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導智能:鋰電池廠商背後的隱形富豪

大家好,我是格菲大師兄查理,專注於上市公司和行業的深度研究,我們格菲一共有7位師兄妹,他們各有所長,歡迎關注。

今天查理要為大家解析的是——先導智能,這是查理為大家分析的第66家公司。

近期查理為大家分析了不少新能源產業鏈相關的標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如比亞迪(包括電池和整車業務)、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和天齊鋰業等,今天要給大家分析的是鋰電池產業鏈上游的設備提供商——先導智能。

先導智能:鋰電池廠商背後的隱形富豪

我們知道,鋰電池可以說是新能源汽車價值含量最高的一部分,因此關於鋰電池產業鏈的個股也是備受關注,今天我們要分析的就是處於鋰電池產業鏈上游的設備端。

一、鋰電池的加工過程

在這裡給大家簡單說一下鋰電池的整個生產流程,一方面便於大家瞭解鋰電池的製造過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大家知道參與這個製作過程需要哪些設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分析的這個細分領域涉及到哪些具體產品。

鋰電池的加工過程分為前道、中道和後道三部分,他們分別對應的是:前道——電極製造,中道——電芯裝配,後道——電池組裝。

先導智能:鋰電池廠商背後的隱形富豪

我們先看前道。前道對應的工藝包括攪拌、塗布、輥壓、分切,對應需要的設備包括攪拌機、塗布機、分切機等。

中道工藝主要包括製片、模切、卷繞、疊片等,對應得需要卷繞機和疊片機。

後道工藝主要包括封裝、注液、化成、分容,對應得需要化成分容設備和組裝線。

以上三個環節,中道工藝的設備難度較前道和後道要高一些,因為從生產環節對產品的良率影響來看,中道環節的影響最大,技術難度也最高,中道設備在整個鋰電生產線中的成本佔比也在40%以上。

先導智能:鋰電池廠商背後的隱形富豪

隨著新能源車補貼退坡,電動汽車也逐步向平價趨勢演進,而作為成本最高的鋰電池,其未來成本及價格的下降也是大勢所趨,對於電池廠來說,中道環節技術提升較慢,主要由於卷繞/疊片工藝需要同時兼顧加工速度、加工精度和一致性,因此中道環節成為鋰電池生產的瓶頸工序,優質中道設備廠商具備較高技術壁壘。

二、先導智能的優勢

在說先導智能之前,我們先把目前前中後到設備的供應商看一下。

前道設備目前是以日韓供應商為主,國產設備迎頭趕上,國內目前主要參與者包括新嘉拓、深圳浩能以及先導智能等。

中道設備目前國產的先導智能在高端領域市佔率過半,其次是贏合科技,日韓品牌逐步退出。

先導智能:鋰電池廠商背後的隱形富豪

後道設備國產化率較低,目前國內廠商包括泰坦新動力、杭可科技等,其中泰坦新動力在2017年被先導智能收購。

看完上面的介紹大家心裡應該差不多有數了,先導智能基本站穩了中道設備領域,在這個領域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在上游和下游也在穩步佈局。

要知道先導智能除了在技術和產品上實現了全面佈局,其客戶也涵蓋了主要的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和LG化學,在前面我們對鋰電池格局的分析中我們曾經說過,目前國際三巨頭就是松下、LG和寧德時代,三巨頭中先導智能拿下了兩個。

由於公司綁定了全球鋰電巨頭,同時憑藉其在中道設備的技術優勢和全工藝連的佈局,先導智能也藉助其自身擁有的優勢,在19年鋰電池設備新簽訂單中,70%以上為整線/準整線集成訂單。其他國內競爭對手,如贏合科技同樣具備整線集成能力,但部分產品需要依賴外包,而其他競爭對手來,絕大部分以單一設備生產銷售為主。

先導智能:鋰電池廠商背後的隱形富豪

除此之外,先導智能因為本身具有本土優勢和規模優勢,其產品性價比也極高,而且產品交付時間短,服務響應快。

三、先導智能前景怎麼樣

看先導智能的前景肯定是要看未來鋰電池的發展情況,因為上游的需求是緊跟下游的需求的。

從目前全球主要鋰電供應商的規劃來看,未來三年,新增鋰電池產能將達30%以上,對應的上游設備需求增速也在25%以上。

考慮到先導智能在鋰電設備的龍頭地位,預計未來三年先導智能的營收和利潤增速也在30%以上。

大師兄認為具有如此的確定性和成長性,對應19年利潤給與公司45倍市盈率是比較合理的,根據公司披露預期2019年利潤在7.5到9.6億元,查理採用其利潤上限,對應市值在400至450億元,公司目前市值440億元,估值處於合理偏高水平。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啦,明天查理將為其他公司的分析,不見不散喲!

免責聲明:文中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對任何一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