鎖國,而且排斥火器發展。

明軍的火器普及率如此高,火器也非常先進,明軍裝備了盞口炮、碗口炮、將軍炮火炮,還有手把銃、神槍、快槍等火銃。這樣的明軍卻沒有守住江山,最終明朝軍隊也沒有抵抗住裝備落後的清軍。

決定戰場勝負的原因很多,武器裝備只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其中一方面。如果雙方的武器差距不特別大的話,武器起到的作用會更小。明朝與清朝的戰爭也是這樣,武器也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唯一因素。當時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非常多,明朝佔據的有利因素則相對較少。

明朝和清朝的走勢完全不一樣。

清朝處於初建期,整個王朝處於一片欣欣向榮的狀態之中。清朝的政治相對清明,君主能力相對較強,而且軍隊的戰鬥意志相對較強。明朝則處於衰亡階段。明朝已經日薄西山,滅亡只是時間問題。明朝政治腐敗、軍隊腐敗、將帥貪生怕死,朝廷傾軋嚴重。明朝軍隊雖然擁有先進的武器卻不能轉化為戰場上的優勢。明朝官兵剋扣軍餉,臨陣畏敵,甚至不戰而降,都導致軍隊戰鬥力低下。此外朝廷也經常發不出軍餉,軍用物資補給也經常出現問題,導致軍隊的戰鬥力進一步下降。所以擁有先進武器的明軍在與清軍交戰中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甚至經常處於劣勢。

當時明朝可以用“內憂外患”四個字形容。

明朝的主要精力不在滿清,而在內部的農民起義。明朝把大部分軍隊和優秀將領用於鎮壓農民軍,對清軍則採取守勢。清朝在征服朝鮮、蒙古等地區之後則把主要精力都用於對付明軍。清軍的整體實力比不上明軍,但是在關外地區,清軍的佔據了優勢。明朝除了要應對農民軍和清軍之外,還要應對小冰期帶來的各種自然災害。明朝內部已經積重難返,問題層出不窮,明朝政府應接不暇;清朝內部則可以集中兵力對付明軍。

清軍不光有以騎射見長的滿軍八旗,還有為數不少的漢軍八旗。

滿軍八旗主要以騎射見長,漢軍八旗則裝備了不少火器。漢軍八旗也被稱為八旗軍中的“重炮兵部隊”,擁有大量火炮、火銃,是八旗中戰鬥力非常強的部隊。漢軍八旗大多由投降的明軍組成,能夠熟練掌握、運用各種火器。清政府也非常重視漢軍八旗的火器供應,在火器方面漢軍八旗不弱於明軍。隨著時間推移,漢軍八旗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清軍入關之後,漢軍八旗的作用已經不弱於滿軍八旗。清朝平定天下最重要的力量也是漢軍八旗和綠營軍。由於漢軍八旗的存在,大大縮小了清軍和明軍的火器差距。

火器對弓馬沒有絕對優勢。

清軍的八旗軍採用一些列獎懲措施,加上特殊的土壤,滿軍八旗的戰鬥力非常強悍。滿軍八旗的戰馬和弓箭成為保證軍隊戰鬥力的重要保證。雖然明軍火器普及率非常高,但是火器對待弓箭的優勢並不是特別明顯。明朝火繩槍的射程大致在150米左右。當時火藥使用對自然條件要求非常高,比如雨天不能使用。火器從裝填彈藥到射擊的時間相對較長。火繩槍時代,使用火槍的最佳使用方式為三段擊,三段擊對時間有嚴格要求。當時弓箭的射程也在150米左右。弓箭對自然條件的要求相對較低,熟練的弓箭每分鐘的射箭數量並不比火槍少。弓箭在實際作戰中,與火槍的差距並沒有達到不可彌補。八旗軍的弓箭加上戰馬,反而可以發揮最大功效。在某些環境中,甚至比火槍發揮的作用還要大。

綜合各方面原因,以冷兵器為主的清軍,反而在特定了歷史時期戰勝了裝備大量熱兵器的明軍。正是由於清軍依靠弓馬見長的八旗軍打敗了重視火器的明軍,所以清朝統治者才非常迷信弓馬的作用。清朝統治者對火器的興趣遠遠比不上明朝。加上清朝統治者盲目自信,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火器製造逐漸落後於世界。


依稀說史


第一個原因,明朝“世界最先進的熱兵器”,只是賬面實力先進。

雖然明朝中期以後,在火槍和重型火炮的技術上,明朝已經落後於西方,但是在火箭以及有覆蓋爆破殺傷的火器技術環節,明朝依然世界領先。明王朝的“虎蹲炮”“神火飛鴉”“鋼輪發火”等軍工技術,都是當時世界頂級。而且憑著強大的火器產業體系,世界上任何先進的火器技術,只要傳入明朝,明朝就能憑著強大產業實力青出於藍。正是憑著這強大技術與生產,萬曆年間的明軍,一度憑著強大的火器裝備大殺四方,打出“萬曆中興”的威武武功。但是從萬曆晚期起,明朝這強大火器實力,卻是越發縮水。萬曆皇帝多年不上朝,造成了一個行政效率嚴重癱瘓的大明政府,明朝的火器研發生產,也就被活活脫了後腿。比如萬曆晚年時,明朝已經完成了“魯密銃”的改裝研發,殺傷力更強大的新型魯密銃,本有機會投產裝備。但明朝兵部與工部來回扯皮,連生產經費都貪了個精光。好不容易開發出的先進火器,最後只造出幾個模型出來。一場原本可提升實力的軍工升級,竟就不了了之。

這樣的行政效率,拖累的就是明朝的戰備水平。到了薩爾滸戰役開打前夜,明軍京營昔日強大的火器戰車,竟連擋板都腐朽掉了。曾經大殺四方的火器部隊,比如京營和遼東的部隊,好些士兵竟多年都沒有操練。需要嚴密配合的火器戰術操典,竟也嚴重生疏。這樣的部隊,空握著大批火器,上了戰場也只能是送死。

第二個原因,明朝的對手清軍,熱兵器的裝備水平,並不比明軍弱。

雖說清朝開國後,一直標榜“弓馬騎射”得天下。但在明清戰爭時期,清軍一直進步極快的,正是火器的生產研發。早在努爾哈赤造反前,他就通過各種渠道,走私研究明朝的火器技術,《滿文老檔》留下的資料告訴我們,薩爾滸戰役前後的八旗軍隊,已經擁有了訓練有素的火器部隊。且比起疏於訓練的明軍來,當時的八旗部隊,雖說火器配備較少,戰術素質卻極高。比如遼陽戰役時,遼東明軍火器部隊,曾與努爾哈赤的八旗火器部隊展開對射,結果大敗虧輸。待到明末崇禎年間時,隨著登萊軍變的落幕,明軍孔友德尚可喜等部隊,帶著明朝先進的“紅夷炮”投奔後金八旗,後金(清軍)製造重型火器的技術,一下上了新臺階。掌握了明朝“銅心鐵膽”複合炮管技術的清軍,從此可以用更快速度批量生產重型火炮,原本野戰強悍的他們,這下可以用重型火炮攻擊明軍堡壘,堪稱如虎添翼。

那麼明朝呢?就在清軍火炮技術更上一層樓時,明朝最優秀的軍工強人孫元化,卻因登萊軍變,被崇禎皇帝一怒處死。這自廢武功的後果,就是清軍的火炮水平,終於反超了明軍。以明朝遼東巡撫黎玉田的痛苦感慨:清軍的火力水平,已經是當時遼東明軍的十倍。

以這個意義說,明清戰爭的結果,絕非“落後武器戰勝先進武器”,更值得深思的,卻是軍工技術對戰爭的助推,還有明朝荒廢戰備的苦果。


拿雲919


明朝幹不過清朝,這裡有很多層面上的原因,是這些原因共同作用,才導致最終江山易主,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什麼只有幾十萬人口的清朝能擊敗明朝。但我們還是可以在戰術層面上分析一下明軍屢次失利的原因,主要有這麼兩個:1、明軍裝備火器數量不少,但明軍的火器不論是性能還是戰術都存在的明顯的不足;2、明軍士兵不重視肉搏,不論是訓練,兵器和鎧甲都有不小的退化。

言過其實的明朝火器水平

從明朝末年的明軍戰術和武器裝備上看,明朝的熱兵器已經佔據了相當高的比例,但其實當時的熱兵器尚未先進到可以形成降維打擊的程度,也就是說熱兵器僅僅是錦上添花的一種作用,談不上徹底改變冷兵器的戰爭形態。一直到明朝末年明軍使用的單兵火器仍以三眼銃、快槍這種技術落後的火門槍為主,鳥銃這種精度高射程遠的武器產量一直不怎麼高。火門槍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瞄準,而且槍管不夠長。火門槍一般都是用短管大口徑,寄希望於大量裝藥近距離施放。以三眼銃的槍管長度和做工,有效射程有個二三十米都算往好了說,還不如後金兵手上的大梢弓。

當時明軍裝備量最大的其實是三眼銃這種火門槍。個人認為明軍步兵早該淘汰三眼銃,“大明龍騎兵”倒是還能湊合用一下

此外明軍還裝備了數量可觀的“火炮”。比如後金軍在攻打瀋陽時,明軍曾準備了一千輛炮車,“每車置滅虜炮兩位、位各重一百二三十斤,放之安穩不動。如五六十斤者,每車安定三位”(《熊廷弼集》),這麼算下來明軍有2~3千門火炮!但其實大多數都是幾十斤、上百斤的小炮,比如滅虜炮、小型佛朗機。這些輕量化火炮顯然是用來打霰彈對付單兵的,憑盔甲不大容易抵擋,但是後金裝備了盾車卻可以輕易抵擋這些火炮射來的彈丸。在瀋陽之戰中,後金僅以盾車在前排推進,後排跟進步兵就輕易破了這一千輛炮車,一個時辰都不到明軍就全滅了。而像紅夷大炮這樣中者無不糜爛的重型火炮,等到1626年才在寧遠城首次使用,而且一直到明朝滅亡都很少出現在野戰部隊中,遠水解不了近渴。

虎蹲炮和佛朗機,都屬於輕型火炮

明軍裝備的戰車上也有一些小型火炮防禦

在火器性能遠未達到理想狀態的時候,明軍急於部署大量火器,寄希望於使用遠程武器將敵人徹底拒止在幾十米外,導致明軍的近戰戰術體系和訓練都比較差勁,也就是肉搏能力比較差,這才是明清戰爭期間,擁有先進武器的明軍被純粹冷兵器的八旗軍擊敗的原因。當然這並不是說熱兵器不重要,後來八旗也擁有了數量可觀的火炮,甚至在松錦大戰時拿出的紅夷大炮比明軍還要多,但八旗兵肉搏作戰的能力一直強於明軍,射箭的水平也一直強於明軍。

糟糕的肉搏能力是打不過後金的根本原因

從嘉靖年間一直到明清戰爭期間,明軍都採用了一種叫車營的戰術,這種戰術是利用戰車將明軍的方陣變成了移動的堡壘。在遇到對方騎兵的時候,即將戰車擺放到第一排士兵之前,甚至可以完全圍出4面牆。戰車更堅固,也更重比拒馬好用的多,而且戰車上可以放置火器,如大將軍炮、虎蹲炮、佛朗機等,明軍士兵也可以以戰車為依託,使用三眼銃、快槍、鳥槍進行火力輸出。這種戰術最早出現於正統年間,但卻被戚繼光發揚光大,採用車營騎兵混編的方式用來對付蒙古人。這種戰術對蒙古可以說相當好用,雖然機動性較差,但只要車營一出,蒙古騎兵沒有什麼辦法突破戰車組成的堡壘,而且還會在持續的炮火打擊下損兵折將,使得明軍可以放心深入塞外之地。這是明軍摸索到的可以最好發揮火器性能的戰術。

明軍車營和戰車,營內火器兵佔據了相當高的比例,車營外輔以輕騎兵

《滿文老檔》裡的薩爾滸之戰,可見明軍還是鳥槍和三眼銃混用的狀態

然而這種戰術對付以騎兵襲擾為主的蒙古人有效,對付以步兵為主,肉搏能力極強的後金八旗士兵就不是這樣了。在明朝後金之間的戰役中,多次出現後金士兵直接衝到車營面前,徒手把戰車搬開,而後大軍湧入殺進去的。這時候車營組成的第一道防線和火槍輸出構成的第二道防線相當於都失效了,只能寄希望於手持冷兵器的士兵進行肉搏。然而最提不起來的,恰恰就是明軍的肉搏能力。於是在後金軍衝入車營內部後很快就把明軍殺的崩潰了。沒有戰車的部隊表現也是一樣,明軍的前幾排火器兵施放完畢後,後金士兵已經衝殺至前,同樣是一觸即潰。肉搏不行,既有明軍過於偏重火器輕視冷兵器訓練和戰術的因素,也有明軍作戰意志底下,寄希望於放上幾炮嚇跑對手的僥倖心理。

明軍肉搏能力差可以在鎧甲上側面印證。徐光啟就曾經奏報:“臣又見在遼回還人等,言賊兵所帶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鐵,馬亦如之。故鮮營對壘,被奴步兵驟進,將拒馬木登時撤去,鮮兵非無銃箭,而無可奈何者,甲堅故也。我兵盔甲,無如略彷赫連氏之制,而即于軍中製造,既皆荒鐵,胷背之外,有同徒袒,賊於五步之內,專射面脅,每發必斃,誰能抵敵?”

這段話裡清楚地寫了明朝和後金士兵盔甲的差距,後金使用打造精良的全身甲,明軍往往只有保護胸背的盔甲,質量還不咋地,更不要說還有數量眾多的火槍兵不穿盔甲。盔甲對士兵的士氣加成那是有很大作用的,尤其是肉搏作戰,後金部隊雖然是後起之秀,但是十分重視鎧甲,打前鋒的“死兵”甚至會身穿兩層重甲。

指望火器取代肉搏,同時期歐洲也做不到

肉搏能力不行,即便是當時的明軍士兵100%換裝了鳥銃,或者火炮100%都是帶炮車的紅夷大炮,都沒有辦法改變戰況,這一點我們看看歐洲就明白了。15世紀中期歐洲歐洲火器裝備率最高,炮兵技術最強的勃艮第公國恰恰是打仗特別廢的一個國家,1476年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率領火器眾多的軍隊入侵瑞士,結果被瑞士人吊打,變成了歐洲版本的“薩爾滸”,原因也是因為勃艮第過於倚仗火器,肉搏部隊太廢。而勃艮第裝備的武器和大明非常像,以輕量化火炮和火門槍為主。說明在熱兵器早期,軍隊的近距離肉搏能力仍然要佔據主導地位才行。

勃艮第是當時火器裝備比例最高的一個國家,但是和瑞士的戰爭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火器沒有因為勃艮第在瑞士的敗仗陷入停滯,反而在歐洲發展的非常快,但卻滿滿地變成了一種和冷兵器有機結合方式。我們看看歐洲人是怎麼將火器與冷兵器結合的。比如統治歐洲大陸100多年的西班牙大方陣,這種方陣巧妙地將火槍兵和持長矛的肉搏步兵結合,在大方陣的四個角佈置4個全部由火槍手組成的小方陣;大方陣則在前兩排安排火槍兵,後面則全部由手持5米多長矛的步兵組成。在作戰時,長矛兵可以保護火槍兵,火槍兵可以在長矛兵掩護下射擊,不斷給敵人造成殺傷。此時的歐洲的單兵火器已經悉數採用火繩槍和簧輪手槍,但仍然不敢脫離肉搏部隊的掩護。

西班牙方陣

而明朝的軍隊使用長矛結陣的部隊並不多。車營使用偏廂車等戰車提供屏障;其他部隊將刀牌手、長槍兵和火槍兵混編,但密集度不夠,結果就是敵人衝到面前無法有效保護火槍兵。單兵肉搏能力也不夠,冷熱雙重火力都被壓制。當然大明也不是所有部隊肉搏都很廢,比如在當年渾河血戰中,秦良玉的白桿兵讓八旗吃盡了苦頭,這4000白桿兵用的就是長4~5米的長矛,這場戰役中,八旗“死於槍弩者數千人”。後來還是憑藉漢奸部隊使用火炮轟擊和八旗步兵的猛烈進攻下才漸漸支撐不住,最終全軍覆沒。而恰恰前來增援浙兵,仍然使用車營戰術,讓八旗沒費多大力氣就擊潰了。其實採用白桿兵的武器和戰術,並將火器兵編入陣型,可以擁有複合的傷害輸出,同時提高了軍隊的戰場生存能力。可惜隨著白桿兵這是帶有地方色彩的部隊的消亡而沒了下文。如果能夠摸索出類似西班牙方陣這種冷熱結合較好的方陣,並對肉搏能力加以重視,那麼在野戰中讓後金吃到更多的敗仗是完全可能的。

可惜明朝末年崩得似乎有點急,關內也是烽煙四起,拆東牆補西牆,朝廷壓根沒有精力來進行一次深刻的軍事改革。在接下來的作戰中,明朝非但沒有吸取以前的教訓,反而在濫用火器這條路上越走越極端。比如孫承宗的車營,車營內全部為火器兵,沒有肉搏步兵,相當於完全放棄了步兵的肉搏功能,肉搏的任務反倒全留給了騎兵。但火器配置除去少量重型火炮和一堆輕型火炮外,仍然以不怎麼好用的三眼銃為主(三眼銃1728杆,鳥銃僅有256杆)。結果就是野戰狀態下依然被八旗的盾車剋制。當然這可能也是受限於明朝自身財政條件,在此不多做分析了。


紙上的宣仔


1.明軍的火器沒有想象的那麼厲害,另外清軍也裝備了火器。

明軍的火器主要裝備的是三眼銃,鳥銃,紅夷大炮。

三眼銃是中國古代一種短火器,使用鐵或粗鋼澆注而成。三眼銃在明代常見,但是射程近,三眼銃的最佳射程為三十步,也就是49.05米,破重鎧,五十步(81.75米)之外能重創不披甲目標,百步(163.5米)之外就沒有殺傷力了。比不了弓弩;再次裝填速度太慢。由於上述原因,三眼銃並沒有多大的發展前景被遺忘。

鳥銃也稱火繩槍,存在點火時易受風、雨影響以及點燃火繩時要保留火種和燃著的火繩不能維持較長時間等缺點。薩爾滸之戰時,正好在雨後初晴,溼度最大時,不用火烤乾,便無法射擊。所以清軍愈戰愈勇,步步逼近,攻入明營,一舉奪取了薩爾滸山營寨。薩爾滸之戰中,鳥銃(火繩槍)的缺陷暴露無遺。

紅夷大炮機動性極差,長於攻城,拙於野戰。

當時明朝的火器專家對於火器,特別是鳥銃的評價:

鳥銃固優於矢,但銃精則勝於用矢。銃具不如式,習之不精,反不如矢,而讓敵以長技矣。……火器尤為誤事。或向天而打,或手向前放銃而頭已回顧走路。或先將鉛子銜口中,忙亂裝銃,忘子在口,順氣咽入腹中。或忘入鉛子,或先下鉛子,而後入藥。或子小口大,照打時銃口一低,鉛子流出。或裝畢而火繩落地,為溼氣所滅。或持線自龘焚其藥。十銃之中,僅有六七銃發出;六七之中,僅有二三中耳。此蓋百戰中面見熟試而知之也。難矣哉!

三眼銃也好,鳥銃,紅夷大炮也好,由於技術上的不成熟,裝填發射速率不高,裝彈麻煩,並且受潮之後不能使用,十發只有六七發能發出,並且命中率極低。再加上保養也對比冷兵器麻煩,還遠沒有弓箭好用。在明朝與清軍對決的過程中,冷兵器交戰還是佔主流。相比三眼銃,鳥銃,紅夷大炮,刀劍弓箭等冷兵器能更加的有效殺傷殺死敵人。在同樣的裝備下,清軍的騎兵更有機動優勢。

2.明軍缺錢

明朝末年,不僅政府各級官員工資發不出,連保衛明政權的各地軍隊餉銀也是連連欠發。因為欠餉導致的兵變數不甚數:天啟四年,五月,福寧州發生兵變,六月,南京操軍鼓譟兵變,八月,十月,山海關士兵又兩次鼓譟逃亡,八月,徐鴻儒義軍餘部起義。崇禎元年,又接連發生了三次欠餉兵變——薊鎮兵變,寧遠兵變,固原兵變,並且一次比一次鬧的大。天啟年間,魏忠賢在位的時候,採取的是以前歷史拖欠的糧餉先不去管它,從現在開始先保障現在的糧餉不拖欠。這樣就保證了軍隊的基本穩定。雖不能保證每月及時供應,但是大大縮短了供給週期,從幾年,縮短到兩三個月。結果魏忠賢死後,糧餉的發放問題又變成了老樣子,直接導致兵變發生。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進攻北京。當時的崇禎皇帝唯一能夠解救危局的選擇,就是召吳三桂的關寧鐵騎進京勤王。北京城池異常堅固,曾經擋住了瓦剌,滿清等的多次進攻,如果吳三桂的3萬鐵騎能夠參與守城,李自成攻破北京幾乎勝算渺茫。然而,這唯一的救命稻草,崇禎皇帝也沒有抓住。是因為崇禎皇帝根本沒有軍餉來支付這次關寧鐵騎的勤王行動。吳三桂對於崇禎皇帝的要求,就是希望能提供一百萬銀兩的軍費,崇禎回覆說“內庫只存銀七萬兩”,那崇禎皇帝手裡究竟還有多少錢呢?沒有了,國庫和私房錢幾乎都空了。

《甲申紀事》中說:

予監督節慎庫時,為甲申三月十五日,與主事繆沅交盤,庫中止銀二千三百餘兩,又錢作八百,國家之貧至此,可發一笑。自正月至三月,日以坐餉為令,或論省坐派,或官坐派,無虛日。至三月十八日始發帑金二萬,賞守城軍士,銀未及發而城破矣。

由於明王朝財政捉襟見肘,囊中羞澀,明軍不止欠餉,後勤裝備,武器補給都無法正常保障,輜重,糧草都是能少就少。這樣的軍隊,談何戰鬥力?

3.明朝政治腐朽,黨爭,階級鬥爭激烈,社會矛盾尖銳,已經走到了封建社會的末期,改朝換代迫在眉睫。

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是政治的延續。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一個新生而又強勢的遊牧民族政權崛起於滿洲的黑山白水,這個軍事集團年輕,進取,充滿活力並極富戰鬥力。而此時的明王朝,已經離建國210多年,已經走到了歷史的窮途末路,宛如一個暮氣沉沉,行將就木的老人。

此時的大明朝,朝內:皇權衰落,派系林立,黨爭激烈。從萬曆十四年申時行上疏請求冊立朱常洛為東宮太子開始,東林黨、閹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名目眾多粉墨登場,門戶之爭日盛一日,互相傾軋,愈演愈烈,直至明王朝滅亡。

朝外:地方豪強,軍閥勢力膨脹到可怕的地步,開始不停中央號令,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張居正被萬曆皇帝打倒後,隨之他的執政理念,各種新政也被打倒。土地兼併嚴重,財富高度集中。大批農民破產,淪為流民。國家的資源,財富集中在極少數大官僚階級手中。階級矛盾不可調和。

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描繪明王朝上層統治階級的末世之像:

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汙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

4.天災連連

和滿清作戰期間,明朝的運氣不太好,遇上了千年難遇的小冰河時期以及連續多年的大旱。是老天爺要滅亡大明。

寒冷

明末正處於小冰河時期,天氣異常寒冷。

四川通志:明熹宗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夏五月,四川天降大雪,積數尺,樹枝禾莖盡折。 

雲南通志: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公元1601年)年九月,雲南大雨雪。

雲南通志:明神宗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四月壬寅,貴州暴雪,形如土磚,居民片瓦無存者。明史:夏六月,雲南臨安大風甚寒,民多有凍死者,鳥雀亦多凍死。

雲南的天氣,一般都是四級如春,氣候宜人,而史書上卻多有云南寒冷的記載。可見,當時的天氣惡劣到了什麼地步。

大旱

在嘉靖朝,就已經出現了大旱狀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情況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以下是相關的歷史記載:

明世宗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湖廣大旱,殍流無算;騰衝亦旱。

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浙江、江西、福建各省大旱。

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華北各省大旱;湖北亦大旱,飢人相食;四川亦大旱。

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山西大旱,民飢;懷慶、延安、沔陽大旱;浙江台州旱,井泉皆涸。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黃安及廣州大旱,民飢,南寧尤甚,死者白骨疊立。

明熹宗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山西靜樂旱,廣西陽朔縣旱飢,民變。

明思宗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山西大旱;陝西西安旱飢,餓殍遍途,米脂大旱,鬥米千錢,人相食。

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山東連歲大旱,天下大飢,人相食,盜賊破邑城;浙江嘉興、紹興旱蝗,諸暨旱。

接二連三的寒冷,大旱導致顆粒無收,無數人凍死餓死,餓殍遍地,民不聊生,併發生人吃人的慘劇,同時產生大量的流民,最終聚集在一起後四起作亂,殺人放火,攻城略地,從而導致明王朝的滅亡。此時的明王朝,已經被國內的天災人禍,旱災蝗災,農民起義等攪得焦頭爛額,又哪有精力騰出手來對付滿清鐵騎?


老賈先聲


題主這個問題有兩個字眼的對比,明軍火銃大炮,清軍大刀弓箭。這麼一比,好像明軍確實不該輸給清軍。可是題主的問題有兩個錯誤。

第一,是明軍有火銃大炮(下圖為明嘉靖年間的火銃),清軍也有,而且並不落後,甚至後來者居上;第二,是當時的熱武器其實還沒有那麼“熱”,在戰爭中的意義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

我們先說第一個問題,明清火器的比較。

先說明朝。我國封建王朝火器裝備的常態化確實是從明朝開始的,而且是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始的,在朱元璋的軍隊建制中,每一百戶就會有十銃;等到明成祖朱棣時,明軍就已經有了專門的火器營——神機營;再到萬曆皇帝時,明朝又引進了歐洲的滑膛加農炮——我們一般叫紅夷大炮(也稱紅衣大炮,下圖);等到明軍與後金(也就是滿清,後文均稱滿清)交戰之時,明軍發現了紅夷大炮的重要意義,開始大量裝備,根據史學家統計,到明朝滅亡時,已經建造了1000多門紅夷大炮。而且,這個紅夷大炮在明清交戰初期發揮了巨大作用。公元1626年,努爾哈赤率領13萬大軍來犯寧遠城,而當時袁崇煥的守軍只有一萬餘士兵,正是憑藉著紅夷大炮的威力,袁崇煥才守住了寧遠城(努爾哈赤在同年八月去世,可能與被紅夷大炮擊傷有關)。之後,如灤州戰役等多場戰役中,紅夷大炮都發揮了巨大作用。

可這也讓滿清知道了火器的厲害。所以,從公元1631年開始,滿清也開始建造火器了,滿清人組織了一批漢人工匠,根據明軍紅夷大炮的原理仿造出了屬於自己的“天佑助威大將軍”炮,並在之後建立了專門的火器部隊——烏真超哈。之後,公元1633年,耿精忠、孔有德投降滿清,直接給滿清奉上了從葡萄牙採購的紅夷大炮,次年,尚可喜也投降了滿清,帶來了大量明軍火器。換句話說,清朝直接學的成品。從這時起,明軍的火炮技術就全被清朝吸收了。再到公元1636年、1642年,皇太極設立了烏真超哈八旗,並命令漢八旗率領工匠在錦州造炮,此後,由於明朝的財政問題,導致明軍的造炮逐漸落後,滿清反而後來者居上,逐漸領先了。等到清軍入關之時,他們已經能夠在結合西方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創造出世界級的紅夷大炮了。

PS,這還不包括滿清從蒙古、俄羅斯弄來的火器。

而在火炮應用方面,明朝也逐漸落後,明軍會把紅夷大炮放在各個固定的據點裡,清軍則是集中火炮力量猛擊一處,導致清朝的火炮反而更密集。

換句話說,到了明清交戰中後期,明朝的火器不管是製造上還是戰術應用上,都是相對落後的一方。

然後再來看第二個問題,武器沒那麼“熱”,還得靠肉搏。

那時候的火器主要是炮和銃。炮是什麼呢?可不是現在的炮彈,而是實心彈(類似於土質獵槍的鋼珠加沙子),類似於超級投石車,如果不是城池攻守戰,戰術意義沒那麼大。銃是什麼銃呢?也不是現在的子彈,而且裝填速度慢,懼潮溼,射程並不遠,最多也就是和弓箭相當,打一波就沒啥用了(三排射擊並這時候還不適用,且還沒有傳入東方)。

總而言之,最後還得靠肉搏。可是,明朝不僅熱武器趕不上滿清,馬匹、鎧甲、弓箭等傳統作戰武器也趕不上滿清,士兵素質更是差太多。

所以,明清交戰的基本模式是:

攻城戰:清軍炮轟——圍城、切斷補給——明軍被迫突圍——清軍八旗“一波帶走”;

其他戰鬥:清軍八旗“一波帶走”。

也就是說,明清對戰的中後期,清朝基本上是全方位佔優勢的。

而且,除了題主說的這兩個問題外,明朝內部還有黨政吏治、財政腐敗、農民起義等多個問題需要解決,特別是以李自成(下圖)為代表的農民起義,已經在內部把明朝也給打崩了。

可清朝那邊呢?內部有些小問題,但大問題基本沒有。

所以,在內憂外患之下,全面處於劣勢的明軍打不過清軍,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我是伏生說歷史,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點個關注或者點個贊~


伏生說歷史


我是向日葵,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打仗的勝負不光光是由武器所決定,還由指揮者,士氣,多方面因素組成的,即使明軍有火銃大炮,但是這兩種武器,數量和殺傷力都是有限的,而明軍的馬步軍在面對滿人的八旗兵是不沒有任何優勢的。所以明軍擁有火銃大炮也是會輸給滿洲八旗軍的。

現在筆者將通過還原歷史,來闡述分析這個問題。

擁有火銃大炮的明軍


第一,明軍的火銃大炮數量有限,射程有限,殺傷力有限。

首先火銃其實就是中國的火槍,但是因為在槍管中填充火藥和彈丸,很浪費時間,如果遇到白刃戰,絕對就成了擺設。適合在城池或者高處對敵作戰,缺點是射程短,不能近戰。而明軍的大炮就是所謂的從歐洲傳進來的佛郎機銃和紅夷大炮,而明軍只要以紅夷大炮為主,缺點是射程短,殺傷力由限。

其次,火銃大炮需要補充火藥和炮彈,而且是需要大量的補給,數量不夠,一切都是白費的。

所以說,明軍的火銃大炮數量有限,射程有限,殺傷力有限,對於滿清八旗軍構成不了威脅。

明軍的火銃大炮


第二,統帥的問題,袁承煥以後,明軍再無能與清軍大戰的將領。

崇禎皇帝啟用袁承煥為兵部尚書,率軍去平定後金之亂,此時的後金之主是努爾哈赤,袁承煥用紅衣大炮將努爾哈赤炸死,致使後金之亂被平息,後來,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即位,他用了一招離間計,離間了崇禎皇帝和袁承煥的關係,導致崇禎皇帝處死袁承煥,袁承煥手下的大將祖大壽聞訊後,害怕自己的下場和袁承煥一樣,因此夜投皇太極處了。

崇禎皇帝大怒,派大臣洪承疇帶領大軍前去討伐皇太極,結果兵敗被俘,後續的山海關總兵吳三桂也是對清軍勝少負多,看來明軍的指揮者自從袁承煥死後,在也沒有一個優秀的軍事人才了。

所以說,明軍將帥用人方面的拙荊見肘,也是他們對戰滿洲八旗軍的不穩定因素。


<strong>

袁承煥一死,明軍將領後繼無人。


第三,明軍腹背受敵,前有清軍,後有大順軍。

大明軍隊不僅要面對清軍,還要面對國內的農民起義軍大順軍,明軍的火銃大炮本身數量就有限,現在還要分出來一部分,拿來對抗大順軍,這樣一做,明軍的兵力,武器就拙荊見肘了,後續在面對清軍,根本就是無力作戰,所以和清軍一戰,後期基本沒有勝算。

明軍還要面對大順軍。


綜上所述,擁有火銃大炮的明軍不僅要面對清軍,還要面對大順軍,雙拳難敵四手,軍需物資,拙荊見肘,輸給手持大刀弓箭的八旗滿軍是很正常的事情。


向日葵愛歷史


自唐末之後,火器就廣泛運用於軍事,到明朝時期,火器更是發展到了更高的階段。明朝中期抗擊倭寇之時,就曾使用過最先進的紅衣大炮。那為什麼明朝擁有如此強悍的軍事儲備,仍舊打不過擅長騎射的八旗子弟呢?

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勢力的此消彼長

滿清入中華中原,是新勢力的崛起與舊勢力的滅亡,而且兩種勢力之間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係。

勢力增長的後金政權逐漸壯大,在統一女真諸部落之後,將矛頭對準了大明王朝,努爾哈赤宣佈“八大恨”,對明開戰。皇太極繼位之後,穩定內民族秩序,發展經濟,整頓吏治,平定蒙古,最終建號稱帝。此時的大清國,可謂是兵強馬壯、枕戈待旦。

勢力消弱的自然是大明王朝。此時的大明已經是千瘡百孔,內部矛盾尖銳,黨同伐異;民間哀鴻遍野,起義此起彼伏。大明王朝在風雨飄搖之中岌岌可危。此時,大順政權建立者李自成攻佔北京,明政府南遷。

軍事勢力的懸殊

首先,前期松錦大戰之時的明君的確很強,但是八旗兵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樣只會騎馬跨刀。在努爾哈赤時期,滿人就深受火器之害,並且自立根生,力圖革新作戰工具。在松錦大戰之後,皇太極不僅僅佔領了城池,而且將軍工兵匠全部活捉,製造最新式的火器,其中就包括攻城利器“紅衣大炮”。還有一種說法是在皇太極松錦大戰之前就已經制造出了“紅衣大炮”,總而言之就是,在火器方面,八旗一點都不弱。

反觀大明,本來就難以招架滿清進攻,自家後院又起了火,李自成與各地的起義軍分割了明朝大量兵力,最終成埃落定,北方戰事沒有了明朝的事情。

天意使然

當然,筆者並不是一個玄學家。任何事件都不可能是單純的發展著,更不用說是江山易主,神器更易。不論如何,明朝是遲早會輸的。就算滿清不入關,他也難逃李自成的摧殘。可就在這個時候,素無紀律的大順軍隊卻深深失去了吳三桂的心,吳三桂與滿清歃血為盟,引兵入關。

就在這個時候,昏庸無能的南明朝廷還以為吳三桂是來抵抗大順政權的救星,於是便又開始了“日置酒高會,不思進取”,這麼昏聵的政權,不垮臺簡直是天理不容。滿清撿了李自成的便宜,利用漢人將漢人驅趕,最後擊破大順。派豪格收復四川,多鐸收復江南,統一中國。

結束語:如果說大順政權的毀滅是無道所致,那麼南明朝廷那就是咎由自取。至於吳三桂,雖然成為了百姓口中的“大明第一漢奸”,但不可否定的是他在正確的時間做出了正確的歷史選擇。相比之下,滿清政權的確是最具生命力的政權,這與明朝、大順又豈止是兵器上的領先,那是全方位的領跑。

·

【文 / 楚南青史君】

<strong>


<strong>

<strong>


楚南青史君


一、軍事戰場上的主客轉換。

明中後期,明軍逐步裝備了各種火器,有些甚至是進口貨,性能優良,如紅夷大炮、弗朗吉、三眼火銃等,這在仍舊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已經是相當先進的了,後金努爾哈赤便是因炮傷不治而亡。

但是,有兩個方面需要引起關注:

一是當時的戰場,仍舊以冷兵器為主,當時的熱兵器在精度、連續性上無法作為戰場的主要武器,就如現在將刺刀裝到槍械上面一樣,只是一種輔助手段;

二是在生產能力上,火器的規模和生產效率無法使得明朝對清軍形成絕對的壓倒性優勢,清軍通過繳獲、明軍將領的叛逃,如孔有德等,來逐步找回局勢上的天平。

二、軍事鬥爭背後的政治形勢。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起初明朝對東北經略雖然是消極的,但卻是佔有主動權的,及至努爾哈赤興起,明朝企圖對東北有所作為時已經是力不從心。“欲強國者,務廣其地”,努爾哈赤在基本完成後金統一後,後金的主要目的便是擴張領土;而已經經過將近200年的明朝,黨爭成為了他們的主旋律,這造成了明朝內耗嚴重,自斷肱骨臂膀的現象層出不窮。

三、風雨飄搖的國內形勢。

由於氣候原因,明末特別是崇禎年間天災四起,且連年不斷,導致饑民遍地,也催生了眾多農民起義。李自成像打不死的小強先是把險些滅掉他的孫傳庭至於死地,而後又攻破京城,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而其他起義軍則牽制了明軍大量主力,甚至一段時期遼東鐵騎也被調回關內平叛。這就導致了明軍多線作戰,顧此失彼。

四、統治階層離心離德。

皇帝和大臣之間、統治階層和國家之間已經失去了粘合劑,人人以私利為當務之急,在軍費極度匱乏的時期,仍舊無人解囊相助。再加上皇帝多疑寡斷,不懂長線作戰,放棄遷都戰略,加速其滅亡。

我是文史墨客,不當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您的交流!


文史墨客


清朝之所以滅明,對火炮運用後面強於對方,尤其是孔有德等人降清(他在登州師承了火炮大師孫元化)。在康熙時期都有了戴梓這位火器大師,可惜後面清朝的火器沒有發展甚至後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太平天國佔領岳陽之後無意得到一批當年吳三桂造反時的火器(差不多200多年了),居然比當時鎮壓他的清政府軍還強,憑這批火器,太平軍打下武漢,打下南京。


二戰英雄連


明朝有許多可以與清朝比較的地方,但最無聊的就是說火器如何。甚至還有人認為乾隆掌握先進火器,中國就可以稱霸全世界了。如果這麼說,那奧斯曼等中東國家,甚至有的非洲酋長。一直在使用西方火器為啥割地賠款更厲害。西方勝東方更多的是制度之勝,文化之勝,文明之勝。光掌握先進武器,思想還是愚昧的。看看現在沙特的老爺兵的表現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