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軍來了!中國古代這樣治蝗,成效幾何?

近日,一路東來的沙漠蝗蟲引起了公眾關注。蝗蟲成災,遠非人們想象的那樣可以把它吃到滅絕。事實上,蝗災來臨時鋪天蓋地、遮天蔽日,成群結隊的蝗蟲不僅能在短時間內把成片的樹枝、莊稼啃食乾淨,在古代連門框、窗戶紙都能啃乾淨。蝗蟲數量太多,人工難以控制,而且蝗災常常與旱災併發,在防災能力弱的古代中國社會,蝗災對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常常造成嚴重影響。大量蝗蟲啃食禾苗對農產品造成的毀滅性打擊、引發飢餓現象,甚至會引發社會的不安寧。

蝗軍來了!中國古代這樣治蝗,成效幾何?

如此大規模的蝗蟲,吃是吃不掉的,不是吃不完,而是人和雞等禽類根本沒辦法吃已經成災的蝗蟲。據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2019年第1期的論文《動物所在蝗蟲群體防禦機制研究中獲進展》(原文見文末鏈接)研究:散居的沙漠蝗,靠保護色生活,可以吃,鳥喜歡吃;而集群的沙漠飛蝗會大量合成一種物質——苯乙腈,使其自身產生難聞而且有毒的氣味,蝗蟲本身沒吃,但一旦鳥類吞食,苯乙腈可能會轉變為有毒氫氰酸,導致鳥類的死亡

蝗軍來了!中國古代這樣治蝗,成效幾何?

群居蝗蟲分泌苯乙腈的過程

所以成災的蝗蟲威力巨大,在古代造成過巨大的危害。例如造成了嚴重的減產、引發饑荒,地方誌中記載,“康熙十年,(鳳陽)秋蝗飛入境,大災。冬餓殍盈市,道路多棄小兒”,“咸豐七年,(蕭縣)春飢夏旱,六月間飛蝗蔽天”。乾隆二十七年九月,喀喇沙爾辦事大臣達桑阿報告庫爾勒“所種大小麥,因蝗蝻傷損,僅收三百餘石”,而同一地方的輪臺“大小麥俱已成熟,共收穫八千一百餘石”。著名的治蝗專家陳家祥教授,於1935年進行了統計,指出我國自公元前707 年至公元1935 年間共發生蝗災796 次,平均每隔3 年發生1 次。

蝗軍來了!中國古代這樣治蝗,成效幾何?

蝗蟲卵

在蝗災頻發的生態災害下,統治者想了許多措施進行反制。例如有源頭治理法,意思就是去蝗蟲產卵地撲殺蝗蟲卵,即乾涸的湖泊、水邊等地方;或者養鴨以吃蟲卵,夜間點火組成火把陣誘殺蝗蟲,用掃帚、簸箕進行人工撲殺等等。

正是由於破壞性的後果,人們多管齊下。在採取實際賑災措施的同時,也試圖以祈求神靈的方式消災弭禍。蝗神信仰也在發展起來——人們害怕蝗災,一些迷信的人視蝗蟲為神蟲,認為蝗災是“蝗神”在懲罰人類,於是為它們修建了蝗神廟,每日祭拜以求風調雨順。

蝗軍來了!中國古代這樣治蝗,成效幾何?

中國臺灣學者陳正祥《中國文化地理》一書中,根據全國各地地方誌中對蝗災的記載,繪製了“中國蝗神廟的分佈”圖(如下圖所示)。這張圖不僅反映了蝗神廟的分佈情況,廟的密集程度也間接反映了歷史上哪些地方蝗災頻繁。他通過分析指出,中國古代蝗災分佈以黃河下游為最多,河北、山東、河南等地格外嚴重,華中以南蝗災逐漸減輕,至於福建、臺灣等地,根本沒有蝗神廟分佈;而且蝗災與降水量、乾旱程度關係密切。

蝗軍來了!中國古代這樣治蝗,成效幾何?

廟宇分佈

密集地修建蝗神廟,是因為人們出於懼怕的心理,把蝗蟲看作是代表天庭懲罰政治人物為政過失的神靈,還把蝗災的爆發視為官府貪婪暴虐的結果,要求君臣、老百姓自我反省,如東漢文學家蔡邕就說過“蝗蟲,貪苛之所致也”,從而促使人們向蝗神求保佑。這些信仰,既反映了特定時期不利的氣候條件,也體現了人們特殊的心理需求。古時人們的生產生活對自然環境依賴極大,災害面前,往往無能為力。蝗蟲超強的吞噬能力,讓人們的心理從恐懼轉為反抗最終變成無可奈何,最終只能將蝗蟲供奉起來,祈求它保佑。

蝗軍來了!中國古代這樣治蝗,成效幾何?

然而,祭拜蝗神、施行仁政並不能真正的阻止蝗災。於是,人們又祭拜驅蝗神。例如在山東地區,有劉猛將軍、八蜡(八種農業神)、金姑娘娘、沂山廟神、東平王等等,以除蟲捍災。所以,在中國古代,劉猛將軍廟、蝗神廟、八蜡廟(又稱蟲王廟)都是並存的。

蝗軍來了!中國古代這樣治蝗,成效幾何?

蟲王廟

這些神靈中,有地方性的神靈,也有歷史悠久、在全國都受祭拜的神靈。如八蜡信仰歷史悠久,據《重修八蜡廟記》記載,八蜡祭祀“歷代皆行之,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人復曰蠟,由漢而唐而宋異世相承,未之有改。”雍正初年,劉猛將軍作為唯一的驅蝗正神被載入國家的祭祀儀式、被國家承認。

顯而易見,自然災害導致的蝗災不能靠燒香、磕頭制止,必須採取實際的、直接的行動。明代以後,雖然蝗神、劉猛將軍、八蜡等神靈依然被人們祭拜,但隨著對蝗災認知的深入及農業技術的發展,人們面對蝗災時,開始以理性的態度進行處理。

蝗軍來了!中國古代這樣治蝗,成效幾何?

劉猛將軍

人們開始研究防治蝗災的辦法,先後誕生了《捕蝗考》《捕蝗集要》《捕蝗必覽》《捕蝗要訣》等治理蝗災的著作。其中介紹了很多措施,例如發動群眾捕捉蝗蟲,乾隆十一年,宿州發生蝗災,縣令下令捕捉,參加者可以憑蝗蟲換取糧食;或者捕捉蝗蟲多的人,可以納官受賞。面對蝗災,明清時期的人們已經不再一味的祭拜,而是開始有意識地捕捉、積極防禦,對於蝗蟲的畏懼和尊崇的心態也隨之淡化。

蝗軍來了!中國古代這樣治蝗,成效幾何?

《捕蝗要訣》

蝗軍來了!中國古代這樣治蝗,成效幾何?

《捕蝗要訣》中介紹的捕蝗方法

到了近代,人們掌握了坑殺法、撲殺法、打殺法、誘殺法、禽殺法、火把陣、長蛇陣、響鈴陣、潑水、塗毒等科學方法進行防治。新中國成立之後 ,消滅蝗災成為黨和政府恢復和保障農業生產的重要目標,1949年-1956年之間,各地廣泛動員民眾,推廣藥械治蝗、飛機治蝗,改造蝗區生態環境,使這一歷史性災害得到有效控制。拜神滅蝗的方法逐漸消失。

現在,蝗災已經多年未出現,人們大多已經不瞭解這種災害,所以才出現了“以吃滅蝗”的段子。

蝗軍來了!中國古代這樣治蝗,成效幾何?

連環畫《飛機滅蝗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