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娜的困惑》:看見孩子,看見愛

研究表明,孩子6歲以前的情感體驗,會對他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在《爸爸去哪兒》一集中,村長問石頭覺得爸爸是否愛他,石頭回答地很猶豫,覺得爸爸有時愛,兇的時候就不愛。每位家長的育兒方式不同,孩子得到的感受也不一樣,但無論如何,對孩子大聲說出,我愛你,總是好的。比如,經典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中的兔子,通過與孩子的互動,將愛的表達,完全形象化。當然,除了這樣的表達方式,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表達。

嘉貝麗·文生的《艾特熊&賽娜鼠》系列繪本,深受讀者喜愛。其中的《賽娜的困惑》這一本,更像是一位父親的育兒筆記,記錄和孩子發生的一件事,既解決困擾自己的問題,也打開了孩子的心結。

嘉貝麗·文生原名叫莫妮克·馬丁,在成為著名繪本作家以前,是一名職業畫家,因為在當時,職業畫家對插畫工作有偏見,莫妮克·馬丁就以嘉貝麗·文生的筆名,開始創作艾特熊和賽娜鼠系列繪本,一出版就獲得了成功。

《賽娜的困惑》:看見孩子,看見愛

在《賽娜的困惑》這一本中,賽娜鼠對於自己的身世,想問卻說不出口,支支吾吾的樣子,讓艾特熊很揪心,不管艾特熊怎麼問,賽娜鼠都沒問出口,雖然艾特熊心知肚明,自己即將面對的是什麼問題。

安全感的建立

當孩子有不同往日的情緒時,家長的不同應對會產生不一樣的影響。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孩子發出不同情感需求時,成人的及時回應,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礎。一般來說,當孩子忽然出現不同以往的情緒低落、發脾氣等,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時機。

在這點上,艾特熊做得很好。當他看到賽娜鼠,就那樣躺在床上,想問又問不出口的樣子。艾特熊不僅僅是問賽娜鼠怎麼了,還慢慢引導賽娜鼠,先一起去購物,分散注意力,再耐心地等待孩子開口。

孩子總是好奇自己是怎麼來的,而對賽娜鼠而言,這個問題尤其重要,賽娜鼠和艾特熊不一樣,當她知道自己是被艾特熊在垃圾桶裡撿到的時候,內心是難過的。

賽娜鼠問得很仔細,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最終得出的結論是——自己是被丟棄的。而艾特熊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直強調自己很愛賽娜鼠,對自己來說,賽娜鼠很重要很重要。

《賽娜的困惑》:看見孩子,看見愛

在艾特熊講完,怎麼遇到、養育賽娜鼠之後,賽娜鼠要求艾特熊從頭開始講,一遍又一遍,只要有一點點不對,賽娜鼠都會提醒艾特熊哪裡漏了,哪裡順序不對。講那麼多遍不夠,還要找道具重演曾經的場景,最後,賽娜鼠拉著艾特熊去當時遇到她的地方,親眼看一看,才作罷。

整個過程,賽娜鼠從一開始的失落,到最後的欣然接受,慶幸他們的相遇。賽娜鼠接納了這個事實,也確認了自己是被愛的。賽娜鼠說出了內心的感受:

“真是幸運呀,你聽到了我的聲音”

愛的敏感期

0-2歲是孩子安全感養成關鍵期,他們會確認自己是否被愛,這個階段被稱為愛的敏感期。對於孩子愛的敏感期,一般會經歷三個階段:

  1. 反覆確認愛
  2. 回應愛
  3. 分享愛

《賽娜的困惑》中,賽娜鼠將前兩個階段,完全展現出來。當賽娜鼠得知自己是被艾特熊從垃圾桶裡撿來的,很難過,對於孩子而言,這樣的事實,是殘酷的,會覺得,自己是不被愛的。而這個過程中,艾特熊用他的耐心,一遍遍地重申,自己很愛賽娜鼠。

賽娜鼠讓艾特熊一遍遍地重複,從講述到場景重現,再一起尋找小時候成長的印記:曾經睡過的小床、搖籃,艾特熊記錄的育兒筆記。所有的這些,都是艾特熊對賽娜鼠愛的證明,真實而溫暖。

到最後,他們一同看了曾經遇見的地方,賽娜鼠終於確認自己是被愛的,開始回應愛,覺得遇見艾特熊,自己是幸運的。

《賽娜的困惑》:看見孩子,看見愛

在印度詩人泰戈爾的《孩童之道》,有這樣幾句話:

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 他所住的是完全的樂土。 他所以要流淚,並不是沒有緣故。

通常來說,孩子發出的某些信號,家長需要多一些關注:比如過了1歲以後,還在吃手;比如忽然變得無理取鬧;比如經常無緣無故地生病;又或者像賽娜鼠一樣,情緒忽然變得很低落……當出現這樣的信號後,家長要像個偵探一樣,找出背後的原因,什麼讓孩子困惑?找到原因,及時解決。

《賽娜的困惑》:看見孩子,看見愛

孩子不一樣行為的背後,總藏著沒有被滿足的需求,而這需求,往往會是愛。怎麼愛孩子,似乎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賽娜的困惑》中的艾特熊,把自己對賽娜鼠的愛,明確說出口:

把你放在我的大領子裡,我當時真高興。 對我來所,你在我的生命中有很重要很重要的位置……

《賽娜的困惑》中,賽娜鼠的困惑,艾特熊的關注、及時回應,何嘗不是給為人父母,對於此類問題,做出了很好的示範。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真誠地表達對孩子的愛,是家長們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必修課,也是讓孩子有好的情感體驗的基礎,而安全感,是孩子長大成人的內在保護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