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弒君事件之,未防備小人公子翬,而被冤殺的魯隱公

在春秋的弒君案中,如果,你要問我哪個被殺的君主最冤枉,在我看來非魯隱公莫屬。

說實在的,魯隱公被殺真是被小人轉了空子,那麼為什麼他會被這個小人殺死呢?

我們先從他的人生經歷分析分析。

魯惠公正室夫人仲子的傳奇故事

魯隱公的老爹是魯惠公,魯惠公的元妃(就是第一個老婆,正室夫人),名喚孟子。不過孟子的命不好,嫁給魯惠公沒多久就死了。

於是,魯惠公就娶了一個側室夫人,名喚聲子。聲子很爭氣呀,給魯惠公生了個兒子,就是本文的男主角魯隱公,名喚息。

在公子息長大後,魯惠公又娶了宋國國君的女兒仲子,並升為正室夫人。

在《左傳》中還記載了關於仲子的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那就是仲子一生下來,手上就帶有子,寫著:為魯夫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幾個字,仲子嫁給了,當時已經是個老頭子的魯惠公,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允。

以上是《左傳》中記載的魯惠公娶宋公主仲子的故事,如果,給這個故事取一個名字的話那就是:"命中註定嫁給你"。是不是還挺浪漫的。

<strong>但是,《史記·魯周公世家》中卻記載了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

<strong>魯惠公的側室夫人聲子的兒子公子息(魯隱公)長大後娶了宋國的公主仲子。

<strong>仲子來到魯國後,魯惠公看仲子長得漂亮,於是就據為己有,還生下一個兒子,取名叫允。

<strong>到了史記這裡就變成了狗血的家庭倫理劇了,同樣給這個故事取個名字的話那就是:"我的公公愛上我"、或者是"我和我兒媳的故事.avi",還有點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的味道呢!

說實在的,春秋離我們太久遠了,已經無法辨別真相了。但是,因為《左傳》離那個神秘的年代最近,且沒有其他的考古資料證明。

所以,我們暫且以《左傳》中記錄的歷史為主吧。(ps:實在是不知道司馬遷他老人家,是哪裡看來的這個版本的故事呀!)


春秋弒君事件之,未防備小人公子翬,而被冤殺的魯隱公

魯隱公攝政魯國

公元前722年,魯惠公去世。死之前,魯惠公讓魯隱公輔佐他的弟弟公子允。

魯隱公名義上是輔政,實際上卻是魯國真真的君主。在《左傳》中記載的是因為當時公子允年紀太小了,所以,魯隱公暫代管理朝政。實際上就相當於魯國的國君了。

因為,魯隱公沒有實際上登位過,所以,死後諡號為隱。

說實話,史書上沒有記載公子允到底是多小的年紀,才沒有直接繼承魯國國君的位子。

但是,可以推測的是,公子允當時最大也就3-5左右,小的話可能只有一歲大小。也就是還在牙牙學語的狀態中。

因為,但凡公子允能夠有10歲以上的年紀,也就是差不多能夠有自己的思維了。那麼魯隱公應該會像周公那樣輔佐公子允。

魯隱公攝政後,立刻就立了公子允為太子。從這個舉動中可以看出,魯隱公應該是打算以後還政與公子允的。

兢兢業業,治理魯國

魯隱公攝政後,把魯國治理的還是不錯的。

公元前721年,與犬戎人在唐地結盟。

公元前713年,在鄧地與齊國和鄭國結盟。六月十六日(農曆)鄭國打下郜地後,把郜送給了魯國;二十六日,把防地攻打下後,又把防地送給魯國。

白白的得了兩個地方的土地,《左傳》這本記載魯國國史的史書,還大大的誇讚了一下鄭莊公的人品。

君子說:"鄭莊公這樣做,可以說合於正道了。用天子的命令討伐不來朝覲的諸侯,自己不貪求土地,而以犒賞受天子的爵位的魯國,這是得到治理政事的本體了。"

可見,魯國的外交做的是相當的不錯呀!連鄭國這個當紅明星都來結交魯國。

公元前712年,因為齊國、魯國、鄭國是盟友的關係。於是,在這年的秋季,七月相約著一起去攻打許國。並且攻佔了許國。

看看這些執政成績還是相當的亮眼的,就是放在後世的幾任魯國國君的政紀裡面比,那也是相當不錯的。

小人公子翬

在魯國,魯隱公已經當了十一年的政了,可以說已經基本上相當於是國家的君主了。

而且,由於魯隱公把魯國治理的不錯,所以,魯國的臣子和百姓對魯隱公還是很滿意的。

但是,在那個禮崩樂壞的年代,魯國其實已經隱隱的出現了危機。這個危機就是魯國國君對臣下的控制能力。

也就是魯國國君已經和周天子一樣無法控制他的臣子了。

《左傳》中記載,魯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宋國第二次聯合陳國、蔡國、衛國的時候,同時也賄賂了魯國的大夫公子翬,希望他能夠勸說魯國國君和四國一起攻打鄭國。

但是,魯隱公沒有答應公子翬的請求。公子翬雖然沒有得到魯隱公的同意,但是,卻單獨帶兵去支援宋國和其他三國。

而後面也並沒有記載,魯隱公有沒有處罰公子翬。但是,推測是沒有得到處罰的。

因為,公子翬既然敢這樣公然違背魯隱公的命令,那麼,就一定是不擔心自己受到處分的。

一方面,可能是魯隱公比較大度;另一方也可能是魯隱公根本就沒法治公子翬的罪。

我個人是比較較傾向於後一種可能的,因為君權神聖不可侵犯,在大度的人都不可能做到這種程度。

在魯隱公執政十一年後,公子允年紀也大了,也快接替魯隱公的位子。

此時,魯國的朝廷可以說是暗流湧動。因為,大家猜不準魯隱公會不會遵守約定把君位傳給公子允。

這個時候可以說是野心家最好的活躍時間。

而在魯國最大的野心家,應該就算是公子翬了。因為他不甘於現狀,希望通過這次的投機事件,能夠更上一層樓。

於是,他向魯隱公建議,殺掉公子允,以此為條件,換得自己魯國大宰的官位。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魯隱公真的是一個君子,他從來沒有想過霸佔魯國國君的位子。

還對公子翬說:"從前由於他年輕的緣故,所以我代為攝政,現在我打算把國君的位子交還給他。已經派人在菟裘建築房屋,我已經打算退休養老了。"

公子翬聽完魯隱公的話就懵了,因為,他從沒有想過魯隱公會拒絕他。

出來魯國的宮殿後,他更加是膽戰心驚,害怕自己因為這次的獻計使得魯隱公殺了自己。

更害怕新君繼位後,知道了自己出的這個計謀而殺了自己。回到家中他是怎麼也無法入睡。突然間,他想到了一個無比狠毒的計劃。

公子翬先是深夜來到公子允的住處,告訴公子允:"魯隱公讓自己殺他,並且事成之後,給予大宰的官位。"

說實話,公子允剛聽到這個事情的時候,也是心驚肉跳,但是,他很快冷靜了下來,因為,公子允知道,既然公子翬來告訴他這個事情,那麼公子翬就一定不會殺他。

果然,公子翬沒有殺他,還向他提出了殺魯隱公的計劃。

魯隱公被殺

在魯隱公還是公子的時候,曾今因為率兵同鄭國人在狐壤打仗,而被人俘虜了。

鄭國人把他囚禁在尹氏那裡。於是魯隱公就賄賂了尹氏,併發誓自己回到魯國後,一定會給尹氏立神主牌(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生祠堂)。

就這樣,魯隱公和尹氏就安全的回到了魯國,並且遵守了自己的諾言。

因為這件事,魯隱公形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每年的十一月都會來祭祀鍾巫,在社圍齋戒,住在寪氏那裡。

十五日,公子翬就讓早早埋伏好的殺手,動手殺了魯隱公。並迅速的扶持公子允上位,是為魯桓公。

繼位後立刻發佈詔書,把罪名嫁禍給寪氏,發兵討伐鄢氏。

就這樣鄢氏成了權利更替的替死鬼,死的實在是冤那!

假如,魯桓公繼位後,知道了這一切的真相會有什麼反應呢?是悔恨,還是無所謂呢?

現在的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了。

作者小劇場

說實在的在那個動不動就弒君篡位的年代,魯隱公絕對算的上是君子了。

在做了這麼多年的隱性君主後,居然想的不是霸佔魯國國君的位子,而是,等到公子允成年後還給他。

這個沒有成為權力的奴隸的人,卻成為了別人爭奪權力的刀下亡魂。

他應該怎麼也沒有想到,公子翬是一個這樣的小人。在魯隱公的眼裡,公子翬只是做事太急躁了些。

但是,他沒有想過,權力面前沒有君子,有的只是無盡的猜疑。

借用崇禎皇帝的一句話吧,願他生生世世,勿生於帝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