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後我就成了你!援鄂醫療隊隊員與救命恩人在抗疫一線重逢

導語: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於茫茫眾生中相遇,幾率是多麼渺小。而久別重逢,更是難上加難。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場上,發生了這樣一個關於“久別重逢”的故事:13年前,他們以醫患關係相遇;13年後,他們因共同抗疫在他鄉重逢……


2月14日15時,剛下白班的王冰拖著疲憊的身體從黃岡大別山醫療中心回到駐地酒店。為給患者做霧化,他和另一名隊友一上午就掰了260支幹擾素,手掰得生疼。

“沒想到,竟然在湖北和救命恩人重逢。”26歲的王冰是山東第一醫科大學一附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1月28日,他作為山東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來到黃岡支援。王冰口中的救命恩人叫劉清嶽,是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13年後我就成了你!援鄂醫療隊隊員與救命恩人在抗疫一線重逢|一線故事

① 劉清月

13年後我就成了你!援鄂醫療隊隊員與救命恩人在抗疫一線重逢|一線故事

② 王冰


13年前,因青黴素過敏導致肺水腫的王冰進了ICU。這次意外的“生死考驗”,讓這個男孩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而成功救治他的幾名ICU醫生成了他心目中的英雄,劉清嶽就是其中一位。

王冰記得,那時候醫生擔心他害怕,病房裡每有搶救,醫護人員都把床簾拉起來。想要什麼東西、哪裡不舒服,醫護人員非常細心照顧他。

小王冰的心裡,埋下了從醫的夢想

王冰長大後,考入山東省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成為一名護理專業的學生。2016年,進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一附院重症醫學科工作。辛苦忙碌的臨床工作中,他迅速成長。不久前的除夕,在填寫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的報名表格時,他的職稱已經是“主管護師”。

“大年三十那天,知道醫院徵集醫護人員到湖北前線,我跟父母提前打了預防針,說‘我想去’。”王冰說,當時醫院沒有從他的科室徵集隊員,但他已決心奔赴前線。

身著這身白衣,就要對得起它,王冰的想法很簡單。很快,他的名字出現在山東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名單裡。

1月28日,王冰隨隊從山東來到湖北。瀏覽隊員名單時,他注意到,有來自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的醫護。

當年自己住過的重症醫學科,會不會也派人來支援?王冰自己也沒想到,是真有人來了。

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入選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的隊員裡,有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劉清嶽。他,就是當年王冰的主管大夫。

“劉清嶽大夫嗎?您還記得,2007年搶救過一個青黴素過敏性休克的孩子嗎?”1月31日晚,一看到微信好友驗證通過信息,王冰發起了視頻通話,有些緊張,又有些激動。

“是那個白白胖胖的孩子嗎?”劉清嶽的話,讓王冰剎那間紅了眼眶。

時隔多年,人來人往,彼此竟然都記得

聽聞王冰也來到了湖北戰疫一線,劉清嶽很受觸動。他也沒想到,那場搶救讓當年那個小病號從了醫;更沒想到,竟然會在黃岡因抗擊疫情而重逢。

2月12日上午10時許,王冰與劉清嶽在黃岡維也納酒店重逢,一見面,王冰深深地向劉清嶽鞠了一躬。

“你能夠幹ICU,並且能夠支援湖北,是對我們當初搶救你最大的一個回報。”兩個山東男人約定,等到凱旋時,再相見。


政法君:

“他鄉遇故知”,是古人眼中人生四大幸事之一。王冰與劉清嶽因抗擊疫情在湖北黃岡重逢,他們一定覺得很幸運。而對於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乃至國家,在這艱難的時刻有他們以及其他萬千抗疫人員,亦是一件莫大的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